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林小苹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2015,36(10):1796-1801
以铁皮石斛的原球茎、无根苗(无根试管苗)、茎段和叶片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条件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及4种材料中多糖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光下原球茎的增长率明显低于其他光质,在白光和蓝光下原球茎的增长率较好;在4种材料中,蓝光能促进生物碱的合成,有利于生物碱积累,而红光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有利于多糖含量增加,绿光则不同程度地抑制多糖和生物碱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在广西南宁地区种植的优良铁皮石斛种源,并为下一步筛选优良品系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5种不同种源铁皮石斛为试验材料,在南宁地区引种栽培2 a后,观察其生物学性状,测定叶绿素和糖类含量。结果发现:不同种源地的铁皮石斛生物学性状、叶绿素和糖类含量均呈现出差异;云南河口铁皮石斛生物学性状表现良好,叶绿素含量中等,但多糖和甘露糖含量较低。浙江乐清种源株高最矮,叶面积最小,叶绿素含量最低,但多糖含量较高,甘露糖含量中等。广西桂平铁皮石斛茎较粗,叶片宽大,叶绿素含量、多糖含量中等,甘露糖含量最高。广西玉林和桂平铁皮石斛生物学性状相近,多糖含量最高,甘露糖含量较低;广西乐业铁皮石斛茎细,叶片狭长,叶绿素含量最高,多糖和甘露糖较高。说明广西桂平和广西乐业2个种源在南宁地区的适应性较好,品质较高,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并分析鲜铁皮石斛主要质量指标水分、浸出物、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并比较与铁皮石斛不同加工品之间的差异。方法采集24批次云南省鲜铁皮石斛样品,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铁皮石斛质量标准,对鲜铁皮石斛多糖和甘露糖含量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测定样品采收后7日内的水分、浸出物、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并以鲜铁皮石斛为原料,比对高温烘烤卷曲制得铁皮枫斗、常压低温(45℃)鼓风烘干制得铁皮石斛片、真空冷冻干燥制得铁皮石斛粉三种不同加工品上述四个主要质量指标差异。结果鲜铁皮石斛水分平均含量为82%±3.8%,浸出物平均含量为7.7%±1.3%,多糖平均含量为41.1%±9.6%,甘露糖平均含量为31.5%±7.6%;三种不同加工品中常压低温鼓风烘干所得铁皮石斛片浸出物、多糖及甘露糖含量最高,而高温烘烤卷曲制得铁皮枫斗最低。结论鲜铁皮石斛多糖、甘露糖定量分析方法重复性好,可实现对鲜铁皮石斛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其主要质量指标浸出物、多糖和甘露糖含量,符合《中国药典》铁皮石斛项下要求;常压低温加工方式有利于保持铁皮石斛主要质量指标值,但与铁皮石斛生物活性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该研究可为铁皮石斛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南与浙江产铁皮石斛主要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标方法分别对海南产和浙江产铁皮石斛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及氨基酸、脂肪及脂肪酸、总多糖及矿质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海南产铁皮石斛中的粗脂肪、粗纤维、灰分、总多糖和水与浙江产铁皮石斛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与浙江产铁皮石斛则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铁皮石斛同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矿物质,其中以K、Mg、Ca和P的含量较高,尤其是K和Ca含量较高,不过,海南产铁皮石斛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要高于浙江产铁皮石斛。此外,两种铁皮石斛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但海南产铁皮石斛要比浙江产铁皮石斛更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人类膳食中(ω-6)/(ω-3)的推荐值。两种铁皮石斛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两种铁皮石斛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赖氨酸,且海南产铁皮石斛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均要高于浙江产铁皮石斛。因此,海南产铁皮石斛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黄精和铁皮石斛为原料,辅以甜菊糖苷、木糖醇为甜味剂,三七皂苷、蒸馏水,研究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的最佳制作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的制作工艺进行探讨,以求得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的最佳研制配方。采用水提的方法制备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通过测提取液中总多糖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3)正交试验优化水提温度、水提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优选出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60℃的温度,浸泡1h,提取1次。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中总多糖的含量为50g/L。结论验证试验表明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充分提取黄精铁皮石斛口服液中的功能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差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方法]以25℃/13℃为处理温差,恒温25℃/25℃(培养室最常用温度)为对照,昼夜温度设置各12 h,观察和测定铁皮石斛原球茎在0~50 d内的生长情况、生物量、多糖含量、多糖总量、生物碱的变化.[结果]温差有利于铁皮石斛PLBs的增殖、促进生物量增加和多糖积累...  相似文献   

7.
江金兰 《热带作物学报》2020,41(8):1574-1581
为选择杂交后代优良株系,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及其杂交F1代株系的组培苗及栽培苗生长量、表型性状及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株系的组培生长量差异显著,变幅为0.15~0.69 g,超亲株系占75.00%,移栽生长量变幅为0.03~0.44 g,超亲株系占75.00%;组培苗8个表型性状表现为超亲,占总考察性状的88.89%;栽培苗4个表型性状表现为超亲,占总考察性状的44.44%,各株系多糖含量与亲本差异显著,7个株系的多糖含量表现为超亲,占总考察株系的87.50%。可见,利用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杂交是改良石斛产量与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新鲜铁皮石斛为原料,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方法干燥,通过测定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色泽、多酚氧化酶(PPO)、水分分布状态、组成氨基酸以及多酚的DPPH?和?OH清除率,研究微波真空干燥对铁皮石斛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新鲜样品,当微波强度为9 W/g,干燥后样品的多糖含量最高可达52.21%;氨基酸分析仪分析结果表明,微波真空干燥后铁皮石斛的总游离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在微波强度9 、12 、15 W/g下,微波真空干燥的铁皮石斛的PPO活性分别在干燥16、12、6 min后不再存在,表明微波真空干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钝化铁皮石斛的PPO活性,且微波强度越大时间越短。干燥过程的非酶促褐变主要由Maillard反应引起。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自由水驰豫时间T23和A23均显著降低。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多酚仍具有较强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观察干燥后样品的微观结构发现,随着微波功率密度的增大,样品孔状结构受到更严重破坏,微波强度越大,铁皮石斛的复水特性越好。  相似文献   

9.
以铁皮石斛、金钗石斛、大苞鞘石斛和春石斛品种(Dendrobium Second Love‘Tokimeki’)为试材,研究4种石斛茎段的不同纯度多糖(粗多糖CDPs、精多糖DPPs和纯化多糖水洗组分DPPs-I)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降血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石斛的不同纯度多糖均对SHR具有降血压的效果,且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处理240 min后均显著优于阳性对照硝苯地平。金钗石斛多糖水洗组分(DNPP-I)在240 min内降血压效果好于其对应的粗多糖和精多糖,而铁皮石斛、大苞鞘石斛和春石斛品种D.Second Love‘Tokimeki’的各多糖间降血压效果差异不显著。4种石斛DPPs-I间降血压作用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显示石斛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压活性,其中纯化多糖水洗组分DPPs-I具有较好的降血压效果,药用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小麦叶与非叶器官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 活性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在春不浇水和春浇2水两种水分条件下,对11个冬小麦品种旗叶、穗、颖片及籽粒的PEPC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该酶活性与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品种和不同器官间PEPC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且受水分条件的影响.与正常供水处理(春浇2水)相比,水分胁迫处理(春不浇水)灌浆期旗叶PEPC活性下降,而颖片PEPC活性相对稳定,籽粒PEPC活性上升.水分胁迫使最终粒重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灌浆期旗叶PEPC活性与粒重呈显著正相关(r=0.504~*),颖片PEPC活性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弱的正相关,籽粒PEPC活性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92~(**)).  相似文献   

1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调控植物种子中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关键酶。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油用牡丹(Paeonia ostii)叶片中克隆得到1个PEPC 基因PaPEPC2(GenBank登录号为:MK606450)。其cDNA全长为3201bp,包含2898 bp开放阅读框,编码965个氨基酸。PaPEPC2 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10.3 kD,理论等电点为5.65,属于酸性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预测表明,该蛋白的主要结构为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PaPEPC2 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C3型PEPC,与葡萄的C3型PEPC蛋白(XP_002280569.1)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PaPEPC2 基因在茎、叶、花芽和子房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茎和子房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花芽中表达水平最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基因表达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发育42 d时表达水平最高;在种子收获后,常温存放7 d时,该基因表达水平最高,随后其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由此推测, PaPEPC2 基因在油用牡丹种子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对油脂和蛋白的合成起阶段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稻光合对不同光强的响应及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道了水稻光合对不同光强的响应能力及品种间差异。应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连续强光和遮荫条件下,测定了籼粳杂交稻亚优2号及其亲本粳稻02428,籼稻3O37和籼型杂交稻汕优63的光合速率,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亚优2号在强光和弱光下光合速率和C3光合酶RuBPC活性比籼型杂交稻汕优63抑制较少,表现有比较稳定的光合特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光抑制条件下,耐光抑制水稻品种的C4光合酶PEPC有诱导增加活性的现象。与其两个亲本相比较,籼粳杂交稻亚优2号的光合特性更相似于粳稻02428。因此,在配组具有优良光合性状的籼粳杂交稻品种时,广亲和高光效种质02428是一个值得利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近缘种间同源基因序列保守的原理,设计20对可用于扩增菌草PEPC基因的特异性PCR反应引物。利用PCR-RFLP技术对46份菌草种质资源进行PEPC基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2对引物可对供试材料实现有效特异性扩增,PCR产物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ae III酶切,在46份材料上共给出176(平均每对引物14.7)个变异类型。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SM)在0.86~1,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65时,46份材料可分为四大类群,这表明PCR-RFLP技术可有效用于菌草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甘蔗C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转化烟草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全长6.8 kb含所有内含子及部分5’侧端和3’末端的甘蔗C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插入植物目的基因载体pBI121,经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转基因烟草,PCR检测和dot southern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进入烟草基因组中。甘蔗C4Ppc基因导入烟草后其叶片PEPC活性有所提高,但提高较小。因此,有必要继续进行克隆目的基因的5’侧端和3’末端获得其完整序列后用于C3作物的遗传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在C4和景天酸代谢(CAM)光合途径吸收CO2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各种非光合作用过程,包括果实成熟、气孔开放、碳氮相互作用、种子形成和萌发以及调节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菠萝为典型的景天酸代谢途径(CAM)植物,为了解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在菠萝景天酸代谢途径(CAM)中的作用,本研究鉴定到3个菠萝PEPC基因,按照基因描述命名为AcPEPC1AcPEPC3AcPEPC4,进化树分析结果AcPEPC1和AcPEPC3为植物型PEPC(PTPCs)蛋白,序列同源性较高且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及保守基序均一致。AcPEPC4为细菌型PEPC(BTPCs)蛋白,与AcPEPC1/AcPEPC3间的序列同源性低。组织表达分析表明AcPEPC1菠萝叶片表达量较高,而AcPEPC3AcPEPC4在菠萝花和果实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17.
以不同品种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功能叶片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RuBP羧化酶活性、PEP羧化酶活性和光合速率有明显影响,不同品种的表现不尽相同,东甜4号和东农早粘以N100处理最为适宜,东农248和四单19则以N200处理较好。氮肥用量与RuBP羧化酶活性、PEP羧化酶活性呈现阶段性相关,不同品种相关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腐植酸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叶片碳同化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以燕麦品种燕科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分别在正常供水(田间最大持水量75%)、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45%和30%)3个水分条件下喷施腐植酸(HA)和等量清水(CK),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中碳同化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燕麦叶片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活性显著降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下降,乙醇酸氧化酶(GO)活性显著增加,以田间最大持水量为30%处理的变化更为明显。干旱胁迫下,喷施腐植酸能显著提高燕麦叶片中Rubisco、PEPC和GAPD活性,降低GO活性,显著增加燕麦的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在田间最大持水量为30%时效果最优,其中喷施腐植酸处理的Rubisco、PEPC和GAPD活性较CK分别提高19.17%~34.41%、21.43%~38.24%、19.85%~39.59%,GO活性较CK降低13.64%~18.39%,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较CK分别增加2.09%~16.56%和8.46%~10.26%。综上所述,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腐植酸可增强燕麦叶片的光合碳同化酶活性,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