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猪粪尿中N、P、Cu、Zn排放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择仔猪阶段(20±1.0)kg、生长育肥阶段(70±2.0)kg和妊娠2个月的母猪各5头作为试验猪,采用全粪尿法研究了不同生产阶段的猪在一年四季中氮(N)、磷(P)、铜(Cu)和锌(Zn)产污系数的变化和各生产阶段猪污染物的每日平均排泄量.结果仔猪阶段夏季N的产污系数极显著大于其他季节(P<0.01),而P、Cu...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成乳牛粪尿中N、P、Cu、Zn产污系数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与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成乳母牛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全收粪尿法来研究成乳母牛在一年四季中N、P、Cu、Zn产污系数的变化情况及规律。结果表明,成乳母牛阶段奶牛N、P、Cu、Zn各种污染物的产污系数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均表现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其中,P、Zn产污系数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一致,均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且随季节的变化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Cu产污系数则为春季最高、冬季最低,且随季节的变化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因此,根据季节研究成乳母牛阶段奶牛的适宜营养需要,既可达到满足生产需要、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选择5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似、出生日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育成母牛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全收粪尿法研究育成母牛在一年四季中N、P、Cu、Zn产污系数的变化情况及规律.结果表明:育成母牛N、P、Cu、Zn各种污染物的产污系数均受季节因素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N、P、Cu产污系数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一致,均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随季节的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Zn产污系数则以春季最高,冬季最低,随季节的变化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4.
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似、出生日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育成母牛5只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全收粪法研究育成母牛在一年四季中产粪量及粪污染物(N、P、Cu、Zn和有机质)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及其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间育成母牛产粪量与粪样中机质及N、P、Cu、Zn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存在着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差别,因此,根据不同季节产粪量及粪中污染物排泄规律来研究配置符合育成母牛的均衡饲料配方,可达到既满足育成母牛的生产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奶牛场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宁夏地区不同生长阶段奶牛产污系数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生长阶段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全收粪尿法来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奶牛各种污染物特性及产污系数。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奶牛体重与其采食量、粪尿产生量大致成二倍正相关关系;P、Cu、Zn元素都主要通过粪便排泄,其中Cu、Zn元素在尿液中含量甚微;单位体重粪或尿污染物产生量无论是从N、P还是Cu、Zn,成年泌乳奶牛对环境的贡献率都要高于育成期奶牛。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控制与治理奶牛场污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数据基础。[方法]本文选择健康状况良好、胎次与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成乳母牛5只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全收粪法研究成乳牛在一年四季中产粪量及粪污染物(N、P、Cu、Zn和有机质)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及规律。[结果]表明:季节对成乳母牛产粪量与粪样中的含水率、有机质及N、P、Cu、Zn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存在着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差别。[结论]从而,根据不同季节产粪量及粪中污染物排泄规律来研究配置符合成乳母牛的均衡饲料配方,可达到既满足成乳母牛的生产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奶牛场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有效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猪场低碳环保养殖的应用效果,将断奶仔猪、生长猪、育肥猪三个不同生长阶段猪以及母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猪的生长性能和母猪生产性能,并对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效果以及除蝇除臭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断奶仔猪、生长猪、育肥猪三个阶段的试验组猪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饲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母猪仔猪产活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达90%以上;试验组仔猪黄白痢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除蝇除臭效果试验组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使用对于猪低碳环保养殖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试验数据来源于2018年测定的广西某种猪场栏内444头长白猪使用自动喂料系统(FIRE)的采食情况,每日记录长白猪生长育肥阶段(90~160日龄)的采食量和采食行为。分析长白猪随日龄变化的采食行为规律,以及性别、胎次、气候因素对猪采食行为和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育肥猪采食行为性状选育、提高经济效益及科学高效养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公猪和母猪采食行为区别不大,但在每日采食次数上表现出差异;②在生长育肥阶段,公猪的生长性能高于母猪;③较冷环境下的育肥猪平均每日采食量更多、平均日增重更高、采食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9.
《湖北畜牧兽医》2009,(1):37-37
(1)坚持饲养杂交一代猪。杂交一代猪的生命力强,生长迅速,饲养效果好。要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术。(2)坚持喂配合饲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坚持用全价配合饲料,其营养全面而不浪费。(3)改吊架子育肥为直线育肥。传统的吊架子育肥是把猪的育肥期分成几个阶段.按各个不同阶段将精粗饲料结合进行催肥。此法饲料单一,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仔猪断奶体重的均匀性对阉割公母猪保育和育肥期生长性能、屠宰均匀性及胴体特性的影响。试验选择640头三元杂交猪,试验分为两个阶段:保育阶段(7.5~27.3 kg)和育肥阶段(27.3~130.5 kg),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以仔猪断奶体重均匀性和性别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2×2因素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猪。在保育阶段,断奶体重均匀高的猪饲料效率较均匀性低的低(P 0.05)。阉割公猪较母猪显著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P 0.05)。在肥育阶段,断奶体重均匀性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 0.05),但阉割公猪较母猪有提高采食量和饲料效率的趋势(P=0.08)。阉割公猪较阉割母猪显著提高了后腿肌和肩肌的鲜重、未修剪和修剪体重(P 0.05)。结果表明,按照断奶仔猪体重的均匀性对其进行重新分组,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质量无显著影响,阉割公猪和母猪的生长性能、背膘厚度相似。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体重、胎次、泌乳量、产仔数相近的健康母猪所产的180头哺乳仔猪为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处理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组添加MCE4.5mg/kg,对照组未添加MCE。从第7d诱食,到断奶结束,研究MCE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免疫应激参数、血清抗氧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7~35d试验组哺乳仔猪的日采食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空肠绒毛长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钠泵和总二糖酶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黏膜谷胱甘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MCE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溶茵酶、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乳酸脱氢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CE作为抗生素替代品能明显改善新生仔猪免疫和氧化应激参数,提高仔猪抗病和抗氧化能力,改善小肠粘膜健康,促进饲料养分的利用,改善仔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利用野猪和地方品种猪的优良种质资源,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猪肉,以长白山野猪与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的杂交1代猪(简称野莱F1代猪)和长×大白猪(各18头,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玉米、豆粕、麦麸组成的日粮,在舍饲+放牧的条件下饲养至90kg左右时屠宰,对试验猪的肌肉组织学性状、氨基酸、肌苷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及氨基酸评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野菜F1代猪的肌纤维比长×大白猪细,肌小节比长×大白猪长(P〈0.01);除脯氨酸外,F1代猪的其他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及氨基酸评分,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长×大白猪(P〈0.05或P〈0.01);F1代猪肉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除K显著低于长×大白猪外,Ca、P、Fe、Zn、Mg和Cu的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长×大白猪(P〈0.05或P〈0.01)。结果提示:野莱F1代猪肉的肉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比长×大白猪好,可以作为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猪肉的原料猪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蜂胶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6头配种时间、胎次基本一致的长大妊娠母猪为材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则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蜂胶。试验从母猪妊娠81d进产房开始,到仔猪21日龄断奶后7d结束。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断奶重平均提高0.62kg,差异极显著(P<0.01);成活率提高4.51%,差异显著(P<0.05);在哺乳和断奶前7d,试验组仔猪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低1.37%(P<0.05)、2.96%(P<0.01)。因此,蜂胶对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乳酸型复合酸化剂饲喂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仔猪早期断奶,研制代乳品饲料,使仔猪正常生长,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成为畜牧生产中的关键。研究选用日龄(23~25日龄)、体重相近,公母对等,同批次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90头为研究对象,探讨乳酸型复合酸化剂饲喂效果。结果表明,在30 d的试验期,添加不同比例乳酸型复合酸化剂可极显著提高日增重15.31%(P<0.01)或27.25%(P<0.01);可显著提高日采食量6.65%(P<0.05)或8.27%(P<0.05);极显著降低耗料增重比9.24%(P<0.01)或15%(P<0.01),增重饲料成本显著降低7.07%(P<0.05)或极显著降低14.89%(P<0.01),在防病抗病和降低腹泻方面均有一定的效果。由研究结果来看乳酸型复合酸化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博落回提取物(MCE)对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力、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免疫应激和抗氧化参数的影响.选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测定不同浓度MCE的抑菌效力及最小抑菌浓度.选用猪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细胞培养,以10 μg/mL脂多糖(LPS)刺激细胞,建立细胞应激模型,分别加入MCE至终浓度为0(对照组),50 ng/mL、100 ng/mL、150 ng/mL,阳性对照为加入土霉素至终浓度为50 μg/mL.培养24 h之后,检测免疫球蛋白(IgG)和溶菌酶(LSZ).动物试验选用60头PIC五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各处理仔猪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2.5 mg/kg、5.0 mg/kg、7.5 mg/kg MCE的试验日粮,50 mg/kg土霉素为抗生素对照组.60日龄时测定仔猪血清免疫应激和抗氧化参数.结果表明,MCE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除了对沙门氏菌中度敏感外,对其它三种微生物都高度敏感;MCE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 280 μg/mL、1 280 μg/mL、2 560μg/mL、2 560 μg/mL.添加5.0 mg/kg MCE可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0.05),料重比降低(P<0.05).MCE可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IgG和LSZ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1),与抗生素组比较,极显著提高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 (P<0.01),降低血清MDA含量(P<0.01).LPS刺激细胞后,加入不同浓度MCE,极显著提高细胞IgG及LSZ含量(P<0.01),极显著高于土霉素组(P<0.01).结果提示,MCE替代抗生素应用于仔猪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低蛋白质日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和氮排泄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为0.90%、0.95%、1.00%和1.05%的4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泌乳期21 d.结果表明,0.90%组和0.95%组仔猪窝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但0.90%组和0.95%组间、1.00%组和1.05%组间不显著(P>0.05);0.90%组母猪泌乳期体重损失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但其他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赖氨酸水平对母猪泌乳期日均采食量和断奶发情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0.90%组和0.95%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粪氮排泄量显著低于1.00%和1.05%组(P<0.05).可见,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的条件下,泌乳母猪赖氨酸适宜摄入量为50.05 g/d,即日粮赖氨酸水平为0.95%,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三丁酸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三丁酸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用96头健康、平均体重为(7.93±0.04) kg的长大二元杂种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栏,每栏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三丁酸甘油酯组饲喂基础饲粮+0.20%三丁酸甘油酯。预试期3 d,正试期2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丁酸甘油酯组仔猪日采食量提高7.02%(P〉0.05),日增重提高11.79%(P〈0.05),料重比降低4.14%(P〉0.05),腹泻率和发病率分别降低66.67%(P〈0.01)和22.22%(P〈0.05)。饲粮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6.56%(P〈0.05)、12.38%(P〈0.05)和4.09%(P〈0.05)。说明饲粮中添加0.20%三丁酸甘油酯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饲粮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