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积滨海沙土木麻黄采伐迹地肥力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滨海沙土按其属性的差异分为盐渍型潮积滨海沙土和淋溶型风积滨海沙土两个亚类。潮积滨海沙土分布于高潮或潮水沟所能影响的沙地地带,因有潮水补充养分,木麻黄经几个轮伐期,几代更新,生长仍然壮旺,是木麻黄生长的黄金圣地。风积滨海沙土分布于潮积滨海沙土的内缘,即离海稍远的沙坝、沙丘或平坦沙地。木麻黄第一  相似文献   

2.
研究认为,沙地林木生长条件主要受土壤类型、沙丘部位和地势高低等因子的作用。当地3种土壤间养分含量和水热条件差异明显,幼林的生长亦不同。生草风沙土和草甸土型风沙土比流动风沙土的樟子松高生长量分别大4.9%、12.1%,比彰武小钻杨分别大60.4%、76.8%。在沙丘下部比上部的樟子松高生长量大22—26%,比彰武小钻杨大26%。试验表明,樟子松的适应性比彰武小钻杨强,故在条件较差的流动风沙土区和沙丘中上部营造樟子松较适宜,而彰武小钻杨适于在条件比较好的草甸土型沙土和沙丘下部及丘间低地栽植。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不同距离梯度上木麻黄防护林的养分限制状况,对福建平潭岛海岸带前沿和后沿木麻黄林带植物和土壤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前沿林带木麻黄小枝中碳含量低于后沿林带;前沿林带中强烈的环境胁迫影响了木麻黄的生长和对碳的固定;前沿和后沿林带木麻黄生长均受到严重的磷限制。通过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确定了影响海岸带木麻黄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土壤因子为土壤磷含量和碳磷比,证明土壤中磷素的缺乏是影响海岸木麻黄防护林生长和经营的关键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4.
沿海滩涂生态因子对秋茄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沿海滩涂生态因子对秋茄生长的影响分析 ,认为海岸地形、土壤盐度、滩涂潮位、土壤类型、立地方位均对秋茄生长产生不同影响。海岸地形决定其生存空间 ;土壤盐度、滩涂潮位影响其生长发育 ,决定其成活保存率 ;土壤类型、立地方位主要影响生长量。其影响大小顺序为海岸地形 >土壤盐度 >滩涂潮位 >土壤类型 >立地方位。  相似文献   

5.
滨海沙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与木麻黄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连续定位测定数据,对福建东南海岸带木麻黄林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特征及木麻黄的季节生长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东南海岸带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分为5个时期: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消退期、土壤水分缓冲期、土壤水分平稳期、土壤水分恢复期。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极大,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区,雨量不均,干湿季节明显,降水是限制木麻黄林木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通过对土壤含水量和木麻黄生长量的分析,得到木麻黄生长量和土壤水分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苹果园土壤水分管理提供依据,以‘长富2’苹果为试材,选取粘壤土平地、粘壤土梯田、壤土平地、壤土梯田、沙土平地、沙土梯田、上层壤土、下层尾矿砂平地7种不同立地、土壤类型苹果园,研究其对土壤含水量及苹果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粘壤土平地的土壤含水量均极显著高于沙土平地、沙土梯田、上层壤土下层尾矿砂平地的土壤含水量,沙土平地、沙土梯田的土壤含水量均极显著低于其他立地、土壤类型。各立地、土壤类型长、中、短新梢均只有一次生长,迅速生长期基本一致,在4月初到5月底;除沙土平地和沙土梯田类型外,其他5种立地、土壤类型徒长新梢均出现了二次生长,第1次迅速生长期与其他新梢一致,第2次生长期在7月至8月。不同立地、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与苹果各类新梢长度均呈正相关,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的时期多出现在新梢生长高峰期,其中,4月22日至5月13日,壤土梯田、沙土平地的土壤含水量与长梢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8、0.966,5月14日至5月31日,壤土梯田的土壤含水量与徒长新梢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986,壤土平地的土壤含水量与长梢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980。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林生产力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木麻黄林生物产量随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林龄的动态变化的研究表明,木麻黄林生物量大小在不同立地表现为潮积沙土>风积沙土>残积沙土,立地愈好干材生物量所占比例愈高;15年生木麻黄林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增加,但干材生物量百分率的变化趋势相反;林分净生产量随林龄而增大,至成熟阶段达到最大,到过熟阶段又趋下降,林俞生产力与叶面积指数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刺槐生长与水热状况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不同立地类型刺槐生长与水热状况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局部范围内,热量因子不是划分黄土高原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水分与刺槐生长之间关系密切(r=0.8965)。说明水分是影响刺槐生长的主要因素,地形和土壤则是划分黄土高原立地类型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渭北高原沟壑区主要立地类型土壤水分变化及对刺槐生长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与刺槐生长之间关系密切,说明水分是影响刺槐生长的主要因素,地形和土壤则是划分渭北旱塬立地类型的主要因子。不同立地类型间刺槐高、地径生长量由大到小的序列为:沟底塌积土〉塬面黄土〉梁顶黄土〉沟底石砾土〉阳坡下部黄土〉阳坡上部黄土〉梁坡上部姜石粗骨土〉冲风口黄土〉梁顶姜石粗骨土〉沟坡中下部阳向黄土〉红胶土。  相似文献   

10.
在相同立地上的不同类型的微立地环境中,测定白桦幼树生长指标和土壤含水率,并以邻近微环境外的4株白桦作为对照,分析微立地环境对白桦幼树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伐根和倒木等粗大木质残体构成的微立地对白桦幼树的生长均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凸凹地形微立地对幼树生长的作用因所处立地条件而异,凸地形、凹地形分别在下坡位和上坡位有利于白桦幼树生长。灰烬堆微立地在上坡位不利于白桦的生长,中、下坡有利。白桦人工造林时,根据立地条件科学选择微立地作为栽植点可以有效改善幼林的生长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木麻黄(Oasuarina equisetifolia)又称驳骨树、马尾树、澳洲铁木,属木麻黄科,是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主要树种,也是我市沿海防风固沙农田防护林的先锋树种之一,为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径70cm。其树干通直,主根深长,侧根发达,具有根瘤菌共生,喜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盐碱,适宜在滨海有机质和含氮量很低瘠薄的沙土上迅速生长。它与湿地松混交造林形成复层混交林,筑成沿海防护林带,防风固沙抗风力强,10级以下风力能正常生长。多年来,我市在沿海育苗营造不少木麻黄防护林带。笔者根据几年来的育苗实践,对木麻黄种子育苗进行不同方式试验,摸索出几点种子育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木麻黄林林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对海口市海岸带不同林分结构的木麻黄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木麻黄海防林林下群落物种组成简单,有物种约52种,隶属于29科46属;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D)及Shannon-Wiener指数(H’)均较低,物种丰富度随人为干扰增强而减少;林地土壤含水量极低,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等重要土壤养分极为缺乏。土壤因子与物种多样性的简单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与多样性指数S、H’和D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初步认为这些因子是影响海口市木麻黄海防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13.
生物结皮层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库布齐沙漠研究了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层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藻类或苔藓类生物结皮层微生物含量均显著高于流动沙土,同时生物结皮层微生物含量也高于下层土壤的微生物含量,说明沙漠地区生物结皮不仅是土壤养分活动的中心,也是土壤微生物富集的中心.并且,沙丘不同部位、人工或天然植被类型的不同等对藻类或藻类-苔藓类生物结皮层或2~10 cm土层三大微生物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木麻黄是我国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中的主栽树种,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形成共生关系,提高自身耐干旱、抗贫瘠、抗盐碱等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能够与木麻黄根系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微生物主导的物质代谢循环是植物获取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反之木麻黄的根系分泌物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文中综述了木麻黄与根系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尤其是接种弗兰克氏菌(Frankia)及菌根菌提高木麻黄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木麻黄与根系微生物体系的促生、抗逆机制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海拔、坡度、土层厚等17个主要地形、土壤因子的主成份分析,并利用各因子相互关系和对用材林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坡度级加指示植物是巴林地区划分立地类型组的主要依据,土种加植被类型是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利用这些相对稳定、直观易划因子,将巴林地区用材林类型区划分出15个立地类型组,27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为弄清不同土壤、立地类型对土壤含水率和苹果果实生长的影响,以‘长富2’苹果为试材,选取了粘壤土平地、粘壤土梯田、壤土平地、壤土梯田、沙土平地、沙土梯田、上层壤土下层尾矿砂平地7种不同土壤、立地类型苹果园,研究其对土壤含水率及苹果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壤土类型土壤含水率最高,壤土类型、上层壤土下层尾矿砂类型次之,沙土类型最低;上层壤土下层尾矿砂平地果实纵径、横径及体积均为最大,分别为6.858cm、8.092cm、301.82cm3,粘壤土和壤土果实纵径、横径及体积次之,沙土果实纵径、横径及体积最小;粘壤土含水量与果实纵径、横径及体积多呈负相关关系,其中5月1日至5月15日粘壤土平地土壤含水率与果实纵径、横径及体积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4、-0.827、-0.690;其他土壤、立地类型多呈正相关,其中5月16日至5月31日壤土梯田土壤含水率与果实纵径、横径及体积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5、0.610、0.723;6月1日至6月28日上层壤土下层尾矿砂平地土壤含水率与果实纵径、横径及体积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0.541、0.616。  相似文献   

17.
对海南东部和西部两个土壤和气候类型不同的地点进行了木麻黄无性系筛选试验,从参试的木麻黄的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及保存率进行评价和选择.试验结果表明9号无性系是生长和适应性最好,可在海南岛内进行推广应用;4号、17号无系性能适应海南岛东部降雨量大的地区,但不宜在砖红壤土地上生长;3号和1号无性系适合在砖红壤上生长.  相似文献   

18.
木麻黄苗期生长特性和生物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木麻黄实生苗年生长节律的研究,划分了苗木的生长时期,确定了影响苗木高、径生长的主导因子。同时探讨了木麻黄1年生苗的生物产量积累和分配特点,查明了密度对苗木生物产量的影响,提出了木麻黄适宜的育苗密度和苗木生物量估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PLA沙障对毛乌素沙地新月形沙丘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毛乌素沙地铺设PLA沙障的新月形沙丘不同部位0-60 cm的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观测、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各个采样点的土壤含水量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受地形影响明显,从丘间低地、沙丘底部、沙丘中部到沙丘顶部土壤含水量依次降低;PLA沙障增强了沙丘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障格内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裸沙丘上的土壤含水量,并且障格内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稳定,规律明显;PLA沙障对沙丘0-40 cm的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综合分析认为PLA沙障的配置在本研究区内对沙丘土壤水分保持有一定作用,能为后期的植被恢复提供有利的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澳大利亚实地观测了木麻黄根瘤与22种寄主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在调查的5种木麻黄中,发现4种具有完整的根瘤。有效磷含量高的土壤,木麻黄属(Casuarina)根瘤比异木麻黄属(Allocasuarina)出现频度大,后者有8个种在任何土壤上都无根瘤存在。而在有根瘤的9种异木麻黄属树种植株上,根瘤的数量也很少。土壤化学性质(除有效磷水平外)与根瘤无显著关系。在温室条件下,用生长有木麻黄苗的野外土壤接种时,其结果与野外观测相似。异木麻黄属树种形成外生菌根比木麻黄属树种普遍。两个属树种都形成囊枝状菌根。第二个温室试验说明低磷和侵染性放线菌(弗兰克氏菌属缺乏是某些野外土壤中根瘤缺乏的两个因子。本文考虑了限制植物生长的其他土壤性质对木麻黄根瘤的影响,并且讨论了木麻黄科植物固氮的潜在意义。在田野木麻黄(A.campestris)、笛尔斯木麻黄(A.dielsia-na)及洛赫尔木麻黄(A.lehmanniana)上发现的根瘤,前人都未做过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