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也是各种害虫均寄主,最终一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分析小麦绵农6号不同播种量对农田杂草发生种类、发展规律及小麦经济产量的影响,为实现农田杂草的生态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麦田杂草群落主要由看麦娘、荠菜、猪殃殃、萍菜、短辐水芹、  相似文献   

2.
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争空间,传播病虫害,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影响小麦品质,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年麦播,底墒充足,利于杂草萌发出土,杂草将偏重发生,各地要抓住时机,加强防治. 一、麦田杂草发生规律 河南省麦田杂草主要有播娘蒿、猪殃殃、野燕麦、荠菜、小藜、米瓦罐、遏蓝菜、泽漆、婆婆纳、刺儿菜、田旋花、看麦娘等.麦田杂草出苗高峰期在小麦播种后15~20天,即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此期出苗的杂草约占杂草总量的95%.晚播小麦部分杂草在春季小麦返青时出苗.  相似文献   

3.
<正>莘县地处山东省西部,是山东小麦主产区,近年来麦田杂草发生逐年加重,尤其是恶性杂草猪殃殃、野燕麦等。麦田杂草不仅与小麦争水、肥和光能,还是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10%~30%。作者根据近几年田间试验观察,总结了莘县麦田杂草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防治措施。1发生情况莘县麦田杂草主要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藜、婆婆纳、王不留行、小蓟、黎、打碗花等阔叶杂草和野燕麦、节节麦、雀麦、看麦娘、碱茅等禾本科杂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商丘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确保安全生产是当前小麦生产上的首要任务.麦田杂草是小麦生产的一大危害,既影响小麦生产,又吸收田间土壤中的养分,影响小麦产量.因此消除麦田杂草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麦田杂草的主要种类 麦田杂草主要有节节麦、看麦娘、野燕麦、狗尾草、播娘蒿、猪殃殃、刺儿菜等.  相似文献   

5.
麦田杂草是指生长在麦田,分布广,为害小麦,非人工栽培的草本植物.它长期适应当地作物的生态条件,生长性较强,较为繁茂.为害较大的有40多种,如野燕麦、看麦娘、硬草、猪殃殃、刺儿菜、宝盖草、婆婆纳、麦家公、泽漆、荠菜等.  相似文献   

6.
不同密度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为麦田恶性杂草,目前在黄淮海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主产区麦田有分布、危害。为明确该草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特点和程度,2013—2015年在济南市研究了67.5、135.0、202.5 kg/hm~23个小麦播种量下,不同密度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小麦播种量下,大穗看麦娘密度为10株/m~2时小麦产量减产率达10.4%、6.6%、4.6%,草密度各为280、240、240株/m~2时小麦产量减产率为57.3%、62.3%、52.3%。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密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小麦播种量67.5 kg/hm~2、草密度为28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减少57.5%;小麦播种量135.0 kg/hm~2和202.5 kg/hm~2、杂草密度均为24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分别减少54.6%和36.2%。适时防除和适当密植可有效减轻大穗看麦娘危害。  相似文献   

7.
<正>一、发生现状1.稻茬麦田近年来,淮北地区稻茬麦田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猪殃殃、大巢菜、荠菜、碎米荠、繁缕、牛筋草、反枝苋等38个品种。杂草发生频度以看麦娘为首,其次为日本看麦娘、菵草、硬草、猪殃殃、波斯婆婆纳、牛繁缕、大巢菜;密度上以日本看麦娘最高,其次为猪殃殃、波斯婆婆纳、看麦娘、大巢菜、荠菜、牛繁缕等。  相似文献   

8.
<正>一、麦田杂草麦田杂草对小麦生产影响很大,一般发生程度可造成减产10%-15%,严重发生程度可减产30%-50%。小麦返青期后,冬前没有进行除草的麦田,杂草恢复生长。麦田杂草种类主要有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两类。阔叶杂草以播娘蒿、荠菜、麦瓶草、猪殃殃、麦家公为主;禾本科杂草以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看麦娘为主。1、农业防治。有条件的要进行锄划,人工除治行间杂草。还能提高地温、保水保墒、促进小麦群体发育。  相似文献   

9.
麦田杂草是指生长在麦田。分布厂,为害小麦;非人工栽培的草本植物。它长期适应当地作物的生态条件.生长性较强,较为繁茂。为害较大的有40多种,如野燕麦、看麦娘、硬草、猪殃殃、刺儿菜、宝盖草、婆婆纳、麦家公、泽漆、荠菜等。  相似文献   

10.
一、杂草 为害小麦的杂草比较多,麦蒿、荠菜、猪殃殃、泽漆、婆婆纳、雀麦、节节麦、小旋花、灰藜等多种,但能够造成小麦受害的杂草主要有麦蒿、猪殃殃、荠菜、婆婆纳、泽漆等5种.以麦蒿、荠菜为主要杂草的麦田,施用苯磺隆除草剂为主.75%苯磺隆每667m2用1~1.5g或10%苯磺隆每667m2用10~15g.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麦田杂草群落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 7级目测法调查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 6 9个样点的 6 38块麦田共计约 5 4 5hm2 的草害情况 ,数据转化成综合值后 ,进行主成分分析 ,并赋予生态学意义上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 ,决定江苏长江以北地区麦田杂草发生、分布和危害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土壤性质 地带性气候因素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生境相似 ,杂草群落有趋同性 ;可将 6 9个样点划分为 3个聚类群 ,即沿海旱茬麦类群、内陆旱茬麦类群和稻茬麦类群 ,各聚类群均有相应的优势杂草 ,粘毛卷耳、波斯婆婆纳、刺儿菜、猪殃殃等为沿海旱茬麦田优势杂草 ,内陆旱茬麦田的主要杂草是播娘蒿和麦家公 ,稻茬麦田的杂草优势种为硬草、棒头草 ,并就该地区杂草发生的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A four-year study of site-specific weed control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eed seedling distribution was sampled and mapped prior to and after post-emergence herbicide application in four fields planted with maize, sugar beets, winter wheat and winter barley, rotating on one site. Herbicides and other weed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applied site-specifically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weed populations. Different decision algorithms were used for chemical weed control methods in each crop. A weed treatment map was created to direct location and dosage of herbicide application. The sprayer was coupled with a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DGPS). The solenoid valves of the sprayer were open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tractor entered a weed patch characterized in the weed treatment map. For site specific herbicide application, a patch sprayer was developed that allowed variable rate application and the selective control of each section of the spray boom.  相似文献   

13.
硬茬复播玉米和大豆田主要杂草及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硬茬复播田杂草种类达15科27种。采用除草剂JNH-1,JNH-2或JNH-3进行苗前土壤处理,对已出苗和未出苗的杂草皆有极显著防效,一次用药不仅可保证作物苗期免遭草害,而且对作物生育后期的杂草也可达到有效控制。所用除草剂均对玉米、大豆安全。由于有效减轻了草害和虫害,大豆平均增产19.4%,玉米平均增产26.2%。  相似文献   

14.
除草药肥对麦田杂草防效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盆钵栽培和田间小区试验 ,研究新型高效复配小麦专用除草药肥对麦田杂草防效和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除草药肥对麦田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并对小麦有较高的安全性。杂草株总防效为 6 5 .3 %~ 92 .7% ,鲜重防效为89.0 %~ 93.5 %。除草药肥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改善经济性状 ,提高产量。盆栽试验增产 9.15 %~ 14 .5 % ,田间试验平均增产率为 9.15 %~ 14 .5 %。  相似文献   

15.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间发生杂草30余种,杂草发生密度较传统耕作增高31.8%~42.6%,杂草发生频度增加13.3%~31.6%,2年生及多年生杂草发生程度日益严重。杂草普查(踏查和定点观察法),在借鉴加拿大保护性专家的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除草(播后苗前、生长季、收获后)、机械除草(播前、苗期)、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除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除草在苗期茎叶喷雾用2,4-D丁酯、二甲四氯、护麦、骠马,抑阔宁+骠马、护麦+阔莠克、2,4-D丁酯+骠马除草配伍组合效果比较好,收获后用草甘膦进行秋季灭草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用浅旋+中耕除草效果比较好;机械与化学相结合用浅旋+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在河北省曲周县选择6个村庄的麦田进行春草秋治效果试验,不同村庄的小麦主栽品种不完全相同。采用对比试验设计,2013年11月中旬(小麦播种后1个月)利用自走式机械喷药机用苯磺隆150~18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施药,以不进行任何处理的麦田作为对照。2014年3月对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播娘蒿为该地区麦田的主要杂草;春草秋治可以有效降低示范方杂草的发生种类、田间频率和田间密度,降低播娘蒿的相对密度,个别地块甚至出现杂草灭绝的效果。春草秋治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关中西部麦田杂草主要有22种,分属10科22属,危害严重的有10种。6个生态区杂草种类,优势组合分布特点有一定差异,尤以地灌区与塬区旱地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杂草分布的因素 地理条件外,还有人为传播,耕作栽培,降雨量,化学除措等。  相似文献   

18.
野燕麦防除对冬小麦田间光照、养分和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5%顶尖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WP)对冬小麦田间的杂草野燕麦进行防除,测定田间离地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和野燕麦对养分、水分的消耗,观察野燕麦防除后对冬小麦田间光照、养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顶尖WP能有效控制冬小麦田间野燕麦的发生,对野燕麦的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7.27%~100.00%和98.86%~100.00%;野燕麦防除后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田间的透光率,改善小麦顶层的光照,同时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苯磺隆、多效唑对小麦壮苗及除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大田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除草剂(苯磺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混合喷施于小麦田。通过对小麦的株高、鲜重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POD活性的测定分析,探讨了苯磺隆、多效唑对小麦壮苗及除草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冬小麦拔节期混合喷施苯磺隆和多效唑,不仅可以改善小麦农艺性状、提高小麦产量,且对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桐麦间作系统中小麦各部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外小麦种子生物量差异显著,系统外的小麦生物量高于系统内;同一间作模式内生物量分布受距树行远近影响,处于模式中央的小麦各部分生物量都是最大的;影响小麦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和穗密度,间作模式和距树行远近对小麦种子生物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小麦总生物量影响较小.桐麦间作系统内外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差异较总生物量的差异小;影响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其次为距树行远近,而间作模式和小麦穗密度对其影响甚小;不同小麦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一致,在桐麦间作系统麦田东边,豫西832各部分生物量都有比西边减小的趋势,秸秆生物量平均减少5%;矮早各部分的生物量都有比西边增大的趋势,秸秆生物量平均增大6.5%,小麦种子生物量平均增大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