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9篇
  25篇
综合类   19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41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的历史和病原特点,分析了湖南省非洲猪瘟的流行状况、防控措施,提出了建立有效的联防联控机制、严格管控生猪及其产品的调运、摸清非洲猪瘟污染面源、夯实各有关场所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地方基层防疫队伍及猪场管理人员的培训等建议,以期为湖南省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病害是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对于病原菌的抗性依赖于植物的天然免疫(plant innate immunity)系统。因此,对于植物天然免疫的研究将为农作物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植物天然免疫系统包含彼此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即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和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近年来,国内外对于PTI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PTI是由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所诱发的植物免疫反应。PAMP被位于植物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后,将免疫信号通过胞质类受体激酶BIK1(Botrytis-induced kinase 1)、MAPK级联、CDPK(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等向下游传递,诱导活性氧的爆发、气孔的关闭、免疫基因的表达等,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免疫信号在传递过程中会在多个层次上被精细调控,以保证合适的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本文从植物免疫受体FLS2及其他免疫受体的发现、免疫信号转导组分的发现以及其生物学功能、参与天然免疫的转录因子、植物免疫反应的负调控及植物天然免疫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植物PTI天然免疫的分子机理和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我们认为农作物天然免疫信号转导和作物与致病真菌互作系统的研究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天然免疫的重要理论与基因编辑技术的结合,必将使作物抗病育种迎来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农产品安全事故频发,建立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中加以应用和推广。本文首先总结介绍了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含义和意义,然后介绍了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农产品安全追溯的现状包括法律法规相关标准的制定以及追溯系统的具体实施等,由此分析出我国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存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技术不够成熟成本高等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方向如政府通过给予补贴推广该系统等,最后预测了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指导农业生产和资源分配等。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评价贵州遵义引种栽培栝楼籽的质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引种地与原产地栝楼籽中的1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外标一点法计算它们的含量。结果表明,引种栝楼籽13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略高于原产地栝楼籽,丙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的含量低于原产地栝楼籽。引种地与原产地栝楼籽16种游离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基本一致,表明源于浙江绍兴的越蒌2号栝楼籽在贵州遵义地区进行引种栽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以‘解放钟’和‘白梨’果实为材料,研究基于转录组筛选出的表达量较高且在2个品种中有差异的EjNADP-ME2(Unigene0001461)基因,采用RACE和RT-PCR技术成功克隆EjNADP-ME2的cDNA全长。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EjNADP-ME2与苹果的NADP-ME基因关系最近。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EjNADP-ME2蛋白应该位于细胞质中。用染色体步移法成功克隆了EjNADP-ME2的启动子序列,序列预测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水杨酸、茉莉酸、脱落酸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此外还有厌氧诱导元件、MYB和MYC参与黄化和干旱诱导的结合位点MBS。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EjNADP-ME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在2个品种中大致相同,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的趋势,且该基因在低酸品种的表达量稍低于高酸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低酸品种EjNADP-ME2基因转录水平与苹果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探究EjNADP-ME2基因在苹果酸代谢途径中的功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基层养殖事业的发展,阉鸡养殖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可拓宽养殖户的经济来源渠道,并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新的阉鸡技术却提高了经济效益,降低了饲养风险。因此,在阉鸡养殖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先进养殖技术方式,做好阉割之前的管理工作,明确阉割日龄,并筛选最佳的方式预防感染问题。下文是乡镇畜牧站为阉鸡养殖户提出的几点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23种枇杷果实中9种微量元素含量,并对果实的外观品质指标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及结合SPSS 19.0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枇杷果实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均为:Mn>Zn>Fe>Cu>Ni>Co>Mo>Se>V。其中Mn、Fe和Zn 3种微量元素是枇杷果实中主要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筛选出4个主因子,枇杷果肉中Mn、Co、Cu和Se是枇杷的特征微量元素,综合得分较高的前3个品种依次是‘新霄’、‘卓南1号’和‘少核大红袍’。(2)根据微量元素含量将枇杷分为3个类型,即高Zn、Fe含量类型,包括‘木鱼种’、‘小毛枇杷’等共计19个品种;高Cu含量类型,包括‘少核大红袍’和‘湖北二六’;高Mn、Co含量类型,包括‘卓南1号’和‘新霄’。(3)对果实中微量元素之间相关性分析发现,元素Mn和Co、Cu之间表现为极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2和0.538;此外元素V和Fe、Zn,元素Co和Cu之间表现出显著相关,元素Ni和Se表现为显著相关。同时对微量元素与果实品质之间做相关性分析表明,Fe与果肉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相关;元素Cu与果实横径表现为极显著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枇杷中富含Fe、Zn、Mn等有益微量元素,且含有特征微量元素Se。‘新霄’是23个品种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恩施山地是中国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适宜地区之一。探讨中间香型烟叶不同栽培因子的最佳组合模式对恩施山地烟农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比较分析了5种栽培模式下烟叶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栽培模式的根、茎秆和烟叶的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模式。根、茎和叶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高峰期在移栽后60~75天左右,干物质积累均符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大小为:叶片〉茎〉根。通径分析表明,最大叶面积对烟叶干物质积累的直接正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2.152,茎杆干重对烟叶干物质积累起最大的负作用,其直接通径系数为-1.248。烤烟上等烟叶率与淀粉、还原糖与烟碱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22、-0.369和0.145。还原糖通过淀粉和烟碱对烤烟上等烟叶率起的正作用为0.692。因此,通过改进栽培措施,增加茎秆和叶生长,降低根冠比,可以促进叶片干物质的积累。通过增加还原糖的含量,降低淀粉和烟碱的含量,可以提高烟叶的上中等烟率。烤烟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聚类分析表明,N4是适宜湖北恩施山地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它在当地烤烟生长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太湖县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过程中,遵循“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则,结合本县林业实际,发展以禽畜养殖、间种农作物和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俊 《安徽农学通报》2014,(11):102-104
在森林生态环境状况逐渐恶化的今天,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势在必行,这也是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该文介绍了太湖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主要做法,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