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猪肉品质在猪宰后才被确定的特殊性 ,从猪肉品质的定义出发 ,综述了猪肉品质指标的评定 ;并根据猪肉品质性状的中低遗传力特点 ,整体阐述了其遗传改良途径、现状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提高猪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生 《养猪》2014,(5):11-16
1猪肉品质概述及评价指标 肉质的具体定义是多样的,但其本质是一致的。肉质是指与鲜肉或加工肉的外观和适口性有关的一些特性,包括肉的色泽、肉质结构、硬度、大理石纹和肌肉系水力等,而消费者在猪肉品质方面还讲究适口性,包括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等。通常所说的猪肉品质主要指猪肉的消费品质,而决定这几个方面的最主要肉品质性状为肉品的系水力、色泽和大理石纹以及猪肉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和肉的风味特征等(张鏸予等,2009)[1]。肉的物理特性决定着消费者对肉品的可接受性,肉的化学特性与营养性关系密切。主要评价指标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猪肉质形成的分子机制与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猪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我国猪肉品质的国际竞争力却不能与此相提并论.优良的猪肉品质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毋庸置疑,而且生产优质猪肉也是养猪业的终极目标,因此提高猪肉生产的科技水平、改善猪肉品质,是增强我国养猪业科技含量,保证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优良的猪肉品质是建立在健康、安全、生态和注重动物福利的养猪基础上的高端畜产品的特性,畜牧科技工作者对它的追求和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劣质猪肉的发生或成因深入到了如何改善猪肉肉色、风味、嫩度、多汁性和系水力等富有人文色彩的猪肉品质方面.本文从影响猪肉品质的肌肉生物学特性的2个方面,即肌纤维发育和肌内脂肪沉积,探讨了优质猪肉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营养调节,综述和回顾了近年国际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学者应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挖掘我国地方猪优质基因资源,利用营养基因组学和整合生理学的概念,促进我国优质猪肉研究、生产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猪肉品质是指猪肉的综合性状,包括感官品质、卫生质量、营养价值、加工品质四个方面。在卫生质量达标的情况下,人们最关注的是感官品质,尤其是关注肉色、吸水力、肉的坚实度。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动物、营养、环境因素。只有充分掌握了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并加以改进,才可以使猪肉更符合人类的要求。1动物因素1.1品种和选择为了满足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不断进行猪  相似文献   

6.
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猪肉品质常用肌肉pH、肉色、系水力、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进行评定,主要受遗传、营养和饲养、屠宰加工处理等因素影响,其中,营养水平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在地方品种猪肉品质营养调控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关营养调控的研究尚不深入,对营养物质及营养物质间互作对肉质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较少。作者着重阐述了能量、蛋白质与赖氨酸、维生素、矿物元素4个方面对猪肉品质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提高中国地方猪肉品质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7.
猪的肉色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巧玲  张金枝 《养猪》2004,(1):45-48
肉色是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也是影响猪肉市场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此文阐述了正常肉色与异常肉色,并从遗传、营养、环境3个方面综述了影响肉色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猪肉品质调控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肉类产品市场供应的相对充足,肉猪快速生长与猪肉品质下降的矛盾日趋突出,如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改善猪肉品质已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猪肉品质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劣质猪肉的特点,以及遗传、性别、营养、管理、安全、加工等方面,对猪肉品质的调控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猪肉一直是我国最受欢迎的肉类消费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猪肉品质。系水力是评价猪肉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肉类水分流失会带来营养物质流失和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饲养管理、饲料、肌肉结构等方面对系水力造成的影响,以及系水力的检测方法、受调控的分子机制等,以期为提高猪肉系水力、改良猪肉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肌内脂肪含量是评定猪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应用,为人们在DNA水平上研究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可能的主效基因、可以考虑的候选基因以及其他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QTL等方面概述了猪肌内脂肪含量的QTL研究进展,并对在育种实践中利用DNA标记辅助选择来改良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应用前景、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猪肉品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pH值、肉色、系水力、嫩度、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等方面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对猪肉品质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猪肉品质问题是目前我国养猪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如何在保证猪肉产量的同时改善猪肉品质是目前养猪业研究的热点之一。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的同分异构体,在调节糖脂代谢、影响免疫反应、预防疾病以及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CLA可以调控肉色、嫩度、风味、大理石纹、系水力和脂肪酸组成等肉质指标,进而影响猪肉品质。本文主要在阐述CLA生理功能的基础上,重点综述CLA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分子机制,为CLA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及猪肉品质形成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肉质性状是猪重要经济性状之一,而PVALB基因是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通过Sanger测序检测硒都黑猪中PVALB基因内SNP位点,并与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PVALB基因第1外显子前后200 bp检测到5个SNP位点,其中g.10953632 A>C与肌内脂肪(IMF)含量和大理石纹评分显著相关,g.10953695G>A和g.10953713C>A2个位点相互连锁,且与IMF、肉色评分和大理石纹评分3个肉质性状指标均呈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为猪肉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猪肉品质的评定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肉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状,涉及许多方面,影响的因素很多。猪肉品质常用猪肉的pH、颜色、嫩度、风味物质、肌肉持水力、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进行评定,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品种、性别、营养、饲养管理、宰前状况、屠宰工艺等方面。作者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影响猪肉品质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作为肉食品中消费量最高的普通猪肉已然不能满足消费者所要求的品质和风味。猪肉品质可以从感官物理评价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等进行评定,而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营养、饲养管理,屠宰加工等。文章综述了不同因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为研究猪肉品质及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 猪肉安全的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告别了肉类供给不足的时代,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猪肉的品质,因此安全猪肉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所谓安全猪肉就是食用后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的猪肉.通常我们讲的危害主要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方面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河南省不同地方品种猪肉品质,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地方猪肉品质评价模型,为地方猪肉品质评价提供借鉴。试验选择1个三元杂交品种(对照)、2个地方培育品种和3个河南省地方品种共计66头进行屠宰,测定11项肉质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地方品种猪肉具有肌内脂肪含量高、粗蛋白质含量高、感官品质好的特性,与三元白猪对比,其粗蛋白质含量、L值、肉色评分等肉质指标差异显著,且不同地方品种肉质存在一定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11个指标中提取了5个主成分,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4.88%,概括为营养因子、感官因子和保水性因子;其中肌内脂肪、24 h大理石纹评分、L24 h值、L45 min值、滴水损失等5个指标为评价猪肉品质的关键指标;根据因子得分和权重构建河南省地方猪肉品质指标评价模型:Y=0.241Y1+0.193Y2+0.129Y3+0.105Y4+0.079Y5,综合评价地方猪F品种(项城猪)得分最高,肉质最好。  相似文献   

18.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猪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是改善猪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综述了猪肌内脂肪的形成以及营养和基因对其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猪肌内脂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猪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是改善猪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综述了猪肌内脂肪的形成以及营养和基因对其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翟峰  张勇 《江西饲料》2007,(3):15-19
猪肉的感官品质受遗传、营养、饲养和屠宰加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外关于肉品质的研究报道较多,尤其是在关于营养对肉品质的影响研究方面较活跃。国内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仅就近年来从能量、脂肪、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及其他一些添加剂等几个方面对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认识营养与猪肉品质的关系和通过营养途径提高猪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