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业科学》2011,28(10)
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和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主办的“第六届全国猪营养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猪营养与健康养殖技术论坛”于2011年9月23日-25日在杭州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2.
2013年6月29~30日,营养提升母猪繁殖潜力技术论坛在广州顺利召开。会议由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功能研究室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承办,广东新南都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旺大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40多个综合试验站的站长及营养技术主管、部分生猪企业和饲料企业技术人员等近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猪业》2012,(9):55-55
2012年10月26~27日,由《中国猪业》杂志社、荆州市畜牧兽医局和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荆州综合试验站共同主办的2012年湖北·荆州《中国猪业》养猪技术大讲堂将在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荆州市举行。本次会议将邀请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王志刚处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蒋宗勇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何启盖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雷明刚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李学伟教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荆州综合试验站王家圣站长以  相似文献   

4.
2013年6月29~30日,营养提升母猪繁殖潜力技术论坛在广州顺利召开。会议由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功能研究室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承办,广东新南都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旺大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40多个综合试验站的站长及营养技术主管、部分生猪企业和饲料企业技术人员等近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营养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在母猪营养与饲养管理方面开展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结合国内外母猪营养研究的最新报道,对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营养和饲养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猪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猪肉在我国肉类消费市场的占比也较大,而猪肉的需求也促进了我国猪养殖技术的发展。猪养殖技术是保障我国猪肉健康供给的基础,本文就我国的猪养殖技术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我国的生猪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畜牧市场》2009,(12):47-47
10月30日,应遵义市畜牧兽医水产局邀请,重庆市种畜场党委书记、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全生,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李学伟教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副院长王金勇博士一行,赴遵义市参加种猪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培训会。  相似文献   

8.
1猪育种的意义 良种是带动生猪产业发展、实现猪业技术进步和建设现代猪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其良种水平成为反映一个地区猪业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根据美国农业部1996年对美国50年来畜牧业中各种科学技术所起作用进行的总结,在品种、营养、管理、保健、设备这影响生猪生产的5大重要因素中,育种贡献率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的管理与技术水平,全国畜牧总站与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举办了这期培训班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现场会。培训班的重点是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科学管理和关键技术应用;目的是促进各示范场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示范场管理者、经营者的专业技术素质,解决当前影响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突出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养猪产业朝着正规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利用人工授精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生猪的产量,还能够减少疾病风险和养殖成本,保证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对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改进与应用,供同行参考。1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主要优点猪人工授精技术就是指通过器械来采集良种公猪的精液,并将其注射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辅助母猪受孕的技术。近年来,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发展速度较快,极大地推动了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规模化生猪饲养场的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多,养殖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生猪的不同生理阶段进行科学的养殖管理,不仅能够加快生猪的生长发育速度,也能够提升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益,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保育猪作为生猪养殖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一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保育猪的养殖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帮助规模化生猪饲养场的管...  相似文献   

12.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能够给养殖户带来较大影响的生猪疾病,其症状在很多时候都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很类似,而这也就导致部分对于猪流行性腹泻了解不够深入的养殖户出现误诊的情况,影响到后续的治疗.而这种生猪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就会对生猪的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给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以及当地的生猪经济产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生猪养殖项目是畜禽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不断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大帮扶"三农"的力度,促使生猪养殖业不断地、蓬勃地发展,生猪养殖规模日益加大,市场中生猪养殖量不断增加.对于生猪养殖项目来说,疫病是直接影响其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对防控猪疫病能力深...  相似文献   

14.
魏跃明 《北方牧业》2010,(15):12-14,25
上个世纪90年代,饲料火了;2000年后,猪病多了;2007年后,猪价乱了;2010年,猪不知道该怎么养了?这种不知道怎么养,一是从市场角度,养猪效益没有保证;二是从技术角度,猪已经不是以前的猪了。其实猪的问题,更多的是养猪人的问题,是养猪人的不同决定了养猪结果的差异。值此猪业整合博弈加剧的多事之夏,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暨河北省猪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于7月6~7日在石家庄市召开。七位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分别就遗传育种、疾病防控、营养需求、养猪模式、环保技术等在大会上作了极具针对性的专题报道。科学志在探索客观规律,虽然从"证伪"角度,所有的科学都只是一种猜测和假说;但是科学毕竟是相对条件下,最接近客观规律的力量和思维。所以,要解决猪的问题还是需要用科学的精神去实施科学的技术。当猪的客观需求被养猪人主观性地尊重了,猪的问题解决起来也许就相对容易一些。  相似文献   

15.
正为贯彻落实《梅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建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市框架协议》精神,扎实推进省市共建各项工作,结合畜牧水产产业专家团《畜牧水产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课题建设内容,11月28~29日,"2018畜牧水产良种良法培训会"在梅州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梅  相似文献   

16.
生猪产业是云南省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点产业,开展地方猪品牌建设意义重大。分析了云南省生猪养殖企业和15家地方猪养殖企业产品品牌建设基本情况,针对云南省地方猪品牌建设中存在的有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缺乏、品牌推广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产品品牌定位不够清晰等问题,提出了品牌定位差异化、产品生产多元化、营销手段花样化、生产品种良种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的发展建议,以期为云南省地方猪产业发展和猪肉品牌升级打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人口众多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和生产大国,庞大的养殖规模以及巨大的生猪数量导致生猪疫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极其突出,这一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生猪养殖的发展.本文就生猪养殖中的疫病进行了探讨,结合国内外的现状以及兽医理论的特色和优势,介绍了猪病中兽医诊治系统的研究意义,设计出了结合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农业技术的猪病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18.
王恬 《饲料工业》2012,(Z1):1-3
我国养猪业历史悠久,猪种资源丰富;同时我国又是养猪大国,生猪存栏数、屠宰率、猪肉产量均居世界各国之首。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规模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猪养殖与饲料科技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养殖模式、生产实践、健康环保、产品质量、产品安全成为目前行业的关注焦点。鉴于此,《饲料工业》适时推出《猪的营养与饲料》增刊,增刊由理论研究和应用试验两大部分组成,内容涉猎不同猪种的营养体系与饲料体系的理论研究及饲养试验。为此,我们约请行业专家及一线企业技术总监撰写文章,特别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专家王恬教授对猪营养与饲料科技创新做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本刊围绕生猪和饲料产业的一系列关键性、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成果,把我国目前猪营养和饲料领域研究的最新观点、最新科研成果及应用技术展现给读者,以期可以为当今中国养猪业所借鉴,推动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贾云 《中国猪业》2008,3(4):25-27
为什么欧洲和加拿大限制发展生猪养殖?美国有广袤的土地为什么年出栏猪也只有1亿多头?这值得我们思考。中国生猪产业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整体规划问题。现在我国生猪养殖并没有与大农业结合在一起发展,规模养猪与农业发展脱节。解决当前我国规模养殖与机械化大农业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的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猪气喘病是生猪养殖中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导致猪气喘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患病猪只会出现咳嗽、气喘的症状,同时患病猪只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也出现下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将对生猪养殖中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猪气喘病的良好防治以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