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能大量减少畜牧场污染的各种生物净化方法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采用自然条件(生物氧化塘),还是采用人工净化设备(曝气池、生物滤池)都是实现生物净化。采用人工净化装置分解有机物质比在自然条件要快些。美国、英国、意大利和其它国家广泛采用了厌氧方法处理牲畜污水。厌氧池由于造价低,且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可利用,因而广泛应用于污水初级净化,在有些情况下也作为最终净化系统。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在猪场污水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的功能,它是一种推流式生物反应器。文中主要叙述人工湿地结构与净化猪场污水机理;并分析了人工湿地从开始运行到成熟过程,湿地结构成分变化及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经筛选,人工湿地中的植物为鸭舌草,它是适于这类型人工湿地种植的良好草种。经运行测试分析表明:BOD5去除率达88.04%,CODCr去除率达88.56%,SS去除率达90.77%,硫化物去除率达88.29%,铜化物去除率达95.74%。人工湿地因出水水质好,运行维护方便,在猪场污水处理系统中使用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学术之声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工程的污染物净化效率研究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投资、低能耗、低处理成本和具有氮磷去除功能的废水生态处理技术,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研究采用了前处理系统(水解酸化)与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专有技术“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联合使用,从而提高了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9个月的实际运行证明,该预处理装置的设置降低了湿地负荷,提高了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率,特别是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改良后的湿地系统对合流制污水污染物净化具有良好效果,且运行成本低,适用于土地资源比较丰富、资金紧张的地区。(刘家宝等…  相似文献   

4.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将强化混凝引入到垂直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从而提高了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试验证明,该预处理装置的设置降低了湿地负荷,提高了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率,特别是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改良后的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污染物净化具有良好效果,且运行成本低,适用于土地资源比较丰富、资金紧张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几种挺水植物净化生活污水总氮和总磷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研究了石菖蒲、灯心草和蝴蝶花3种不同植被系统、基质为河砂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总氮和总磷的效果,并同无植被系统、相同基质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净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范围里无植被的人工湿地和3种有植被的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总氮有较好的去除作用,随着污水中总氮浓度的增加,虽然无植被的人工湿地和有植被的人工湿地去除总氮的效果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有植被的人工湿地仍然能维持较高的总氮去除水平,无植被的人工湿地总氮去除效果则下降较快。在有植被的人工湿地中,以石菖蒲植被人工湿地氮素净化能力最强,其次为灯心草和蝴蝶花,这与植被自身吸收同化污水中氮素水平以及植物根系微生物作用有关。对于污水中总磷的去除,本研究中由于污水中磷素浓度较低,无植被和有植被的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磷素均有很好的去除作用,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的植物体中磷素仍有明显的吸收同化富集现象,其中石菖蒲吸收同化磷素能力最强,其次为蝴蝶花和灯心草,植被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对于污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工湿地是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以节能、污水资源化为指导思想,使污水处理达到工程化和实用化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这种经济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受到日益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概况、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几种挺水植物净化生活污水总氮和总磷效果的研究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石菖蒲、灯心草和蝴蝶花3种不同植被系统、基质为河砂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总氮和总磷的效果,并同无植被系统、相同基质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净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范围里无植被的人工湿地和3种有植被的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总氮有较好的去除作用,随着污水中总氮浓度的增加,虽然无植被的人工湿地和有植被的人工湿地去除总氮的效果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有植被的人工湿地仍然能维持较高的总氮去除水平,无植被的人工湿地总氮去除效果则下降较快.在有植被的人工湿地中,以石菖蒲植被人工湿地氮素净化能力最强,其次为灯心草和蝴蝶花,这与植被自身吸收同化污水中氮素水平以及植物根系微生物作用有关.对于污水中总磷的去除,本研究中由于污水中磷素浓度较低,无植被和有植被的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磷素均有很好的去除作用,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的植物体中磷素仍有明显的吸收同化富集现象,其中石菖蒲吸收同化磷素能力最强,其次为蝴蝶花和灯心草,植被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对于污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潜流人工湿地装置,采用间歇运行方式考察不同停留时间下土壤、砾石、炉渣基质在以NO3--N、NH4+-N和PO4--P为主要氮组分的模拟污水对污水中氮的净化效能,并研究湿地系统基质与pH变化、NO3--N和NH4+-N净化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0d时,土壤-炉渣湿地的N,P净化效能高于以其他基质构建的湿地。在试验周期内,各基质的人工湿地系统NH4+-N的净化效率均高于NO3--N的净化效率,氮素的净化效能上层大于下层,湿地系统中pH值先降低后升高的拐点可作为NH4+-N氧化反应结束的指示参数。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发生量、排放特点及治理现状;介绍了人工湿地类型、特点及污染物净化机理;结合我国农村现状,阐述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适用条件及场所。  相似文献   

10.
美国把污水坡面漫流灌溉作为污水土地净化的一种独立形式。这种方法通常在渗滤系数不大的重壤土地区采用。它的任务是将预先经过机械净化的污水净化到更好的水质状态,或减少经过生物净化的污水中氮的含量和生物耗氧量。附带的任务是同时获得牧  相似文献   

11.
湿地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和水环境调节作用。人工湿地通过模拟和强化自然湿地功能,可以改善水质及河流生态系统作用。通过对凌河流域5处人工湿地上下游不同时段的多因子的水质监测,分析凌河流域的人工湿地对净化水质、提高水环境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分析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从卫生观点出发,在工业化养猪综合体建筑自然生物净化设施以净化厩粪污水灌溉农田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必须确定,这个结论是否与这种设施的经济评价相吻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同卫生部的专家们,对工业化养猪综合体厩粪污水人工和自然生物净化设施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采用厌氧消化技术与兼性生物过滤、人工湿地等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很适合在难以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本文对该技术的特点、设计参数等进行介绍,并列举了一个具体的运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低污染水类型多样,水体性质复杂,主要包括低污染河水、污水厂尾水、城镇地表径流、农田径流排水(含农村分散性生活污水)4类,具有量大面广、可生化性差、部分水碳氮比(C/N)低等特点。人工湿地是净化低污染水的有效手段,不同类型湿地对低污染水的污染物净化效果不同。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净化低污染水中氮的效果,并总结了人工湿地处理低污染水的微生物机制,分析了不同因素(pH、溶解氧、温度、C/N、植物、基质)对人工湿地低污染水水质净化的影响及优化方法,以期为人工湿地净化低污染水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丁疆华  舒强 《农业环境保护》2000,19(5):320-320,F003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构成和特点,阐述了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和应用及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氮、磷、有机物的去除过程,提出人工湿地这种处理污水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省滨州市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区内人工湿地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湿地工程为六级串联结构。2014年7月至2014年9月,每个月对湿地工程进水口、出水口、各级湿地接口处进行采样,以考察其对COD_(Cr)、TN、NH_3—N和TP的深度净化效果。结果表明,COD_(Cr)、TN、NH_3—N和TP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70.1%,85.0%,63.4%,71.0%,湿地工程出水COD_(Cr)、TN、NH_3—N和TP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Ⅴ类、Ⅳ类和Ⅳ类标准,整体出水水质优于设计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多级串联表面流人工湿地对低浓度污水净化效果良好,符合污水生态治理的发展趋势;同时以尾水利用和湿地生态恢复为核心,构建了一种新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在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指出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CRI系统以其低投资、低能耗、操作管理方便以及净化效果良好等优点在实现污水资源化中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多花黑麦草对污水中汞的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花黑麦草对污水中汞的净化研究得出:多花黑麦草对污水中的汞具有明显的吸收、净化效果;净化效率与污水中汞的起始浓度、pH值、气温、净化时间有直接关系;多花黑麦草是生物净化污水的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新型复式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在不同水力负荷、季节、曝气方式等条件下经过小试试验,分析了该湿地对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在水力负荷184 mm·d-1条件下COD、NH3-N去除率最大分别可达87.2%、68.9%。冬季低温条件下对各类污染物去除率仍大于20%。正交试验分析得知,最佳运行条件是气温28.6℃、水力负荷0.184 m3·m-2·d-1、水力停留时间2.4 d。对比试验表明,采用预曝气方式对湿地净化效果明显优于厌氧处理。  相似文献   

20.
试验发现,利用仅经机械净化的污水进行灌溉时,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比利用经生物净化的污水时要轻些。原因是机械净化的污水中有机形态的污染物较容易被土壤和植物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