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农业》2006,(6):4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建设事业,它不是新村庄建设,也不是小城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他用"五个五"解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方方面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对于落实中央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士琴  陈潇 《现代农业》2007,(8):122-123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备受瞩目,因此我们需准确把握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推进新农村建设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后,以科学的理论做指引,结合现实,着眼长远找到建设好新农村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一、深化认识,切实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农业部门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抓手,也是我们把工作重心下沉到村、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战略基点。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转变”战略重点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一要转变农业发展理念。立足全局思考和谋划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推进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吉发[2009]29号)、<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吉办发[2009]35号)文件和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会暨启动"干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动员大会精神,进-步明确新农村建设重点责任部门的帮扶包保任务,集中力量支持1000个示范村建设,确保"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顺利推进,取得实效,现就重点责任部门包保分工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从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对"十五"期间福建农村扶贫开发的成效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了总结评估,认为农村扶贫开发是构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海峡西岸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与必然要求,提出了福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与推进措施,以期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进一步解决“三农”一项战略举措,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又一重大步骤。它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变农村面貌,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包舍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基地建设,培育特色产业,“异地搬迁”,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李静 《河南农业》2012,(16):15-16
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成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矛盾,解决好这一对矛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成因,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我市“十一五”期间农业信息化工作思路和发展规划。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因此,做大做强经济作物产业,事关农业全局,影响深远,前景广阔,意义重大。一、深化认识,发挥优势,更新观念1.要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标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劲东风的到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是  相似文献   

13.
论培养新型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突破口,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依据“燃烧理论”这一理论工具并借鉴中国华西村和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经验得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从农民主体入手,充分利用中国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改变农民精神贫困、依赖懒惰的思想状态,激发、点燃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合作意识。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湖南农业》为更好地提供现代农业新信息、新技术、新产品,为发展高效农业服务,促进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和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就此探讨农业机械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旨在促使农业机械化得到稳定的推进和发展,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先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法律依法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其中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客观分析了当前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其中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客观分析了当前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祥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220-220,222
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和存在问题,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