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葡萄病理性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害是葡萄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直接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果园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从葡萄病害的病原菌、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加以综述,分析我国葡萄病理性病害及其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我国葡萄病害研究方面亟待开展的工作,为葡萄病理性病害的深入研究与可持续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也为我国葡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葡萄透翅蛾 1危害症状葡萄透翅蛾是葡萄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蛀食葡萄为害。幼虫主要为害嫩梢顶端,幼嫩叶柄、卷须、花穗梗等。枝蔓受害后,肿胀变粗,有灰褐色湿润虫粪排泄于近圆形的蛀孔处,其上的叶片发黄,果实脱落,  相似文献   

3.
葡萄是嘉兴市的主要果树之一,由于葡萄生长时期本市处于高温多雨季节,特别是6~7月份的梅雨天气.湿度大、光照少,非常有利于葡萄病害的滋生蔓延.常常引发病害大流行,严重影响葡萄的品质和造成大面积的减收。病害的严重危害已成为制约本市葡萄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摸清本市葡萄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从2003年起,我们在嘉兴市凤桥和大桥2个乡镇开展了葡萄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葡萄二星叶蝉,也叫葡萄小叶蝉。除危害葡萄外,也危害梨、苹果、桃等。主要以若虫、成虫聚集在葡萄叶的背面吸食汁液,造成较大的失绿斑点。严重时叶片苍白或焦枯,影响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主要危害葡萄,近年来由于它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逐年加重,巳成为影响吐鲁番葡萄安全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摸清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地区的越冬情况。我们通过两年的大田普查,结合定点系统监侧,对葡萄斑叶蝉的越冬场所、寄主、越冬死亡率及斑叶蝉迁入、迁出越冬场所的时间等进行调查。初步查明了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地区的越冬情况。  相似文献   

6.
葡萄白腐病是由白腐盾壳霉菌寄生引起,属半知菌亚门,系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果粒和穗轴,近年来,湾坞镇的葡萄种植户在对葡萄病害的防治过程中,有的由于防治办法单一,造成病害耐药性增强,白腐病的危害也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随着巨峰系鲜食葡萄品种的引进,在全国掀起了葡萄生产的高潮,葡萄新产区不断出现,老产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葡萄一跃而成为全国栽培最普遍的水果之一。镇江市的葡萄产业也随着巨峰葡萄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葡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平棚架栽培能大幅度提高葡萄品质,种植葡萄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因此以水平棚架为主要形式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形成了以生产精品葡萄为特色的镇江葡萄产业。  相似文献   

8.
葡萄二星叶蝉,又名葡萄斑叶蝉、葡萄小叶蝉、葡萄二星浮尘子,俗称小蠓虫等。Erythmneura apicalis Nqua.属同翅目、叶蝉科,是葡萄生产中主要害虫之一,在全国不少省区发生为害,一般在通风不良、杂草繁生的葡萄园发生为害较重。同时还可为害桃、苹果、梨、山楂、樱桃等。  相似文献   

9.
1999-2001年,在宁夏葡萄种植区病虫害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葡萄主要害虫二斑叶蝉、葡萄缺节瘿螨、葡萄红蜘蛛、葡萄金龟子等优势类群进行重点监测和防治技术的调查研究,并对其发生规律、生活习性进行室内外观察。  相似文献   

10.
葡萄二星叶蝉(Erythreura apicalis Nawa)又称二点浮尘子,是我国山葡萄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山葡萄的生产造成较大的危害,加强葡萄二星叶蝉的防治,对山葡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葡萄产业在敦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敦煌葡萄产业发展历程、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葡萄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了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大做强葡萄产业的思路和对策,做好葡萄产业这篇文章,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瓯市自1986年引进种植巨峰葡萄已经20多年,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成为建瓯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管理不菩等原因,致使葡萄霜霉病大面积暴发流行,给葡萄种植户造成很大损失,其中2010年建瓯市葡萄霜霉病发生面积达1.5万亩,造成损失三成,最高损失达五成。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种植户增产增收的关键。现将巨峰葡萄霜霉病暴发原因和综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07,(7):F0002-F0002
上虞市绿原果业有限公司是葡萄专家陈增灿创办的一家集葡萄果品生产、新品中试栽培和葡萄实用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于一体的民营果业公司。公司投资200余万元,建有大棚葡萄生产基地,面积150亩。主要栽培美人指、维多利亚、秦龙大穗、比昂扣等高档欧亚品种葡萄,年产葡萄鲜果约12万公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我国南方葡萄产业迅速发展,不仅面积逐年增加,葡萄品种也日渐丰富,因其结果早、易高产、见效快、效益好,葡萄产业成为多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由于南方气候原因,在葡萄梢果生长的高峰季节病害滋生蔓延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减少了果农收益。南方葡萄的病害主要有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以及炭疽病等。基于此,分析了南方葡萄几种病害的表现及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及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南方葡萄栽培品种主要以藤稔、高妻为主,据介绍,我国南方数万公顷葡萄95%以上为巨峰系品种(欧美杂交种),由于品种结构过分单一,采收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经济效益不高。近几年来,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纷纷研究和利用大棚避雨栽培技术,打破了南方不能种植欧亚种葡萄的禁区,使南方的葡萄生产逐渐呈现更新换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黄叶病是我市木纳格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自2000年在阿图什木纳格葡萄上发现黄叶病以来,该病害迅速扩大蔓延,危害葡萄生产,对葡萄产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葡萄叶蝉是葡萄上的重要害虫。危害葡萄的叶蝉主要有2种,即二黄斑叶蝉和葡萄斑叶蝉,2种叶蝉常混发,对葡萄生长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铁岭市葡萄发展迅猛,已达近10万亩。全国葡萄发展也呈饱和状态,葡萄产业正处低价位状态.传统的粗放管理已不适应葡萄产业的稳步发展。葡萄已进入改良品种、提高技术的大好阶段。葡萄套袋技术是提高果树品质.生产无公害葡萄.提高葡萄经济效益的主要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黄龙 《北京农业》2014,(30):52-53
葡萄种植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葡萄产量是种植者的目标。基于此,结合葡萄重视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葡萄产量的主要路径与方法,包括选用适宜的品种,加强肥水、枝叶、花果管理,应用果实套袋技术,重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全 《农村科技》2007,(5):58-59
2003年起,70团开始种植冰酒葡萄,至今已发展到67公顷,种植品种主要有蛇龙珠、梅鹿辄等。冰酒葡萄是在温度-10℃左右果粒中细胞水结冰,在糖分自然分离出来时所采摘的葡萄,是酿制冰红、冰白葡萄酒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