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谈茶与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比咖啡、可可更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是饮茶能增进营养 ,预防疾病。茶之所以能增进营养是因为含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茶所含的咖啡碱、茶多酚、脂多糖、芳香化合物等成分使茶具有防病功效。“饮茶有益健康”在各代的医书上均有记载。汉代《神农本草经》曰 :“茶味苦 ,饮之使人益思 ,少卧 ,轻身 ,明目。”汉代华佗在《食论》中说 :“苦茶久食 ,益意思。”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 :“茶之为用 ,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若热渴凝闷 ,脑疼目涩 ,四肢烦 ,百节不舒 ,聊四…  相似文献   

2.
浅议用茶起源与发展吴英藩,魏业民(江西省蚕茶研究所,高安市祥符茶场)一、用茶起源用茶始于何时,常为茶人所研讨。据《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说明神农氏发现野生茶树开始,距今大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据历史具体记载:春...  相似文献   

3.
《中国畜牧杂志》2007,43(8):6-11
茶,久饮,可以益思、可以养性;茶馆,常往,可品茶论道,道尽天下时事……市场就如此茶,需时刻关注、不断评析,久之,便可把脉市场风云,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4.
竹叶青茶     
竹叶青茶吴英藩,林益珍,黄小梅(江西省蚕茶研究所)(临川县农牧渔业局)宋代中期之后,盛行“斗茶”、“茶宴”之风,从而产制出各种名茶;有如雨后春笋,争奇斗艳。竹叶青茶是当时的名茶,产于抚州一带。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曾宦抚州,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前坪寺...  相似文献   

5.
以茶汁、糖、奶粉、稳定剂等为主要原料,经系列工艺制成茶冰淇淋,具有普通冰淇淋的消暑解渴和营养丰富等特点,还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6.
纯天然饮品──青健茶(神茶)徐卿(江西省修水县保健食品研究所)雾漫青钱蕴物华,紫云深处灿薪芽。滴来配制成佳饮,益智强身惠万家。大然饮料“青健茶(神茶)”系列产品开发,是在挖掘民间秘方的基础上进行的。于1979年列入省al.技“七五”规划攻关项目,19...  相似文献   

7.
金溪云林茶     
云林茶是金溪县农业局经作站,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掘恢复的传统名茶.该茶产于江西省金溪县对桥、何源、黄通三乡方圆数十里的高山上.这里地处武夷山余脉,与道教圣地龙虎山相邻,峻岭连绵,群峰起伏,竹木苍翠,云雾缭绕,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茶园分布于这里的险峰峻岭之间.相传清代乾隆年间,太傅朱志韩把家乡所产的云林茶献给乾隆皇帝品尝,乾隆饮后,顿觉齿颊留芳,十分喜爱,倍加赞赏.从此,云林茶被列为贡品.  相似文献   

8.
茶,久饮,可以益思、可以养性;茶馆,常往,可品茶论道,道尽天下时事……市场就如此茶,需时刻关注、不断评析,久之,便可把脉市场风云,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9.
当你美美地品一杯茶时,你可知道我国茶文化之"最"吗? 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据<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神农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的第一人.茶叶为世界三大饮料(另两种为咖啡、可可)之"圣品",享有"东方恩物"、"绿色金子"的美誉.举世公认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 1 997~ 2 0 0 0年用自拟茯茶地椒饮治疗牛的肠炎 1 9例 ,有效率达 91 5% ,现报道如下。1 病因饲养管理不当 ,患畜进食品质不良的草料 ,以及有毒植物 ,化学药品或误食农药处理过的种子等 ;营养不良 ,过重使役 ;其他内科病、寄生虫病、传染病的继发 ;以及过量使用广谱抗菌素后 ,改变了胃肠道的菌群结构等均可引起胃肠炎。2 症状患畜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排泄物恶臭 :重者染有血液、粘液和粘膜组织 ,后期肠音减弱 ,肛门松弛 ,排便失禁 ,体温40℃。3 治疗祛风解表 ,行气止痛 ,温中化湿 ,补气血。用自拟茯茶地椒饮 (地椒 1 0 0g、茯…  相似文献   

11.
茶为我国国饮。俗话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茶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随着茶的综合利用日益广泛,茶在多种领域的应用研究正积极展开,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 茶的功能茶叶的化学成分经分离和鉴定的化合物约500种,其中大部分成分具有营养功能和药效功能。1.1 茶的功能性成分茶的功能性成分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营养性。这类主要成份是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矿物营养素,如钾、钙、磷、微量元素等;呈味呈色类,如茶氨酸、游离氨基…  相似文献   

12.
盛唐以后,几乎是家家户户都饮茶。尤其是在陆羽《茶经》问世后,饮茶很快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千多年来热情从未减退,还带动了许许多多的域外人。陆羽,字鸿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生性嗜茶,悉心钻研茶学,以精深学识写成《茶经》三卷,他因此被后世奉为“茶神”、“茶圣”。  相似文献   

13.
所谓"茶艺",古代包括艺茶、茶叶烹制与品饮艺术.艺茶,即茶树种植技术;茶叶烹制即茶叶煮泡技艺;品饮即包括鉴赏、品评技艺,三者技艺达到如火纯青的高度即为艺术.从现代意义看,茶艺已不包括茶树种植和制茶技艺了.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美,茶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艺,而是达到一定艺术境界高度的高雅文化了.  相似文献   

14.
韦公远 《蚕桑茶叶通讯》2009,(6):F0003-F0003
茶除了来自茶树外,在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独具特色、非茶似茶的茶外“茶”,下面介绍几种有益于健康的茶。  相似文献   

15.
茶,久饮,可以益思、可以养性;茶馆,常往,可品茶论道,道尽天下时事……市场就如此茶,需时刻关注、不断评析,久之,便可把脉市场风云,运筹帷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是云南特产,应大力发展普洱茶文化,特别是普洱茶茶艺茶道文化。在普洱茶茶艺中,应对洗茶程序加以规范,将泡茶术语洗茶变为润茶更好。在具体操作上,普洱生茶润茶一道,普洱熟茶润茶两道,每道润茶时间不超过3秒钟,以促进普洱茶茶艺的规范和普洱茶冲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短穗和茶枝嫩梢扦插的试验研究,得出茶枝嫩梢优于短穗扦插,嫩梢扦插又以三叶梢效果最好的结论。继而又对采叶留穗茶园以及以苗襞苗进行了研究,分析茶枝嫩梢扦插的可行性。提出以茶枝嫩梢扦插替代短穗扦插的论点,建议嫩梢扦插以三叶梢为宜。  相似文献   

18.
茶礼与婚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礼兴起于唐代 ,在不少地区、民族 ,茶礼与婚俗密不可分 ,婚俗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茶 ,所以茶礼几乎成为婚俗的代名词。在一定程度上 ,与婚俗相连的茶礼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生活风貌 ,因而成为民俗学、民族学和文化学的组成部分。在婚俗中 ,茶象征着纯洁、坚贞和多子多福。“茶性最洁”表示爱情纯洁无瑕 ,“茶不移本”表示爱情坚贞不移 ,“植必生子”、“茶树多籽”表示子孙繁盛、家庭幸福。因此 ,茶得以深深地介入婚俗之中去 ,茶礼也就成为民间普遍的风俗。人类除了用语言和歌声表达爱情外 ,还凭借各种物品。以物为媒时…  相似文献   

19.
在贵阳地区以三个意蜂品系、三种管理方式进行了春季生产效益比较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揭示出蜜(y)、浆(x)产量间呈负的相关关系(r=-0.84)。同时,还提出了用蜜浆单价比(P)来衡量不同蜜浆产量组合间的经济效益。经比较分析,就现阶段我省春季蜜浆价格而言。养蜂者宜采用浆蜂原种、按产浆为主的方式生产;或选用浆本杂一代,按蜜浆兼顾的方式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TPS)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为基础,对茶多糖在降血糖、降血脂、抗凝血及抗血栓、增强免疫功能、降血压、减慢心率和增加冠脉流量、耐缺氧等主要方面的保健作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茶多糖的保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