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RAPD技术对威海(WH)、烟台(YT)和大连(DL)沿海自然群体和蓬莱养殖群体(PL)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实验使用了20条随机引物,对来自于4个群体的8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YT、PL、DL、WH 4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65.71%、62.96%、65.51%、57.57%,遗传多态度分别为0.195 4、0.184 1、0.189 7、0.173 8.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相比,遗传参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Gst在0.0257~0.0554之间,其中蓬莱养殖群体与其他3个自然群体之间发生了中等程度或接近中等程度的分化,而3个自然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低.经过UPGMA聚类分析,威海群体与大连群体之间亲缘关系最近,蓬莱养殖群体与3个自然群体之间亲缘关系均较远.  相似文献   

2.
目前,针对喀斯特地区的多自然型河流治理研究较少,而喀斯特地区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生态环境更为敏感、更加脆弱,对此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现有河流多自然特性评价体系、喀斯特地区河流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喀斯特地区典型城市河流多自然特性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含3个层次5大类19个评价指标,首次提出的5个重要评价指标权系数排名均在前10位,说明本体系更加完善,补充了以往研究中遗漏的重要评价指标。研究通过案例对比分析,表观多自然特性较好河段多自然特性量化评价分值明显高于表观多自然特性较差河段,进一步检验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合理性、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增殖放流3个月内象山港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增殖群体的摄食能力和生长速率,阐述了黄姑鱼放流初期对自然水体的生态适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放流结束1个月,黄姑鱼增殖群体的摄食能力较弱,空胃率高达80.95%,饵料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仅为自然群体的63.0%;肝脏指数较放流前明显降低,说明肝脏储能大幅消耗;特定生长速率仅为0.079%/d,个体生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随时间推移,增殖群体对自然水体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至放流结束2个月,其空胃率下降到了46.15%,饵料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上升到了2.16,与自然群体的空胃率(38.24%)和饵料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2.62)相比差距已经大幅度缩小,摄食能力明显提升,肝脏指数基本恢复至放流前水平;生长速率较前一时期明显加快,呈现出一定的补偿性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4.
抚远县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祖国最东北端,在行政区划6262.48平方公里总面积中,自然水域1185932亩,其中界江水域298256亩,大小河流50余条,自然泡沼700多个(面积在50亩以上的16个:最大的芦清河泡达1950亩)。鲜鱼最高年产量2535吨,一般年景在800吨上下波动。据调查证明,在抚远县自然水域中生存栖息的鱼类共21科,76种。  相似文献   

5.
2.孵化(1)自然孵化:自然孵化场又是产卵场,应与亲鳖饲养池配套。池四周是砖砌的围墙,中间是水,四周有宽约1米的斜坡陆地。池的一角设置一个24~30厘米高的沙堆,便于山瑞在水中潜伏。岸上设有三个与地面相平的沙地。深30厘米,宽80厘米,长120厘米。池底与水面平行,使沙保持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5,(3):33
<正>近日,由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完成的研究论文《全基因组重测序揭示猪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理及可能的属间杂交现象》以全文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遗传学研究领域顶级学术刊物《自然-遗传》。该文是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家猪开展了深度(25X)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是我国猪遗传育种领域第二篇发表于《自然-遗传》的论文。据悉,该实验室历时4年半,成功构建了覆盖我国24个省级行政区现有的68个  相似文献   

7.
仿刺参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间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卫星DNA技术对仿刺参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经过筛选的9个座位中,每个座位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4~12个。自然和养殖群体中,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分别为6.5556和5.8889,观测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6416和0.5635。根据群体中各座位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两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7970、遗传距离为0.2269。对两群体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发现,两群体在某些位点都出现了杂合子缺失现象,特别是养殖群体在位点Psj2022,其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达0.5164。结果表明,与自然群体相比,仿刺参养殖群体存在杂合度降低,遗传多样性下降的现象,这可能与人工养殖过程中,亲本群体较小,引起近交机会增加有关。应制定相应的渔业生产和管理措施加以保护,以使仿刺参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渔业信息》2014,(2):158-158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UTAS)的研究人员近日评估了海洋保护区对海洋生态的保护效果。在与国外科研人员及潜水专家合作后,UTAS的生物学家对40个国家1986个水下站点超过2000种海洋生物进行了观测和统计。基于这些数据,研究人员将87个海洋保护区(MPAs)的生态状况与其他海域进行了对比,评估MPAs的保护效果。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9.
1989年10月得到受精的细鳞大麻哈鱼胚胎,将温度升高,1990年1月孵出鱼苗。然后将其置于加速光照期条件至1991年4月雌雄个体达到成熟期,与自然产卵群体相比提前6个月。实际上所有雄鱼均达到成熟期而雌鱼成熟只有31%,10尾成熟雌鱼卵的能育性为1%—93%,卵重约为自然产卵重量的50%,但是胚胎到鱼苗的成活率能够与自然产卵种群相比,第二代鱼苗出现至饲养40天其成活率为74%,体重0.64g。  相似文献   

10.
北京水产学会赴乌兹别克斯坦淡水渔业考察团,于一九九五年四月六日至四月十二日,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淡水渔业进行了考察。考察团按计划对塔什干洲,锡尔洲的四个渔场,一个鱼苗繁殖场,一个热电厂的渔场和一个饲料厂及锡尔河进行现场考察。调查了两个鱼品市场,搜集了有关资料,现将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淡水渔业考察情况介绍如下: 一.与淡水养鱼有关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鱼类原良种场的发展之路,我们开展了淡水鱼类原良种场设施与水体自然净化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研究。结果表明,设施与水体自然净化系  相似文献   

12.
嵊泗人工鱼礁海域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明鱼礁生境中群落结构的组成情况,评估人工鱼礁投放取得的生态效果以及探索人工鱼礁投放对整个资源组成情况的影响,根据2004年-2007年嵊泗海域人工鱼礁区及周边海域和自然海域的资源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上述3个海域的资源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共发现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150种,其中鱼礁区119种。鱼类和节肢类在生物量和数量上均占较高比例,为3个海域的主要资源组成。鱼礁区在历次调查中共发现季节性优势种类11种,随时间的推移,鱼类作为优势种的次数增多。同步调查中,鱼礁区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其余2个海区,最高丰富度和多样性分别为6.349和3.303,鱼礁周边海域分别为3.982和2.158,自然海域为5.751和3.003。3个区域之间,鱼礁区和自然海域的相似度最高;其次是鱼礁周边海域和自然海域;鱼礁周边海域与鱼礁区的相似度最低。结论认为,鱼礁的投放有利于生物的栖息和聚集,对鱼类的诱集和分布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广东划定268个海洋生态红线区近日,《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获省政府批复并正式对外印发,《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了13类、268个海洋生态红线区,确定了广东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等控制指标,是广东省海洋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和底线,必须严守,不得突破。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的放流苗种遗传质量监测方法尚未建立,导致放流项目在苗种筛选过程中普遍未考查苗种的遗传质量。随着放流规模和范围的扩大,这一盲点将对放流海域的自然种群产生日益严重的遗传威胁。为逐步建立放流苗种遗传质量监测方法,该研究从遗传分歧度、遗传多样性水平、近交程度、遗传信息保持能力4个方面对比了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放流苗种群体与自然群体,对其遗传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群体间存在微弱遗传分歧(F_(ST)=0.016 1);放流苗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有效种群大小低于自然群体,而其近交系数均值与F_(IS)大于自然群体。上述比较证明,该苗种的遗传多样性素质低于自然群体,在遗传质量方面不能满足增殖放流要求,如果将此苗种进行放流可能产生多种负面遗传影响。从各指标偏差率看,有效种群大小的偏差率最高(-35.34%)是该苗种最突出的遗传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海蜇养殖群体的种质情况,了解海蜇自然群体与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本研究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获得的海蜇转录组数据,利用MISA软件筛选出5088个微卫星位点,挑选出100个微卫星位点设计引物,58个位点扩增出目的条带,其中25对微卫星引物具有多态性,并对江苏自然群体和辽宁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江苏自然群体和辽宁养殖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120、2.360,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112、1.738,期望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495、0.378,多态信息含量均值分别为0.420、0.311,香农信息指数均值分别为0.823、0.593。统计结果显示,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度多态性水平,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稍高于养殖群体。本研究的结果为海蜇遗传改良、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种质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人工控制自然交尾条件下中国对虾父本的微卫星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控制自然交尾条件下,在保持中国对虾雌、雄5∶1的交配比率下,获得了两尾交尾并产生子代的雌虾,同时有4个疑似父本需要识别.利用3个微卫星引物及其组成的三重PCR技术对4个疑似父本进行了鉴别,准确的找到了相应的与雌虾交尾的雄虾.这为建立半同胞家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将配对成功的五组花罗汉鱼分别置于五个水族箱中进行了繁育试验,并进行了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的对比。五组亲鱼平均产卵时间85分钟,平均孵化时间70小时,共产鱼卵13190粒,平均受精率82%,平均孵化率78%,共获幼鱼8680尾。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10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3个不同水系人工选育群体(“长江1号”、“光合1号”和七里海河蟹)和1个海河流域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结果显示,10个位点在4个群体中的等位基因数(N)为3~17,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5~9.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20~0.745,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66~0.66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87~0.716,近交系数(Fis)范围为–0.080~0.827。在40个群体–位点组合中,有13个群体–位点组合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海河自然群体相比,3个人工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略有降低,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范围为0.015~0.075,遗传相似度为0.7702~0.9401,遗传距离为0.0617~0.2611。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了群体UPGMA系统进化树,自然群体和“光合1号”聚为一支,而七里海河蟹群体单独聚为一支。综上所述,4个中华绒螯蟹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本研究将为中华绒螯蟹选育繁育和种质资源利用与管理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海阳市现有养鱼大棚500余个,大部分从事大菱鲆、半滑舌鳎等海水鱼类养殖,养殖用水为地下海水,模式主要为开放式或半开放式流水养殖,生产过程中养鱼大棚每天可产生20万t左右的养殖废水。目前,大部分养殖废水被直接排放到自然海区,不仅对自然海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也是极大的浪费。与自然海水相比,大棚养鱼废水具有水温变化幅度小、污染较轻,水中残饵和鱼类排泄物可以为其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在人工控制的模拟自然生境条件下,淞江鲈鱼苗的产业化繁殖技术,包括模拟自然生境系统的构建、亲本的采集及培育、产卵与孵化、水花鱼苗采集与培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