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明确海南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为热带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思路.[方法]以海南五指山市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基础上,阐述土壤养分现状,探讨其土壤养分分布规律.[结果]五指山耕地土壤总体呈酸性,其pH为5.1;土壤养分含量分布不均,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中量元素(钙、镁、硫)含量均为中等或偏下水平,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较为丰富.五指山耕地土壤酸化和养分含量分布不均主要与气候、母质分布和施肥不平衡有关.[结论]根据五指山市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可采取适宜措施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如推广秸秆还田,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施肥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海南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为热带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思路。[方法]以海南五指山市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基础上,阐述土壤养分现状,探讨其土壤养分分布规律。[结果]五指山耕地土壤总体呈酸性,其p H为5.1;土壤养分含量分布不均,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中量元素(钙、镁、硫)含量均为中等或偏下水平,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较为丰富。五指山耕地土壤酸化和养分含量分布不均主要与气候、母质分布和施肥不平衡有关。[结论]根据五指山市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可采取适宜措施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如推广秸秆还田,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施肥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海南省东方市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为热区耕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基础上,阐述土壤养分现状,并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区内土壤养分分布时空变化规律.[结果]东方市耕地土壤总体呈弱酸性,pH为5.49;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氮、磷、钾)和中量元素(钙、镁、硫)含量为中等偏下,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较丰富;与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该市土壤酸化特征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显著,降幅为6.0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15.2 mg/kg.[结论]东方市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下且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酸化和养分含量分布不均主要与气候、母质分布和施肥不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海南西部地区土壤养分含量规律,为热区耕地管理和平衡施肥提供参考,以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区内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其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白沙县土壤总体呈酸性,其p H均值为5.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中等水平,其含量均值为19.3克/千克;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为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丰富,且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主要与区内的成土母质、土壤p H值分布有关。据土壤养分含量特征,今后应增强用地养地意识,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优化养分施用比例,促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热带农田土壤养分含量规律,为热区耕地管理和平衡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区内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其养分分布特征.[结果]白沙县土壤总体呈酸性,其pH均值为5.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中等水平,其含量均值为19.3 g/kg;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为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丰富,且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主要与区内的成土母质、土壤pH分布有关.[结论]据土壤养分含量特征,今后应增强用地养地意识,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优化施肥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热带农田土壤养分含量规律,为热区耕地管理和平衡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阐明区内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其养分分布特征。[结果]白沙县土壤总体呈酸性,其p H均值为5.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中等水平,其含量均值为19.3 g/kg;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为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丰富,且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主要与区内的成土母质、土壤p H分布有关。[结论 ]据土壤养分含量特征,今后应增强用地养地意识,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优化施肥结构。  相似文献   

7.
揭示保亭县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特征,为海南山区县市耕地土壤养分管理及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实地调查、采集土壤样品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基础上,阐明土壤养分现状,并与保亭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了全县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规律。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全县耕地土壤酸化明显,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有所下降、碱解氮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交换性钙、镁、有效硫含量中等偏下,各乡镇差异不明显,有效锌含量较丰富。保亭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属中等水平,且乡镇间各土壤养分含量分布不均,主要与施肥措施、气候条件及成土母质有关,其中施肥措施是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陕西省彬县耕地土壤的养分和质量,为配方施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走访调查,采集冬小麦和夏玉米耕地土样,测定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建立冬小麦和夏玉米耕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分析土壤养分丰缺现状及各养分分布情况。[结果]对冬小麦、夏玉米地块而言,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水平分布均以低水平为主,速效钾含量水平分布则以高水平为主。[结论]彬县农田主要养分限制因子是氮和磷,因此今后应加强氮、磷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热区农田土壤养分性状分布特征,以海南琼中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2 168个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综合分析海南热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 H、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锌的含量、分布及成因,揭示热带农田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琼中耕地土壤总体呈酸性反应,土壤p H为4.5±0.5;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较丰富;有效磷和速效钾相对较缺乏,其平均含量分别为7.4和39.7 mg/kg。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别为508.9和82.8 mg/kg,均相对较缺乏,且空间分布不均;土壤有效锌含量丰富,其平均含量为4.72 mg/kg,但由于耕地土壤酸性较强,存在锌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土壤养分管理与利用提供参考,运用GIS技术分析该区耕地土壤养分中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全区耕地土壤呈酸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中等和丰富的耕地分别占34.52%和42.58%,速效钾中等、丰富和偏高等级分别占29.47%、40.56%和23.21%,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养分含量从北向南呈下降趋势。有效硼中等和偏低的耕地分别占69.74%和28.51%,有效硼在全区分布均衡;有效锌丰富的耕地占95.21%,西南部和东北部的含量较高。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钼、有效硫、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总体偏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西桂林毛村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的林地、灌草丛地、果园(人工柚子林和银杏林)等土壤的测定分析,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岩溶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大都高于非岩溶区;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岩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表现为林地》灌草丛地》柚子园》银杏园,而非岩溶区土壤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海淀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海淀区耕地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其中,有机质含量为17.1g/kg,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为78.9mg/kg和144.5mg/kg。不同耕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明显,菜地高于果园,果园高于粮田。与1980年海淀区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养分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分析土壤养分时空演变是实施精准农业与可持续土壤管理的前提。本研究利用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分析方法分别对宿州市2010年和2019年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2010年,2019年宿州市耕地土壤养分总体略微提升。其中:耕地土壤有机质总体分布为砀山县、萧县和泗县较缺,埇桥区中部乡镇较丰,均值为17.95g·kg-1,增幅6.15%,土壤有机质中等含量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6.00%;土壤全氮含量基本持平,均值为1.06g·kg-1,土壤全氮中等含量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0.80%;耕地土壤有效磷总体分布为砀山县南部乡镇较丰,埇桥区北部、泗县北部及南部乡镇较缺,均值为16.44mg·kg-1,增幅10.73%,土壤有效磷中等含量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0.33%;耕地土壤速效钾总体分布为萧县、砀山县中等,埇桥区中部乡镇、灵璧县西部乡镇、泗县北部乡镇丰富,均值为149.37mg·kg-1,增幅9.84%,土壤速效钾中等含量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7.30%。砂姜黑土、水稻土和黄褐土有效磷含量明显提升,增幅分别为27.76%、23.08%和16.68%。砂姜黑土和水稻土速效钾含量略微提升,增幅为18.37%和14.62%。石灰岩土速效钾略微降低,降幅11.86%。研究表明,2010—2019年宿州市耕地土壤养分呈有机质总体上升、全氮稳定、有效磷明显上升、速效钾稳中有升的变化规律。宿州市北部应注意增施有机肥和氮肥,东部可考虑补充磷肥、钾肥。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遵义市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在14个县(区、市)采集有代表性的耕地土壤样品90 712个,检测其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应用Excel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耕地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6.82、29.63g/kg、1.76g/kg、146.70mg/kg、17.56mg/kg、309.77mg/kg、130.91mg/kg。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全氮处于上等水平,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与贵州省耕地土壤平均值相比,土壤pH、有效磷、缓效钾分别高10.89%、3.60%、14.21%,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分别低16.58%、10.66%、7.53%、6.26%。与遵义市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分别增加1.13%、26.67%、122.78%,碱解氮和速效钾降低4.98%、0.09%,碱性和强酸性耕地土壤面积所占比例增加73.87%和16.02%,强碱性、中性和酸性耕地面积比例降低287.50%、69.59%和60.25%。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南麓合阳县,以1983、2006年耕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为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变异函数及分形维数等方法,研究县域土壤速效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1983到2006年,除土壤速效钾外,耕地速效氮、磷的平均含量分别提高73.98%和92.69%;土壤速效养分全局Moran''s I指数和空间相关距均呈递减变化、分维数增加,预示其空间结构减弱,随机变异性增强.土壤速效氮、磷含量在绝大部分研究区域内呈现不同程度累积,而速效钾含量则在59.65%的耕地上减少;导致其不同变化的因素有耕地利用方式、施肥管理、灌溉、土壤类型等,其中以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管理措施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南方丘陵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省峡江县为研究对象,采集样点,获取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土壤养分数据,借助地统计软件对土壤养分的各类因子进行空间变异性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峡江县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碱解氮含量总体丰富,有机质与速效钾含量属于中等水平,有效磷含量偏低。有机质、有效磷均属于中等变异性,速效钾属于强烈空间变异性,碱解氮空间变异性较弱。研究区西部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低于东部。研究区高程较高区域有较高的土壤养分含量,坡度、坡度变率、土壤侵蚀程度较大区域土壤养分含量较低。成土母质中砂质岩类风化物分布区土壤养分较高,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分布区土壤养分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7.
边镯  陈远荣  赖志强  蔡小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81-11683
研究了岩溶区荒地及长有非饲料用草的土地上,几种优选牧草种植在改善土壤质量、防止土壤退化、减少水土流失方面的作用,从而找到一条拓宽岩溶区许多地方牧草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2008~2010年,项目组研究了桂牧1号、蟛蜞菊、山毛豆3种优良牧草品种在岩溶区的种植过程。结果表明,桂牧1号有利于土壤盖度的增加,有利于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的增加,对改善土壤质量、防止土壤退化有良好的作用;蟛蜞菊排它性较强,也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壤;山毛豆改善土壤的效果稍次于前2种。同时,研究了土壤营养元素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经相关性分析发现,种植牧草后多种营养元素相关性较高,有机质与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钾含量都在0.01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河北滨海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掌握土壤肥力状况,采用定位取样测试、ARC/INF软件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河北滨海11县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平均为15.86g·kg-1、0.76g·kg-1,除乐亭县外均达缺乏水平;速效钾含量平均76.50mg·kg-1,唐山及沧州滨海区域速效钾含量丰富,平均高于150g·kg-1;沿海11县区有效磷平均含量为20.79mg·kg-1,达到中等水平。从总体养分地域分布看,唐山滨海区高于秦皇岛滨海区,冀东沿海区县高于沧州沿海区县。  相似文献   

19.
岩溶区坡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市北碚区中梁山坡耕地上的100 m×100 m标准样地进行网格取样,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25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7种土壤养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样地中有机质、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速效磷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全氮和碱解氮的空间相关性较弱。在试验样地的不同坡位上,各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有机质、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在坡顶、上坡和中坡位置含量较高;全氮、全钾和速效钾在坡底含量较高,往坡顶逐步降低。对土壤养分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主要受环境因子中地质、地貌、土层厚度等结构性因子的影响,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主要受植被种植类型、耕作程度等随机性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