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的传统项目,桑园面积、年发种量历史上最高达到11万亩、28万张。近几年因受茧丝绸市场的冲击,蚕桑生产严重滑坡,桑园面积下降到4万亩,年发种不足10万张。造成蚕桑下滑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茧丝市场的疲软,另一方面主要是蚕桑生产的产业化水平低、效益差、缺乏竞争能力。近两年来我市从加强基地建设着手,积极推进蚕桑生产产业化进程,较好地稳定发展蚕桑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大面积滑坡和蚕茧产量的急剧减少,稳定、发展蚕桑生产的呼声日益高涨。合理布局,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仍然是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蚕桑生产是我市农业生产中的一项传统产业和优势项目,茧丝绸行业对推动我市整个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农民收入和劳动就业,扩大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和反思我市近几年蚕桑生产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对于正在出现恢复性生机的蚕桑生产以及确定今后的发展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使我市蚕桑生产走上稳定协调发展的健康轨道,必须以建设高效蚕业为目标,大力推进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3.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广大农村脱贫致富重要的骨干项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势项目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传统特色产业。在蚕桑最辉煌的1994年,我市发种244.8万张,产茧102.3万担,农民茧款收入达6.4亿元,曾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皓梅 《北方蚕业》2004,25(2):43-44
蚕桑生产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两次大起大落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在市场经济下,如何积极有效地发展蚕业,组织生产,振兴蚕业经济,已成为我们蚕业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蚕桑产业化发展在我国山东等地,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因此,我们也要走产业化的道路,从体制上改变蚕桑产业化水平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设蚕桑生产基地,是我市发展蚕桑生产的必经之路,是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市政府从去年起,把建设蚕桑生产基地镇(乡)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作为我市今后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任务.市政府同意在去年建设六个蚕桑生产基地镇(乡),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今年新增加六个蚕桑生产基地镇(乡),扩大基地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6.
<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出现了一次飞跃.近年来,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又创造了农业产业化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它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走上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蚕桑生产也不例外,就目前蚕桑生产现状,推进蚕桑产业化经营显得尤为必要.它是保护蚕农利益,稳定生产基础,振兴蚕桑事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0我市蚕桑生产近几年发展较快,全市桑园面积累计达46667公顷,生产蚕茧近35000吨.由于体制不稳,各级部门削弱对蚕桑生产的投入,加之多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使我市的蚕桑生产潜伏着极大危机.本文仅为笔者一些肤浅的看法,谨与同志们商讨.  相似文献   

8.
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经济的多经骨干产业之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发展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大多数养蚕区(市)县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我市蚕桑生产具有普遍发展的广阔前景:一是蚕茧长期有销路,经济价值高,农民有积极性;二是重庆地区具有田边壁多和自然气候适宜的优越条件;三是有较为悠久的发展蚕桑生产历史,有丰富的栽桑养蚕经验.目前,国内外丝绸市场行情进一步好转,今春鲜蚕茧收购价格回升到每公斤13元的正常水平,丝绸销售价格也稳中有升,新一轮发展蚕桑生产的机遇已经来临.为此,笔者认为,各地一定要按照许忠民、陈光国副市长在和重庆市1998年蚕桑(种)生产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讲话要求,千方百计抓好今  相似文献   

9.
<正> 阆中是四川省蚕桑重点基地县(市)之一,蚕桑丝绸是市内的支柱产业,它对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富民兴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使我市蚕桑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蚕桑生产经营和增长方式得到“两个根本转变”,加快蚕桑基地乡镇产业化进程,实现“一优两高”蚕业。市委、市政府制定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新对策。  相似文献   

10.
前言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的传统骨干付业.无论从发展的广度或是经济效益上看、蚕桑生产都是我市经济腾飞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商品性生产.当前,世界正酝酿着"新的产业革命",向着信息社会的时代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继续稳定蚕桑生产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已取得的地位,如何继续利用和开拓我市优越的自然资源,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进而转化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农业的两个转化,搞好蚕桑战略发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我们调查了全市13个蚕桑重点乡(镇)的生产现状,听取了当地干群对蚕桑生产的意见,现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蚕桑在我市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市农村一项传统骨干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的蚕桑生产稳步发展。桑田面积从1978年的6.4万亩发展到1994年15.1  相似文献   

12.
张节伯  吴华 《江苏蚕业》2003,25(2):47-49
<正> 近几年,盐城市发展蚕桑生产已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基本融为一体,蚕业产业化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现有桑园21333.3hm~2,“九五”末茧丝绸全行业产值近10亿元,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蚕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一大亮点。现就盐城市蚕桑生产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及发展谈一些看法,谨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13.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的一项传统骨干副业,是茧丝绸系统工程的第一车间。在当前深化改革,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如何巩固发展蚕桑生产,落实蚕桑激励政策,完善  相似文献   

14.
<正> 盐城市的蚕桑生产,近几年来发展较快。1989年收购蚕茧2.385万吨,为1980年的(?).9倍,平均每年递增2265吨;比1988年增产(?)350吨,增长36.3%。我市蚕桑生产发展较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注重蚕桑生产基地建设,则是我市蚕桑生产能够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变化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近2年陕西省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变化调查情况看,一是养蚕劳动力结构呈数量缺乏、男性化、老龄化、素质下降的趋势;二是蚕桑生产经营观念由过去的农村多种经营转变为规模产业化经营;三是在政府退出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后,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功能要社会化。针对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发生的变化,提出要将实施蚕桑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作为应对生产基本要素变化的思路和对策,重建蚕桑产业发展基础、开发蚕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等支撑体系;要重点解决蚕桑生产主流方向、生产规模效益、蚕病危害与农村技术服务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发展蚕桑产业化经营,是我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措施。根据我省目前蚕桑生产现状,必须发展产业化经营才能摆脱困境走向繁荣。我省已具备蚕桑产业化经营的条件,有产业化经营的先进典型,能够加快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建议:合理调整布局,因地制宜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健全服务体系,支持农民生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17.
<正> 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治穷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主要经济项目,到1992年年底桑园面积已达2.33万公顷(35万亩),生产蚕茧2.5万吨,形成48个年产茧1500吨以上的基地乡镇,产量占全市的89%。同时由于蚕桑生产的发展带动了一批乡镇茧丝绸加工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一个有效途径。但当前我市的蚕桑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蚕桑生产面临的困难1.供求关系的转变,影响到价格的稳定。近几年国内蚕茧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已超过了需求的增长;国际上一些经济比较落后但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国家,在生丝主要消费国的大力支持下,也积极发展蚕桑生产,产  相似文献   

18.
刘波 《四川蚕业》2012,40(3):43-44
<正>我市蚕桑资源丰富,是全省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之一,蚕桑产业曾一直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受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茧丝价格下滑及"5.12"地震灾后重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市蚕桑产业严重萎缩,曾一度跌入历史低谷。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蚕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一项传统骨干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1992年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多年来,它为富裕农民,振兴农村经济,促进丝绸工业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两年来,随着茧丝绸的宏观失控,行业的严重滑坡,全面亏损,蚕桑生产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蚕桑生产能否再展雄风,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笔者试图从淮阴蚕桑生产大起大落的现象中,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就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蚕桑生产是我市一大优势我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气候适宜,经济技术条件好,并且具有发展蚕桑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蚕桑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市现有桑树四亿多株,养蚕农户一百五十多万户,占总农户数的50%以上,全市发种九十多万张,产茧四十一万多担,占全省蚕茧产量五分之一,名列全国第五位。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丝绸工业的发展。丝绸是我市外贸出口商品中的拳头商品,八六年占市创汇总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