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仔猪渗出性皮炎主要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皮肤传染病。临床以皮肤出现油脂样渗出、破溃、结痂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一例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进行介绍,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猪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条件性致病菌,通常寄居于仔猪的皮肤、粘膜上,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肤、粘膜破损时,尤其是应激因素存在时,病菌便乘虚而入,而导致仔猪发病。患猪常出现全身性皮炎,并可导致脱水和死亡。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仔猪的耳廓、眼睛周围和肛门等无被毛处皮肤上出现红斑及微黄色水泡,继而腹部皮肤上出现针尖大、  相似文献   

3.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损失严重.本文介绍了一例新生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鉴别诊断,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表皮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全身性皮肤传染病,多发生于仔猪,发病率10%~90%,病死率5%~90%,严重危害仔猪的生长发育。夏秋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必须做好预防工作。1流行特点仔猪渗出性皮炎主要感染40日龄内(多为15~30日龄)仔猪,同窝仔猪逐渐感染传播至整窝仔猪发病,通过破裂和损伤的皮肤、黏膜途径感染此病,尤其是10日龄以内的仔猪通过抢夺母猪奶头相互咬伤,通过伤口而感染,  相似文献   

5.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猪的全身出现油脂样渗出、形成皮痂并脱落,甚至导致脱水和死亡等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4周龄仔猪,以1~2周龄仔猪多发。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细菌培养、镜检,诊断为葡萄球菌感染而引起的猪渗出性皮炎。采取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治疗、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予以控制。连续气候高温高湿的应激、圈舍卫生状况差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因此维持有效药物的高血浓度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仔猪渗出性皮炎,俗称“油猪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的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由于缺乏烟酸、生物素、锌、氨基酸等微量元素,造成皮肤容易损伤.环境卫生较差,病菌乘虚而人。发病年龄多为1~8周龄,同一窝仔猪一两天内相继发病。  相似文献   

7.
正猪渗出性皮炎可称为猪油皮病或者油猪病,由猪葡萄球菌所引发的急性渗出性全身性皮炎为综合特征的传染病,有很高的接触传染性。主要是在哺乳期的幼猪容易引发,也会在断奶之后的仔猪上经常出现,只是偶尔出现在成年猪身上。在受到全身皮肤感染之后死亡率为80%以上,可以幸存的也发育障碍成为"僵猪"。这种病在很多猪场发病同时不断扩大,发病率不断增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1病原跟致病性猪渗出性皮炎中的病原菌是猪葡萄球菌,猪的表面皮肤分  相似文献   

8.
仔猪葡萄球菌病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2011年7月,文登市苘山镇某父母代种猪场所饲养的300头仔猪陆续发生以体温升高、不食、皮肤坏死、疖肿、渗出性皮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确定为葡萄球菌性渗出性皮炎。1发病情况及病因分析该场共存栏母猪80头,饲养仔猪300余头。采用水泥圈、自繁自养的方式养猪。本次发病100余头,且多发  相似文献   

9.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也称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患病猪又称为油皮猪,以猪只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该病主要发生于1~5周龄内的仔猪,其中1周龄内仔猪最易感,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严重危害养猪业。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东北夏季炎热常多发,春秋两季次之,冬季发病较少。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生产规模化、早期断奶、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广泛流行,抗菌药物的滥用,以及饲养环境密  相似文献   

10.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或"猪接触传染性脓疮病",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皮炎症状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本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多发于高温及高湿的春夏季及卫生条件差的猪场。  相似文献   

11.
渗出性皮炎是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的一种破坏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真皮层的疾病,本病无季节差异性,常常发生在5~30日龄较小的猪群中,另外卫生消毒不完善、饲养管理较差的猪场极易诱发本病。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细菌侵入途径为皮肤创伤。疾病传播迅速,同一窝的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猪渗出性表皮炎,又称为猪传染性渗出性皮炎、溢脂性皮炎或煤烟病,是由表皮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子猪高度接触性皮肤病。初生哺乳子猪最易感染。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能通过多种途经感染,近年来葡萄球菌皮炎病在猪场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二、发病机理仔猪渗出性皮炎形成的过程中,仔猪葡萄球菌所产生的表皮剥脱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他毒素及酶则起到辅助作用。表皮剥脱素可使表皮细胞相互分离,特别是细胞层中的细胞分离,有利于病原在表皮内  相似文献   

13.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表皮(白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仔猪的高度接触性皮肤疾病。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浆液或黏液并结痂为特征。本病多见于5~6日龄的哺乳仔猪,也可见于断奶、育成猪和母猪乳房上,主要通过破裂和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死亡率一般不高,但严重病例可达60%,一般病例30~40d可康复,在仔猪群中可呈流行性发作。  相似文献   

14.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以渗出性坏死性皮肤炎症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皮肤病,具有传播快的特点.又因该病是由表皮感染葡萄球菌引起,因此又叫葡萄球菌性皮炎.笔者观察了此病的发病特点,并探索了下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渗出性皮炎是仔猪的一种全身性皮肤传染病,严重危害仔猪的生长发育。春夏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叫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是由猪葡萄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渗出性皮炎为特征。此病常发生在哺乳仔猪(多发生于3—5日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仔猪渗出性皮炎,虽然死亡率较低,但可造成30%左右的仔猪在断奶时被淘汰。剩下的仔猪也易出现生  相似文献   

17.
仔猪葡萄球菌渗出性皮炎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4月,广西某养殖场仔猪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以全身皮肤出现渗出物为特征,经过临床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诊断为葡萄球菌引起的渗出性皮炎。通过药敏试验选出敏感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猪渗出性皮炎(Exudative epidermitis,EE)又称溢脂性皮炎或煤烟病,是由皮炎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严重感染引起的疾病,病原上叫猪的葡萄球菌病。本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近年来在  相似文献   

19.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仔猪高度接触性急性皮肤病。病菌的侵入途径主要为皮肤创伤,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哺乳母猪和发病仔猪是主要传染源,此病多发生在出生后1~3周龄的哺乳仔猪,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是很高。通常不容易引起大多数养殖场、养殖户的足够重视,一旦大面积发病会导致仔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下降等,也能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防治仔猪渗出性皮炎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仔猪油皮病即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本病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上。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病在一些猪群的各窝仔猪中可呈低发病率的散发性发生,也可引起一些猪群各仔猪流行性发作。1症状小猪通常在感染后4~6天发病。开始时,皮肤排出物多,呈红色或铜色。首先在腋部和肋部出现薄的、灰棕色片状渗出物,富含脂质,3~5天扩展到全身。患猪背毛粗乱,可出现口腔溃疡,蹄球部角质脱落。食欲不振和脱水是本病特征。发病严重的猪,体重迅速减轻,并在24小时内死亡;通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