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N-羟甲基-DL-蛋氨酸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主要表现在瘤胃微生物对降解蛋白质 (RDP)的需要和十二指肠对饲料蛋白质需要两个部分。微生物蛋白质可满足反刍动物对蛋白质需要的 30 %~ 40 % ,其余则由非降解蛋白质 (UDP) (又称过瘤胃蛋白质 )来满足。众所周知 ,蛋白质营养实际上是氨基酸的营养 ,关于反刍动物利用氨基酸的研究 ,最初只是从瘤胃微生物的营养需要来考虑 ,但对于高产反刍动物 (如高产奶牛 ) ,仅靠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菌体蛋白质 ,尚不能满足其对蛋白质的需要。由于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瘤胃发酵降解功能 ,如果在饲料中直接添加未经保护的氨基酸 ,则在瘤…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课题。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的调控是以反刍动物氨基酸的需要为基础,有目的地通过各种途径使小肠吸收氨基酸含量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通过瘤胃蛋白质保护、改变饲料在瘤胃中停留时间和添加生物制剂调节日粮过瘤胃蛋白质;通过日粮可发酵能、能氮平衡和瘤胃微生物环境控调微生物蛋白质;通过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调控小肠氨基酸。  相似文献   

3.
尽管低产的反刍动物仅靠微生物蛋白即可,但高产的反刍动物则需要提供氨基酸平衡的蛋白质饲料,才能保证适量的过瘤胃蛋白质。理论上,瘤胃可降解蛋白质的缺乏,可通过添加非蛋白氮(NPN)如尿素等来经济  相似文献   

4.
过瘤胃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桩  霍贵成 《饲料工业》2006,27(17):38-40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把反刍动物蛋白质的研究重点转向过瘤胃氨基酸.使小肠中氨基酸的数量明显增加并接近理想水平来达到节省蛋白质饲料、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不过氨基酸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添加和利用比在猪、鸡生产中应用氨基酸困难得多.因为牛和羊的瘤胃具有发酵降解功能.使添加的氨基酸降解.而最终到达小肠被吸收利用的氨基酸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过瘤胃氨基酸的生产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瘤胃细菌和原虫的作用,反刍动物利用蛋白质明显不同于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非蛋白氮,与饲料中原有的以及唾液中的非蛋白氮最终一起转变为氨。瘤胃微生物利用发酵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等作为碳架,并利用瘤胃发酵释放的能量(ATP)将氨合成微生物蛋白。微生物蛋白连同饲料蛋白质中的未降解部分(过瘤胃蛋白质),随着食糜流动进入真胃和小肠,被动物分泌的消化液(酶)分解为氨基酸,为动物体吸收和利用。大量研究表明,优质饲料蛋白质经过保护后,就能够满足高产反刍动物对过瘤胃蛋白质的需要,提高优质植物性蛋白质利用效率,动物的氮沉积及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根据瘤胃能氮平衡理论为在日粮中利用更多的非蛋白氮提供了可能。了解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制定过瘤胃蛋白质、氨基酸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核心是氨基酸营养,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反刍动物日粮中直接添加氨基酸,会在瘤胃中部分或完全降解,最终到达小肠可被吸收利用的氨基酸量减少。因此氨基酸过瘤胃保护非常重要。许多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Rumen—Protected Amino Acids,RPAA)是为反刍动物提供理想小肠氨基酸简便、直接而又有效的调控方法,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和氨基酸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高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主要集中在瘤胃中的微生物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代谢机制和对各种营养的适宜需要量及需要形态上,其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发挥瘤胃微生物对饲料纤维的消化利用能力及对饲料蛋白质尤其是非蛋白氮的利用效率,以向体组织提供足量且比例适宜的挥发性脂肪酸及增加流入小肠的微生物物质,特别是含可消化氨基酸丰富而平衡的微生物蛋白质。随着人类对家畜生产性能的追求,在人类的选育下,家畜的生产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高产动物的营养需要和供给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营养已不能完全满足其在能量、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方面的需要。因此,近年来,反刍动物的营养研究逐渐向肠道营养代谢扩展,如研究小肠可消化蛋白营养需要量、不同条件下过瘤胃氨基酸、淀粉和脂肪对高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有关奶牛过瘤胃营养的研究,并已开发了许多过瘤胃产品在生产中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反刍动物的瘤胃可以合成其自身及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因此,形成了反刍家畜日粮中的氨基酸成分不必保持平衡的观点。但最近研究表明:在一定情况下,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远远不能满足机体对氨基酸的需要。要想获得最高产量的肉、毛、奶,仪靠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是不够的。然而,单纯提高(不考虑蛋白质的降解率)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会引起蛋白质在瘤胃中的过剩分解,使蛋白质得不到合理利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反刍动物补饲人工合成氨基酸  相似文献   

9.
数量充足和配比合理的营养对家畜生产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蛋白质的种类和水平决定着动物机体组成及日粮中必需氨基酸的供应。对反刍动物来说,蛋白质的作用是双方面,既要满足瘤胃厌氧微生物发酵的需要,又要满足动物成长的营养需要。然而,由于瘤胃的发酵作用,日粮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在瘤胃内被降解(称为瘤胃降解蛋白,RDP),只有小部分能通过瘤胃在小肠内吸收(称为非瘤胃降解蛋白,RUP),因此用于厌氧合成微生物蛋白的RDP以及RUP的种类决定了反刍动物日粮和机体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率。微生物蛋白和过瘤胃蛋白决定了高产动物日粮中必需氨基酸的供应。因此,饲喂过瘤胃蛋白和氨基酸被认为是满足反刍动物生理以及生产需要的有效方法。文章综述了过瘤胃蛋白、过瘤胃赖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以及对奶牛、绵羊干物质采食量、消化率、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蛋白质是反刍动物重要的限制性营养,由RDP和RUP组成。瘤胃微生物通过将RDP降解成小肽、氨基酸和氨等来合成微生物蛋白,其数量主要受日粮中瘤胃发酵率的制约。因此,RDP和RUP或氨基酸的供应对于满足反刍动物营养需要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饲喂低水平日粮的反刍动物。添加瘤胃保护蛋白和瘤胃保护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蛋氨酸)能提高奶牛、绵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消化率。同时,还能够提高生长性能、繁殖效率和产奶量。不管是单独添加,还是与赖氨酸同时添加,如果蛋氨酸的添加量大于肠道的可消化吸收量时,则有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奶牛泌乳早期的低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蛋氨酸,能避免奶牛长期的不良反应。总而言之,反刍动物在低营养水平下添加瘤胃保护蛋白质和氨基酸,能提高饲料采食量、消化率以及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
<正>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由传统的粗蛋白质或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转向降解和非降解蛋白质体系及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迄今已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小肠氨基酸来源、数量、组成及蛋白质周转方面。反刍动物氨基酸需要是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的基础,是通过对饲料以及消化系统的调控,使进入小肠的氨基酸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中吸收的氨基酸包括3个来源蛋白质的降解:①瘤胃微生物蛋白;②饲料非降解蛋白;③内源蛋白质。饲料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微生物蛋白质是小肠氨基酸的主要来源,空肠回肠是氨基酸的主要吸收部位,因此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及氨基酸组成,对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过瘤胃蛋氨酸合成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满足高产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氨基酸的需求已为国内外营养学者所关注。许多研究证明:在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是为反刍动物提供理想小肠氨基酸的先进手段,它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蛋白质氨基酸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反刍动物生产能力均极为有利。过瘤胃蛋氨酸的研...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限制性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刍动物具有独特的消化生理特点 ,其蛋白质或氨基酸营养代谢更复杂 ,单胃动物氨基酸模式研究方法 ,并不完全适用于反刍动物 ,因此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研究与应用 ,已成为现代反刍动物蛋白质 (氨基酸 )营养代谢的研究热点。1 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特点反刍动物瘤胃内栖居着大量微生物 (细菌、原虫、真菌 ) ,饲料进入瘤胃后 ,部分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小肽、氨基酸和氨 ,微生物再利用挥发性脂肪酸为碳架 ,利用发酵产生的能量 ,将部分小肽、氨基酸、氨合成微生物蛋白 ;饲料中未降解蛋白和微生物蛋白 ,随食糜进入真胃和小肠 ,在…  相似文献   

13.
反刍家畜蛋白质饲料过瘤胃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反刍家畜从小肠吸收蛋白质消化产生的氨基酸用于维持和生产。小肠内的蛋白质有两个来源,一是瘤胃内合成的微生物蛋白质,一是饲料在瘤胃内未降解的蛋白质,即过瘤胃蛋白质。由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很稳定,并且只能满足中、低产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因此对于生长牛和高产奶牛就需要增加过瘤胃蛋白质的数量。目前常常通过对蛋白质饲料进行保护以减少其在瘤胃内的降解,来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4.
牛羊等反刍动物对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牧草、秸秆等饲料的利用潜力很大,但利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瘤胃活力的影响。在瘤胃活力中,瘤胃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 硫(S)是瘤胃微生物的必需元素。瘤胃微生物合成某些氨基酸、维生素、酶时都需要硫。瘤胃微生物可将日粮蛋白质分解为氨和硫化物,或利用日粮尿素及硫酸盐合成微生物蛋白。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每添加1克硫,瘤胃可产生69克细菌蛋白。日粮中适宜的硫水平可提高瘤胃内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改善氨基酸平衡,因而可以提高牛羊的生产水平。在高纤维素日粮中添加含硫量  相似文献   

15.
反刍动物具有复杂的前胃系统,包括瘤胃、网胃和瓣胃。与单胃动物相比,由于瘤胃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因而饲料在胃中的消化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对饲料中重要的成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瘤胃中的消化和吸收利用的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一、瘤胃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一)饲料蛋白质的降解和菌体蛋白的合成进入瘤胃的饲料蛋白质被瘤胃微生物大量降解,生成肽和氨基酸,一部分肽和氨基酸进一步降解。瘤胃中的原生虫和细菌对蛋白质的降解过程有些不同。对于细菌,蛋白质全部或部分降解成较小分子的过程在细菌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存有大量的微生物。饲料中的蛋白质在痛胃中大部分被微生物分解成氨基酸和氨。非蛋白氮在反刍动物体内酶的作用下也可以分解出氨,分解出的氨能被瘤胃微生物吸收合成它本身需要的菌体蛋白质。当瘤胃的这些微生物通过消化道传送到真胃和小肠时就被动物体消化吸收,从而得到蛋白质营养。痛胃微生物对所需要的氮源没有特定的要求,非蛋白氮和低质量的蛋白质都能满足它的要求。因此,可用非蛋白氮代替蛋白质饲料来饲喂反刍动物。l非蛋白显添加剂种类非蛋白氛是一类非蛋白态的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常用于反刍动物饲养的非蛋白氮主…  相似文献   

17.
一、反刍动物利用饲料蛋白质和NPN的特点 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被反刍动物摄入后,以不同的途径进行消化吸收,只有一部分能以完整的形式通过瘤冒进入真胃和小肠,被消化分解,其中的40%~80%的饲料蛋白在瘤胃内被微生物分解为肽、氨基酸和氨。瘤胃中的各种微生物群,选择性地利用自己所需的营养成分,有的利用肽或氨基酸,有的利用氟,最后合成菌体蛋白或原虫蛋白供反刍动物机体利用。部分未被利用的氨被吸收进入血液,经肝脏合成尿素后随尿排出体外,造成氮的损失,这实际上造成了饲料蛋白质的浪费。 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存有极为复杂…  相似文献   

18.
尿素在养牛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以养牛、羊为主的节粮型畜牧生产发展很快。但随着蛋白饲料的不足及其价格的上涨,使养殖成本不断加大。根据牛、羊等反刍动物能充分利用非蛋白质饲料合成自身所需要蛋白的特点,应加大推广尿素等非蛋白质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利用,以有效节约蛋白质饲料,降低成本。1牛瘤胃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机理牛作为反刍动物,瘤胃内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1g瘤胃内容物含有150~250亿个细菌,含有60~100万条纤毛虫,饲料中的非蛋白质氮能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合成菌体蛋白质。尿素在瘤胃中细菌尿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氨和…  相似文献   

19.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调控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领域应用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反刍动物日粮中蛋白质的营养调控技术也日趋成熟。本文将从消化道和组织两个层次就反刍动物日粮中的蛋白质营养调控新技术进行阐述。1 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特点反刍动物的蛋白质代谢,因受瘤胃发酵的影响,其蛋白质消化代谢与单胃动物明显不同。一般认为,当饲料蛋白质被采食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寡肽、氨基酸和氨,瘤胃微生物可以利用发酵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作碳架,并利用发酵释放的能量(ATP),将部分寡肽、氨基酸和氨又重新合…  相似文献   

20.
瘤胃微生物的活动改变了到达十二指肠的蛋白质形式和数量 ,因此反刍动物的蛋白质代谢和需要量十分复杂。不过同非反刍动物一样 ,小肠中供吸收的必需氨基酸模式和水平也是反刍动物体组织合成的限速因子 ( Merchen等 ,1 992 )。目前尚未建立肉羊的必需氨基酸需要模式 ,在这一点上没有对猪和鸡的研究深入。但从根本上讲 ,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的蛋白质代谢在组织水平上是相似的。Merchen等 ( 1 992 )认为 ,当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受到限制或动物的氨基酸需要量很高时 ,仅靠微生物蛋白质不能满足反刍动物维持和生产(如生长、泌乳等 )的需要。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