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山林业局建局巳46年,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工林保存面积达百万亩的林业企业之一,累计人工造林133.4万亩,更新造林保存率达77.9%,郁闭成林达40.9万亩以上。目前,人工林最大胸径已达28厘米,为企业的振兴与发展后备森  相似文献   

2.
曾获“全国造林先进单位”称号的大兴安岭阿尔山林业局,今春又掀起大规模造林热潮,一个月造林8.27万亩。至此,这个局成为大兴安岭林区第一个造林保存面积超百万亩的林业大户。阿尔山林业局是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最早的林业企业之一,建局46年来,为国家提供商品材954万立方米,锯材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报道4月25日,随着内蒙古森工集团大杨树林业局第一株裸根苗的落土,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2006年春季造林工作由此拉开了序幕。在今年的春季造林更新工作中,内蒙古森工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生态效益为目标。大力加强森林经营,强化了营林造林质量管理,不断加大了中幼龄林抚育和低效林的改造力度,加快了构建营林造林管理体系。同时,内蒙古森工集团还积极推进经济林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森林资源的林分质量,为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了必耍的后备森林资源。据了解,2006年内蒙古森工集团预计造林21.12万亩。目前各森工公司的春季造林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近讯     
我区春季林业生产取得好成绩据统计,截止5月31日,今年春季全区共完成人工造林作业面积456.7万亩,全民义务植树4170万株,四旁植树4320万株。按林业年度统计(加上去年秋季造林112.4万亩),上半年共完成人工造林569.1万亩,为全年计划的117.8%。完成新育苗6.96万亩,为全年计划的99.4%。今年还为明年造林预整地153.7万亩。今春林业生产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各级领导重视,二是生产进度快,三是造林质量明显提高,四是营造的经济林比重大,五是各地因地制宜营造农防林。(林秘)  相似文献   

5.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的 3年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1998年下半年至 2000年上半年更新造林 195.4万亩,中幼林抚育 1562.4万亩,退耕还林 95309亩,森林经营实现了长大于消。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于 1998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始终把生态体系建设放在首位。他们按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山脉走向划分出 659.5万公顷林地作为生态保护区,按国家林业局要求完成了退耕还林任务。成立了北部原始林区管护局,有效地保护了原始林资源;投资建立了内蒙古首家森林资源环境监测站,为生态体系建设提供…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力培育森林资源,5年中更新造林19万余亩,森林培育完成957万亩,成活率在87%以上。林木质量得到了提高,混合林木的比例更趋合理。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作为林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林业生产建设,在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以家庭生态林场和沟系承包为载体,对林权证范围内的荒山、荒地、荒坡,林间草场、水面、滩涂,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流转,租赁承包给职工家庭、个人进行合理开发经营,积极探索产权多元化,投资…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五十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无论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建国后有计划的开发建设时期,都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提供了一亿多立方米木材及大量的林产品;人工造林1000多万亩,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森林工业体系;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双增长.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集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有水湿地面积945万亩,从1975年开始进行水湿地改造,已造林面积19万亩,占水湿地应改造面积的4.3%。水湿地是分布在山脚河谷低洼地区,有常年积水和季节性积水的土地。这些土地由于地形的影响,排水不良,土壤通气性差,  相似文献   

9.
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乡土树种,也是本区营造林的主要树种。牙克石林区从50年代开始造林,到1985年已完成更新造林面积757万亩,经1985年普查核实为330万亩,保存率43.7%,其中已郁闭成林的面积123万亩,占核实面积的38%。人工林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大兴安岭林区造林工作的几点建议罗刚(内蒙古第二林业勘察设计院乌兰浩特137400)通过对大兴安岭次生林区的森林经理二类调查,与近年来的新成林验收工作及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发现目前大兴安岭地区的人工造林树种选择极其单一,其中90%以上的造林地都是营造...  相似文献   

11.
控制森林鼠害是确保林业发展的前提之一。鼠害对森林的危害关系到造林的成败,不容忽视。如伊春林区1973年至1995年发生病虫鼠害面积近106万公顷,鼠害面积超过50%,直接经济损失可达数亿元。据大兴安岭科技人员调查,1988年至1992年春季火烧迹地人工造林鼠害发生面积累计达6.6万公顷,林木受害率平均达15.06%。鼠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严重地制约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乌奴耳林业局位于大兴安岭东北坡,是一个以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为主的林业局。每年通过抚育约生产原木5万立方米,小规格材1.5万立方米,造林1.5万亩。内蒙古林区工作会议后,该局从1981年11月1日起在其所属六个生产部门(四个林场、贮木场、车队)按照林业生产季节和特点,推行了分阶段单项承包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又添新绿乌晓梅“八五”期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力造林,人工更新造林共363.3万亩,使已开发施业区的森林覆盖率比“七五”期末提高7.4个百分点。重视营林科研,“八五”期间,林区广大营林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深入扎实地开展营林科研工作,共取...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是我国四大国有重点林区之一,林业主体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大兴安岭的46%。驻扎在林区的最高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林区在开展抚育间伐生产中为了提高作业质量,坚持“全面规划,因林制宜,以抚育为主,抚育、改造、利用相结合”的原则,遵照林业部颁发的《东北、内蒙古林区林业企业抚育间伐质量检查验收办法》实行了拨交验收制度,加强了技术管理,使作业质量不断提高。牙克石林区1982年计划完成抚育采伐面积80万亩,实际完成76.4万亩,有78.9%的林业局完成了抚  相似文献   

16.
甘河林业公司位于大兴安岭主脉的东南坡,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境内,其主管机关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甘河林区自1957年开发建设以来,国家累计投资5,893万元,截止1987年底上缴利润11,66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06,179万元;累计为国家生产木材800多万立方米,锯材140多万立方米,生产纤维板18万吨。 1956年呼伦贝尔盟公署在甘河建立了甘河林区森林经营局,1957年经营局和森工局合并成立林业局,隶属内蒙古牙克石林业管理局。1972~1978年划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领导。1979年又划归内蒙古大兴  相似文献   

17.
毕拉河林业局坚持以营林为主的方针,重视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工作,四年来累计造林22.8万亩,今年又取得了造林9.3万亩的好成绩。这个局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部,气候温暖,土层深厚,宜林荒地较多,是理想的造林基地。早在1981年这个局就开始营造人工林,特别是1990年  相似文献   

18.
更新造林是林业扩大再生产的手段,是发展林业的根本途径。牙克石林管局规划到本世纪末,振兴林业的四个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60%,提高到70%;年更新造林面积由50万亩,增加到100万亩;有林地面积由628万公顷,增加到728万公顷。牙克石林区从1954年至1980年更新造林总面积为33万公顷,1981年调查,成材面积仅为  相似文献   

19.
林业近讯     
自治区林业局成立飞播造林管理站从1978年到1991年,我区飞播造林治沙完成162万亩,年均飞播造林面积12万亩。1992年我区飞播造林治沙89万亩,是往年任务的7倍多。为了加快全自治区的飞播造林治沙步伐,充实力量,强化管理,自治区林业局于去年年末成立了飞播造林管理站。(木青) 根河电厂扩建工程一机一炉并网发电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电业局根河电厂扩建工程一机一炉经过72小时试运转成功。去年他月12月7日18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地方林业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部及其两翼,是整个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盟直属六个营林事业局和十三个旗市林业局在内,总经营面积 562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 32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 1.97亿立方米,辖区森林覆盖率 24.6%。现有 84个基层国营林场, 120个各级林业工作站,有各类苗圃 330个,其中林业有 40个。全系统现有在岗职工 2.1万多人,林业人口 6万多人。呼盟地方林业均为国有次生林区,属事业性经营,主要任务是营林、造林和资源管护,为国家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九十年代初之前,呼盟地方林业除国家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