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引言稻属包括2个栽培种和约20个野生种。染色体组型分析揭示出普通栽培稻种和非洲栽培稻种以及一些野生稻种均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组。A.Morishima等人(1961)把野生稻A染色体组二倍体种分为多年生野生稻和短舌野生稻。普通栽培稻种和多年生野生稻可进一步细分为地理类型、多年生野生稻有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4个类型(Morishima,1969)而普通栽培种有粳稻、爪哇稻和籼稻3个生态种(Takahashil984)。在这些种内和种间的变异主要受育种家和遗传家的影响。Oka(1974)测定它们形…  相似文献   

2.
 用扫描电镜对原产中国的瘤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 subsp. tuberculata Wu),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 Wall. ex Watt.),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 )的外稃表面的显微结构与栽培稻(Oryza sativa L.)进行了比较研究。观察到栽培稻与瘤粒野生稻在一系列性状上差异最大,其次是药用野生稻,而最相似的是普通野生稻。应用性状数码的方法对种间的相似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用扫描电镜对原产中国的瘤粒野生稻(OryzameyerianaBaill.subsp.tuberculataWu),药用野生稻(OryzaofficinalisWall.exWatt.),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Griff)的外稃表面的显微结构与栽培稻(OryzasativaL.)进行了比较研究。观察到栽培稻与瘤粒野生稻在一系列性状上差异最大,其次是药用野生稻,而最相似的是普通野生稻。应用性状数码的方法对种间的相似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利用种间有性杂交向栽培稻转移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的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进展,即单体异附加系的培育、渗入系的建立以及有利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定位。栽培稻与非AA组野生稻种间杂交存在严重的生殖障碍,表现在不可交配性和杂种不育性两个方面,这是限制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转移的“瓶颈”。传统的有性杂交手段和生物技术相结合是克服种间生殖障碍,提高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育种利用效率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电镜对栽培稻的两个籼型品种(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药用野生稻(O. officinalis)、疣粒野生稻(O. meyeriana)及野生稻与栽培稻的种间杂种F1的外稃表面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观察到外稃表面的显微特征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并初步概述了三种野生稻的乳突特征。栽培稻与野生稻的种间杂种外稃显微特征受亲本影响,其中乳突座间距、列宽主要受野生稻亲本影响;底座以上的峰突特征如峰距、峰数则表现为栽培稻亲本的特征;乳突分布密度表现为超亲现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野生稻资源及其在水稻抗性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稻作为栽培稻的野生亲缘种,具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和有利基因,是栽培稻品种进一步改良的天然遗传种质资源库。其中,野生稻的抗病抗虫性、耐旱耐寒性等,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栽培稻的育种改良。本文综述了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探讨了其在水稻抗性育种上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云南药用野生稻的高光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药用野生稻由于原生境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在长期自然进化中形成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许多优异性状,是改良和拓宽栽培稻遗传基础的宝贵基因资源。针对药用野生稻生长势强、生物量积累速率快的性状,对云南药用野生稻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其他两种野生稻和两种栽培稻相比,云南药用野生稻净光合速率较高,特别是羧化效率和光饱和点均为其余品种的2倍以上,具有高光效潜能,为发掘其中的高光效基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快速鉴定了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天然异交种的基因组组成,分析了该杂种在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配对情况。根据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现该杂种是具有36条染色体的三倍体;通过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的配对研究,发现该杂种染色体很少发生配对,绝大部分染色体以单价体形式存在;结合GISH技术的分析,证实该杂种是由A、B和C 3个染色体组组成。因此该杂种是栽培稻和小粒野生稻的天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9.
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花培创新种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栽培与野生稻杂交后代进行花药培养,在药得的芬粉植株中,经农艺性状和抗病性鉴定,筛选出一批具有野生稻抗病性强,米质优特性,又具有栽培稻丰产性的稳定品系。研究表明,栽野稻杂交花培育种技术是克服栽野稻杂交后代稳定难,育种周期长和加速野生稻优异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稻属植物染色体组多倍化的潜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属植物的物种资源丰富,其染色体组多倍化的潜在价值大。同源多倍体水稻在生殖发育上有其特殊性,这有助于寻找水稻遗传改良的新的研究方向。物种间远缘杂交的生物学效应证实了染色体组多倍化的应用前景。基于稻属植物染色体组多倍化的研究难度和现状,提出了多倍体水稻研究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1.
多年生稻是指头季稻成熟收割后,通过免耕保留稻桩,等到下一个生长季,稻桩地下茎腋芽发出新苗,重新成为可以收割的稻。笔者所在团队以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为母本,以来源于非洲的长雄野生稻(O. longistaminata)为父本,通过种间远缘杂交方式培育多年生稻。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现了长雄野生稻地下茎遗传规律,发明了利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创制了一批具有多年生性的育种材料,育成了3个多年生稻品种,创新了以越冬和免耕为核心的多年生稻轻简化生产技术,实现了只需耕种1次即可连续收获4~5年的稻作生产方式。从理论发现、技术发明、品种培育、栽培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形成了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的多年生稻研发模式,为农作物尤其是多年生粮食作物的遗传改良与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应用RFLP标记研究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分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选用分布于10条水稻染色体的20个DNA探针,分析了来源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5省的14份亚洲普通野生稻材料以及来源于8个国家的19份亚洲栽培稻材料的RFLP。17个探针能在研究材料间检测到多态性,以一种酶为基础,共检测到67条多态性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野生稻材料归入野生稻组,栽培稻材料分别归入籼稻组或粳稻组。三组区分明确,且三组之间的遗传距离差别很小,表明灿粳稻是几乎同时从古老野生稻种分化而来的。另外,所有普通野生稻材料在籼粳分化方向基本都属于中间类型,且变异幅度不大于籼粳稻组内各材料在籼粳方向的变异幅度。  相似文献   

13.
1 概况我国的栽培稻分为籼、粳两大亚种 ,北方稻区栽培的是粳型品种。由于北方冬季寒冷 ,栽培的粳稻种子在田间自然越冬翌年春季不能发芽出苗。但近几年在辽宁稻区出现了一种以杂草形式生存的一年生北方野生稻 ,这种北方野生稻农民称其为“疯稻子”。北方野生稻在田间生长繁茂 ,营养生长期与当地栽培稻不易区分 ,在出穗后才能鉴别。野生稻有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三种类型。早在公元前 2 0 0年的《淮南子·泰族训》中就曾对南方的野生稻有过记载。据推测它的产生是多年生野生稻与栽培稻渐渗杂交的结果。多年生野生稻生存通常…  相似文献   

14.
野生稻有利基因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54,自引:2,他引:52  
稻属有22个种,包括20个野生稻种和2个栽培稻种,现已命名AA、 BB、 CC、 BBCC、 CCDD、 EE、 FF、 GG和HHJJ 9个基因组。野生稻是一个重要的有利基因库,包含对各种生物胁迫的抗性和非生物胁迫的耐性基因。就野生稻的有利性状、野生稻有利基因转移研究进展作了概述,并对野生稻有利基因分子标记定位研究,野生稻有利基因转移的遗传机制以及野生稻有利基因利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野生稻是栽培稻的野生近缘种,作为重要的基因资源,具有诸多的优良性状,如野生稻对病虫害的抗性、对各种逆境的耐受性以及胞质雄性不育等,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栽培稻的育种改良,成为栽培稻遗传改良的丰富基因源和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本文综述了野生稻优良基因的发掘和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总结了野生稻保护和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潜力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现存的七省(区)的17份中国普通野生稻(其中广西普通野生稻6份,东乡野生稻5份,广东、湖南各2份,福建及云南景洪普通野生稻各1份)及28份栽培稻地方品种的叶绿体DNA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28份中国栽培稻被分成三类,C1、C2和C3。其中C2叶绿体基因组类型仅有1份材料,为一个籼稻品种。两个主要类型C1和C3分别对应于粳型和籼型,说明中国栽培稻在叶绿体基因组存在籼、粳分化。17份中国普通野生稻的叶绿体DNA用同样3种内切酶酶切,共产生两种类型。它们分别与栽培稻中的C1和C3相同,其中C1类型占主要,为94.1%(16/17),具C3型叶绿体基因组的野生稻为1份广西材料。此外没有检测到新的类型。这说明在中国普通野生稻中也存在对应于栽培稻籼型和粳型两种不同的叶绿体基因组类型,而且是以对应于粳型的C1型叶绿体基因组类型材料为主。从大多数中国普通野生稻具有与粳型栽培稻相同的叶绿体基因组类型,可以推测粳稻起源于中国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7.
稻属(Oryza L.)植物染色体组命名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属约25种,分别属于AA、BB、CC、BBCC、CCDD、EE、FF、GG、HHJJ和HHKK等10类染色体组。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Morinaga及其同事开创性地开展了稻属染色体组的鉴定和命名工作。他们采用的常规方法是,根据两物种之间的形态和生理差异,尤其是人工杂交产生的种间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行为来鉴定新的染色体组。其后,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然而,对于一些靠人工杂交难以产生种间杂种的稻种来说,就无法利用上述常规方法鉴定其染色体组。最近,人们利用分子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这些难以与稻属其他种之间实现有性杂交的个别野生种的染色体组进行了鉴定和命名。由于稻属染色体组的鉴定主要是在20世纪40~60年代间开展的工作,为使人们在今后使用时更加明确其本质含义,对稻属各个种的染色体组定名过程进行了概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野生稻资源研究及其在水稻育种上利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野生稻资源类型及分布 1.1 世界野生稻类型及分布 对世界上稻属(Oryza L.)的种类众说不一,综合各学者的观点,普遍认为,稻属常见的有22个种,其中包括亚洲栽培稻(O. sativa L.)、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ma Steud.)和20个种的野生稻类型(表1).  相似文献   

19.
水稻属种间超氧物歧化酶谱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氧物歧化酶(SOD)能催化超氧物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作用而生成分子氧和过氧化氢,从而能防御活性氧对机体的伤害和衰老作用。Asada曾用SOD研究微生物的进化。我们发现Glycine属种间SOD谱型的差别,可供Glycine分类参考。林凤起等把SOD酶谱用于苹果种间分类研究,并绘制了苹果属9个种的亲缘关系图。本文分析Oryza属15个种的SOD谱型,发现酶谱型与染色体组型间有密切关系,栽培稻与野生稻的SOD谱型也有一定规律。可供Oryza分类,进化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用35个随机引物对5个籼稻品种、5个粳稻品种和27份中国普通野生稻进行了RAPD分析。60%以上的引物能在籼稻和粳稻基因组间显示差异;中国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籼稻的不同,绝大部分供试野生稻的RAPD带型与粳稻的相同。这说明多数中国普通野生稻偏粳,但也存在偏籼的普通野生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