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本工艺以木屑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法在FS—Ⅲ型隧道式炭、活化炉中生产定型颗粒活性炭。中试表明,生产规模可达40—50t/年;苯吸附率可达25%—40%,耐磨强度≥90%;氯化锌耗量≤0.3tZnCl_2/t炭。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讨论氯化锌法木质颗粒活性炭制备过程中加粘结剂以及氯化锌配比,加热塑化成型,炭活化工艺等对强度的影响,指出强度随加粘结剂种类和量而变化.当添加5~10%聚乙烯醇20~30%木素磺酸钙时,强度可提高5~10%;随氯化锌配比增加而降低;随成型压力增加而增高;随炭活化速度减慢而增加.同时指出强度与颗粒炭密度的相互关系,即y=69.9 27.8X,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高.对由软质材料木屑制备硬质颗粒活性炭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利用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了性能良好的活性炭。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影响活性炭碘吸附值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项回归模型建立和参数优化,并通过低温液氮(N2/77 K)吸附测定较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利用氯化锌为活化剂的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活性炭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氯化锌与绝干木屑的质量之比(锌屑比)值3.00,研磨时间10 min,活化温度584℃,活化时间2.5 h,此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 262.47 mg/g。  相似文献   

4.
研究利用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了性能良好的活性炭.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影响活性炭碘吸附值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项回归模型建立和参数优化,并通过低温液氮( N2/77 K)吸附测定较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利用氯化锌为活化剂的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活性炭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氯化锌与绝干木屑的质量之比(锌屑比)值3.00,研磨时间10 min,活化温度584℃,活化时间2.5h,此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 262.47 mg/g.  相似文献   

5.
用于木糖水解液净化的粉状活性炭,原料为木屑,由氯化锌法活化制得。在脱色、净化水解液后大部分孔隙为色素分子、固体悬浮物所占据,比表面积减小,几乎完全失去了脱色能力,成为废炭。表1为粉状活性炭在脱色前后诸项特性指标的比较。废炭脱色力很小,按常规无法测得,从略。目前,将废炭任意丢弃,导致能源、资金的浪费,污染环境。为使其再生,重新成为有利用价值的活性炭,进行了净化木糖水解液的废粉状活性炭“碱洗——拌石灰加热”再生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木屑添加磷酸与氯化锌热解的DTA/TG曲线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差热天平对磷酸和氯化锌药品及分别添加磷酸和氯化锌的木屑、分离纤维素、分离木素热解过程的DTA TG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磷酸和氯化锌两种试剂有相似的DTA TG曲线变化状况 ,两试剂也都较稳定 ;但在高温气化区间 ,磷酸试剂的起始气化温度、热解终温和残余量都明显高于氯化锌试剂。添加两种药品的木屑热解过程的DTA TG曲线变化相似 :在初期都催促炭化反应 ,在 2 0 0℃左右基本上完成炭化阶段 ;随着温度升高 ,进入主要活化温度区间 ,在高温区都发生气化反应。不同的是 :适宜的活化温度区间 ,H3PO4 -木屑明显比ZnCl2 -木屑宽。同时气化反应温度、热解终温及其残余量也是前者高 ,这说明磷酸保护炭体的作用比氯化锌强。添加两种药品对纤维素热解过程的影响 ,总体变化类同于对木屑的影响。同时 ,两种药品对纤维素热解的影响差异小。添加两种药品对木素热解的影响差别较大。磷酸影响着木素热解的全过程 ,不过影响程度不如纤维素和木屑。氯化锌对木素热解的初期促进炭化反应 ,但在热解的中、后期 ,尤其是后期基本上不起作用了。从DTA TG曲线比较分析 ,结合小型炭活化试验结果得知 ,在本试验下 ,磷酸法较佳温度是 4 0 0℃左右 ,氧化锌法是 5 0 0℃左右。  相似文献   

7.
磷酸活化工艺条件对活性炭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磷酸浓度、浸渍比、活化温度三个主要工艺参数对活性炭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浓度、浸渍比和炭活化温度对磷酸活化法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亚甲基蓝脱色力和焦糖脱色力都有影响:浸渍比(纯磷酸与绝干原料质量之比) 的影响最显著,但1.5:1之后影响不大;磷酸浓度对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影响显著,对亚甲基蓝脱色力的影响次之,而对焦糖脱色力的影响很小;炭活化温度对碘吸附值和焦糖脱色力的影响随磷酸浓度和浸渍比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但在不同的磷酸浓度和浸渍比的情况下炭活化温度的升高都提高亚甲基蓝脱色力。磷酸活化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能通过调整磷酸浓度、浸渍比和炭活化温度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8.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1961年来用混合木屑(杂木屑)和氯化锌法制造活性炭。现在年产量达到1,100吨,全部用作维纶中间体醋酸乙烯和聚氯乙烯合成用催化剂醋酸锌的载体。制造活性炭的主要原料是木屑、金属锌和工业盐酸。每生产1吨活性炭消耗木屑19立方米、锌锭0.5吨、工业盐酸(浓度3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我国葡萄糖脱色用粉状活性炭(以下简称糖炭)的产量占整个粉状活性炭产量的一半以上,基本上都是氯化锌活化法活性炭。随着针剂、口服、食品及工业葡萄糖生产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甘蔗渣用氯化锌法生产活性炭的可能性,探索最佳工艺条件和进行工业规模生产的可行性。实践表明,甘蔗渣是制造高脱色力糖用炭的优良原料之一,甘蔗渣用化学法生产活性炭操作工艺简单,产品质量优良,糖用炭的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林业部颁LY216-79一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生产方法本技术是采用氯化锌活化法生产高吸附量活性炭的方法。现有的氯化锌活化法生产活性炭的工艺共有九个工序,其主要缺点是活化剂氯化锌消耗大,生产成本高,产品吸附量较低。而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活性炭生产方法,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条件,生产出...  相似文献   

12.
以山杏壳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分别采用氯化锌、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杏壳活性炭,并测定吸附能力,优选制备杏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杏壳活性炭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以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杏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氯化锌溶液浓度50%,料液比1∶1,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90min;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杏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水蒸气流量5mL/min,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120min。在本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下,以氯化锌为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得率为41.83%,碘吸附值为948.06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33.42mg/g;以水蒸气活化法制备的杏壳活性炭得率为48.11%,碘吸附值为1001.67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3.05mg/g,2种方法制备的杏壳活性炭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以竹屑废料为原料,用微波设备氯化锌法制备竹质粉状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微波功率、活化时间、浸渍时间及氯化锌浓度对活性炭产品碘吸附值、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设备氯化锌法制备竹质粉状活性炭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1 000 W、活化时间50 min、氯化锌浓度50%、浸渍时间48 h。用此工艺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1070.3mg.g-1,得率达到32.3%。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比传统方法缩短活化时间,产品性能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影响G—A牌活性炭质量与消耗的主要因素——锌屑配比和活化温度等问题展开了论述。文中列举了不同含水率的木屑与氯化锌容液的浓度吸液比等对照关系,提出了生产G—A炭的适宜活化温度为500~600℃以及控制好这一温度对影响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消耗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松根浸提渣具有多管胞、多树脂道的结构,在小试和批量生产试验中经炭化、烟道气造孔活化得到结构特殊,吸附性能优异的活性炭:1.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S=1369m~2/g)和微孔(=84),在液相脱色,净化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吸附法A焦糖液,达到国家一级品标准——目前国内还只能用氯化锌法生产这个指标的活性炭,但却无法解决生产过程中氯化锌所造成的污染和微量氯化锌滞留在炭中的问题;本试验证明,正确的选择原料(如松根渣)可以制造无毒、优质的糖用炭;3.产品适于做脱色炭中的高档产品—味精炭,对酞酸钠中的色素、杂质吸附能力超过味精炭的国内名牌水解木素活性炭和在国际市场上声誉很高的台湾炭业公司的A类味精炭。松根渣粒度分布适宜,适用于国内现有的连续化生产的活化炉。松根经切碎,汽油浸提事实上已起到了净化松根浸提渣活性炭原料的作用。松根浸提渣含汽油和大约4.6—5.6%的树脂,易燃易爆。敦化松根浸提厂已积压废渣五万余吨,占大半厂区,堆高超过厂房,成为威胁该厂所在地区安全的重大隐患,研究松根浸提渣的利用不仅是发展木松香的需要,同时也是该厂继续生产的重要课题。国外有松根浸提生产的国家已注意到浸提废渣的利用问题,保加利亚已有用松根浸提渣生产活性炭的企业,苏联决定1979年在浸提松香厂用松根浸提废渣生产脱色活性炭。根据国内、国际市场对高档脱色炭的需要情况和松根浸提渣的结构特点,我们对松根浸提渣制造活性炭进行了必要的试验室准备和大批量的生产试验,在检验产品性能时除在试验室与一些应用范围广泛的脱色炭进行吸附性能比较外,还进行了必要的使用鉴定。小型试验根据一般气体活化法生产活性炭的工艺路线,小试按着: 原料→炭化→活化→后处理→成品的过程进行。  相似文献   

16.
木屑先经振动筛去掉10%木片、树皮和杂质。木屑初始水分50%,灰分2%,在滚筒中在400-600℃下进行干燥。热介质用燃烧热解木屑的蒸汽-气体、活化气体或重油的烟道气。干燥后木屑水分20%,木屑在外热式转炉中热解,温度400-450℃,进料用螺旋。木屑在转炉中停留30分钟,炉中气体线速度不高于0.8米/秒。木屑炭得率为绝干木屑25%,活  相似文献   

17.
一、活性炭制造法日本探用的活性炭制造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氯化锌法,一种是水蒸汽法。日本在活性炭年产量(1952年)4900吨当中,用氯化锌法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梭梭材为原料,用氯化锌溶液和磷酸溶液作为活化剂来制备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液固比以及活化液浓度对制备梭梭材活性炭的影响以及梭梭材活性炭对碘吸附值的影响,确定了以氯化锌溶液和磷酸溶液作为活化剂生产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对开辟梭梭材综合利用和活性炭原料来源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最佳工艺为液固比2.5:1,活化液浓度50%,活化温度450℃,活化时间90min,吸附值为1 068.86mg/g;磷酸法为液固比1.5:1,活化液浓度85%,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120min,吸附值为885.38mg/g。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活性炭的生产,大多数采用氯化锌法,水蒸汽和闷烧法.气体活化法虽然没有公害,是发展方向,但缺少理想的炉型,未能得到迅速的发展.用氯化锌法生产活性炭,虽然氯化锌耗量较大,有一定的公害,但由于本法生产简单,产品脱色性能优良,质量比较稳定,得率高,所以氯化锌法活性炭的产量仍占全国总产量的53.13%.如何降低锌耗,消除公害就成为当前国内氯化锌法活性炭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于1977年  相似文献   

20.
磷酸法木质活性炭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炭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已被广泛地应用。自本世纪初用气体(物理法)和药品(化学法)两种方法工业化生产活性炭以来,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方面都有很大发展。目前世界年总产量达85万年我国年产量约9万t,其中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各占4万t,果壳炭1万t。近十年来为减少污染,传统的氯化锌法已逐步转向磷酸法生产工艺。我省活性炭生产在安徽农业大学林产工业研究所的推动下于1994年在宁国市建成兴林活性炭有限公司,在安徽省首家采用磷酸法工艺。现在全省已有20多家活性炭厂,生产能力达9000t,木质炭占50%,其中9家厂采用磷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