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大棚草莓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的效益和施用技术 ,进行本试验。试验地为浙江省海盐县武原镇城原村顾海祥草莓园。供试有两栋大棚 (同一块田 )。毛竹拱棚 ,高 2 1m ,长 2 7m ,宽 4 2m ,面积113 4m2 。 1个棚施用二氧化碳气肥 ,另一个棚作对照。栽培品种为丰香 ,每个棚 4畦 ,每畦种 2行 ,畦宽 1 0 5m ,株距 2 0cm ,6 6 6 7m2 栽 6 30 0株。 1998年 9月 12日移栽 ,11月 12日盖膜 ,采果结束揭膜。肥水管理等两个棚均相同。二氧化碳气肥施用 :广丰牌二氧化碳发生液和碳酸氢铵 ,按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6 0 0× 10 - 6 配用。每…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区农业局引进了山东淄博产平衡式B27-II型二氧化碳气肥发生器(硫酸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肥和氮肥硫酸铵),在草莓大棚中安装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施用方法二氧化碳发生器安装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大宫村鞠金铜的草莓大棚中,大棚面积240 m2,用1台二氧化碳发生器;对照大棚面积为170 m2。两栋大棚朝向一致,土壤质地、肥力相近。于2003年9月10~11日移栽草莓,11月10日覆盖棚膜,除二氧化碳气肥施与不施外,两个大棚施肥及其他农艺措施完全相同。按照器械说明书安装及操作,于11月20日在试验大棚开始连续或间隔施用二…  相似文献   

3.
陈炜  孙韧 《上海蔬菜》1993,(3):36-37
CO_2施肥能增加作物产量。我们选用3种不同CO_2气源对大棚黄瓜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经在四季青乡常青村十组承包户的4.23亩大棚着黄瓜上试验,平均亩产达7163.7公斤,其中使用沼气燃烧释放CO_2的,亩产达9274.8公斤,使用液态CO_2亩产达8017.2公斤,使用酸碱反应产生  相似文献   

4.
大棚黄瓜施用CO_2可增产20—70%。CO_2浓度在800—3000ppm范围内都表现增产。据有关部门测定,晴天揭草帘后50分钟,棚内CO_2由1000ppm降到330ppm以下,低于大气中的含量,揭帘后1.5小时,降至70ppm,远远不能满足黄瓜光合作用的需要。因此,在大棚内人工施放CO_2是非常必要的。大棚黄瓜施放CO_2增产增效明显,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利用钢瓶液化 CO_2(江苏泰兴县东进自然资源公司提供),在黄瓜大棚内进行施肥,旨在初步探讨怎样合理施用 CO_2,研究CO_2对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将来在保护地内施用 CO_2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86年春季在扬州市双桥乡蔬菜试验站进行。供试品种为朱庄×乳黄瓜,4月10日定植在施 CO_2和对照大棚。地膜覆盖,大棚为钢架,南北走向,长46米,宽6.2米,  相似文献   

6.
孙韧 《中国蔬菜》1992,1(6):16-0
近年来,杭州市江于区塑料大棚栽培黄瓜面积逐年扩大,但产量相差悬殊,主要原因是管理技术沿用了传统的露地栽培措施,为了提高大棚黄瓜的产量,笔者在四季青乡常青村蔬菜专业户徐自强的莱地上开展了大棚高产试验,并列为丰收计划的一个攻关点。 1990年2 000m2大棚黄瓜总产量达到26 802.75kg,平均每666.7m2产8 934.3kg,产值超过7 000元,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试验地面积与棚形结构 面积2000m2共12栋大棚,其中5栋为标准薄形钢管大棚,其它均为竹结构简易大棚,跨度6m,长25m,平均高度2.3m。 (二)主要技术措施 1.选…  相似文献   

7.
在设施栽培中增施CO_2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在国内外均有报道。为给我国南方早春低温多雨气候条件下塑料大棚CO_2施肥技术提供依据,我们于1982年与1984年春季进行了大棚黄瓜CO_2施肥的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82年4月5日至5月6日和1984年3月31日至5月23日在杭州市郊四季青乡常青村的大棚内进行。供试黄瓜品种为杭青2号。两年试验皆于当年1月15日播种育苗。以拱形竹架大棚定植,日期是:1982年3月17日,1984年3月19日。 CO_2浓度:1982年设800ppm、1300ppm、1800ppm、对照(不施CO_2)4个处理;1984年设600ppm、900ppm、1200ppm、对照4个处理。  相似文献   

8.
硫酸──碳铵CO_2施肥法,因其具有简便易行、便于操作施用等优点,目前已在冬暖棚蔬菜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关于该法施肥的增产效果已有很多报道,但对其有效作用时间和范围未见报道。为进一步完善硫酸──碳铵CO_2施肥配套技术,我们进行了该项试验。 一、试验方法 本试验于1996年1月在临沂市河东区冬暖型大棚中进行,栽培作物为番茄。硫酸、碳铵的用量根据冬暖型大棚的面积,以目前生产中普遍采用的1000uL/L,为浓度标准,按照方程式 2NH_4HCO_3+H_2SO_4→(NH_4)_2SO_4+2H_2O+2CO_2↑计算得到。浓硫酸与水按1:3的重量比稀释后放入小塑料盆,放在番茄行间,平均每亩设40个施放点。碳铵按理论用量分装到小塑料袋,扎数个小孔放入稀硫酸,产生 CO_2。利用 GXH-305型红外线分析以监测 CO_2浓度变化,监测点均在距植株顶部10-15cm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们小队的大棚生产发展很快。从一九七三年的两栋二亩地竹木结构的中棚,发展到现在二十六亩钢筋结构的永久性大棚。大棚用工,占总劳力的百分之十四,每人管大棚一亩半地,在农忙期间和露地生产争劳力;大棚内温度高,人在高温下作业特别困难。尤其是在蔬菜采收期,两人抬一筐二百多斤重的黄瓜,脚下踩着水渠,  相似文献   

10.
设施栽培的果树,由于室内气体交换受到了限制,白天日出后果树的光合作用逐渐加强,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影响了果树正常的光合作用;同时,由于棚室内的光照强度大大低于外界,光合同化能力也有所下降。试验证明,在密闭条件下,通过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弥补因光照不足而导致的光合能力下降。自然条件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通常为0.030%~0.034%,当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自然条件下的3倍时,光合强度则提高到原来的2倍以上,而且在弱光条件下效果更明显。因此,对大棚果树而言,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提质作用。1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大棚黄瓜冻害及防寒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哈尔演市塑料大棚已发展到2,800亩,其中黄瓜生产2,700亩。今年黄瓜最早在3月29日开始定植,大部分在4月18日~20日进棚。由于4月11日至22日先后出现三次寒流,致使部分黄瓜遭受冻害。据统计,全市受冻黄瓜450亩,152万株,占大棚黄瓜总面积的16.6%。  相似文献   

12.
以芫荽为试验材料,研究设施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对芫荽产量、单株质量、株高、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设备棚产量高于对照棚,增长幅度高达61.26%,单株质量和株高也有所增加,增长幅度分别达到27.46%和23.40%。  相似文献   

13.
春季大棚水果黄瓜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水果黄瓜品种相对单一,为了扩大水果黄瓜的种类,找出适合春季大棚栽培的高产黄瓜品种,本文研究了8种水果黄瓜品种,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对8种黄瓜进行培育,通过培育发现MK171、Ubonka品种表现最好,产量均在8000kg/667m~2以上,Picobello品种表现较好,产量在7500kg/667m~2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本地区适宜种植上述三个品种,就总体而言,品种MK171的黄瓜综合性能更高。笔者进而介绍了春季大棚水果黄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培育壮苗、扣棚整地、适期定植、定植密度和定植后的棚间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刘琳 《北方园艺》2000,(3):40-41
黄瓜霜霉病是影响塑料大棚黄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常常造成减产10%~15%,严重年份可减产50%,甚至使个别棚绝产,给大棚黄瓜的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据山东省临沂市1997~1998年调查50多个大棚,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认识及掌握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条件与防治,对提高大棚黄瓜的产量,减少损失,增加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补充玻璃温室与塑料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这已被大量试验证明。但以前由于增施补充CO_2的方法不便于生产操作,大大影响了CO_2肥的运用和推广。科研人员通过几年的研究发明了颗粒二氧化碳气肥(以下简称气肥),基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为此,我们1995年引进少量该肥进行了试验。 一、试验方法 试验分别在本市郊区卜桥农科队辣椒和茄子的育苗棚中,夕峰农科队辣椒定植棚中和崔庄农科队番茄定植棚中进行。定植们面积为400m~2,施肥量以每亩用30kg为标准。试验设气肥处理和对照(不施气肥)。对照和处理的品种,苗龄、定植期和栽培  相似文献   

16.
何玲芳 《蔬菜》2001,(10):23-23
二氧化碳是早春瓜果蔬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茄子早春大棚栽培,因棚内气温低,光照不足,严重影响茄子的光合作用,为探讨如何提高棚菜光合作用率,达到提早上市、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本人进行了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试验,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品种和种植时间 大棚茄子品种杭茄一号,1999年10月20日大棚套中棚播种,2000年2月19日定植于6m × 30m的标准棚内,栽培行株距为70cm × 40cm,每棚栽600株左右。 2.试验材料CO2发生器和发生液(浙江省富阳广丰牌二氧化碳发生器厂提供…  相似文献   

17.
孙韧 《上海蔬菜》1993,(2):26-26
近年来,我们在四季青乡常青村蔬菜大户徐如强的菜地上开展大棚高产试验,并采用了CO_2施肥和早炼苗、早揭膜、控制病害流行等新技术,3亩黄瓜平均亩产8934.3公斤,亩产值超过7000元,成为全区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农户。现将栽培  相似文献   

18.
塑料大棚黄瓜是我国北方地区,早春蔬菜栽培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导致黄瓜霜霉病严重发生,是当前影响产值提高的主要障碍。据1986年春在长治市调查,大棚黄瓜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6月上旬病害即造成早期死秧,毁棚的局面,缩短结瓜期约1个月左右。早期毁棚为62.51亩,占总面积129.24亩的48.37%,每亩平均损失产值1472元,总计损失达9.2万余元。1986年春经应用安阳林药厂研制的百菌清烟柱,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投资与收益之比为1:163.6,  相似文献   

19.
伊春市伊春区对山农场地处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畔,属于第四积温带,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对山农场有大棚黄瓜13.3hm2,大棚集中连片,是大棚黄瓜的主要生产地,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安全、优质的黄瓜1200t,因此黄瓜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益和市场的供需状况。大棚黄瓜病毒病是影响伊春区对山农场大棚黄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2000、2001和2002年发病的棚数分别占大棚总数的60%、55%和68%(每栋大棚的面积为780.39m2),发病率分别为40%、48%和30%。严重影响了大棚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农民的经济效益,为此对伊春区黄瓜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大棚甜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王世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蔬菜试验场)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作物生长受到一定影响,而利用大棚栽培的甜瓜,品质好,产量高。笔者自1991年至1993年连续进行了溥皮甜瓜大棚栽培试验,三年中累计面积16栋棚96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