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淡水鱼类名录,并对该地区淡水鱼类的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共有淡水鱼类220种,隶属14目35科109属。该地区淡水鱼类可分为6个区系复合体:中国江河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98种;南方热带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65种;中印山区鱼类区系复合体,5种;北方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5种;北方山区区系复合体,5种;上第三纪鱼类区系复合体,7种。其他种类为河口及洄游性鱼类。长三角地区鱼类区系以东亚特有的江河平原鱼类为主。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安徽段共采集到鱼类65种,隶属于8目17科,其中鲤形目39种,鲈形目12种,鲶形目和鲑形目各4种,鳉形目和鲱形目各3种,鳗鲡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淮河流域安徽段的鱼类可划分为中国江河平原鱼类复合体、古第三纪鱼类复合体、南方平原鱼类复合体和海水鱼类复合体4个区系。本文还分析了该地区鱼类资源的现状,并就进一步加强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于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对八仙山自然保护区鱼类区系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213号,经鉴定为7种,隶属2目、3科、7属。鱼类种类不多,但区系构成复杂,以北方平原复合体和古代新第三纪复合体为主。多样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鱼类多样性存在空间差异,与水生植物和底质的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4.
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对江西井冈山境内鱼类资源进行了本底调查,共采集鱼类样本1062尾,经鉴定有鱼类39种,隶属4目12科32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24种,占此次调查井冈山鱼类物种总数的61.5%,以鲤形目鲤科的泥鳅、侧条光唇鱼和鲫鱼在区域内分布最广,在井冈山主要溪流均有分布.鱼类群落以山区溪流小型鱼类为主,其中杂食性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51.3%;其次是动食性鱼类,占总种数的48.7%,此次未捕获植食性和滤食性鱼类.从区系分析结果看,井冈山地区鱼类种类分为5个区系复合体,南方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和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较多,分别占此次调查鱼类总种数的46.2%和30.8%;其次是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占此次调查鱼类总种数的12.8%,南方山地和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较少,分别占此次调查鱼类总种数的5.1%和2.6%.与以前研究结果相比,此次调查新记录鱼类17种;同时,有15种鱼类在此次调查中未采集到.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鱼类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参阅了近50年对洞庭湖鱼类研究的文献资料,对洞庭湖鱼类资源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洞庭湖鱼类物种数一般稳定在110~120种,但是近10年来有减少的趋势;洞庭湖的鱼类区系属于长江鱼类区系的一部分,洞庭湖鱼类区系是以第三世纪现代中国平原复合体为主体;洞庭湖鱼产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洄游型和半洄游型鱼类数量和所占鱼获物比重急剧下降;洞庭湖主要经济鱼类个体低龄化、小型化。最后,分析了鱼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鸭绿江的鱼类资源群落组成现状,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在鸭绿江丹东段进行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共获得31种鱼类,隶属于6目12科29属,其中以鲤形目种类最多,共2科17属19种,占总种类数的61.29%;其次为鲈形目,共4科5属5种,占总种类数的16.13%;其他包括鲇形目2科3属3种,鲑形目2科2属2种,鳗鲡目和七鳃鳗目各1科1属1种。从分区和区系组成上看,鸭绿江丹东流域鱼类大多数属于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和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其次为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和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因此,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和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是组成鸭绿江丹东段鱼类区系的基础。对比已有资料,鱼类种类数明显减少,其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环境的污染和采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  相似文献   

7.
洮儿河是内蒙古最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也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复合生态系统,近年来该流域的渔业产量锐减,野生鱼类逐渐减少.为保护该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及全面了解鱼类资源的自然和经济特性,于2011年~ 2012年利用渔获物、刺网和地笼采捕的方法并结合市场调查,对洮儿河流域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到洮儿河鱼类的种和亚种共74种,分属于8目16科,其中鲤科46种,占62.2%.区系组成分归6个区系类群,其中属于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鱼类26种,占35.1%;该河具有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和北极淡水区系复合体鱼类,显示了该河鱼类的特殊性.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为该河流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决策及进行合理渔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调查组于2021年10月11—15日和11月8—12日对柳江及其支流龙江、洛清江开展鱼类资源调查工作。结果显示,本次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的鱼类有54种,隶属于3目12科45属。其中鲤形目为绝对优势类群,包含39种鱼类,占本次调查鱼类总数的72.22%。本文对柳江鱼类资源现状、外来入侵物种情况及资源保护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潮沟鱼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潮沟鱼类组成有着典型的长江口鱼类区系特征,为了解该湿地尤其是湿地潮沟鱼类的组成和多样性,在2009至2010年间对九段沙湿地的上沙、中沙和下沙潮沟进行了5次调查,共捕获鱼类3 637尾,105 158.9 g,42种,分别隶属于11目、22科。其中种类和个体数均以鲈形目居多,有20种,3 433尾,其次是鲤形目7种,49尾和鲱形目5种,33尾;海水、河口、淡水、洄游4种生态类型的种类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6.19%、40.48%、23.81%、9.52%,而河口性鱼类的个体数和总湿重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量的94.4%和96.3%。上沙、中沙和下沙的渔获量分别为21种742尾51 025.2 g、30种1 007尾29 427.5 g、20种1 888尾24 696.2 g,均是河口性鱼类占绝对优势;就相对多度、相对重要性指数来看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Liza haermatochiel)、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这3个种类为优势种,尤以斑尾刺虾虎鱼占绝对优势;就多样性来看,上沙的多样性水平较九段沙湿地的整体水平低,鱼类种类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
林芝地区鱼类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9~10月对林芝地区主要是林芝县、波密县和察隅县的鱼类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515号18种,隶属2目3科12属.其区系组成以中亚高原鱼类区系复合体为主,裂腹鱼类为优势类群,这与整个青藏高原的鱼类组成特点相一致,属典型的高原鱼类区系.根据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湖南鱼类新纪录及鱼类区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湖南省鱼类新纪录13种及其地理分布。迄今为止,湖南共有鱼类179种和亚种,隶属于11目26科101属。鲤科鱼类最为丰富,有93种和亚种,占该地区鱼类总数的51.9%。湖南鱼类区系以东亚特有的江河平原鱼类为主,另有老第三纪原始类群的后裔种类,还有南亚暖水性类群鱼类,而且青藏高原性类鱼类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12.
浙江南部近海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浙江南部近海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与时空因子的关系,分别于2016年冬季(2月)和夏季(8月)对该海域进行底拖网调查,并采用Bray-Curtis聚类分析、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析、群落多样性分析等方法研究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浙江南部近海冬季和夏季共出现鱼类124种,冬季出现鱼类93种,夏季出现鱼类86种,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数最多;冬季浙江南部近海鱼类群落可以划分为北部、南部和南部近岸3个群落,夏季该调查海域鱼类群落可以划分为北部和南部2个群落;调查海域的鱼类以暖水种为主(占56.9%),南部群落暖温种与暖水种种数高于北部群落,冬季暖温种数量高于暖水种,夏季反之;该海域冬季绝对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北部与南部群落同南部近岸群落优势种组成差异较大,夏季绝对优势种为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和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北部与南部群落优势种差异较小,冬、夏两季鱼类优势种组成变化较大;该海域鱼类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冬季高于夏季,丰富度指数存在极显著季节差异(P0.01),除冬季丰富度指数外,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空间上普遍呈现南部群落高于北部群落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可能与生物量和温度有关。本研究结果为探寻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完善群落种类组成及多样性与时空因子的关系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浙江南部近海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与时空因子的关系,分别于2016年冬季(2月)和夏季(8月)对该海域进行底拖网调查,并采用Bray-Curtis聚类分析、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析、群落多样性分析等方法研究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浙江南部近海冬季和夏季共出现鱼类124种,冬季出现鱼类93种,夏季出现鱼类86种,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数最多;冬季浙江南部近海鱼类群落可以划分为北部、南部和南部近岸3个群落,夏季该调查海域鱼类群落可以划分为北部和南部2个群落;调查海域的鱼类以暖水种为主(占56.9%),南部群落暖温种与暖水种种数高于北部群落,冬季暖温种数量高于暖水种,夏季反之;该海域冬季绝对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北部与南部群落同南部近岸群落优势种组成差异较大,夏季绝对优势种为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和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北部与南部群落优势种差异较小,冬、夏两季鱼类优势种组成变化较大;该海域鱼类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冬季高于夏季,丰富度指数存在极显著季节差异(P<0.01),除冬季丰富度指数外,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空间上普遍呈现南部群落高于北部群落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可能与生物量和温度有关。本研究结果为探寻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完善群落种类组成及多样性与时空因子的关系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0年5月、11月对黄大洋进行的2次拖网调查所获鱼类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黄大洋春秋两季共出现鱼类48种,隶属于13目、28科,其中春季出现鱼类28种,秋季35种。春季优势种主要为六丝钝尾虾虎鱼、龙头鱼、棘头梅童鱼等,秋季龙头鱼和黄鲫在尾数和生物量上都占绝对优势。根据不同季节ABC曲线变化,黄大洋春秋季鱼类的丰度曲线均在生物量曲线之上,说明其鱼类群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秋季鱼类渔获率普遍高于春季,这主要与鱼类的生态习性有关,水平分布上黄大洋东面站位的渔获率两个季节均高于西面站位渔获率,其主要受水文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8年5月和11月,开展了独龙江域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4种,73尾。独龙江鱼类结构较为单一,裂腹鱼类是独龙江流域的绝对优势种,占渔获物总重的98.9%,占渔获物总数的97.2%。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自北向南明显的增长趋势,下游的渔业资源远高于上游。为有效保护独龙江渔业资源,本文提出了加强基础性研究、异地保护、人工增殖放流、加大保护宣传与渔政执法力度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鄱阳湖水道屏峰水域洄游鱼类群落结构,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利用定置网对该水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鄱阳湖水道至少有43种鱼类,隶属于4目8科,鲤形目最多,为30种,占调查鱼类的69.77%;鱼类生态类型以定居性种类为主;洄游鱼类有9种,群落优势种为鲢、草鱼和鳊;洄游鱼类物种数量下降,当龄幼鱼数量占绝对优势,渔业资源小型化趋势显著;在不同水位时期中,洄游鱼类组成差异较大,渔获鱼类在丰水期最多;从重量和数量相对丰度来看,其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洄游鱼类入湖的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  相似文献   

17.
于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在太湖北部湖湾-五里湖设置10个监测站点,对该湖的鱼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该湖鱼类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五里湖鱼类资源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以及物种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达氏鲌Erythroculter dabryi dabryi和湖鲚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为各个监测站点的绝对优势种;各个站点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介于1.759~3.011,据此判定五里湖鱼类资源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尚处于相对正常水平。各个监测站点间的鱼类群落结构差异不大,即五里湖的鱼类空间分布比较均匀。渔父岛与鹿丁山以及渔父岛与水上明月间多样性指数在夏、秋季节间以及春、秋季节间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南腊河与昆磨高速交汇河段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及交汇处桥梁建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开展了资源调查。3个采样点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57种,硅藻门物种最多,有27种,表现为明显的河流相;浮游动物26种,原生动物、轮虫占绝对优势;底栖动物34种,各采样点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日本沼虾和萝卜螺;调查区域共采集到鱼类5目12科26种,以鲤形目的鱼类占绝大多数,鲤科鱼类为主体鱼,占本目的82.35%,南腊河流域的鱼类以定居型土著鱼类为主,多产黏沉性卵,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南腊河与昆磨高速交汇处的桥梁建设对水生生物会造成局部影响,但对鱼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明显,从水生态系统影响的程度来看,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仍须对保护区水域生态环境继续监测,为今后保护区鱼类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国际渔业出口数据,分析了特征年份国际渔业出口的特点。海洋鱼类在出口中占绝对优势,其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甲壳类、洄游鱼类和贝类等中国海洋鱼类发展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今后提升远洋捕捞能力,加强近海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建立和发展甲壳类、贝类和洄游鱼产品基地,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道路,对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协调丹江口水库渔业与水质保护的关系。[方法]对该水库的渔具类型及相应的渔获物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共采集到鱼类25种,隶属4目6科,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共18种。鲢、蒙古!、鳙、翘嘴!、鲤、鲫、、鲇在生物量中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9.80%、20.18%、13.62%、10.09%、5.15%、4.65%、3.77%和3.45%;和蒙古!在样本总数量中占绝对优势,分别占41.65%和32.55%。[结论]目前丹江口水库鱼类群落结构空间差异较小,但广适性和静水性鱼类成为了优势种,这与生境的剧烈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