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中,如果对育雏育成期和开产期问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常常会看到肉种鸡开产后种蛋上升期间的种蛋受精率不高。这时很多人会认为是种公鸡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但事实上,公鸡和母鸡对鸡群种蛋受精率的高低都有相互影响。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肉种鸡饲养管理实践,从肉种鸡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公鸡饲喂要求、光照计划、公母比例、公鸡体重与体况、疾病控制和合理用药等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提高肉种鸡产蛋上升期间的种蛋受精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肉种鸡育雏育成期和开产期间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会导致开产后产蛋上升期间种蛋受精率不高。这时,很多人会认为是种公鸡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但事实上,种蛋受精率高低受很多因素影响,与肉种鸡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公鸡饲喂要求、光照计划、公母比例、公鸡体重与体况、疾病控制和用药管理都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种鸡饲养生产中,种蛋受精率是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种鸡笼养必需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不仅可以提高优秀种公鸡的与配母鸡数,而且还可大量节省饲养公鸡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育成期肉种鸡生产水平与体重变异系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育成合格的父母代肉种鸡,必须遵循育成期管理程序,其中控制饲料用量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在育成肉种鸡时,如果用自由采食方式饲养,育成鸡的体重就会严重超标,过大过肥,不仅能改变遗传特性,而且将导致公鸡的精子再生能力紊乱,受精率下降,母鸡产蛋量降低,进而还会影响商品鸡的质量。有报道认为,育成鸡的群体平均重比品种指南提供的标准低100~150克时,体重适宜,体质健康,开产后及高产期的生产力也强,种蛋质量也高;而体重过小或过大的鸡,开产后及高产期的产蛋率低,小蛋也多。也就是说,育成父母代肉种鸡的质量,群体体重的均匀一致性,既关系自身…  相似文献   

5.
正在种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公鸡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其不仅占母鸡群8%~10%的比例,还肩负着繁殖后代的重任,商品代鸡群半数以上的基因物质来自于公鸡。由此可见只有加强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才能够提高种鸡群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1育雏育成期料量控制在育雏前2周应刺激公鸡尽量  相似文献   

6.
肉用种鸡人工授精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种鸡笼养、人工授精的技术应用已经普及,但对种鸡受精率的高低与人工授精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发现,种蛋孵化受精率始终保持在93%~95%之间,这与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人工授精员掌握的技术是密切相关的,归纳为下述几点:1 种公鸡的培育、饲养、选苗和训练种公鸡育雏、育成期应重视与母鸡分饲,整齐度控制在标准体重范围中,限喂给全价配合饲料,满足营养需要,为以后种公鸡有着良好的精液品质起决定性作用。另外,不断剔除发育不良、品种不纯和明显缺陷的公鸡,到18周龄将外貌特征符合本品种特征、发育符合标准体重、…  相似文献   

7.
目前,肉种鸡笼养、人工授精的技术应用已经普及,但是笼养种鸡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肉种鸡笼养人工授精技术,经过多年来生产实践和研究,种蛋受精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这与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人工授精人员掌握的技术是密切相关的。一、种公鸡的饲养与管理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种公鸡的精液品质和精液量,从而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因此,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种公鸡的选择种公鸡一般要经过三次选择:(1)在育雏结束(6周龄末)转入育成舍时,选留健康、…  相似文献   

8.
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是衡量种禽生产性能的主要经济指标,而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在生理上受到种禽月龄的影响.因此,弄清它们与月龄之间的关系,对合理安排种禽群.保证雏苗正常供应,使生产顺利进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1990年对珍珠种鸡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与月龄之间的回归关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供试鸡为21周龄的珍珠种母鸡330只和种公鸡55只,种鸡单笼饲养于双列两层笼的开放式鸡舍中.平均每只日喂100克南宁市饲料厂生产的蛋  相似文献   

9.
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因而,在管好母鸡的同时绝不可忽视对种公鸡的饲养管理。笔者从事肉种鸡饲养管理工作近10年,通过不断提高对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水平,总结经验,使种蛋的受精率逐年提高。近2年饲养AA肉种鸡6万套,全期种蛋受精率平均在94%以上,高峰时达97%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1 搞好公母鸡的分饲工作 育雏、育成期实行公母分栏饲喂,产蛋期平养母鸡的料桶应没有防止公鸡吃料的防栅网,每条栅网水平间隙为42.5mm(因品种不同也有差异),每8~10只公鸡吊挂1只料桶,高出地面45~50cm,料桶要平稳,不能倾斜。喂料时先喂公鸡,后喂母鸡,以防公鸡乱窜。分配饲料的速度要快,各个料桶的料量要均匀,尽量让公母鸡在同一时间内都能吃到饲料,料量一定要准确。笼养撒完料后要及时地匀料2~3次,保证每只公鸡采食的料量相同。  相似文献   

10.
肉用种鸡育成期均匀度的高低决定着种鸡生产水平的高低。若均匀度高,种鸡的成活率、最高峰产蛋率就较高,高峰产蛋期维持时间长,人舍母鸡累计产蛋数多,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高,后代的生产成绩好,因此取得较好的均匀度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影响种鸡育成期均匀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l日龄苗鸡的质五。如果苗鸡是由不同生产周龄且周龄相差很大的几批种蛋孵化而来,那么均匀度开始时必定很差。采取补救措施是将个体小的鸡只挑出来,加强饲养。苗鸡最好是用一批种鸡所产的种蛋或种鸡周龄相近的种蛋孵化。2.环境温度。不仅要求室…  相似文献   

11.
种鸡育成期均匀度的高低,决定生产期生产性能的优劣。饲养种鸡的目的是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商品代种蛋。一方面要求种鸡产蛋多、受精率高,另一方面要求种鸡具有优良的遗传性能,其后代生长速度快、生活力强。鸡群的均匀度,是种鸡育成期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即使鸡群平均体重符合标准,但大小不均,整个鸡群在生产期的产蛋率、产蛋高峰期、鸡群存活率等均受到严重影响。只有整个鸡  相似文献   

12.
蛋种鸡饲养生产中,人工授精技术因能充分利用良种公鸡,提高种鸡饲养效益而被广泛采用,而受精率的高低是衡量种鸡场管理水平及人工授精技术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笔者根据几年在学校种鸡场的生产实践,总结了蛋种鸡人工授精提高种蛋受精率的几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蛋种鸡饲养生产中,人工授精技术因能充分利用良种公鸡,提高种鸡饲养效益而被广泛采用,而受精率的高低是衡量种鸡场管理水平及人工授精技术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笔者根据几年在学校种鸡场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提高蛋种鸡人工授精种蛋受精率的几项措施,以供参考。一、选择优良种鸡1.  相似文献   

14.
种鸡的人工授精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将种公鸡的精液输送到母鸡体内,让母鸡受精,从而使母鸡所产的蛋具有孵化能力的过程。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优秀种公鸡的利用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减少种公鸡饲养数量,节省种公鸡饲养费用,同时还可以减少种鸡配种时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肉用种公鸡饲养管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言道“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这里的道理不言而喻。对于种禽业来讲,我们不能只是重视产蛋多少而忽略了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而应该把培育优良种公鸡当做更加重要的工作来抓。从现时的肉种鸡生产性能指标来看,母鸡的产蛋率及合格种蛋率的潜力挖掘已有限,而种蛋受精率从多批次鸡的情况来看相差较大,这正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 种公鸡性成熟良好的标准是:腿长、平胸、羽毛光泽、鸡冠红润、目光明亮有神、行动灵活敏捷、叫声洪  相似文献   

16.
蛋用种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场家采用。我场在人工授精实践中,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改进,使种蛋全年平均受精率保持在94%以上,最高受精率达98.4%,充分发挥了种鸡笼养的优势,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人工授精种蛋受精率的高低,除受遗传、饲养管理技术、营养水平、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外,与精液品质和授精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将这两方面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种公鸡的培育、选留和训练育雏、育成期必须重视公鸡的体重及整齐度、控制体重,注意营养需求,为公鸡以后的良好表现打下基础。种公鸡的选留:在6-7周龄时…  相似文献   

17.
某鸡场近年来多数种鸡群到产蛋中后期出现种蛋受精率较大幅度下降,且一旦下降很难恢复的现象,采取了很多措施都未能解决问题。现将在该场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饲养黄羽父母代种鸡,采用笼养人工授精;育雏期和后备期鸡群长势普遍较好,成活率高;种鸡产蛋率基本正常。近年来,种鸡在产蛋中后期虽无明显症状,且采食量基本正常,死亡率在正常范围内,产蛋率稍微下降,有时候白壳蛋增多,但是种蛋受精率却大幅度下降,有时降到70%左右,几乎每个鸡群都出现这种情况。该场为查明原因,先后采取了包括加强人工授精工作,对参加种鸡人工授精的人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迅速发展,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反映出种鸡场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提高种鸡的人工授精受精率问题是畜牧工作者需重点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现就影响种鸡人工授精受精率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种鸡饲养生产中,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较广泛,主要是该技术可以减少公鸡饲养量,充分利用优良种公鸡,加强选育,从而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增加种鸡饲养效益。同时还解决了种公鸡与种母鸡之间体重差别大、疫病传染、踏伤母鸡脊背等自然交配带来的问题,值得生产上推广应用。本人从事种鸡饲养多年,创出了连续多年受精率达96%以上的好成绩。现将操作体会与同仁交流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养鸡生产成本和保证较高的种蛋受精率 ,确定合适的公母比例极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罗曼蛋鸡C系公鸡和D系母鸡的人工授精配比试验 ,来确定罗曼种鸡比较合理的公母比例 ,为蛋鸡饲养者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取自华申曾祖代蛋鸡场的某一批曾祖代种鸡中C系公鸡和D系母鸡。1.2 方法1.2 .1 饲养方式 :种公鸡及种母鸡均采用全密闭式三层半阶梯式单鸡单笼同舍饲养 ,种公鸡的饲料采用母鸡的饲料进行饲喂 ,并定期添加多维及微量元素 ,光照同产蛋鸡的光照。1.2 .2 试验日期 :试验从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3月 ,即鸡群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