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电子束辐照对米象成虫脂肪酸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电子束辐照处理米象Sitophilus oryzae(Ljnnaeus)成虫,研究在辐照剂量分别为120 Gy、180 Gy、300 Gy、420 Gy、500 Gy、1200 Gy和1800 Gy的处理后害虫体内脂肪酸及相对含量变化.通过GC-MS分析结果表明,米象成虫体内的脂肪酸种类有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十九酸,米象成虫受电子束辐照后,各处理剂量下虫体内的脂肪酸种类都未出现变化,油酸和硬脂酸变化也不显著.但420Gy和500Gy以上的辐照剂量下肉豆蔻酸和棕榈酸含量变化显著,辐照1200Gy以上十九酸含量变化显著.从各脂肪酸的含量变化看,米象虫体内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受电子束辐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经过苏云金杆菌处理的米象对磷化氢、马拉硫磷、溴氰菊酯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抗磷化氢的米象品系经过苏云金杆菌处理7代后,对磷化氢的抗性有所降低;但经过苏云金杆菌处理的米象对马拉硫磷、溴氰菊酯却未表现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控制小眼书虱对烟草及其它仓储物的危害,利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不同虫态的小眼书虱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其辐照效应。结果表明,小眼书虱的卵、若虫、成虫对电子束辐照的敏感性依次降低;100 Gy剂量辐照处理的小眼书虱卵不能孵化;成虫和若虫经辐照后21 d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179.1 Gy和130.9 Gy;300 Gy剂量辐照处理的小眼书虱成虫和若虫分别在63 d和49 d内全部死亡,并且导致成虫不能产生下一代成虫。因此,300 Gy的剂量可以作为电子束辐照防治小眼书虱的参考剂量。  相似文献   

4.
梁永生 《粮食储藏》2000,29(4):7-12
用4个谷蠹、5个米象和4个锈赤扁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进行了磷化氢抗性品系害虫对杀螟松和氯化苦的交互抗性试验。对杀螟松的抗性试验用FAO滤纸药膜法进行,对氯化苦的抗性试验参照FAO磷化氢抗性测定法,在干燥器内熏蒸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米象和锈赤扁谷盗的磷化氢抗性品系对氯化苦杀螟松没有交互抗性。但两个谷蠹的磷化氢抗性品系对杀螟松表现出一定抗性,其抗性系数分别为2.94和5.24。由于并非所有的磷化氢抗性品系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电子束灭菌技术应用于鱼类加工半成品的最佳剂量,采用0~8.56 k Gy辐照剂量对鲈鱼半成品进行灭菌,分析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鲈鱼半成品菌落总数、p H、持水性、色度值、剪切力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辐照剂量的增加,杀菌效果增强;辐照剂量为3.70~4.41 k Gy时菌落总数即可降至≤10 CFU·g-1;辐照剂量在2.45~7.24 k Gy范围内能控制鲈鱼半成品p H的下降;辐照剂量高于8.56 k Gy时,辐照对鱼肉持水力和剪切力无显著影响;辐照剂量低于6.64 k Gy时,对鲈鱼半成品色泽的影响较小;与6.64 k Gy相比,低剂量(3.33 k Gy)辐照处理有利于减少烷类、烯类挥发性成分的产生。综上所述,电子束辐照剂量在4.00 k Gy左右时,可达到灭菌目的,并有效控制鱼肉色度、p H和持水性,最大限度地保持产品原有风味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在室温30℃±2℃、相对湿度75%±50环境中研究了对磷化氢抗性和敏感的赤拟谷盗3个品系在磷化氢亚致死浓度下卵、幼虫和蛹的发育与死亡情况,3个赤拟谷盗品系对磷化氢的抗性系数分别为R1=1、R170=170和R247=247,研究中设定的磷化氢亚致死浓度分别为0mg/L、0.0028mg/L和0.014mg/L。主要结果为:磷化氢亚致死浓度下赤拟谷盗抗性和敏感品系的发育历期延长;亚致死浓度磷化氢熏蒸下,3个品系间幼虫发育速率差异不明显,但抗性品系卵期和蛹期的发育速率增加较敏感品系显著。在亚致死浓度下,赤拟谷盗敏感品系的卵、幼虫和蛹的死亡率增加都明显高于抗性害虫,抗性品系的存活能力明显大于敏感害虫。  相似文献   

7.
用 4个谷蠹、5个米象和 4个锈赤扁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进行了磷化氢抗性品系害虫对杀螟松和氯化苦的交互抗性试验。对杀螟松的抗性试验用FAO滤纸药膜法进行 ,对氯化苦的抗性试验参照FAO磷化氢抗性测定法 ,在干燥器内熏蒸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米象和锈赤扁谷盗的磷化氢抗性品系对氯化苦和杀螟松没有交互抗性。但两个谷蠹的磷化氢抗性品系对杀螟松表现出一定抗性 ,其抗性系数分别为 2 .94和 5.2 4。由于并非所有的磷化氢抗性品系都对杀螟松具有抗性 ,所以我们估计这种抗性是这些害虫以前接触过此种杀虫剂或类似的杀虫剂所引起的。所有的谷蠹品系对氯化苦都没有抗性。上述结果表明 ,为控制害虫对磷化氢抗性发展而采用轮换使用药剂策略时 ,氯化苦和杀螟松都是合适的轮换对象。  相似文献   

8.
五种储粮害虫11个品系的磷化氢抗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曹阳  刘梅  郑彦昌 《粮食储藏》2003,32(2):9-11,25
本文运用FAO(1975)推荐的测定储粮害虫磷化氢抗性的方法,对米象、谷蠹、赤拟谷盗、平米象和锯谷盗五种储粮害虫的11个品系进行毒力测定,得出它们的LC50值,米象的LS2和GDSo,玉米象HNZZSz—l和GDGZSz—l,谷蠢的QQRd和Rd一7,赤拟谷盗的QQTc-4、SDQHTc—l和HNSQTc—l以及锯谷盗VOs48和HNNYOs—1等11个品系的磷化氢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088和1.3006,0.0057和0.0058,0.0042和1.3779,0.0047、2.1009和0.9926以及0.0073和0.00090mg/L。其中磷化氢敏感品系为LS2、QQRd、QQTc—4、HNZZSz—l、GDGZSz—l、VOs48和HNNYOs—1;抗性品系为GDSo、RD-7、SDQHTc-l和HNSQTc—l,抗性系数Rf分别为148、327、449和212倍,抗性非常严重。测定结果为今后的磷化氢抗性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60Co-γ辐射剂量对杉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杉木第3 代种子园收集的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出苗率以及诱变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 Gy辐照明显促进发芽,随着剂量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80 Gy是致死剂量;辐照剂量20~60 Gy之间时,随着剂量的增加发芽时间会逐渐延长,出苗率会逐渐降低;γ射线辐照处理获得的诱变苗株高、地径和分枝数同样受剂量效应的影响,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表现在植株矮化,地径变细,分枝数先升高后降低,尤其是40 Gy的辐照剂量能够显著促进分枝。根据辐照剂量与发芽率、出苗率可以初步确定,γ射线辐射杉木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在40~60 Gy之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两种主要储粮害虫谷蠹和米象的抗磷化氢品系对马拉硫磷、虫螨磷和溴氰菊酯3种储粮保护剂的毒力测定。其结果表明,抗磷化氢的谷蠹和米象品系对上述3种储粮保护剂都不产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1.
中央储备粮中主要害虫种类及抗性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246个中央储备粮库磷化氢熏蒸杀虫应用情况的调查信息分析,归纳了当前中央储备粮储藏中通常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及其对应于储粮生态区域分布的差异性,通过对磷化氢熏蒸杀虫难度的调查,研究了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概况,并对磷化氢有效熏蒸杀虫提出大体建议.结果表明,在中央储备粮中实际发生的害虫种类很少,只有米象、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锈赤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和书虱常见.而较难熏蒸治理的种类主要是书虱、长角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锈赤扁谷盗、谷蠹、米象、赤拟谷盗等,且熏蒸治理难度较大的储粮区主要在华南区、华东华中区和西南区.  相似文献   

12.
在储存2028 t优质中籼稻的房式仓,采用20 g/m3的硫酰氟环流24 h、熏蒸5 d的试验表明硫酰氟熏蒸对玉米象、米象、谷蠹、赤拟谷盗、书虱等5种7个品系储粮害虫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和抑制作用,并且反映硫酰氟熏蒸对磷化氢抗性害虫和敏感害虫没有明显的不同效果;同时通过定点和综合样的稻谷品质分析发现,硫酰氟熏蒸对稻谷品质没有表现出负面影响.通过对2个点不同层面稻谷中残留分析,各个点的残留都不超标,都符合GB 2762-20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实仓条件下储藏小麦的高大平房仓,采用高浓度磷化氢环流熏蒸抗性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odonnel、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Herbst)和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等5种不同抗性水平害虫,记录磷化氢浓度变化、熏蒸过程中及培养一段时间后的害虫死亡情况等。主要结果为:抗性较低的米象和赤拟谷盗在熏蒸第7 d即都全部死亡,此过程中磷化氢的浓度处于300 mL/3→500 mL/m3的上升阶段;抗性中等水平的谷蠹在磷化氢浓度保持在300 mL/m3以上19 d的时间才能全部死亡,而高抗性书虱和锈赤扁谷盗则需要在第21 d和27 d后才全部死亡,此过程中磷化氢的浓度处于前期上升阶段和500 mL/3→200 mL/m3的下降阶段。结果表明,有效熏蒸书虱和锈赤扁谷盗不仅需要较高的磷化氢浓度,更需要在较高磷化氢浓度下保持更长的熏蒸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惰性粉杀虫剂对几种储粮害虫杀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雄  鲁玉杰  刘宪雄 《粮食储藏》2009,38(4):10-13,28
研究了一种以硼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惰性粉杀虫剂对米象、谷蠹、锯谷盗、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和小眼书虱的触杀、胃毒、种群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该药剂对米象、谷蠹、锯谷盗、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均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对小眼书虱触杀效果极为显著,当剂量为4g/m^2时,第3天小眼书虱就全部死亡。该药剂对米象的胃毒效果最强,在剂量为4g/kg时死亡率达到100%;对谷蠹、锯谷盗和赤拟谷盗具有较好的胃毒杀虫效果。在剂量4g/kg时对锯谷盗种群抑制率达到100%,对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的种群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说明了该杀虫剂具有作为一种储粮保护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用磷化铝片对储藏在房式仓(仓容516m3)中的400t散装小麦进行熏蒸。储 不小麦水分为11.5%,储藏平均温度为29.3℃,小麦用PVC(厚度0.125mm)复盖。熏 蒸期间用磷化氢检测管测定PH3浓度。采用1.03kg磷化铝片(可释放0.34kg磷化氢) 分成小包进行熏蒸,磷化氢最高值为 1. 0mg/L。熏蒸 16天的 CT值为 213mg· h/L。用 敏感和抗性品系的米象和谷蠹进行生物试验表明.熏蒸1个月后所有的成虫都死亡;熏 蒸42天所有中度抗性的谷蠹没有发现F1代成虫出现.米象的印和蛹不能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两种主要储粮害虫谷蠹和米象的抗磷化氢品系对马拉硫磷、虫螨磷和溴氰菊酯 3种储粮保护剂的毒力测定。其结果表明 ,抗磷化氢的谷蠹和米象品系对上述 3种储粮保护剂都不产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储粮害虫抗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23个省、市和自治区的55个地区粮库中的主要储粮害虫进行取样,用FAO抗性测定方法对92个虫样进行磷化氢抗性测定,得出无抗性虫样占调查虫样总数的54.3%、低抗性虫样占9.8%、中等抗性虫样占7.6%、高抗性虫样占13.0%、极高抗性虫样占15.2%。在调查的几种主要储粮害虫中,高抗性虫样主要为锈赤扁谷盗、谷蠹和米象,其中锈赤扁谷盗的抗性普遍比较严重,谷蠹和米象通过与1995年抗性调查所取的样品进行比较,在最近的8年内米象的抗性倍数增加了10.7%、谷蠹增加了71.2%。磷化氢抗性较高的区域主要是我国西南、华中和华南地区。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pretreatment effect of proton beam irradiation on germination and pasting properties of starches in two rices. Mature and healthy seeds irradiated with 10 doses (0, 5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and 800 Gy) for determination of LD50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rmination were recorded at 14 days after irradiation. The rice seeds irradiated with five doses (0, 50, 100, 200, and 300 G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rradiation effects of pasting properties of starches. It showed that a lower survival rate in germinated rice seeds was observed above 300 Gy showing 31 and 35% in Ilpum and Hanmaum, respectively. The higher plant height and root length were also recorded in 50 and 100 Gy. Amylose content in proton beam irradiated with 50, 100, 200, and 300 Gy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wo rice cultivars. Peak viscosity, hot peak viscosity, cooling peak viscosity, and setback viscosit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roton beam dose levels. Th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roton beam dose levels. Consequently, it might be deduced that proton beam irradiation causes changes of starch properties affecting crystalline regions of starch granules, especially at high dosage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