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蚕茧供求暂时产生一定的矛盾,国家对蚕茧价格进行了调整,这是市场经济调节的需要。这次蚕茧价格调低后,有的蚕户挖掉一些桑头改种其他作物,蚕桑生产又出现走下坡趋势。各级政府和专业部门正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稳定蚕桑生产,防止蚕桑生产大起大落,这是明智的做法。我认为稳定蚕桑生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产量提高了,蚕茧价格调低  相似文献   

2.
海盐县是浙江省蚕茧的主要产区县(市)之一,蚕桑生产是其传统的优势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近年随着农村各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蚕业生产受到各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不利的生产局面下,为提高蚕业在农村生产中的竞争力,根据浙江省蚕桑生产优化改造规划,海盐县被列为浙江省蚕桑生产优化改造的重点县,这对老蚕区的蚕桑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海盐县面对这一机遇,以蚕桑生产优化改造为切入点,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紧紧围绕提高蚕桑生产效益,增强蚕业竞争力,开展桑园规模小区建设,大力引进桑蚕优良品种,不断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增加蚕茧产质量,促进了蚕桑生产效益的全面提高,初现了优化改造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蚕桑生产函数的构建与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琴  张琦  顾国达 《蚕业科学》2011,37(4):719-724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蚕桑生产函数,对我国1991-2009年的蚕桑生产统计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探讨蚕桑生产中土地、劳动力、资本、发种量等因素的作用,并对比分析技术进步对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生产的影响力。结果表明,劳动力和土地投入对我国蚕桑生产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弱,而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才是促进蚕桑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浙江省的蚕桑生产技术水平占据明显优势,因而单位土地的产出水平和蚕种质量也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因此认为,今后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是稳定生产规模,加大资本投入,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其中东部蚕区主要通过保持桑园面积稳定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西部蚕区应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蚕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我国蚕桑生产波动规律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时间为维度,分析我国历年桑蚕茧产量、价格、桑园面积、发种量、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和产值、盒种产茧量和产值的变化,总结我国蚕桑生产波动规律,提出稳定生产规模、加强宏观调控、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蚕茧价格、拓展市场需求等促进蚕桑生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周卫阳 《北方蚕业》2010,31(4):45-46
江苏蚕桑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蚕茧价格波动较大,蚕茧的比较经济效益降低,蚕农生产积极性受挫。理性看待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综合对策,积极宣传引导,促进行业调整,加强科技进步,重视综合利用,提高产业综合效益,使我省蚕桑产业适度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罗书维 《蚕学通讯》2003,23(3):29-31
近年来蚕业生产持续下滑,跌至历史低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蚕桑生产本身而言。主要是5个方面的问题。即:蚕茧价格不稳定;桑树管理差;养蚕规模小;资金投入少;领导重视不够等。只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蚕业才能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安县大公镇蚕桑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进 《中国蚕业》2009,30(4):86-87
通过对大公镇蚕桑生产现状调查分析后认为,连片桑园出现毁桑改种,桑疫病在部分村组蔓延扩大,桑、蚕药销售市场混乱,蚕茧收购秩序不稳等因素,对大公镇目前蚕桑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建议从加强宣传教育,稳定蚕农情绪;加强桑疫病防治,控制病害蔓延;加强执法检查,整顿桑、蚕药销售市场;执行蚕茧收购政策,稳定收购秩序等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促进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蚕桑生产现状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具有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蚕桑产业是该市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嵊州市地理、气候环境,常年饲养4期蚕,以春蚕和晚秋蚕为主。近年来茧丝形势一路下滑,养蚕户利润大幅缩水,大大挫伤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蚕桑产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稳定全市蚕桑生产,成为各级蚕桑部门的重点工作,笔者通过对蚕桑生产的调查分析,就蚕桑产业低迷的现状、主要原因及措施加以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盐城市蚕桑生产规模列江苏省第一,但近几年呈现一定程度的萎缩.除从业人员数量减少、年龄结构严重老化等共性问题外,还存在着蚕品种更新换代缓慢、桑叶缺乏机械收获、养蚕布局与桑树病虫害防治冲突、蚕茧价格不稳定、蚕桑机械研发滞后等多种突出问题.在新态势下,为达到稳定蚕桑生产的目的 ,推进蚕桑家庭农场建设、加速蚕桑综合利用和蚕桑机...  相似文献   

10.
<正> 当前,世界产蚕茧国家有大幅度减产趋势,我国是世界主产蚕茧国家之一,但近年来蚕茧产量也不很稳定,主产省区能稳定增长的也不多,因而出现蚕茧走俏,价格猛涨,茧丝原料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势。我区,是四川主产茧丝原料基地之一,应当抓住和充分利用大好时机坚持发展蚕桑丝绸生产,增创外汇,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1.
沈昌平 《广西蚕业》2001,38(1):35-36
在我区面临蚕业发展大好形势和机遇的时期,各地(县)在制订本地蚕桑生产发展规划时,要求实事求是,防止冒进。要稳步发展,提前做好各方面的配套工作,以便广西能抓住机遇,促进蚕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2.
马晓林 《江苏蚕业》2005,27(4):34-37
海安县是江苏省蚕茧生产重点县,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和欣欣向荣的后劲。其主要经验 是:加强蚕桑基地建设,推进蚕桑规模经营;加强蚕桑标准化建设,推进蚕桑现代化进程;加强蚕桑新技术的研究推广,促进蚕业科技进步;加 强蚕桑生产的组织协调,促进蚕桑生产稳步发展;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增强蚕桑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3.
我国蚕桑生产的区域变化——基于1991—2010年的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空间为维度,以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发种量为指标,进行东、中、西部蚕区蚕桑生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2003年开始,我国中西部蚕区蚕茧产量超过东部,此后蚕桑产业转移的进程开始加快,而且由于中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及其占全国的比例相对稳定,我国蚕桑生产的区域转移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即"东桑西移";与此同时,我国西部蚕区的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及其占全国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但西部蚕区的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占全国的比例都高于西部蚕区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说明西部蚕区的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和盒种产茧量仍然低于东部蚕区。因此,目前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在正视"东桑西移"的事实的同时,既要提高西部蚕区的蚕桑生产效率,又要适度稳定东部的优质茧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蚕桑生产是我省的传统产业,也是农村经济优势产业。经过几年产业调整后,随着蚕茧市场的复苏,蚕桑生产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同时要超前认识高速发展给蚕业带来的新问题,引导蚕桑生产健康地发展。1蚕桑生产形势和机遇蚕桑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产业,其产业布局和行业兴衰与社会的经  相似文献   

15.
葫芦岛市蚕桑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宝昱 《中国蚕业》2009,30(3):64-66
通过对葫芦岛市蚕桑生产的历史及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桑园基础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蚕茧生产基地、帮扶龙头企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等发展蚕桑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大丰市刘庄镇竞赛村养蚕大户束必江,从1982年开始承包桑园养蚕至今,经历了25个春秋,桑园面积从最初的2亩发展到现今的12亩,全部为品种桑"育71-1",蚕茧价格从每市斤1.58元到18元,25年共饲养蚕种557张,生产蚕茧22174.4公斤,共育小蚕3209张,蚕桑总收入417517元;其中:2006年饲养蚕种46张,产茧3816斤,共育小蚕302张,全年蚕桑收入69195元,亩平5766元,是远近闻名靠栽桑养蚕致富的农民,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一方百姓都靠栽桑养蚕走上了致富之路。针对他25年对蚕桑事业忠贞不渝的追求和对蚕茧价格无论是低谷还是高峰从未出现过的动摇,笔者近期对他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表明,束必江发展蚕桑生产,得以持续稳步发展,主要得益于四大关键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郁志华 《蚕桑通报》2012,43(3):46-47
海宁市是蚕桑重点产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海宁市"新市镇新社区"建设的开展,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小蚕共育解决了一些农户在小蚕饲养阶段过程中缺设备、缺技术、缺劳力的矛盾和困难,在保障蚕桑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蚕茧产质量、稳定蚕桑生产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共育蚕种受到大家的欢迎。下面介绍斜桥镇一小蚕共育户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蚕药是蚕桑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蚕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产量与质量,甚至关系到蚕桑生产的成败.我市虽然是蚕桑的零星产区,但各种蚕病都有发生,特别是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等危害严重,如2001年中秋,我市的重点蚕区棠溪乡就有50%以上养蚕户的蚕发生蚕病,造成蚕茧减产15%,有些养蚕户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和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蚕病的流行与蚕农的消毒防病,天气环境,蚕品种等因素有关,但蚕药的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许多蚕农反映现在的蚕药质量差,有的根本就无效,蚕药市场假冒伪劣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影响蚕桑生产发展的诸多因素,如皋市通过调优养蚕布局,规避自然风险,提高蚕茧产量;调优桑、蚕品种布局,提高蚕茧质量;调优蚕桑区域布局,提高规模效益,全面提升蚕桑生产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如皋市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蚕种生产是蚕桑丝绸产业的源头,构建稳定的原蚕生产基地十分重要,而“种场+基地+农户”的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构建稳定的原蚕基地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发展关系,既稳定了我区的蚕桑生产和原蚕基地的发展,又实现了蚕农增收,种场增效的双赢局面,对我区今后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