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定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在680例人工流产中静脉给药472例,宫颈局麻给药208例,对2组的镇痛效果、出血量等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给药组472例中有效418例(88.56%)。宫颈局麻组208例中有效147例(70.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无1例发生人流综合征。结论:安定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人工流产术能有效地减轻人工流产时孕妇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且不增加手术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笑气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笑气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用利多卡因宫颈局麻联合笑气吸入镇痛行人流术 10 0例作为观察组 ,同期采用单纯笑气吸入镇痛行人流术 10 0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及手术时间。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笑气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比单用笑气好 ,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21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8例于人工流产术前1h顿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102例术前不服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术时宫口大小、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人流术中宫口扩张程度>7号者为97例(占89.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RAAS的发生率(3.7%)则明显低于对照组(18.6%)(P<0.01);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能软化宫颈,扩张宫颈口,减少RAA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孕6~10周要求终止妊娠的未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宫颈旁4点、10点注射2%利多卡因共5mL,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病人在扩宫效果、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扩宫效果、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笑气联合盐酸丁卡因胶浆在人工流产中应用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站门诊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术前吸入笑气后在术中扩宫前向宫颈管注入盐酸丁卡因胶浆;B组术前单纯吸入笑气未做任何子宫颈神经麻醉阻滞。比较两组的镇痛的效果、宫颈松弛程度及人流综合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程度均优于B组,A组的出血量较B组的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1例。结论笑气联合盐酸丁卡因胶浆在人工流产联合运用,镇痛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使用的安全性及其效果。方法将50例ASAI~Ⅱ级,接受改良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D组(2%利多卡因15mi加0.5%左旋布比卡因15ml混合液),F组(2%利多卡因15ml加0.5%左旋布比卡因15ml加地佐辛5mg混合液)各25例。观察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手术开始后麻醉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D组(P〈0.05),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D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明显缩短痛觉消失时间,延长作用持续时间,改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的不同途径给药途径对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盐酸氨溴索经静脉给药(A组32例)、气管内给药(B组38例)及联合气管、静脉给药(C组36例)3种方法防治HMD,比较3组HMD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HMD发生率:A组为15.6%(5/32例).B组为10.5%(4/38例).C组为5.6%(2/36例);以C组的HMD发生率为低.但3组间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C组例中无1例死亡.A组死亡2例.B组死亡1例。C组的呼吸衰竭、肺出血、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8%,明显低于A、B组(P〈0.05)。绪论:联合气管、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防治HMD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呼吸衰竭、肺出血、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孕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得立安栓对宫颈的扩张作用及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 2 4 0例 ,随机分成 2组 :A组于人工流产前 2 0min肛门塞入得立安栓一粒 ;B组于人流术中用直径 6mm棉签浸湿2 %利多卡因放置宫颈管内约 2min ,观察两组宫颈扩张难易程度与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及其程度、出血量等指标。结果 :应用得立安栓后A组扩张宫颈管腔 (1 .87± 0 .5 1 )mm ,B组扩张宫颈管腔 (1 .5 0± 0 .5 7)mm ,A组与B组比较 ,具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1 ) ;镇痛效果以A组为佳 (P <0 .0 1 ) ,发生人流综合征及其程度比较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得立安栓在早孕人流术中有较好的扩张宫颈及镇痛作用 ,可降低人流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异丙酚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0--2001年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分为双异丙酚组90例、对照组110例(不采用任何干扰措施),对两组,脑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双异丙酚组术中镇痛有效率为100%,无1例发生人流综合症。麻醉诱导2min及手术结束时孕妇收缩压、心率及呼吸比用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及术后至离院时间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双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行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对照组应用丙泊酚。结果观察组使用丙泊酚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07.40±13.67)vs(160.86±14.12)mg,P<0.01],两组受术者意识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松驰者明显多于对照组(587.3510例,P〈0.01),观察组的人流综合征及术后腹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中的血压和心率则比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丙泊酚和盐酸戊乙奎醚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有效防止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镇痛作用。方法: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50例,其中100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泵分二阶段注入异丙酚进行麻醉,另外150例(对照组)未使用任何镇疼措施。观察术前、术中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镇痛效果、副作用等。结果:两组术前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术中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动脉压(MAP)降低大于20%者观察组有16例(16.0%),而对照组有59例(39.3%);HR减慢大于20%者为观察组有7例(7.0%),而对照组有44例(29.3%);宫颈松驰观察组95例(95.0%),对照组88例(58.7%),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完全无痛率为100%,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0。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好,可减少人工流产术的副作用,是一种较好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人工流产可给受术者带来某些创伤,如精神上、心理上的紧张或抑郁,机体的痛苦及器官的损伤等.为了减轻人工流产时患者的痛苦,我们在行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术前5 min宫腔内注入盐酸利多卡因,可同时起到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中疼痛的作用,且不增加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祝虹  林建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8,16(1):55-55,61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灌注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意义。方法:8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腹腔穿刺灌注(腹腔)组46例,静脉给药(静脉)组40例。结果:腹腔组治愈率为89.1%,静脉组治愈率为4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腹腔组总有效率为100%,静脉组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穿刺灌注抗生素用于治疗盆腔炎疗效优于静脉给药抗炎治疗,且方法简单,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撵讨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69例.随机采用臂丛颈丛联合阻滞(n=25)、肌间沟臂丛阻滞(n=21)、颈丛阻滞(n=23)。麻醉阻滞使用局麻药均为1%盐酸利多卡因+0.25%盐酸布比卡因混合液。局麻药中常规加入1:20万的肾上腺素。记录各组麻醉敢果以及有无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颈臂丛联合组麻醉阻滞效果最好.其优良率达100%,高于颈丛阻滞组(78.26%)和肌间沟臂丛阻滞组(66.67%)(P〈0.05)。而3组不良反应对比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颈臂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阻滞效果满意.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腹腔灌注抗生素治疗盆腔炎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灌注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意义。方法:8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腹腔穿刺灌注(腹腔)组46例,静脉给药(静脉)组40例。结果:腹腔组治愈率为89.1%,静脉组治愈率为4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腹腔组总有效率为100%,静脉组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穿刺灌注抗生素用于治疗盆腔炎疗效优于静脉给药抗炎治疗,且方法简单,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与催产素静脉给药对晚期妊娠引产的成功率、剖宫产率、并发症。方法:1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治疗组用米索前列醇100μg一次性阴道给药,对照组静滴催产素2.5~10IU。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率达87.5%,显著高于催产素组66.25%(P<0.005);用药至规则宫缩时间和总产程与催产素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剖宫产率为13.75%,显著低于催产素组35%(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阴道给米索前列醇较静脉滴注催产素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成功率高,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无明显副作用,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早期宫角妊娠18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早期宫角妊娠的效果。方法31例确诊为早期宫角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采用宫腹腔镜下联合治疗,对照组(13例)在B超下行常规刮宫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β-HCG下降时间、月经恢复情况及再次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手术全部成功(100.0%),优于对照组的7例(53.8%);治疗组术中出血量(25.0±6.3)mL,较对照组的(52.6±23.4)mL少;治疗组HCG下降时间为(4.6±2.3)d,短于对照组的(12.6±8.7)d(均P〈0.05)。经随访,治疗组术后妊娠9/12例,对照组为5/10例。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组较传统刮宫手术组治疗早期宫角妊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的疗效。方法: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220例,分为实验组(n=120)及对照组(n=100),实验组以2.0mg/kg剂量实行双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术中以4—10mg/kg的速度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按常规人工流产手术方法操作。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恢复时间、人流综合征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人工流产应用双异丙酚麻醉是一种安全、效果好、手术质量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与传统有痛人工流产术的疗效及患者的可耐受性。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给予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静脉麻醉,同时选择100例早孕妇女行传统人工流产术,观察麻醉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出血量、子宫收缩,并分别记录麻醉恢复及不良反应,麻醉和手术期间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有效率达100%,无1例发生RAAS。2组患者在子宫收缩和出血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对孕周大于8周,特别是B超提示可见胎芽时,2组在出血量上差异显著。麻醉恢复快,不良反应小、麻醉和手术期间血压和心率下降较明显,清醒后可迅速恢复。结论:对于小于8周的孕妇作无痛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麻醉不良反应小、恢复快,不影响子宫收缩,不增加出血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甘敏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5,23(2):203-203,217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下人工手术流产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治疗性试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设立试验组(n=16 2 )和对照组(n=16 0 ) ,试验组用异丙酚结合芬太尼,对照组予局部麻醉下施行人工手术流产,监测两组镇痛效果、术中出血量、宫颈松弛情况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镇痛效果:对照组0级2 6例,1级5 8例,2级6 4例,3级12例;试验组16 2例均为0级。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显著(H c=188.76 ,P<0 .0 1)。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 5 .2±4 .1) m L,试验组为(2 6 .3±3.1) m 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以试验组患者宫颈通过6、7号扩宫器率为高(10 0 .0 % vs75 .0 % ) ,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则以对照组为高(6 .9% vs0 .6 % ) ,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1)。结论:异丙酚加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好且安全,对呼吸功能抑制轻微,不良反应少,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