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水稻田间施N,P,K肥,及各种肥料不同比例试验,测出小区产量,经过回归分析,掌握最高、最经济施肥量,结合田间土壤N,P,K含量,计算出土壤养分较正系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参数,构建该区域水稻施肥模式,为水稻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稻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稻田间施N、P2O5、K2O肥,及各种肥料不同比例试验,测出小区产量,经过回归分析,掌握最高、最经济施肥量,结合田间土壤N、P2O5、K2O含量,计算出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参数,构建该区域水稻施肥模式,为水稻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究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测土配方是根据大豆种植地的土壤测试结果和肥料在田间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再依据大豆的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性能以及所选肥料产生的效应,合理的使用有机肥料,确定对大豆进行氮(N)、磷(P)、钾(K)及其他肥料的施用时期、数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科学》2016,(1):86-9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N、P、K肥分别做种肥,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抗旱转基因大豆田间杂草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N、P、K配施有效地减小了田间杂草的密度、数量以及杂草种类,增加了土壤养分以及水分,其影响程度为NP-KN-P;在N、P、K单施中,N肥的施用对杂草发生种类及数量的影响最大,K肥的影响最小,从而造成N肥施用后杂草密度、种类、数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和施用P肥、K肥处理,其影响程度为NPK。因此仅从减少田间杂草群落角度,各种施肥处理的影响程度为N-P-KN-PCKKPN。  相似文献   

5.
石赛芬 《云南农业》2012,(11):22-2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肥对小麦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无论配方施肥,还是常规施肥,缺素区籽粒对N、P2O5、K2O养分吸收量均比其他施肥处理的低。施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显著,小麦产量是全肥区大于缺素区,配方施肥大于常规施肥,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亩增产134.4kg,增产48.84%,增收268.8元。常规施肥N、P2O5、K2O肥料利用率分别为13.48%、12.99%、11.40%;配方施肥N、P2O5、K2O肥料利用率16.88%、8.94%、18.73%。试验表明,无论配方施肥还是常规施肥,氮素是供试土壤的第一限制因子。因此,要注重N、PO、KO肥料的合理使用,均衡土壤养分的比例来提高化肥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年三熟制栽培的田间定位施肥试验 ,探讨水稻、大豆、油菜对不同施肥的反应及土壤养分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在低丘马肝泥水稻田三熟条件下每季施N 75kg/hm2 ,P2 O53 7.5kg/hm2 ,K2 O 75kg/hm2 ,稻、豆、油全年增产效果显著 ,增产 3 65 2 .5kg/hm2 ;不同作物施肥的增产效果是油菜 >水稻 >大豆 ;几种施肥处理的单位面积油分、蛋白质产量增加 ,尤其是NPK、NP、P区的油菜蛋白质及油分产量较CK增加 2 .8~ 3 .7倍 ;连年定位施肥对大豆、油菜成熟期植株体养分含量的影响较大 ,不同的施肥处理和作物不同的器官均不相同 ;经 4年施肥后的不同施肥区的土壤全N、P、K含量变化不明显 ,而速效态养分则随不同肥料处理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中产田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水稻肥料利用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肥料利用率或是产量及经济效益,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均优于常规施肥处理。测土N2P2K2比常规N2P2K2纯N、P2O5、K2O分别少施50.7kg/hm2、19.5 kg/hm2、6kg/hm2,但测土N2P2K2比常...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肥效试验,分析结球甘蓝氮磷钾施肥效应、最佳施肥数量、施肥配比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试验表明,以氮肥增产效果最佳,钾肥次之,氮磷钾施肥效应为N>K>P.通过氮磷钾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结球甘蓝最佳经济产量5 049.35 kg/亩,其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20.3 kg/亩、6.5 kg/亩和11.7 kg/亩,N∶P2O5∶K2O=1∶0.32∶0.57.  相似文献   

9.
<正>一、试验目的为探求准确可靠的土壤供应养分量、有效养分利用系数、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利用率、作物最佳施肥量和养分配比等重要的测土配方施肥参数,建立和完善适于我镇推荐玉米施肥的土壤有效养分分级指标体系,构建土壤养分数据库与施肥模型,简化推荐施肥方法,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二、试验方法采用3414设计方案进行田间N、P、K肥料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香蕉N、P、K肥施用量,为建立香蕉平衡施肥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香蕉进行N、P、K肥料"3414"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肥料效应回归分析,拟合建立产量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二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模型。[结果]适量的N、P、K肥料对香蕉的增产效应明显,过量施肥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在生产中N、P、K肥宜选择适宜的用量。建议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计算推荐施肥量,试验土壤的香蕉最佳产量为44.193~45.904t/hm2时,对应的N、P2O5、K2O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795.1、262.3、1236.9kg/hm2,其N、P、K施肥比例为1∶0.33∶1.55。[结论]试验结果可供与试验地(黏壤土)相类似的土壤类型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