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万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64-8766
分析了产业转型三大任务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育的倒逼机制的形成和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博弈模型分析,深化了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倒逼机制的内涵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指出产业转型需要宏观领导,而政府应该倡导企业推行现代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新移民的重要来源之一。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要充分考虑其在城市的发展问题,要从城市接纳的角度做好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将职业教育融入社区教育体系,从生存与生活两个维度做好职业教育的类型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展开问卷调查,实证考察了心理安全感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人际安全感对其城市经济融入、心理融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不显著;新生代农民工的控制安全感对其城市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其心理融入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就如何使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13-216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农民工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培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问题研究显得不够。为了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培育问题,有必要进行比较研究,将全国分三类地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研究,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拟对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研究,并以陕西省兴平市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和思想状况为实证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核心价值观培育情况进行初步探讨,从而归纳出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核心价值观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从价值主体的自觉性、价值追求的趋同性、价值观念的多元性、价值目标的发展性等四个方面概括出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的特征 ,进而在分析其价值观成因的基础上,着力从完善和落实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相关制度、注重人文情感关怀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提升工程等方面给出了培育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情绪量表和SCL-90,对随机分层取样的561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情绪智力及4个维度与心理健康及9个维度之间显著性负相关,自我情绪调控与运用情绪进入了新生代农民工总体心理健康及各因子的回归模型中,二者共同有效预测其总体心理健康及预测心理健康及9个因子,自我调控和运用情绪能力是预测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其所具有的资源禀赋是创业行为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对创业机会的识别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广东省202个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经济资本3个维度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资源禀赋,建立其对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新水平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实证探讨。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素质较高,资源禀赋对创业机会整体上有着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识别创业机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经济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识别创业机会的解释能力较差,这可能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有一定的关联性。从资源禀赋的新视角探求其对创业机会的影响机理对政府制定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农村新生力量,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与父辈不同的价值观。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是其城市化内驱力,知识结构是其城市化基础,国家的政策导向逐渐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以职业分化为视阈,基于2016年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和南昌6城市的893个实地调查数据,利用Ordered-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类型、就业状态的不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也不同。体力型职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负向影响,技术型和智力型职业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自雇者与他雇者相比有更高的市民化意愿。研究认为应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分化的力度,增加不同类型的职业渠道,提升农民工就业的实现程度,从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就业培训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实现非农就业的关键。在回顾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特征,给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实施要点,以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促进其非农就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出生地的海南大学生在存在空虚上的差异;分析不同依恋风格的海南大学生在存在空虚上的差异。方法:方便取样,采用《存在空虚问卷》和《亲密关系体验经历量表》对海南省2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消极行为维度的得分上有显著差异(t=-3.30,P0.05),不同出生地的大学生在价值感维度上有显著差异(t=-2.38,P0.05)。2.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存在空虚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17.20,P0.001),在价值感(F=13.69,P0.001),意志自由(F=13.64,P0.001),消极情绪(F=13.16,P0.001),消极行为(F=6.53,P0.001)的结果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已然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人生观、恋爱观、价值观等方面表现了独特的"新"特征。但中国城乡二元体制却在改革中成为了农民工融入城市发展的主要障碍。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发展深入探讨,结合政府、组织化主体、群体个人提出相应策略,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找到个人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黄侦  邓习赣  包力 《农业考古》2015,(1):332-338
作为一个过渡群体,农民工身上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双重人格。为了探讨农民工不同文化人格类型在人口统计特征维度上的差异及这些差异对消费行为和决策的影响,本文选择赣粤地区农民工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文化人格的男权取向、关系取向、进取取向、消费取向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出生年代、教育程度的农民工在文化人格的不同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教育对文化人格的各个维度都具有显著影响;出生年代对个人传统性具有显著影响,对个人现代性的消费取向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对进取取向不存在显著影响;农民工文化人格特征进一步影响了其对不同产品的购买意向。结论对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生活在城市的农民",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因户籍制度所造成的身份认同的尴尬境遇,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双重政治排斥,从而造成其政治权利的"悬空"。这一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认知和利益保障,同时也对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构成极大的威胁。基于弗雷泽正义理论的视角,从经济、文化、教育培训和政治四个方面对当前阻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在"再分配""承认"及"代表权"这三个维度上的困境,最终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承认政治"和"正确代表权"寻找可行路径,以期促进对新生代农民工承认政治的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教师职业价值观对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工作绩效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采用教师职业价值观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和工作绩效问卷,对64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①教师职业价值观在性别和教龄上有显著差异;②教师职业价值观与工作绩效和满意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③工作绩效3个维度能部分中介声望地位价值取向影响工作满意度的效果,组织管理价值取向透过人际促进绩效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以2010年河南省安阳、郑州、南阳3市区的外来人口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城镇居民和新生代农民工在工资获得上存在的差异、影响因素及其受到的歧视程度。调查结果表明,2个样本在工资获得上存在明显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受人力资本、户籍和行业分类及性质的多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视,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农村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加快,催生了农民工这一新的群体,而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这一特殊人群在社会化进程中缺乏公平对待与保护,渐渐成为社会弱势群体。本研究在研究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的基础上,界定河北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基本概念,阐述河北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就业现状。同时以河北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就业者为调查对象,对就业权益保障与考察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河北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分别从人力资本水平、收入水平以及劳动关系三个角度提出改善河北省女性农民工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研究不断加强对河北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保护,维护这一群体的劳动权益,实现河北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真正的"体面就业"。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6):114-117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工群体就业代际差异逐渐突显出来,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在发生变化。根据淮安、常州两市调查数据,用就业流动率来衡量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基于代际视角,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统计,并对其建立稳健O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代际差异明显,升职机会对两代农民工均有显著的影响,同时性别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农民工创业细分为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2个相互衔接的过程,基于江苏省308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创业政策认知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以被动式替代型为主,内在创业动力不足;农民工对创业政策的认知处于较低水平,创业农民工并未充分获取创业政策资源;创业政策对农民工创业意愿向创业行为的转换起到推动作用,但对创业意愿的激发作用不显著;不同类型创业政策对农民工创业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创业培训政策的影响最为突出。政府可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特征和实际需求,制定复合型创业政策,既要有效激发农民工创业意愿,又能为具备创业意愿的农民工付诸创业行动提供支持和保障,积极探索农民工创业保险制度,努力营造人人想创业、人人能创业和人人敢创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崔宁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8):223-227
通过对2013 年全国范围内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个人特征、职业特征、社会福利与保障特征以及社会认同特征4 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四大维度变量、两个模型,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回归分析结果,分析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