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迟海鹏 《食用菌》2001,23(6):31-32
平菇褐斑病又称锈斑病 ,主要侵害子实体菇盖 ,多发生在高温季节。近年来 ,在北方秋冬低温季节大棚栽培的平菇也连续发生该病 ,且呈上升趋势 ,给平菇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轻者减产 30 % ,重者减产 5 0 %以上。为此 ,笔者在几年的实践中通过对该病综合防治和药物补救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 褐斑病的症状病菌在幼菇和成菇的菇盖上都可形成褐色或铁锈色病斑。当菇盖上有水滴滞留时易诱发此病 ,尤其是棚顶水珠滴落在菇盖上时发病较重。幼菇染病后 ,出现干皱 ,停止生长 ;成菇染病后 ,出现褐色、锈色病斑 ,边缘整齐 ,中间微凹 ,发病在浅层 ,向外扩…  相似文献   

2.
林开武 《食用菌》2002,24(1):34-35
近年来平菇细菌性引起的黄褐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不同程度影响菇体质量和产量 ,轻者减产欠收 ,重则只菇无收。笔者在栽培实践中经三年的观察 ,究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作了研究 ,摸索了防止该病害发生的有效方法。1 病害症状平菇栽培过程中发生的黄褐斑病 ,都是由假单孢杆菌引起 ,假单孢杆菌在平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无论低温、高温季节都可发生病害 ,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水源、虫害、空气、病菇为传播介体。从幼菇期到成熟都有可能发病 ,被染菌后初期菇柄根部或菇盖局部呈微黄色 ,菇体生长缓慢、僵化直至菇体整株被感染 ,成菇菌褶扭曲 ,萎…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褐斑病和细菌性腐烂病是平菇栽培中较为常见的病害,尤其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更为严重,一旦发生则很快蔓延,造成平菇严重减产,解决好这一问题是高温条件下平菇栽培成功的关键。1 病害症状1. 1 细菌褐斑病 又称细菌性锈斑、细菌性斑点病,病原为托拉斯假单孢杆菌(Pseudo  相似文献   

4.
<正>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在生产中被俗称为黄菇病,该病近年来在平菇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发病快,蔓延迅速,从幼菇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据调查,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50%以上。1症状平菇黄褐斑病是由假单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症状表现为菇体发病时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湿度  相似文献   

5.
商东升 《食用菌》2004,26(3):41-41
黑色平菇以其产量高、味道鲜美的特点,近年来在市场上看好,但在使用玉米芯等培养料栽培黑色平菇时,二潮菇后易出现的黄菇病,严重制约了黑色平菇的推广。我市有一个年投料近500t的村庄,2003年因黄菇病的感染,造成大幅度减产,有些种植户甚至绝收。我站经过多年试验摸索,总结出一套防治黑色平菇黄菇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辉县市平菇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善,防病观念不强等原因,平菇黄菇病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有的菇棚出一茬菇后,迟迟不出菇,有的出来的小菇未长大就发黄,继而萎缩而死,导致平菇品质降低,产量下降。特别是到春季,该病发生比较严重。为此,笔者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1发病症状黄菇病多从幼菇菇盖或小菇菇柄与菇盖连接处发生,发  相似文献   

7.
冷害是指食用菌在0℃以上温度条件下表现的因低温而造成的生理失调现象,平菇子实体在0.5~30℃下都可发生,在5℃以下生长极为缓慢,我市每年平菇生产规模较大,在2003年大雪一小寒期间,许多菇农生产的平菇子实体上出现的症状(图1)。具体表现在幼菇期菇盖的全部、成菇期菇盖的中央部分出现大小不一、麻密的肉刺状突起,肉刺状突起大小在0.1~0.15mm,肉刺随子实体生长有增多增大的现象,此症状虽不影响平菇的生长、风味,但影响平菇商品的外观,降低平菇商品的等级;考虑到此症状只在低温下发生。为此笔者进行了不同菌株、地点、最低温度下症状发生的情况的观察试验,以便弄清发病的原因,寻找出防治的对策。现初报如下,以求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8.
蘑菇湿泡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蘑菇湿泡病又称蘑菇无头菇病、褐腐病、疣孢霉病等。该病发生轻者可造成减产,影响菇质;重者可导致欠收,甚至绝收。现将该病症状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 病原 该病是由疣孢霉(Mgcogoneperniciosa)所引起。此菌属半知菌纲、丛梗孢目、双孢亚科、疣孢霉。2症状蘑菇幼嫩菇蕾被疣孢霉感染,往往生成不象蘑菇的异形物。被感染的子实体,早期在菇盖上有短的卷曲的纯白色,绒毛状的疣孢霉菌丝丛出现。典型的疣孢霉病是菌柄加粗成桶状;有的菌盖平展而小,子实体象一个面粉球从菇土中长出。大部分得病子实体呈棕褐色,有粘…  相似文献   

9.
杨慧 《吉林蔬菜》2008,(1):52-52
蘑菇褐斑病又称干腐病或千泡病, l发病症状菇蕾发病。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彤成菌柄和菌盖.变为黄白色质地干缩的小菌块.后期菇体不腐烂,无褐色汁液渗出,也不散发恶臭味。生长中后期的子实体发病,菌盖上出现稍凹陷褐色斑,形状、大小不一,病斑中间灰白,边缘较深,湿度大时,斑上长出白色霉状物,即病菌梗及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平菇细菌性引起的黄褐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菇体质量和产量,轻者减产欠收,重则只菇无收.笔者在栽培实践中经三年的观察,究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作了研究,摸索了防止该病害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胡建伟  龚明福 《食用菌》2002,24(2):38-38
20 0 0年 11月中旬 ,阿拉尔地区两个大型菇场的平菇相继发生平菇锈斑病 ,此病虽对平菇生长影响不大 ,但因受到此病感染的平菇感观太差 ,商品价值低 ,菇场损失严重。笔者用链霉素稀释后喷洒 ,有效止住了该病的蔓延 ,现初报如下 :1 基本情况 据向菇农了解 ,8月底种植的平菇 10月下旬开始出菇 ,初期并没有发现此病的发生。进入 11月后个别幼小菇体上开始出现锈斑病 ,菇农采取了将生病子实体摘除、喷洒 2 %石灰水等措施没有控制住此病的蔓延 ,至 11月中旬此病已在两个菇场所有出菇窖中蔓延。2 发病原因症状 阿拉尔地处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  相似文献   

12.
平菇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褐斑病给我国平菇生产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菌盖表面出现褐色斑点;如果湿度过高,菌盖表面能形成菌脓;如果感染原基或幼菇,会导致子实体畸形或停止发育。从病斑组织分离出病原细菌T3,根据Biolog自动鉴定系统鉴定结果、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嵌套PCR检测结果进行了综合鉴定,确认该病原细菌为Pseudomonas tolaasii。  相似文献   

13.
蘑菇褐斑病又名干泡病.分布较为普遍,在菇床上常有发生,危害很大. 1症状发病时多在菌柄、菌伞、菌褶上形成褐色斑点,并凹陷,病菇往往失去坚韧性,呈畸形.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平菇不同规格子实体对品质的影响,以平菇650、新科106和新科108为材料,测定并分析比较了第1茬菇和第2茬菇5种规格子实体的含水量、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3个品种第1茬菇子实体含水量总体高于第2茬菇;第1茬菇和第2茬菇子实体规格不同,含水量存在差异,即随着菌盖直径增大,含水量有增大趋势。不同品种子实体粗蛋白含量略有差异,3个品种第1茬菇和第2茬菇粗蛋白含量均呈现出随菌盖直径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菌盖直径3~5 cm时,粗蛋白含量较高。3个品种均是谷氨酸含量最高,新科108在菌盖直径为4 cm时谷氨酸含量(w,后同)最高,为25.3 mg·g-1。综上可知,平菇菌盖直径3~5 cm,鲜菇含水量≤90%,粗蛋白含量≥25%,谷氨酸含量≥24.0 mg·g-1可作为优质平菇的品质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朱富春 《食用菌》2008,30(6):57-58
近年来,平菇细菌性黄菇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菇体质量及产量,轻者减产欠收,重者只菇无收。笔者根据多年指导菇农的实践经验,对其发病原因及规律进行初探,初步摸索出了防治该病发生的有效方法。现总结如下,供菇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冬季结冰的天气较多,如果防寒防冻,保温增温措施不当,在平菇产菇期的管理中极易发生瘤盖、粗柄、蓝色等三种畸形菇。 (一)瘤盖菇①症状:菇体生长发育极慢,菌盖表面出现瘤状或颗粒状的突起物,菇农称之为“起泡”或“起皱”,严重时菌盖僵缩,菇质硬化,停止生长。②发生原因:菇体生长发育期温度过低,且低温持续时间过长造成菌盖内外层细胞伸长失调而变形。这种现象在室内外菇场均有发生。③预防方法:购买菌种时必须了解该品种的最适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7.
孙育红  郭倩  张军 《食用菌》2004,26(5):45-46
随着我国平菇属品种的不断增多和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平菇、秀珍菇和姬菇等品种在栽培过程中黄菇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特别在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过程中,病情严重,轻者减产欠收,重者只菇无收。为了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笔者在上海南汇康桥等地试验了一种新型的消毒剂——菇安消毒剂(中试产品,其主要  相似文献   

18.
正病毒病为平菇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平菇菌丝感染病毒后没有明显症状,只是生长速度变缓,菌落边缘不整齐。到了出菇期,感染病毒的子实体菌柄肿胀呈近球形或烧瓶形,不形成菌盖或菌盖很小;有的菌柄变扁或弯曲,表面凹凸不平或有瘤状突起,菌盖变小畸形,有深缺刻和呈波浪形;有的菌盖及菌柄上出现明显的水渍状条纹或条斑。预防平菇病毒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选  相似文献   

19.
磷酸二氢钾能使平菇明显增产李传刚经反复试验,磷酸二氢钾在平菇上应用,可使平菇增产10~25%。磷酸二氢钾的使用浓度为千分之四,每平方米出菇面积,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200克左右。第一潮菇喷施效果不明显,二、三潮菇以后增产效果显著,当菌盖有1cm ̄2时,...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温型平菇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周口地区秋季平菇栽培时间较过去提前40 d~50 d(天),国庆节前即有大量鲜菇上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然而,由于此时仍处于高温高湿季节,极易发生虫害.最近两年,对周口市近郊菇棚的调查结果表明,早秋袋栽平菇虫害发生率达80%以上,危害严重的占50%左右,近30%的菇棚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给广大菇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虫害防治已成为关系到早秋平菇栽培成败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