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哈尔滨市马家沟绿地现状分析及生态廊道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哈尔滨市马家沟规划现状入手,对其滨河绿地空间与功能以及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马家沟滨河绿地生态廊道的建设提出了总体规划的思路,从植物造景的角度,对城市滨水绿地生态廊道的实现提出了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习性,对贯穿淮安市主城区的4条河流展开植物群落调查。采用植物群落学的研究方法和SPSS系统对数据分析,通过对淮安城市滨河植物群落特征分析,得出河流各段的指数呈现不均匀的情况。杨柳、芦苇、女贞等乡土树种在大面积绿化中使用率较多,且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聊城是京杭运河流经的14个城市之一,京杭运河从城区中部蜿蜒穿过,为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笔者以该段运河为标本,通过对现状植物景观分析和植物种类的调查,总结得出运河聊城区段的植物配置的经验和不足.由此带来对滨河植物景观问题的思考,借由这些问题引入"赏观性"和"透水性"概念,并提出解决办法.通过对滨河植物景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为相关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通州区京杭运河河段以其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以及重要的交通运输和景观观赏作用,使得运河滨河绿地的功能尤为重要。通过实地调查,对通州区滨河段的4大块绿地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等进行了记录和统计。通过分析发现:该地区使用的园林植物种类偏少;使用的园林植物绝大多数为乡土植物,对外来种的引种和使用也很少,植物景观较为单调;滨河绿地的不同地块常绿树种占总树种的比例在14.81%~20.00%之间,常绿植物种类偏少,不同地块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的比值在0.81~4.00之间;群落的层次不够丰富,这与地被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很大关系;滨水资源没有得到利用,水泥驳岸使得景观生硬无趣。基于这些现状,提出了改造通州区滨河绿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滨河绿地是一个城市最易形成景观特色的重要地段,商丘市运河是一条东西流向的河域绿色廊道、生态轴,通过综合治理,实现污水截流、雨污分流、河水变清、河岸变绿,做好运河绿化规划,打造特色园林景观。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构建宜居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力使成为商运之河、财运之河、时运之河,真正成为商丘城市的地标。  相似文献   

6.
滏阳河武强段滨河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滏阳河武强段滨河景观规划,从设计构思、河流生态改造、植物规划等方面,对"有序的多元"型的综合性生态滨水景观的营造进行了尝试和探索.认为须根据规划创意理念,利用生态文化资源,展现滨水绿地空间景观特色,建造滨水园林景观和湿地保护景观,创造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水环境.  相似文献   

7.
对勐仑镇(段)带状滨河绿地植物现状、现有地形及西双版纳植物资源进行调查。通过研究滨河植物景观在城镇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价值,及热带雨林植物式植物造景对旅游小镇带来的经济效益,结合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一些基本理论,提出了对勐仑小镇带状滨河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及配置,使勐仑小镇滨河绿化带成为一个具有"绿色生态""热带雨林""傣家风情""植物奇观"特色休闲及交往娱乐需求的良好户外活动空间,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现代城市景观往往更加关注景观的风格属性及外在美,对景观建设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及其影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山东烟台仉村河滨河绿地的生态景观设计为例,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进行景观设计,深入分析现状及周围环境,谨遵生态为主的设计原则,力求发挥本案最大的生态功能,创造可持续的和谐景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以及城市供水系统和城市消防设施的完善,城市水系职能发生变迁,不恰当的土地利用模式导致城市水系遭受破坏和污染。作为城市园林中最活跃、生态敏感度最高的部分,城市滨河绿地对于城市河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城市滨河绿地的这种潜力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滨河绿地建设不仅仅应该注重视觉效果,更应该注重对水与生态系统的保护,充分发挥水系的自然美学价值以及对城市开发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季淮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208-209
和谐发展的城市生态组成因素中的植物,起到一个反映和调节城市环境质量的作用。现阶段的城市植物研究中,城市植物对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和作用,主要是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规划,包括绿地系统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绿地景观的分析与评价、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设计等。围绕以上3个方面,研究者们用了许多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今后在景观生态方面的研究方向和着重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滨海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海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沿海城市的特色景观。从生态价值、景观美学价值和公共服务价值3方面构建城市滨海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深圳湾滨海公园的40个植物群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湾滨海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良好,但优秀的植物景观群落缺乏。基于评价结果探讨提高城市滨海绿地植物景观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AHP的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金睿    辛欣  宋希强    何荣晓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62-268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质量是衡量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以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与社会功能3方面构建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海口市9个主要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科学而有效的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优良,但优质植物景观群落配置相对缺乏。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5个优秀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并提出以“近自然”复层式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优化海口热带滨海城市植物景观,突出本土特征,强化景观功能,提高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城市生态绿地的概念、功能和类型,从植物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城市生态绿地建设需要遵循的原理,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需要建立城市生态绿地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盐城市地形、气候、土壤的情况,介绍了盐城市部分常见植物在草坪景观、水体景观、园路景观、建筑景观、带状绿地景观和广场景观中的配置情况,为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岳西县衙前河是岳西县重要的穿城骨干河流。滨河绿化景观带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水利与景观功能相协调,滨河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协调和创新性原则,科学地开展竖向设计,景观功能的分区和布局规划,景点和功能设施的设计,将滨河绿化景观带建设成为一个集健身、休闲、观赏以及水利行洪为一体的、开放性的公园绿地。  相似文献   

16.
郑燕宁  江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65-14867
介绍珠三角国道绿化的景观特征,以及广珠公路的绿地景观场地设计和植物立体设计的特色,并采用大量本土植物造景,采用生态设计手法营造出完美的生态廊道,阐述珠三角城市本土植物的概念与特点,并且重点论述了植物本土化应用对珠三角道路景观的生态影响,以及对珠三角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指导性意义,提出珠三角城市国道绿化本土树种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城市公园景观能够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以城市景观为载体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最终实现景观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地融入雨水基础设施中,形成生态功能与雨水管理功能结合的美学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记录、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植物配置的作用,以及柳州可供选择的公园景观植物种类。【结果】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常用的屋顶绿色、雨水花园、雨水湿地、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和植草沟等生态设施的植物配置应用。【结论】在营建柳州海绵城市公园景观植物应该因地制宜,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实现生态雨水管理设施与景观植物配置合理的融合,使城市景观公园向着健康、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辉  陈海奎 《农技服务》2012,29(9):1028-1030,1054
城市公园是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生态基础设施,公园植物景观在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菏泽市曹州牡丹园概况,实地调查公园植物景观现状,结合园林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基本理论,对公园中的植物种类选择、植物配置形式、植物空间类型、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合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曹州牡丹园的植物景观特点,指出了植物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对改善菏泽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园林绿地质量,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居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和谐等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景观美学、生态效益、服务功能3个方面选择18个指标因子对淮南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物种丰富度(22.43%)、空间尺度协调性(14.11%)和绿地率(9.64%)等指标对居住区绿地景观的影响较大,而景观功能多样性(0.72%)、景观可识别性(1.06%)和绿化养护满意度(1.49%)等指标的影响较小.未来,居住区绿地景观建设应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加强不同观赏特性植物的应用,提升绿化用地面积的同时还要考虑为广大居民营造用于开展各类活动适宜比例尺度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20.
运用景观生态学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提出了城市带状滨河景观空间塑造的原则,并以昆明市东川区小江干流城区段规划方案为例,探讨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和滨河景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