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中管棚设施利用率,1997~1998年奉贤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与蔬菜技术推广站协作进行了中棚秋刀豆套种食用菌(鸡腿菇)试验,经过2年的努力,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品种及配方 蔬菜品种用黑籽长箕刀豆。鸡腿菇袋栽配方为棉籽壳42%、食用菌废料40%、玉米粉15%、尿素1%、石灰2%。对照为不套种鸡腿菇的中棚刀豆。1.2 鸡腿菇二级种制作 把上述配方按比例混合,含水量62%~64%,pH值7.2~7.5,堆制7天(d),中间翻2次,使料内大量产生放线菌。再装入17×33厘米(cm)袋中,每袋配方料重0.3公斤(kg)。1.…  相似文献   

2.
污染料栽培鸡腿菇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底我们将平菇、鸡腿菇、金针菇等的污染菌袋和劣质菌袋发酵后栽培鸡腿菇的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污染料的堆制发酵 将污染杂菌的菌袋和劣质的菌袋剖开取料,按5%和0.1%的比例分别加入生石灰和克霉净,调节含水量65%左右,拌匀进行常规堆制发酵。每次投料1500kg,共堆制3次,约4500kg。2 装袋播种及培养 采用 28cm × 50cm的聚乙烯塑料袋,按5层菌种4层料层播法将发酵好的料装袋接种(瑞七菌株),接种量为15%。料袋要求两头紧中间松,四周紧中央松,并在装好…  相似文献   

3.
中棚是用4m宽薄膜搭建的塑料棚.其特点:保温性较好,棚温高,保湿性好,温湿度变化小.易通风,有利黑木耳生长。为此,我们开展了中棚栽培黑木耳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豆 供试菌种Au01,Au04,沪耳3号。1.2 配 方①棉子壳50%,木屑40%,麦麸10%,另加石膏2%,过磷酸钙1%,石灰2%.料堆制8天,每袋装830g。②棉子壳50%,木屑40%,麦鼓10%,另加石膏2%,过磷酸钙1%,糖1%。料、水比为1:1.3。1.3 制菌袋 用15cm×53cm×0.045cm低压聚乙…  相似文献   

4.
灰树花室外仿野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金山 《食用菌》2001,23(1):33-34
近年来,灰树花由单一的室内袋栽发展到室外仿野生栽培,从而提高了产量。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制种时间 灰树花适宜出菇期为5月中旬~10月上旬,菌袋覆土时间掌握在3月下旬至下月底,所以制菌袋应安排在2月上旬,原种应在10月底到元月初开始制种。2 菌袋制作 一般以板栗树为主的壳斗树材最为理想。其配方:棉子壳42%,栗木屑40%,麸皮16%,红糖、石膏、微肥各1%。pH5。5~6.5,含水量60%。装袋(17cm×30cm×0.045cm聚丙烯),中间打直径 1.5~2cm的孔,深为2/3袋。套上套环和塞棉…  相似文献   

5.
夏季利用菌糠棚栽草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年6~8月份.气候闷热、蔬菜大棚、菇棚基本处于闲置期,利用闲置棚生产草菇.不仅可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又可实现周年化生产食用菌。1配料堆制 配方为平菇或金针菇菌糠80kg,麦秸粉23kg、石灰粉 9kg左右.多菌灵 0.1kg。水 170kg左右。将未霉变的菌糠打碎暴晒2~3天,按配方将料拌匀,堆积发酵,料堆高约1m,宽1~1.5m.长度不限.料堆压实(勿过紧),用粗约10cm的木棒,每隔1m左右打一个到堆底的洞、盖膜发酵,待温度升到65℃时.保持12小时左右翻堆、如此翻堆3次,当料有白…  相似文献   

6.
麦秸是农作物的主要下脚料,每年6-7月份都有大量的麦秸,为就地取材,经我市农户用麦秸加适量棉子皮熟料试种平菇,转化率达150%以上。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 配方及料处理 新鲜无霉变麦秸(3-5cm)50%,棉子皮20%,麸皮8%,玉米面5%,石灰2%,克霉灵0.1%,磷肥1%,尿素0.3%,料水比1:1.2,料拌匀后做堆发酵,堆宽2m、高1m、长不限,当料温升至65℃翻堆,维持6-7天,见料面有白色放线菌、料成棕褐色且清香即可。2 装袋灭菌 装袋前扒开料堆,降温至20℃左右,用50cm×22cm…  相似文献   

7.
鸡腿菇生料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9月下旬笔者在万张乡进行鸡腿菇的生料栽培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菌株鸡腿菇有单生和丛生种,单生种个体大,但产量低,笔者选用产量高,市场鲜销看好的丛生种CC100和CF10菌株。2培养料配方①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过磷酸钙、糖各1%,含水量65%。③豆秸粉7.8%,麦麸20%,糖、石膏粉各1%,含水量65%。以上两种配方均加入1‰的多菌灵溶液。3装袋播种及培养培养料在装袋前,先将原料混合拌匀进行发酵,7~10天,采用17 × 33cm的聚乙烯塑料袋,然…  相似文献   

8.
魏淑珍  武连生 《食用菌》2001,23(2):16-16
制种培养基,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但高压蒸汽灭菌耗能多,成本高。为寻求新的灭菌技术,笔者进行了微波炉灭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培养基制备 配方为棉子壳78%,麦鼓20%,糖1%石灰1%,料水比为1∶1.5。用12cm × 26cm聚丙烯袋分装,装料高13cm。打孔,盖上棉塞,包一层纸扎紧,不可包塑料膜。试验共装90袋,分六大组,每大组15袋,每大组再分三小组,每小组5袋。2 微波炉 WD800格兰仕牌,输入220V~,50Hz、1200W;输出微波频率2450MHz、800W;定时器0~30…  相似文献   

9.
香菇的栽培多数以阔叶树木屑为主料。柳树属风景树,不能成材。利用柳树资源,将柳树枝制成木屑,进行袋栽香菇生产。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香菇Cr-02,引自福建三明市真菌所。1.2培养基配方柳树木屑80%,麸皮18%,白糖1%,石膏粉1%。1.3菌棒制作①原种:用750cm菌种瓶制成,于1997年6月24日接种,到7月28日菌种发满瓶;②栽培种:菌棒用聚丙烯塑料袋,规格17×50×0.05cm,菌料按配方要求。拌和均匀,含水量65%左右,然后装袋灭菌,于1997年8月24日接种…  相似文献   

10.
1播种及定植1.1扣棚选用无滴农膜进行扣棚,新膜能提高棚内光照能力。扣膜时间:2月末至3月初。1.2品种选择选择中早熟品种,我们选用自己培育的品种代号59。1.3播种时间3月中旬。首先将豆角种用冷水浸2~3小时.待水控干后进行催芽。将催好芽的种子播于7cm×7cm的营养钵,温度在25~30℃为宜,苗龄在25天左右。1.4做畦做畦前要施足基肥,667m~2施农家肥4000kg,硫酸钾20kg,畦宽1.2m,硅高10cm,做畦后覆膜。1.5定植棚内地温上升到13℃时,棚温在28~30℃左右,开始定植…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菌糠再利用栽培金针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针菇栽培料由于出菇2~3潮后料内水分缺乏,菌丝的活力下降而难以出菇,料内含有大量营养尚未充分利用。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笔者进行了利用金针菇菌糠再次栽培的试验。1供试材料①品种:三明1号金针菇。②栽培袋规格:20 × 35cm、4丝厚聚乙烯栽培袋。③培养基配方:试验配料为棉壳35kg,菌糠12.5kg,石灰粉500g,玉米粉2kg;对比试验配料为棉壳47.5kg,石灰粉500g,玉米粉2kg。2接种培养常压灭菌,接种后在25℃恒温室内培养,试验配料25天发菌满袋,对比试验配料28天发菌满袋。发菌满…  相似文献   

12.
张天宝 《食用菌》2001,23(5):24-24
桑枝是养蚕的副产品,一般作为燃料。我们利用桑枝生产黑木耳,使之变废为宝。桑枝屑非常适宜种植黑木耳,不但可使生产成本比棉子壳下降一半,而且地栽出的黑木耳的耳片大、肉质厚、色泽深、产量高,生物转化率达130%~150%。现把具体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 栽培时间与配方 一般春季栽培在3~4月制菌袋,4~6月出耳管理;秋季栽培是7~8月制菌袋,9~10月出耳管理。配方:桑枝屑78%,麸皮20%,糖1%,石膏1%,含水量60%~65%,用生石灰调到pH8~9。2 制菌袋与灭菌 桑枝用切片粉碎机粉碎成颗粒状木屑,…  相似文献   

13.
三十烷醇和赤霉素对金针菇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烷醇和赤霉素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浓度的三十烷醇和赤霉素对多种食用菌均有较明显的生长效应。本文主要报道三十烷醇和赤霉素对金针菇的生长效应。1试验材料 菌种为金针菇杂交21,引自江苏高邮食用真菌研究所。培养基配方:棉子壳80%,麸皮18%,蔗糖1%,石膏粉1%。料液比1:1.3,pH值自然。栽培袋为17 ×33cm聚丙烯塑料袋。三十烷醇和赤霉素均为常州市东风化学品研究所生产。2试验方法 装袋后的培养料在1.5kg/cm2下灭菌2小时,取出待料温降至25℃左右即可接种。接种后移至恒温箱内21~23…  相似文献   

14.
褚丽丽  魏玉华 《食用菌》2001,23(5):22-22
为了寻找香菇栽培新原料,笔者进行了酸枣核壳栽培香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供试菌种 菌种为L26。原种和栽培种均用木屑为原料,广口瓶培养。2 试验配方①酸枣核壳88%;②酸枣核壳40%,棉子壳40%;③酸枣核壳40%,木屑40%;④对照组木屑80%。以上配方均加麸皮18%,糖、石膏各1%,调节含水量为 60%~65%,pH4~6.5。3 试验方法 将料装入15cm×55cm袋中,每袋装干料1kg,每配方为200袋,按照常规灭菌14小时,冷却至 25~30℃,在无菌条件下接种,然后置于 24~28…  相似文献   

15.
大杯蕈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振兰 《食用菌》2001,23(4):35-35
大杯蕈又名大杯伞,其子实体口感清脆,汤汁鲜美,素有“笋菇”之称,是为数不多发生于炎热夏季的高温型食用菌。栽培原料来源广,管理也比较粗放,生物学效率80%~100%。我办从山东引进菌种,在武夷山进行试验示范,现将试验小结如下:1配 方 杂木屑49%,棉子壳29%,麸皮或玉米粉20%、糖和碳酸钙各1%,料水比为1:1.3。2 我培袋制作 制作菌袋和聚丙烯塑料袋 15cm ×30cm,每袋装湿料0.5~0.6kg。制作及接种按常规。常压灭菌 100℃保持 14小时以上,再闷 4~6小时。 栽培袋制作的最佳季节为…  相似文献   

16.
赵国强 《食用菌》2000,22(4):11-11
栗蘑又名灰树花,我地正实现规模化生产,由于出菇管理中水分管理劳动量大,所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1997年在生产中引入微喷技术,工效提高10~12倍。现将两种微喷设备安装及应用技术介绍如下。1小棚沿槽式1.1排菌栗蘑菌袋发满后可进入出菇场进行排菌出菇,首先挖宽50cm,深25cm长不限的槽,将菌袋脱掉菌袋外层聚乙烯薄膜,按4个一排排入槽内,排满槽后覆土1~1.5cm厚,槽上面用木棍架起南低北高的斜坡小棚,北侧支架离槽沿25~30cm,每隔1~1. 5m设一直立木棍支撑,斜坡棚架上加塑料膜和草帘保温。此…  相似文献   

17.
鸡腿菇又名鸡腿蘑菇 ,其味鲜美 ,营养丰富 ,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 ,鸡腿菇栽培发展很快 ,栽培区域不断扩大 ,在生产上主要采用床架栽培法或平畦栽培法。前者需架设床架 ,增加投入 ;后者占地面积大 ,空间利用率低。笔者采用墙式栽培法则可以弥补二者之不足。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准备菌种1.1菌种配方木屑77.5 % ,粉碎的豆秸10 % ,麸皮10 % ,石膏粉1 % ,糖1 % ,石灰0.5 % ;含水量65 %。1.2灭菌接种按上述配方配好料 ,拌均匀后装入瓶或聚丙烯袋(长17cm或18cm ,宽33cm)内 ,高压蒸汽灭菌(1~1…  相似文献   

18.
草菇草把式栽培产量低且不稳产;室内栽培常因鬼伞及螨类危害严重而影响产量。砖块式栽培草菇新技术是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栽培方法,它以产量高、易管理、病虫危害少而深受菇农喜爱。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上:1培养料配方千稻草100kg,米糠5kg,干牛粪粉5~8kg,草木灰2kg,石灰2~3kg,碳酸钙1kg。2培养料堆制选用金黄色、足干、无霉变的稻草,铡成3cm左右的小段,置1%石灰水浸泡1天,捞出沥干建堆。堆宽1.5m、高1.5m,长视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10m为宜。稻草先铺20cm厚,然后…  相似文献   

19.
用土设备制作的平菇、榆黄蘑栽培种,发菌快、易操作、感染杂菌率低、菌种质量高。具体做法如下:1装袋菌袋可选用0.04cm厚、15cm宽、30cm长的聚乙烯菌筒。每袋装300g干料。培养料配方:豆秸(粉碎)83%,麦麸10%,玉米面5%,石膏1%,石灰1%,含水量60%。装好料后,用线以活扣结扎封口。2灭菌可用敞口柴油桶作灭菌锅,内装水30kg左右,以煤火加热。灭菌桶围上棉被保温,每桶竖装150袋,加热至冒大汽后,覆薄膜并用绳扎住,而后以文火维持10小时,保持桶温100℃,灭菌过程中要防漏气,中间不…  相似文献   

20.
我市是全国粮棉主产区,棉秆资源丰富。为寻求香菇栽培新的代料资源,笔者进行了棉杆栽培香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①菌种:中温型品种Cr-02,引自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②栽培料配方:母种为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木屑78%,麸皮20%,石膏和糖各1%;栽培料为棉秆76%,麸皮18%,玉米粉2%,蔗糖15%,石膏粉2%,过磷酸钙05%。12 试验方法 利用寿光模式高温蔬菜大棚袋栽,8月上旬制栽培袋。按配方制好培养基,及时装入57cm×15cm的高压聚乙烯袋。灭菌温度须迅速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