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肥育猪可消化赖氨酸需求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70头体重约51kg的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7组,分别饲喂含赖氨酸(Lys)水平为0.53%,0.60%,0.65%,0.70%,0.75%,0.80%,0.90%的玉米-豆粕-花生粕型饲粮,至体重约93kg结束。结果表明,51-93kg肥育猪的赖氨酸需求参数为0.70%,采用回-直吻合术猪测定基础饲粮饲料的氨基酸消化率, 应的真可消化和表观可消化赖氨酸值分别为0.64%和0.59%;以消化能(DE)浓度表示,则上述3值分别为0.52g/MJ DE、0.48gMJ DE和0.44g/MJ DE。  相似文献   

2.
断奶仔猪赖氨酸需求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试验选取体重约8千克的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公母各半)72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喂以含赖氨酸(Lys)水平为0.85,0.95,1.05,1.10,1.15,1.20%的饲粮。通过测定饲粮Lys水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氮浓度的影响,探讨断奶仔猪Lys的需求参数。结果表明,随着饲粮中Lys水平的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增加,饲料转化率显著改善(P<0.05),并且在1.15%的Lys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进一步提高Lys水平,生产性能反而下降。各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当饲粮Lys水平由0.85%升至1.15%,血清氮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1.2%组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各组(P<0.01),反映该组猪对蛋白质利用较差,这与该组猪生产性能差相符。以上结论提示,8~19千克断奶仔猪Lys需求参数为饲粮的1.15%,按AEC(1989)有关饲料Lys可消化率数据,折算其相应真可消化和表观可消化Lys为1.032%和0.967%。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拟按理想蛋白原理研究25~35kg 阶段生长猪最大生长成绩时的可消化氨基酸和蛋白质需要量。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法研究饲粮蛋白质(CP)和可消化氨基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 ,饲粮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分别为0.40 %、0.55 %、0.70 %、0.85 %和1.0 % ,DLys/CP之比为5 %。各处理组饲粮等能(DE为13.72MJ/kg) ,氨基酸模式完全相同。其中 ,赖氨酸与可消化含硫氨基酸(D -SAA)、可消化苏氨酸(DThr)、可消化色氨酸(DTrp)之比为100 :5…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血清免疫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665±123)g的断奶獭兔 200只,随机分成 5组(每组 40个重复,每个重复 1只),分别饲喂赖氨酸水平为 0.55%、0.70%、0.85%、1.00%和 1.15%的试验饲粮。预试期 7d,正试期 53d。结果表明:饲粮赖氨酸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食入氮(P=0.0065)、氮沉积(P=0.0459)和氮生物学效价(P=0.0226),而对粪氮排出量、尿氮排出量、可消化氮、氮表观消化率和氮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为 1.00%和 1.15%的组的食入氮极显著高于饲粮赖氨酸水平为 0.55%和 0.70%的组(P<0.01)。饲粮赖氨酸水平为 0.70%、0.85%、1.00%和 1.15%的组的氮沉积和氮生物学效价显著高于饲粮赖氨酸水平为 0.55%的组(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血清免疫球蛋白 A(P<0.0001)、免疫球蛋白 G(P<0.0001)和免疫球蛋白 M 含量(P<0.0001)。饲粮赖氨酸水平为 0.70%、0.85%、1.00%和 1.15%的组的免疫球蛋白 A、免疫球蛋白 G和免疫球蛋白 M 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饲粮赖氨酸水平为 0.55%的组(P<0.01)。饲粮赖氨酸水平除显著影响血清胆固醇浓度(P=0.0167)外,对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生长獭兔的饲粮适宜赖氨酸水平为 0.55% ~0.70%。  相似文献   

5.
日粮不同蛋白质,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3胎母猪90头,随机分成6个品种相同的组,试验日旧白质为14%和16%,赖氨酸为0.6%、0.8%、1.0%,通过对比饲养试验、母乳测定,结果表明:当日粮含DE约3320kcal/kg.CP为16%,Lys为0.8%~1.0%,母猪日采食量为4.5kg时,泌乳力好,哺乳仔猪增生最快,21日龄头均重达6.05~6.12kg,与其它处理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处理组间仔猪下 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色氨酸需求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试验选取60头体重约8kg的三元杂交(杜×(大×长))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饲喂色氨酸水平为0.130%、0.155%、0.180%、0.205%和0.230%的玉米———玉米蛋白粉型饲粮,以探讨断奶仔猪对色氨酸的需求参数。结果表明,在0.130%~0.205%的色氨酸水平内,随着饲粮中色氨酸水平的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G/F)都极显著提高(P<0.01),采食每单位色氨酸所获得的体增重显著增加(P<0.05),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并且在饲粮色氨酸0.205%水平组,仔猪的各项指标最佳。但饲粮色氨酸0.230%水平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又显著降低(P<0.05),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趋于降低(P>0.05),采食每单位色氨酸所获体增重显著减少(P<0.05),血清尿素氮浓度趋于升高(P>0.05)。以上结果提示,8~20kg断奶仔猪获最佳生产性能的色氨酸需求参数为0.205%,饲粮中赖氨酸和色氨酸比例为100:18,相应的表观可消化色氨酸需求参数为0.163%。  相似文献   

7.
美国动物营养学家通过在6个遗传品系40~130kg 猪的饲粮中采用不同水平的赖氨酸进行饲养试验后认为 ,在猪的生长早期 ,饲粮中需要足够高的赖氨酸 ,而后期则需要足够低的赖氨酸。这些动物营养学家建议要使猪生长最快且耗料最少 ,那就要随着猪的体重增长逐渐降低赖氨酸的百分含量 :40~65kg阶段 ,饲粮中含赖氨酸为0 95% ;66~85kg时为0 80% ;86~109kg时为0 65 % ;110kg至屠宰的最后阶段为0 50%。在猪的生长早期 ,饲粮中赖氨酸不足会导致瘦肉增长缓慢。然而 ,在猪生长后期 ,过量的赖氨酸又会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麦麸、花生粕、羽毛粉基础,研究在亚热带条件下服育猪蛋氨酸Mct需要量,生长猪基础饲粮(DE12.97MJ/Kg,CP14.4%,Cys0.31)含Mct0.20%,肥育猪基础饲粮(DE13.11MJ/kg,CP12.5%Cys0.21%)含ct0.18%。两种饲粮均以0.04%的梯度添加DL-Met共得5个Mct水平,参试猪为三元杂变猪生长期每个Mct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4头猪;肥育期  相似文献   

9.
不同氨基酸水平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5周龄新扬州鸡种公鸡32只,随机分成四组(同胞、半同胞仿随机区组设计),分别接受4种处理: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0.24%赖氨酸(Lys)+0.19%蛋氨酸(Met);基础日粮+0.49%Lys+0.31%Met;基础日粮+1.00%Lys+0.56%Met。结果表明:日粮中Lys、Met水平的高低对种公鸡的采精量、精液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公鸡的体重及有效精子数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精氨酸与丙氨酸对环江香猪肉质、氨基酸组成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体重为 28~33kg的环江香猪 16头(公母各占 1/2),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 2组,每组 4个重复,每个重复 2头猪。丙氨酸组在基础饲粮中外源添加 1.71%的 L-丙氨酸(等氮对照),精氨酸组在基础饲粮中外源添加 0.83%的 L-精氨酸和 0.88%的米糠。试验期为 45d。结果表明:与丙氨酸组相比,精氨酸组瘦肉率显著提高(P<0.05),脂肪率和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丝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提示,饲粮中适宜水平的精氨酸可提高环江香猪瘦肉率,降低脂肪率,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从而改善部分肉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1.
影响棉籽饼有效赖氨酸含量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模拟螺旋压榨榨油工艺,测定不同蒸炒或加热条件对棉籽饼中自由棉酚(FG)、还原糖(RS)、有效赖氨酸(A-Lys)含量的影响。对蒸炒前喷洒硫酸亚铁的作用也做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加热强度、棉酚结合、还原糖含量与有效赖氨酸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5(P<0.01)、-0.9515(P<0.01)、0.4395(P>0.05);蒸炒前添加FeSO4,按Fe∶FG摩尔比4.5∶1和9∶1时均极显著地(P<0.01)提高A-Lys含量,两剂量组间无差异(P>0.05);按4.5∶1添加FeSO4可提高A-Lys7.60%~37.77%,同时表明,FG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营养[消化能(DE)+粗蛋白质(CP)]水平对妊娠及泌乳獭兔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4.73±0.42)kg的经产母獭兔 100只,随机分成 5组(每组 20个重复,每个重复 1只),分别饲喂 10.5MJ/kgDE+18% CP、10.5MJ/kgDE+16% CP、10.0MJ/kgDE+17% CP、9.5MJ/kgDE+18% CP、9.5MJ/kgDE+16% CP的试验饲粮。试验从母兔配种开始至仔兔 45日龄结束。结果表明:饲粮营养水平除显著影响断奶窝重(P=0.0365)外,对妊娠及泌乳獭兔其他繁殖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营养水平显著影响妊娠獭兔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P=0.0439)以及胆固醇(P=0.047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25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248);妊娠獭兔血清生殖激素未受饲粮营养水平的影响(P>0.05);饲粮营养水平显著影响泌乳獭兔血清总蛋白(P=0.0369)、尿素氮(P=0.0473)、胆固醇含量(P=0.0232);除血清促黄体生成素外,泌乳獭兔血清其他生殖激素均未受饲粮营养水平的影响(P>0.05)。由此得出,饲粮CP水平在 16% ~18%、DE水平在 9.5~10.5MJ/kg范围内变动时,饲粮营养水平对妊娠及泌乳獭兔繁殖性能、血清生殖激素基本无影响,但会影响部分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生长猪苏氨酸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选择100 头体重(21-15 ±1-92) kg 的三元杂交( 杜洛克×长白×大约克) 生长猪, 探讨其对苏氨酸需要量。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饲粮。饲粮苏氨酸水平分为0-50% 、0-55 % 、0-60 % 、0-65 % 和0-70 % 5 个处理, 各处理饲粮其它组分相同。经回归分析得到2 个方程, 分别求导得出: 当苏氨酸(ThrI) 日采食量为10-05 g 时, 平均日增重(ADG) 最高; ThrI为7-93 g 时, 饲料转化率(FCR) 最高。对ADG 及FCR 进行综合考虑, ThrI以9-0 g 为宜。以平均日采食量1-42 kg 计, 饲粮苏氨酸水平应为0-63 % , 赖氨酸∶苏氨酸为100∶74。血清游离氨基酸及血清尿素氮检测结果与上述结论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用基础日粮添加0.7%浓缩饲料添加剂的试验日粮锔喂育肥猪65天,试验组期末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增重提高35.04%,料重比低于对照组,每千克增重节约饲料.48kg,节约饲料费成本0.68元,每头猪投入一元沈缩饲料添加剂成本可增收5.14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对TD商品肉鸭前(0 ̄2周)、后(3 ̄6周)二期饲粮不同能量、蛋白和赖氨酸水平对肉鸭肉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D商品肉鸭适宜能量、蛋白和赖氨酸的水平,前期以ME2800kc/kg、CP20.0%、赖氨酸1.03%;后期以ME3000kc/kg、CP16% ̄18%、赖氨酸0.8%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玉米脱水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DGS)和维生素 E(VE)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 3×2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 3个玉米DDGS水平(0、15%、30%)和 2个维生素 E水平(10、210mg/kg)。选取平均体重为(60±2)kg的“杜 ×长 ×大”三元杂交肥育猪 48头(公母各占 1/2),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 6个组,每个组 8个重复,每个重复 1头猪。试验期为 42d。结果表明:1)玉米 DDGS水平对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影响极显著(P=0.006),维生素 E水平及玉米 DDGS和维生素 E的互作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玉米 DDGS和维生素E水平及其互作对胴体重、屠宰率、胴体斜长、背膘厚度、板油率和眼肌面积等胴体品质评定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胴体脂肪碘值随饲粮中玉米 DDGS水平的提高而极显著升高(P=0.001);3)玉米 DDGS水平对肌肉 pH、肉色、剪切力、滴水损失和大理石评分影响均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 210mg/kg维生素 E可显著降低肌肉剪切力和滴水损失(P<0.05)。可见,在肥育猪基础饲粮中添加 15% ~30%玉米 DDGS和 210mg/kg维生素 E对其生长性能、胴体和肉品质无显著负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仔猪钙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中不同钙水平(0.13%,0.35%,0.57%,0.68%,0.74%,0.80%)对7~22kg三元杂交(杜×大×长)仔猪的生长性能、骨骼和血清有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钙水平对仔猪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G/F)都无显著影响(P>0.05),但0.57%~0.80%钙水平组略优于0.13%~0.35%钙水平组。随着饲粮中钙水平的升高,单位体重的脱脂干股骨重及其中灰分、钙和磷含量、血清钙浓度上升,到0.74%钙水平组达到最高,0.80%钙水平组又降低。其中,各组间单位体重的脱脂干股骨重无明显差异(P>0.05),而0.74%钙水平组脱脂干股骨中灰分和磷含量分别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13%和0.35%钙水平组(P<0.05,P<0.01),0.57%、0.68%、0.80%钙水平组显著高于0.13%钙水平组(P<0.05)。0.74%钙水平组脱脂干股骨中钙含量和血清钙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粮钙水平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认为,7~22kg仔猪钙需要量为0.74%。  相似文献   

18.
低硫甙菜籽饼作为生长猪蛋白质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在钧  张洁 《饲料工业》1999,20(2):20-23
在3组生长猪(30kg~90kg)日粮中,分别按0%、10%、17%配搭国产低硫甙菜籽饼,分别取代日粮中50%、100%的豆饼蛋白质,并平衡赖氨酸作饲养试验。试验结果:低硫甙菜籽饼组与0%对照组血清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分泌水平以及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含量组间和组内试验前后差异不显著。0%、10%、17%各组日增重分别为696.0g、720.3g、710.7g(P>0.05),料肉比分别为3.94、3.80和3.85(P>0.05)。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分别为6.9元、6.0元和5.66元,低硫甙菜籽饼饲组分别较豆饼日粮组降低0.9元和1.24元,经济效益提高13.04%和17.97%。胴体品质组间无明显差别。病理组织学检查,各组甲状腺颜色正常,大小均匀,各组甲状腺相对重分别为106.4mg/kg体重、99.53mg/kg体重和92.68mg/kg体重,无实质性病理损害,各组肝脏无明显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用48头(长白×梅山)×(汉普夏×梅山)断奶仔猪(11.0±0.24kg),在断奶到肥育阶段(11~50kg为前期,50~90kg为后期),研究不同来源植酸酶对植酸磷利用的影响。设4个试验处理,每试验处理设4个重复(每重复3头猪)。在玉米─豆饼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微生物(Aspergillusniger)来源的植酸酶(MP,前期1200PU/g,后期1000PU/g),麦麸(W8,前期10%,后期20%)、及无机磷(前期0.3%,后期0.2%),组成4种不同的试验饲粮。试验结果表明,MP或WB使猪的生产性能达到了与添加无机磷类似的水平(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明显提高50及90kg时  骨和掌骨的强度(P<0.01)。试验猪50kg时,WB对骨骼强度的作用低于MP或无机P(P<0.01),但90kg时三个处理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在断奶到肥育阶段,MP可以代替添加无机磷的作用,WB对生产性能的改善作用与MP和无机磷相似。WB的有益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较多的植酸酶。  相似文献   

20.
选57头28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约4.5kg),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大肠蛋白质腐败作用和腹泻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粮CP水平分别与仔猪的CP、未消化CP日摄入量,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挥发性盐基氮(VBN)和氨氮(AN)含量,以及腹泻指数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2)结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分别与仔猪腹泻指数呈显著(P<0.05)的正相关。(3)饲粮CP水平分别与盲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4)随着饲粮CP水平的升高,仔猪结肠组织病理变化亦增加。(5)与CP20.4%的全植物蛋白型饲粮和CP19.2%的复合蛋白型饲粮比较,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CP16.5%)可有效地降低仔猪结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及腹泻指数。试验表明,饲粮CP水平对结肠蛋白质腐败作用可产生显著的影响。随着饲粮CP水平的升高,结肠内蛋白质腐败、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和仔猪腹泻指数均有增加。平衡饲粮氨基酸使CP水平降低可减少结肠内蛋白质的腐败和仔猪断奶后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