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耕地破碎化评价方法不够全面、客观以及难以开展地块尺度评价等问题,在总结和归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耕地破碎化进行了重新定义。基于耕地的面积、形态、聚集性以及地形特征,设计了耕地破碎度指数(Cultivated land fragmentation index,CLFI)。最后,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为研究区,在地块和乡镇尺度上,利用CLFI开展耕地破碎化评价,并分别与遥感影像、基于景观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块尺度上,CLFI的评价结果与耕地实际的破碎化状况基本吻合,并能结合道路、水系等数据,分析区域耕地破碎的原因和整治潜力;在乡镇尺度上,6个景观指数与CLFI回归方程的调整R2为0.44,通过显著性检验,CLFI一定程度上综合了6个景观指数的特征。本研究提出的CLFI更全面、直观和准确地反映了区域耕地破碎化状况,可为面向现代农业的国土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选择出适宜在武汉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甘薯新品种,进行了甘薯新品种品比试验,鉴定了在小区试验栽培条件下6个外省优良甘薯品种在湖北武汉的产量形状情况。结果表明:宁薯22产量高,口感及外观形状好,适宜在本区域推广种植;小香薯产量较高,综合形状好,抗病性好,也可作为本区域餐桌薯推广;宁紫2号,产量较好,紫色纯正,口感佳,薯形佳,可作为餐桌薯品种在本区域推广;而宁紫4号产量低,紫色不够纯正,口感稍差,不建议在本区域作为餐桌薯推广。  相似文献   

3.
水稻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在小尺度区域中,碳密度空间分布上也会存在不小的差异,故本研究旨在区域尺度上分析水稻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分布差异并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通过实测临安区水稻地上部分、根系以及土壤的碳密度,同时结合临安区地理数据,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乡镇碳密度空间分布差异,并对差异性作具体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临安区水稻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上呈现一定的自相关性及聚集性,临安中部地区水稻生态系统碳密度值较低,西部地区水稻土壤碳密度值较高且呈聚集性,东部地区水稻作物碳密度值较高且呈聚集性。究其原因,在区域尺度上地形因素对水稻生态系统的碳密度有一定影响;同时,由于中部地区的过度施氮肥导致土壤性质破坏,故土壤氮密度也是影响碳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对指导当地水稻农业生产以及促进水稻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根据马鞍山市实际情况,确定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本空间单元,尝试建立由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法划定马鞍山市主体功能区,并分析各区开发利用的主导方向,以期为马鞍山市制定差别化区域政策、统筹区域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并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在地市级尺度上的划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点蜂缘蝽是引起大豆“症青”的重要原因。为探究该虫在山东地区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本研究利用信息素诱捕的方式对桶型诱捕器和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进行了评价,并监测了点蜂缘蝽在不同作物上的田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优于桶型诱捕器;小麦是点蜂缘蝽重要的春季寄主,4月中旬为高发期;大豆和玉米田高发期集中在7—8月。小麦、玉米、大豆上点蜂缘蝽的发生规律均与其生活史保持一致。山东不同区域点蜂缘蝽动态差异不显著,同一区域不同年份间也无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及时有效防治点蜂缘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Windows CE的油菜栽培专家咨询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广泛收集整理并分析大量油菜生产技术资料的基础上,以Microsoft eMbedded Visual Tools3.0作为主要开发工具,在手持式计算机设备上(PPC)上实现了适合四川绵阳区域生态条件的油菜栽培专家咨询系统。  相似文献   

7.
8.
产业布局优化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怒江峡谷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研究区的区域条件及资源优势,提出了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三大生态农业建设区的农业产业规划模式与主要特色农业产品结构优化的原则;并选择适合在本区域发展且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种植业核桃、漆树、草果、秦艽、油桐、花椒等品种,对其影响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各个品种的最优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在小区试验栽培条件下4个优良玉米品种与对照雅玉青贮8号的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玉11、华玉12产量高,抗倒性强,综合性状好,最适宜在本区域做青贮玉米种植;同玉11产量较高,综合性状好,抗倒伏性最强,也可作为本区域青贮玉米品种推广;而雅玉青贮04889产量最低,抗倒伏性差,不适宜在本区域做青贮玉米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区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可以导致区域在许多特性上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对环鄱阳湖地区43个县(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995-2007年)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1995-2007年环鄱阳湖地区县域农业经济之间的空间差异总体上大致呈现缩小趋势;②环鄱阳湖地区县域农业经济局部空间差异不断缩小,特别是该地区的北部和南部,表现出与周边地区同步发展态势;③自1995年以来环鄱阳湖地区的南部县域对整个区域的极化效应明显大干其扩散效应,其南部和北部地区内部分别形成了与周边地区显著相似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城乡统筹,推动农业规划行业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本课题组多年来承担的区域现代农业规划案例为实践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提炼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的概念、内涵、类型和理论基础,构建了区域现代农业规划流程及方法体系,以期能够为我国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全国大尺度空间范围内,基于机器学习识别稻米镉(Cd)、砷(As)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探究了中微量元素对稻米Cd、As超标的贡献率并构造了生物有效性模型。首先,通过决策树算法构造中微量元素判别Cd、As超标的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分别为95.55%、97.55%,表明中微量元素是识别稻米Cd、As超标的重要指标;其次,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影响稻米Cd、As富集的主控因子,不同区域的主控因子表现出明显差异,其单一因子主要驱动的Cd富集在不同区域的差异表现为:华东片区pH的贡献占主导、华南片区的交换性钙(Ca)和东北片区的土壤有机质(SOM)分别占主要贡献,而有效铁(Fe)对As富集表现出特异性的区域贡献(如华东、华南和西南片区);最后,将各区域确定的主控因子引入构建土壤-稻米生物有效性模型,其中,Cd、As的生物有效性九因子模型在不同片区的决定系数最高,分别为0.680、0.664 (P<0.05)。本研究为大尺度地域水平上稻米Cd、As重金属污染防控和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新冠疫情对消费者畜禽产品购买偏好的影响,本研究运用选择实验的方法,基于网络问卷形式获得湖北武汉、河南郑州、湖南长沙、浙江杭州4个城市934位消费者行为数据,采用混合logit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区域上看,不同区域消费者对线上渠道偏好存在差异,相对于轻度疫情区域,重度疫情区域的消费者对线上渠道偏好显著,对时间成本负向偏好明显,且对各属性的支付意愿均较高;从产品上看,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支付意愿存在差异,对具有品牌属性的产品支付意愿最高,可追溯信息属性次之,且同一区域内猪肉的支付意愿高于鸡肉。因此,畜禽产品零售企业应促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提高效率吸引消费者;加强与完善可追溯畜禽产品的品牌建设;合理细分产品和区域,逐步拓展可追溯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4.
思茅松天然林林分生物量混合效应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的思茅松天然林为对象,调查了3个位点45块样地的林分地上、根系和总生物量。以幂函数模型为基础构建林分生物量的基本模型;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技术,考虑区域效应随机效应,选择基本混合效应模型,并分析模型的方差和协方差结构,分别构建3个维量的区域效应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考虑林分因子、地形因子和气象因子固定效应,构建含环境因子固定效应和区域效应随机效应的林分生物量混合效应模型。所有模型均采用拟合指标和独立检验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 从模型拟合情况看,考虑区域效应的随机效应模型均能显著提高一般回归模型的精度;在3类含环境因子固定效应模型中,含地形因子固定效应的区域混合效应模型均具有最低的AIC和BIC值,表现最好;2) 就模型独立性检验看,除地形因子固定效应的林分根系混合效应模型外,其余模型均优于一般回归模型;考虑环境因子固定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与普通区域效应混合模型相比,各个维量模型的独立性检验指标表现不一,但总体上差异不大;3) 综合考虑模型拟合和独立性检验结果,除林分根系生物量选择普通区域效应混合模型外,另2个维量均选择含地形因子固定效应和区域效应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   相似文献   

15.
张明斗 《现代农业》2008,(11):68-70
区域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没有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宏观经济的合理布局。更有利于提高本区域的经济竞争能力。因此,各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其自身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本区域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6.
17.
北部湾经济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源的增多与污染量的加大;作物空间布局不合理;水资源短缺,干旱加剧。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等3个方面。并提出改善本区域生态环境的对策:全面实施绿色工程,加速林业尤其是水源林和防护林的建设;科教兴农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规划与区域生态规划;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建立并推广品牌农业。  相似文献   

18.
新疆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越夏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不同区域、不同海拔高度小麦田自生麦苗上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生情况,研究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在新疆不同麦区的越夏区域。【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在新疆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常发区的不同海拔高度,调查小麦自生苗上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在伊犁河谷地区在海拔669~1 875 m处自生麦苗上均可以越夏;喀什地区小麦白粉病在海拔1 308~1 916.2 m处自生麦苗上可以越夏,在该区域未发现小麦条锈病病株;昌吉州小麦白粉病在海拔770~1 145m处自生麦苗上可以越夏,在该海拔区域未发现小麦条锈病病株。【结论】小麦白粉病在各调查区不同海拔麦区均可越夏;小麦条锈病在伊犁河谷不同海拔区均有越夏孢子分布,在昌吉麦区及喀什麦区调查中未发现小麦条锈病越夏病株。  相似文献   

19.
山楂长小蠹Platypussp .是山楂树的重要害虫之一 ,本文采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山楂长小蠹的带菌部位即菌蠹 ,进行了详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 ,山楂长小蠹菌囊区域位于雌成虫前胸背板上 ,菌囊区域长约0 2 5mm ,前缘宽约 0 2 7mm ,后缘宽约 0 0 9mm ;共有 5 0个菌囊 ,每个菌囊近似椭圆形 ,大小约 15 μm× 11μm~ 2 4μm× 19μm ;在菌蠹中有菌丝体 ;雄成虫无论是在前胸背板上还是在虫体其它部位都无菌囊的存在。本研究为山楂长小蠹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巴尔虎草原火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气象因子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草原火是草原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严重影响着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新巴尔虎草原草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生态系统,随着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加剧了该地区发生重特大草原火灾的可能性。本研究可为草原火的火险区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ENVI等软件,分析了2001—2016年新巴尔虎草原火时空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探讨草原过火面积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特性。结果新巴尔虎草原火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规律性分布。在时间上,过火面积年变化存周期性变化规律,2003年和2013年分别出现过火面积峰值,周期间隔10年;过火面积月变化差异明显,过火面积集中在4、5月和9、10月,时间对应研究区域火灾频发的春秋两季;在空间上,高频度火灾发生区域全部分布于国境线附近,越境火灾风险比较大。草原火过火面积与气象因子有着密切关系。在月平均气温为0~10 ℃、月总降水量在0~20 mm、月平均相对湿度40%以下及月平均风速大于5 m/s的区域最利于草原火灾的发生和蔓延。结论新巴尔虎草原火预防工作在区域上应集中在新巴尔虎草原西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加强边境地区草原火的监测和管理。在时间上应关注每年4、5月和9、10月,特别是月平均气温0~10 ℃、月总降水量0~20 mm、月平均相对湿度40%以下及月平均风速大于5 m/s的地区。未来可从更长的时间和更广的空间尺度来对草原火的发生周期进行模拟和预测,更有效地探究野火的长期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