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1973至2022年广昌县域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通过线性气候倾向率分析、M-K突变检验分析以及滑动T检验分析方法,对过去50年广昌县域气候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广昌县域年际平均气温呈显著性上升趋势,上升率为0.28℃/10a,且2001年为突变年;年际累计降水量呈非显著性下降趋势,下降率为-1.56mm/10a;年际总日照时数呈非显著性下降趋势,下降率为-35.49h/10a;因此今后赣中地区应注意加强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防御。  相似文献   

2.
利用盘锦市大洼县观测站1980 ~2009年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盘锦地区近30年降水的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盘锦市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0.9 mm/10a,大大超过了全国的降水减少趋势;盘锦地区的降水量主要由夏季降水量的多少决定.  相似文献   

3.
利用新宾气象观测站1959—2013年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等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新宾站近55年气候变化特征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宾站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26℃/10年;20世纪80年代后期年平均气温发生突变,1990年后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新宾站的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年降水量的波动性显著。降水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20 d/10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我国西北干旱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暖湿气候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国家气象数据中心发布的1981—2019年0.5°×0.5°气温和降水量月值格点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累积距平法,对近39年来该地区气温和降水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近39年来西北干旱区平均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377℃/10 a(P<0.01),天山亚区增温趋势最大;各季节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增高趋势,春季增温趋势最大,冬季增温趋势最小,气温倾向率仅为0.121℃/10 a(P>0.05);年平均气温在1997年发生增温突变,进入21世纪增温趋势减缓。西北干旱区年降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倾向率为9.509 mm/10a(P<0.01),天山亚区增湿趋势最大,降水量倾向率为25.673 mm/10 a(P<0.01);四季均呈降水量增加趋势,夏季增加趋势最大,冬季降水量增加趋势相对较小;年降水量在2001年发生突变,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结论]西北干旱区整体处于暖湿阶段,尤其天山亚区暖湿化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利用1961~2006年镇远县气象观测站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运用多年趋势线、5a滑动趋势线、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镇远县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突变特点和周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6a来,镇远县年平均气温呈微弱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均有明显的突变,前者突变年份在1980年,后者突变年份较多。以1989年最显著。Morlet小波及其功率谱分析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周期具有多尺度、多层次和多分辨的特性结构。其中,年平均气温存在21a和7.14a(P≤0.16)的优势周期,年降水量存在21a,10.87a,9.09a和6.41a(P≤0.1)的显著周期,且中长期优势周期一致,中短周期不同。  相似文献   

6.
南昌地区近55年的气温与降水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全球变暖下南昌地区气温及降水的变化趋势,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变差系数法分别对南昌地区近55年的气温及降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来南昌地区的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016 4℃/a,气温年较差呈下降的趋势,倾向率为-0.052 3℃/a;极低气温变化趋势较极高气温变化趋势显著,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552℃/(10 a)和-0.009 5 ℃/(10 a);综合分析降水变化不明显,总体呈略增加趋势.由此推断21世纪初南昌地区降水年际变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1961~2007年共和盆地气温和降水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青海省共和盆地2个气象站1961~2007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对近47年共和盆地气候变化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和盆地近47年来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为0.38℃/10年;年降水量以1.9mm/10年的趋势微弱上升;对降水量、气温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不显著;春季气温与秋季降水量、年降水量显著负相关。年平均气温与四季气温的偏相关均通过了a=0.01显著性检验。年降水量与春季、夏季降水量的偏相关通过了a=0.01显著性检验,而与秋季、冬季降水量的偏相关只通过了a=0.05的显著性检验;年平均气温在1987年发生了由低到高的突变,但年降水量未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
利用乌兰浩特气象站(区站号50838)1986—2015年的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对研究区气温和降水进行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降水距平百分率分析。结果表明,近30a来,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温、年平均最低温均处于增温的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 247℃/10a、0. 143℃/10a、0. 315℃/10a。季节方面来看,春、夏、秋3个季节有升温的趋势;其中夏季升温幅度最大,变化倾向率为0. 618℃/10a,而冬季则有降温的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 429℃/10a。年际降雨量有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为-31. 114mm/10a;干旱年份逐渐增加,30a中有13a为干旱年。季节方面,春季和冬季的年平均降水量有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1. 238mm/10a和2. 557mm/10a;而夏季和秋季年平均降水量则有下降的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42. 057mm/10a和-2. 852mm/10a。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季节方面,夏季和冬季的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在0. 01水平上呈负相关关系;在13a干旱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夏季,其中秋季占31%,夏季占29%,春季和冬季分别占14%、26%。  相似文献   

9.
利用都兰县1961—2018年气温、降水量资料,基于Miami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都兰县近58年中气温、降水量及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气候生产潜力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都兰县年平均气温升高显著,升温率为0.3℃/10 a;降水也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幅为17.8 mm/10 a。都兰县气温、降水生产潜力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倾向率分别为19.9 g/(m~2·10 a)、30.8 g/(m~2·10 a),2011年以来较20世纪60年代相比,气温、降水生产潜力分别增加90.0、126.3 g/(m~2·a)。都兰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呈明显增加趋势,增加倾向率为7.2 g/(m~2·10 a),2011年以来较20世纪60年代相比气候生产潜力增加138.6 g/(m~2·a)。气候生产潜力对降水量变化敏感,降水量增加对提高气候生产潜力有利。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宜昌市1961-2020年逐日2 min平均风速资料,采用气候倾向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平均风速的变化趋势、突变和周期特征,揭示三峡局部地区长时间序列风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60年来宜昌市年平均风速有增大的趋势,递增率为0.084 m/(s·10 a);四季平均风速均呈略增大趋势,四季气候倾向率相近。8月平均风速增大最快,6月平均风速增大最慢。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得出宜昌市年平均风速在1971、1996和2013年发生突变。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风速变化有周期性规律,其第一主周期为32年。  相似文献   

11.
利用松桃国家基本气象站1957-201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松桃县近62年来的气温、降水、日照、相对湿度等4个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桃县近62年来平均气温呈现出波动缓慢上升的趋势,每10年上升0.076℃;年累积降水量呈现稍微下降的趋势,但下降不明显,基本保持平稳状态,但暴雨日数呈现出波动增多的趋势;松桃县每年日照时数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下降率为6.1245 h/年;平均相对湿度也呈现出缓慢减少的趋势。总体来说,松桃县近62年来气候变化比较平稳,但是暴雨天数增多,需要防范暴雨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本溪市近60年气候变化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巍  赵雷  孙雪  吉奇  黄莉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406-6408,6422
利用本溪和丹东市1951~2010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分析方法,对近60年本溪市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气候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本溪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变化,其线性倾向率为0.17℃/10a;各季气温均呈变暖趋势,温度增幅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年降水量和各季(除春季外)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变化。综合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本溪气候呈暖干化变化趋势;本溪市气温与降水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季节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岳江  杨爱琴  郝智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95-12399
利用大同市气象站近49年和阳高县气象站近38年逐月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量等气象资料,结合大同市1990—2009年城镇人口数和建城区面积的数据资料,对大同市城市化因子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同市降水量呈缓慢减少趋势;1972—2000年间,汛期降水量以准3年周期为主,同时存在7年的周期;2000年以后以准7年的周期为主,3年的高频周期基本消失;大同市年平均气温、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气温略接近热岛状况,20世纪90年代热岛中心强度达到极值;年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通过计算贡献率可知,城市化因子对气候改变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占影响当地气候变化的37.99%,温度、降水量等气候要素因子占29.73%,其他因子占0.29%~9.26%不等。各气象要素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基本保持当前的趋势,但趋势显著性不一。  相似文献   

14.
根据武汉市1966-2015年的气候数据资料及统计年鉴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MK和MTT突变检验法对武汉市50 a气候进行分析,选取5个城市化指标,建立城市化指数模型并与气象要素做相关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50 a的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不显著;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突变年份分别为1983、1980、1994、1988年。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极端最高气温和降水量无明显相关性。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拟合曲线的拟合程度较高,说明城市化发展对年平均气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近52年来武汉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1961~2012年武汉市气候观测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武汉市52 a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湖北其他站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近52 a来,武汉市降水量总体表现出在波动中略呈上升的趋势,70年代为显著的少雨期,多雨期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90年代,降水量在1979年发生突变。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增温速率明显高于全国和湖北省水平,90年代以来增温尤为突出,并在1993年前后出现了突变点,进入了一个相对偏暖的气候态。日照时数在波动中下降明显,1986年前后是近52 a来的显著突变点。平均相对湿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下降幅度尤其明显,于1977年前后发生突变。武汉市气候变化总体表现出降水略升,气温升高,日照减少,平均相对湿度降低的暖干化趋势。对比其他站点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省暖干化现象明显,武汉是其典型地区。  相似文献   

16.
利用长沙1959—2014年的气象台站观测资料,经整合订正分析,结合线性回归、Mann-Kendall、滑动T-检验和累计距平等方法对气候趋势变化及气候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长沙气温度呈现上升趋势,且在近20年较为明显,其中最低温度增加幅度最大,年平均最低温56年来增幅为0.25℃·10a-1,近15年来增幅为0.92℃·10a-1;春冬两季温度上升相对明显;降水量无显著变化;相对湿度56年来呈现1.2%·10a-1的显著减少趋势。气温由冷转暖的突变在季节上最早发生的是冬季(1991年),其次是春季(1996年),夏季(2002年)和秋季(2000年)突变时间较为接近,较好地符合全球变暖的时间规律。  相似文献   

17.
驻马店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俊波  尚可政  王式功  周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04-17107
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Mann-Kendall突变检测分析法,分析了驻马店气象站气温及降水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与极端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年降水量以波动变化为主,略有增加。春季增温趋势较秋、冬季更为明显,夏季呈现出降温趋势;春、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秋季降水减少较春季更为明显;夏季降水增加最为显著。Mann-Kendall突变检测表明,近50年驻马店气温有明显的增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增温是一突变现象;年降水量以波动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18.
采用1981-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分析了盐城市近38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8年来盐城市年平均温度、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变化趋势,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426℃/10年;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74、0.392、0.382、0.355℃/10年。盐城市降水量整体上呈波动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11 mm/10年,增加趋势并不明显。盐城市降水年际间波动起伏变化特别大,易引发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盐城市日照时数主要呈下降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117.52 h/10年。气候显著变暖,降水量年际间大幅波动以及日照时数显著下降均会影响到盐城市水热光资源的平衡性,进而对各类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作物病虫害造成一定影响。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应对异常气候变化,才可以推动盐城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藏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青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西藏青稞产量的影响,采用西藏37个气象站点1986-2015年的气象资料,选取年均以及青稞生长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以及逐年青稞产量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青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6-2015年以来西藏地区气温呈线性增加趋势,温度(平均气温、最高温和最低温)增加特别是最低温的增加与青稞产量增加呈极显著正相关,是影响青稞产量的最重要因素;降水量也是影响青稞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与青稞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空气相对湿度对青稞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日照时数与青稞产量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根据南昌市1983~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时间、相对湿度等气候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昌市近26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6年来,南昌市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为气温急速上升、湿度急速下降。南昌市年均气温以0.54℃/10a的速率上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 1),多年平均气温为18.01℃,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春秋季增温最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89(P<0.000 1)、0.66℃/10a(P<0.000 1);年降水量以16.12 mm/10a的速率上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10.6 mm;年日照时间以42.26 h/10a的速率上升,春季日照时间显著上升(43.30 h/10a,P<0.01);年均相对湿度以-9.96%/10a的速率极显著下降(P<0.000 1),四季平均相对湿度倾向率分别为-10.00(P<0.005)、-11.59(P<0.000 1)、-9.67(P<0.005)、-8.57%/10a(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