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徐青  韩斌  沈维忠 《蚕桑通报》2021,52(2):33-34
传统蚕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适度规模蚕桑生产新型主体在各地蓬勃兴起.但蚕桑新型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着降本增效需求,发展现代化蚕桑业非常迫切.桑园数字化种植与管理是蚕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组成和重要体现形式.物联网通讯、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传感器、高效集成机械设备等新产品,可以加速蚕桑业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江苏省如皋市蚕桑业生产发展缓慢,产业整体形势严峻。立足农业、农村基层现状,分析了目前蚕桑生产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蚕桑产业巩固和发展思路构想,旨在为本地区蚕桑产业快速、高效、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召开全省蚕种产销工作会,其目的一是交流各蚕区生产情况,共同商讨发展现代蚕桑产业的有效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要抓住当前蚕桑产业市场行情看好的有利时机,搞好桑园管理,提高蚕桑业综合效益;三是要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落实2007年蚕种供应计划及整个蚕桑生产工作,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下面,就加快发展现代蚕桑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蚕桑生产作为一项传统的绿色生态产业,一直是临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临安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全市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蚕桑产业已成为天目溪、昌化溪流域蚕桑主产区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从蚕种生产到丝绸产品加工贸易的全程生产体系,蚕桑业发展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生产服务体系.2003年临安市被列为全省蚕桑发展的优势区域以及首批"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重点县(市),这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临安蚕桑产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着力打造优质茧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谈谈养好蚕的几点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业是一项密集形产业,发展蚕桑生产是形成一村一品、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郝志芳 《北方蚕业》2008,29(2):50-50
通过对榆林南部山区蚕桑蚕桑产业等方面取得成就的回顾,分析蚕桑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蚕桑业发展趋势提出榆林蚕桑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1加入WTO,对我市蚕桑业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蚕桑丝绸业作为晋城市的传统出口创汇产业,可以说和WTO的关系最为密切.茧丝绸作为我市出口创汇的一项主要农业产业,国际市场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加、蚕桑业的兴衰,以及这项产业的未来走向.加入WTO对我市的蚕桑业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相似文献   

8.
蚕桑专业合作社作为蚕农劳动和资本联合的新形式,组织生产经营的新体制,在现代蚕桑业中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004年在修水县蚕桑产业化领导小组、县委农工部、蚕桑局、工商局、民政局等部门的关怀支持下,漫江乡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蚕桑专业合作社成为推进高效蚕业规模化,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息烽县蚕桑业发展的背景及优势,阐述了蚕桑业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蚕桑业的目标;提出了构建县、乡、村3级服务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与推广栽桑养蚕新技术,多渠道延长蚕桑产业发展链条,多方扶持农民发展蚕桑产业和实施品牌战略等息烽县发展蚕桑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桑园杂草群落及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生产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项目,1994年7月云南省召开蚕桑工作会议,决定把蚕桑业建设成云南省又一骨干产业.楚雄州决定经过4年努力,将现有626hm2桑园发展到6000hm2.  相似文献   

11.
射阳县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蚕桑曾是该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项目,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达到了6 666.6 hm2,遍布23个农业乡镇,年饲养蚕种23万张,生产蚕茧7 500 t,年产优质无病桑苗10亿株,是享誉全国的优质无病桑苗基地,年实现蚕桑生产总值2亿元.在1995年丝绸行业大滑坡,出现了严重地毁桑现象,使全县的蚕桑业遭受了严重地打击.然而,该县蚕桑业基础雄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仍显示出相对较高的效益.但是根据蚕桑业的特殊性,目前仍有很多不利因素制约全县的蚕桑生产,在体制、机制乃至技术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快蚕桑业发展步伐,探索发展新路子,把射阳县蚕桑生产做大、做强,再创历史辉煌,笔者根据近几年实际,作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蚕桑业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创汇产业,历经5000多年而长盛不衰.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形势的需要,国家对蚕桑业实行"东桑西移"的战略调整,这是西部发展蚕桑的一个绝好机遇.  相似文献   

13.
<正>蚕桑业是泗洪县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曾为泗洪地方经济、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和致富农民作出了较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蚕桑生产布局得到优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栽桑、养蚕在部分地区已具一定规模,成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特色产业。目前,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对蚕桑产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抓住蚕桑生产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提高森林覆盖率等优点,重视蚕桑产业发展,将  相似文献   

14.
蚕桑生产是我县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 ,曾为富民兴涟作出较大贡献.但自1996年以来,由于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全县蚕桑业受到极大的冲击,生产徘徊不前,持续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然而,随着我国入世的完成,茧丝绸市场明显转旺,且我县发展蚕桑业自然条件优越,配套的茧丝绸加工企业基础比较雄厚,加之政府的重视,部分干部群众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较高,发展蚕桑业仍有着十分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前景. 1 蚕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桑园面积起伏太大,发展不够稳定 1990年前后,我县桑园面积一度达8000hm2,生产规模仅次于淮阴县和宿迁市,居老淮阴市第三位.到了20年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措施不力,桑园面积锐减到467hm2,年养蚕万余张,产茧仅达50万kg,处于全市落后位置.目前,蚕桑产业后劲不足,育苗建园,尤其是高标准建园很少,老桑、低产桑改造缓慢,桑叶、蚕茧单产不高,蚕室、蚕具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难以适应产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蚕桑生产时间短、见效快、成本低、收益大 ,是我县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近年来 ,由于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对全县蚕桑业冲击较大 ,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难度。随着我国加入WTO ,发展蚕桑业有着一定的优势和机遇。通过对蚕桑产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认为 ,在发展蚕桑业过程中 ,只有加强蚕桑基地建设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 建设蚕桑基地的可行性1.1 资源丰富 ,气候适宜 我县现有耕地 8万多公顷 ,未充分利用的土地面积比较大。气候方面 ,全年日照时数 2 2 93 4h ,平均气温 14℃ ,无霜期…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广西蚕桑业发展迅速,桑园面积从2000年的30万亩猛增到现在的201万亩,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目前,蚕桑业已经成为继甘蔗产业之后,广西又一重要的优势农业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传统蚕桑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否立足之地,能否得到稳定和发展,关键要看经济效益。目前蚕桑生产面临着比较效益低下,蚕农经营规模小,生产和市场风险大,因此蚕桑产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威胁。蚕桑生产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积极参与其竞争,保证其协  相似文献   

18.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农业生产中的一项传统项目,回顾和反思近几年蚕桑生产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对于正在出现恢复性生机的蚕桑生产确定今后的发展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使我市蚕桑生产走上稳定协调发展的健康轨道,必须以建设高效蚕业为目标,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一、产业化经营是发展蚕桑业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为了积极开发蚕桑副产品,努力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继续保持蚕桑业的稳定发展,开展了利用桑枝木屑为原料生产袋料香菇的栽培试验,并取得了初见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射阳蚕桑业的现状及发展蚕桑产业的重要性,分析了发展现代蚕业的优势。针对射阳县蚕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