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北旱地玉米机械穴灌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文廷  孙敏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7):20-21,33
晋北地区旱地应用机械穴灌穴播和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玉米,比常规机械穴播玉米出苗早5 d,拔节早8 d,抽雄早8 d,成熟早7 d,株高增加7 cm,成穗数增加8 463穗/hm2,穗粒数增加17粒,千粒重增加21.0 g,增产1 800.9 kg/hm2,增产率33.96%,纯增收1 275.9元/hm2;比机械穴播地膜覆盖玉米出苗早3 d,拔节早5 d,抽雄早5 d,成熟早4 d,成穗数增加3 972穗/hm2,穗粒数增加19粒,千粒重增加23.5 g,增产1 200.6 kg/hm2,增产率20.3%,纯增收1 050.6元/hm2。5—7月玉米根区土壤含水量:机械穴灌穴播地膜覆盖区为11.90%,机械穴播地膜覆盖区为7.93%,机械穴播区7.39%。不同种植方式每毫米降雨可生产玉米:机械穴播区19.35 kg/hm2,机械穴播地膜覆盖区21.54 kg/hm2,机械穴灌穴播地膜覆盖区25.93 kg/hm2。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地膜覆盖与对照对宿根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宿根蔗能促进早发苗、多分蘖、有效茎数量增加、单茎重提高;每667m2有效茎增加502株,增产1169.7kg,增收473.97元。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模式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针对湖北省四大稻作区的4种丰产栽培集成模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其中鄂东南"三熟三高"模式全年水稻双季产量(公顷产量,下同)达到18495kg,经济效益比常规栽培增加4 260元,纯收益高,边际成本低;鄂中"稀、控、重"模式产量达到12 099kg,纯收益比常规栽培增加2 970元;"轻型栽培"模式产量达到9 195kg,纯收益比常规栽培增加2 220元;鄂西北"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模式产量达到7 815 kg,纯收益比露地移栽水稻增加2 625元;农民评价"轻型栽培"模式综合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滕育1号G2代种薯为试验材料,土壤消毒设地膜覆盖20 d(T1)、氰氨化钙40 kg/亩+地膜覆盖20 d(T2)两个处理,无任何处理为对照(CK),在3年春秋连作马铃薯地块秋马铃薯(第6茬)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氰氨化钙40 kg/亩+地膜覆盖20 d(T2)处理较对照(CK)平均主茎数增加18.4%,平均单株块茎数增加10.2%,平均单块重增加3.7%,平均亩增产6.1%,疮痂病防治效果67.6%;大薯率降低3.8%,对生育期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甘谷县渭河川区进行了黑色地膜覆盖对不同品种辣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谷县渭河川台区,黑色地膜覆盖不同程度上都能增加辣椒的生物产量。在覆盖黑色地膜条件下,不同品种辣椒的平均干产量以天椒5号最高,为2 140 kg/hm~2,比对照增加16.0%,在生产中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1 生产现状 马铃薯优质种薯栽培技术在安康地区推广运用了多年经久不衰.由于山区垂直高差海拔800m以下浅丘川道区每年均向高海拔地区换种;中山区800m~1 400m每二年向高山区换种.近年来由于马铃薯垄作地膜覆盖技术推广运用又使该技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年提高,一般667m2产1 500kg鲜薯.平利八仙镇凤凰村二组龚大学1997a在晚疫病严重流行情况下间套667m2产鲜薯达2 500kg,狮坪村二组高端虎间套垄作地膜覆盖连续两年667m2产鲜薯3 120kg,平均单穴均重1kg.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册亨县杂交玉米的最佳种植方式,开展玉米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区产量最高,为8 717.17 kg/hm2,常规地膜覆盖穴播区产量次之,为7 825.25 kg/hm2,拉绳穴播区产量最低,为6 522.22 kg/hm2;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和常规地膜覆盖穴播方式增产明显,可见其可在册亨县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三种不同的栽培技术中,地膜覆盖平均WUE为1.69kg/mm较平作平均WUE1.26kg/mm提高34.13%水分利用率,垄作平均WUE为1.47kg/mm较平作提高16.67%水分利用率,脱毒马铃薯的平均WUE为1.60kg/mm,未脱毒马铃薯的平均WUE为1.34kg/mm,水分利用率提高19.35%。平作种植方式马铃薯现蕾至成熟期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到90%左右;垄作种植方式76.86% ̄83.3%;地膜覆盖种植方式73.08% ̄77.08%,垄作与地膜覆盖后马铃薯水分的利用趋于合理。进行地膜覆盖和垄作后能使植株健壮,单窝薯重,大中薯商品薯率高,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静宁县油葵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葵在静宁县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时的平均产量达3 750 kg/hm2,比露地栽培平均增产750 kg/hm2,增加产值2 250元/hm2,现将静宁县油葵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龙江县山泉镇于200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玉双垅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平均每hm2耕地产玉米9000~1250kg,较直播每hm2增产粮食3750kg,增收2250~3000人民币,其具体做法如下:选地玉米双垅地膜覆盖栽培适合沟塘地、二洼地及土壤粘重的耕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茬口一致,南垅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地膜多层覆盖对半夏出苗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小拱棚薄膜覆盖+地膜覆盖的处理比露地半夏出苗率增加33%,增产244.87kg/667m2,纯收入增加4 236.19元/667 m2;小拱棚薄膜覆盖的处理比露地半夏出苗率增加35%,增产146.32kg/667m2,纯收入增加3 830.63元/667 m2;地膜覆盖的处理比露地半夏出苗率增加38%,增产79.99kg/667m2,纯收入增加2 217.11元/667m2。  相似文献   

12.
与普通地膜覆盖栽培花生相比,配色地膜栽培与其出苗期相同,黑色地膜则晚1天,对花生出苗率均无不良影响;单株结果数分别增加1.7个和1.5个,饱果数分别增加2.4个和1.3个,秕果数分别减少0.4个和0.7个。666.7m2平均产量分别为394.4 kg和392.4 kg,比普通地膜覆盖栽培分别增产24.6 kg和22.6 kg,增产率6.65%和6.11%,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按照花生5元/kg计算,配色地膜和黑色地膜666.7m2可增效益102.5元和92.5元。分子地膜效果较差,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花生配色地膜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比较4种不同黑色地膜覆盖方式种植,研究不同覆膜方式的集雨保墒效果及对马铃薯生物性状、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索适宜旱作区马铃薯对天然降雨的有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4种处理以全膜双垄垄侧栽培为最好,保墒增温效果高于其他处理,产量为39 121kg/hm2,单株结薯数为8.5个、单株薯重0.75 kg、大薯率为61.33%,较对照露地种植增产7 394 kg/hm2,增产率为23.31%,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薯率分别增加1.4个、0.14 kg、15.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在地膜覆盖和露地直播条件下,比较研究了转基因常规抗虫棉鲁棉研28号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明显缩短了该品种的生育期,增强了苗期生长势,加快了中前期的生长发育速度。主要表现在中前期株高增长明显加快,但最终株高差异不大,全株干物重显著增加。在产量构成上,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主要来自全株平均铃重的增加,其次是结铃数和衣分的增高。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基地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地膜覆盖平均单产达42660kg/hm^2,产值达40950元/hm^2;比白色地膜覆盖增产6375kg/hm^2,增产17.6%。比露地增产15480kg/hm^2,增产57.0‰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覆盖产值增加6120元/hm^2,比露地产值增加14860.5元/hm^2,较露地净增产值3235.5元/hm^2。黑色地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0.078-3.080个百分点,在马铃薯淀粉积累的关键时期,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3.08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甜菜地膜覆盖和露地直播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含糖率之间的差异,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奇台县糖区气候及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同一甜菜品种采用地膜覆盖和露地直播两种方式进行种植,调查分析各自的农艺性状及收获期的产量和含糖率.[结果]甜菜品种HI0936采用地膜覆盖的产量较露地直播产量高出8 678.75 kg/hm2,含糖率较露地直播低0.55°,产糖量高出1 854.75 kg/hm2.[结论]地膜覆盖的总体表现优于露地直播模式,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是获得甜菜高产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了不同覆盖量的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方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覆盖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均可显著促进烤烟前期的生长发育以及提高土壤温度,其中地膜覆盖对烤烟的早期生长促进最大,但稻草覆盖在烤烟旺长期后优于地膜覆盖,且稻草覆盖量500 kg/hm2处理优于覆盖量300 kg/hm2处理,各种覆盖方式均表现为生育后期气温高时对土壤的增温效果降低,稻草覆盖会延缓顶叶成熟期2~3 d,而地膜覆盖会提前顶叶成熟期5 d左右,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都显著增加了烟株35~45d的株高,45 d之后对株高的影响不显著,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均增加了同期烟叶的叶面积,移栽后55 d之前地膜覆盖叶面积大于稻草覆盖,且不同稻草覆盖处理差异不显著,移栽后55 d稻草覆盖500 kg/hm2叶面积最大,不同稻草覆盖量之间叶面积差异达到显著,不同覆盖方式对烟株有效叶数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地膜覆盖对木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方法]分别采用地膜覆盖与不覆膜(对照)2种方式种植木薯,研究地膜覆盖对木薯茎叶生长、产量构成因素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地膜覆盖可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增加木薯生物量;地膜和覆盖后,木薯的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小区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79%、14.61%、14.28%、76.14%和76.09%;地膜覆盖后木薯的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2%,但相同面积木薯的淀粉产量较对照增加65.35%。[结论]地膜覆盖是木薯节本增效栽培的有效措施,其增产效应主要是通过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提高块根直径和单株块根重、增加块根充实度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绿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绿豆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增温保墒作用,与露地相比,5cm土层日平均温度提高3.27℃,0~20cm土层含水量提高1.8%;地膜覆盖栽培比传统的露地栽培早熟5d,单株结英数增加13.3个,单英粒数增加1.3粒,产量增加61.58kg/667m2,纯收入增加201元/667m  相似文献   

20.
以陇薯6号为参试品种,采用全覆膜方式,探究黑白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和土壤含水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大薯个数百分率、大薯质量百分率、小薯个数百分率、小薯质量百分率在黑地膜覆盖和白地膜覆盖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中薯个数百分率、中薯质量百分率、绿薯百分率、烂薯百分率、畸形薯率、干物质含量、休眠期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产量由高到低为黑地膜覆盖(42 446.6 kg/hm~2)白地膜覆盖(37 877.4 kg/hm~2)露地不覆膜(30 763.6 kg/hm~2)。由此表明,黑地膜覆盖有利于薯块膨大,增加马铃薯产量;同时能提高土壤含水量,保墒效果好,抑制杂草生长,除草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