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装配式建筑与竹建材竹建筑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云南要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混凝土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竹)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国务院最新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及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的发展规划,装配式建筑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博海木工机械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并推进木结构的预制化、标准化、工业化,开发木结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2016年10月,在河北森居木结构房屋  相似文献   

3.
日本预制装配式框板胶合木结构的技术特点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结构是日本住宅建筑的最主要结构形式,其中预制装配式框板胶合木结构经历了约50年的研究和发展,以结构的坚固耐久性以及生产施工的预制化、标准化著称.本文对其结构特点、生产施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其近年开发的抗震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介绍,期望为中国木结构的开发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木结构是日本住宅建筑的最主要结构形式,其中预制装配式框板胶合木结构经历了约50年的研究和发展,以结构的坚固耐久性以及生产施工的预制化、标准化著称。本文对其结构特点、生产施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其近年开发的抗震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介绍,期望为中国木结构的开发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下建筑业发展趋势为生产方式工业化、施工组织装配化。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促进建筑行业发展转型过程中发挥相当积极的作用。在建筑行业相关人才培养中正在增加装配式建筑相关内容,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专业。本文旨在探索装配式建筑专业建设一体化的方案内容及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6.
管宁 《国际木业》2019,(6):23-23
MMC(Modern Methods of Construction),意思是现代建筑方法,在建筑业中越来越为人们熟知,其广泛意图是以较短的时间建造出较多、质量较高的建筑。MMC的应用之一是OSC(off-site construction),意思是非现场施工、工地外建造,也称为预制、非现场组装(prefabrication、off-site assembly)、工厂内组装(factoryassembly)和工地外制作(off-site manufacture),是建筑业和制造业的融合。OSC系统包括次级装配(sub-assemblies)如楼梯(staircases)、框架(frames)、壁板(panels)(可开合)、模块系统(volumetric or modular systems)、混合系统(hybrids)等多种系统。  相似文献   

7.
木结构建筑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采用天然木材为原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应用现代科技,贯彻工业化理念,预先在专业的工厂生产出部分或全部木质构配件,包括墙体与楼板等,然后将其全部运到施工现场予以组装。笔者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的分类,提出木结构建筑工业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韩振华  陈玲 《林产工业》2017,(11):38-40
木结构建筑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采用天然木材为原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应用现代科技,贯彻工业化理念,预先在专业的工厂生产出部分或全部木质构配件,包括墙体与楼板等,然后将其全部运到施工现场予以组装。笔者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的分类,提出木结构建筑工业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设计中大量应用装配式现代木结构建筑构件,不仅能够体现室内设计整体风格及特点,同时也能明显降低室内各类原材料消耗,从而达到资源优化利用的目的。阐释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构件特征,介绍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结构类型,论述了现代木结构建筑室内设计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构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业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如何减少建筑能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迫在眉睫.木结构建筑作为最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其发展符合我国推行绿色节能建筑的方针.总结了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通过当今国内外木结构建筑先进的技术解决这些问题,最后为加快发展我国木结构建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7年7月14日,上海——今天加拿大木业与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总部签订了关于共同研发、推广、应用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体系及预制非承重节能木墙系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仪式由加拿大木业中国区总裁黄华力和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琰代表双方签订.  相似文献   

12.
木结构是易于实现预制装配、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的结构体系。轻型木结构在设计软件、模数化的设计标准、生产流水线加工、项目管理等方面都已有成熟的带有BIM特点的技术。笔者在实施梁柱式木结构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中,尝试引进BIM技术,建立SI结构体系,制定设计模数,以提高设计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建筑产业化成本。  相似文献   

13.
木结构是易于实现预制装配、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的结构体系。轻型木结构在设计软件、模数化的设计标准、生产流水线加工、项目管理等方面都已有成熟的带有BIM特点的技术。笔者在实施梁柱式木结构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中,尝试引进BIM技术,建立SI结构体系,制定设计模数,以提高设计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建筑产业化成本。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木结构产业分会与中国木结构产业联盟联合主办,湖北福汉绿色建筑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木结构产业大会暨多高层木结构建筑高峰论坛2017年6月17-18日在武汉成功召开.来自于政府部门代表、国内外行业组织、专家学者、知名企业负责人3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全球木材资源供给、木结构设计与应用、工业智能制造、装配化施工与质量、工程质量验收等五个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旨在推动中国木结构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更好地促进木结构建筑与绿色木质建材的应用,加速推进木结构预制化、标准化、工业化发展,鼓励木结构产业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与使用,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定于2014年8月初在黑龙江绥芬河市召开"第2届中国木结构绿色产业大会暨中国绥芬河木结构产业区域战略发展高峰论坛",会议同期将召开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木结构绿色产业分会成立大会,组织木结构建筑及绿色木质建材企业围绕城镇化、新农村农房建设、绿色建筑、产业化与木结构需求等进行交流,以促进木结构产业的绿色发展。过去的10年中,经绥芬河口岸累计进口原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产业联盟2014年会暨“梦家园”杯丹东港2014中国木结构优秀工程评选颁奖仪式于2014年12月12日在北京西苑饭店宴会厅举行.现场约200多名木结构建造商,建筑师及开发商和政府官员代表共同见证了10个奖项类别的中国优秀木结构建筑项目的诞生.2014中国木结构优秀工程评选是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推广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推广绿色,低碳,节能,安全的木结构建筑理念;推动木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广泛应用;促进中国木结构建筑设计与工程品质的进步和创新;提升建筑行业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和建造的意识与水平;提高全社会对于现代木结构建筑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17.
木结构建筑防火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居室环境要求的提高,现代木结构建筑已成为新的热点,木结构建筑的防火问题亦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介绍我国的木结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对比木结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防火特点,阐述改善木结构建筑防火性能的措施,提出我国今后木结构建筑防火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绿色建筑及木结构在我国的应用。2016年,发改委、住建部共同印发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达到50%的目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并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不仅是一种绿色低碳建筑,而且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基于功能模块组装的单元装配式住宅将作为一种新的住宅建造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低效率的现场湿作业模式,形成一种以可拆卸、可替换、可分割、可再生的高度装配化的建造方式。分析了传统住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配合功能模块组合设计方法,使用户可自行定义室内空间的功能,在装配式建筑中引入个性化,可定制的标签,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应力波-超声波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木材声学-超声波分等检测技术.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以及一定时域内的传播能量,建立关系模型,对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MOE)和抗弯强度(σb)进行评估.该技术可在木结构建筑设计、木结构建筑现场调查、森林质量控制和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