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研究中山杉单板快速漂白工艺,采用H_2O_2和NH_4HCO_3作为漂白剂进行单因素漂白试验,以漂白单板的色差△E~*和白度差△W~*来评价漂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条件下,H_2O_2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对漂白效果影响较小,NH_4HCO_3质量分数25%时漂白效果更好。结合极差与方差分析,筛选出适合中山杉单板快速漂白的工艺:V(H_2O_2质量分数15%)∶V(NH_4HCO_3质量分数15%)=1∶1、处理温度70℃、处理时间3 min,此条件下漂白试样色差值为19.6,白度差值为15.1%。研究结果证明了H_2O_2和NH_4HCO_3复配漂白剂对于中山杉单板的作用,为单板快速漂白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尾巨桉单板水抽提后进行漂白正交试验.以漂白后单板的色差和白度为评价指标,推断出对漂白效果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温度、时间、硅酸钠质量分数、过氧化氢质量分数.较佳漂白工艺为:温度70 ℃,时间90~120 min,过氧化氢质量分数5%,硅酸钠质量分数1.2%,pH值9~10.  相似文献   

3.
齐菁 《辽宁林业科技》2019,(4):39-40,68
以椴木单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氧水作为漂白主剂进行漂白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在单板的漂白处理中,稳定剂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iO3在单板漂白处理中可以起到稳定H2O2的作用,提高漂白效果,其浓度变化对漂白单板白度值变化影响显著,稳定剂Na2SiO3浓度为0.5%时,漂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桉树单板材色,用酸性橙为染色试剂对漂白弦切桉木单板进行染色,选取NaCl质量分数、酸性助剂质量分数、染料质量分数、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为工艺参数,进行桉木单板染色试验和上染率测定。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染料最佳质量分数为0.01%、NaCl最佳质量分数为0.2%、酸性助剂最佳质量分数为0.1%、最佳时间为4h、最佳染色温度的为70℃,此时,桉木单板的上染率最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氧水作为主漂剂漂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集成薄木,以漂白温度、漂白时间和双氧水质量分数为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对漂白后薄木的白度值和色差进行检测和分析。在综合考虑漂白效果和生产成本后,得出较佳的杉木集成薄木漂白工艺参数为:漂白温度50℃,H2O2质量分数4%,漂白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6.
香樟树瘤单板漂白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樟树瘤单板具有天然的美丽花纹,但因其颜色较深,限制了其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为了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选用过氧化氢作为主漂白剂,探讨各漂白工艺对香樟树瘤单板漂白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本试验确定的漂白工艺条件下,香樟树瘤单板的白度可由原来的14.2%~16.7%提高至41.4%.  相似文献   

7.
对一种新合成的石油树脂施胶剂在漂白硫酸盐木浆中进行了应用实验.探讨了施胶时胶料用量、硫酸铝用量、pH值等因素对施胶效果的影响,得到的最佳施胶工艺为(相对于绝干浆的质量分数):胶料2 %、硫酸铝3 %、阳离子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0.2 %、碳酸钙<20 %,pH值6.2,采用逆向施胶.实验结果表明,石油树脂施胶剂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有较好的施胶效果,加填碳酸钙后可明显提高纸张的白度和不透明度.  相似文献   

8.
结合软木材料的特点,分析研究漂白剂的性能,选取过氧化氢(H_20_2)作为软木材料的漂白剂;采用SC-80C全自动色差计对漂白试样进行白度的定量测量,综合考虑定性观察和定量检测的结果,确定软木材料的最佳漂白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浓度为9%,漂白时间为60 min,漂白温度为70℃,漂白液的pH值为10.以白度为评价指标,各因素对漂白效果影响的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时间,过氧化氢浓度,pH值.各因素对白度的影响都很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几种常见的氧化型和还原型漂白剂对变色北美鹅掌楸木材进行漂白试验,对漂后试材进行目测观察及测色仪测定色度指数比较其漂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北美鹅掌楸木材的一般漂白,氧化型漂白剂优于还原型漂白剂.在考虑环保和对材面纤维的影响等因素的条件下,低浓度过氧化氢对漂白对象有很好的漂白效果,较佳的工艺条件为:H2O2质量分数6%,pH值为9,5 ~10.0,Na2SiO3质量分数0.4%,温度70℃,时间60~ 90 min.  相似文献   

10.
杨木单板染色工艺对颜色坚牢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酸性大红GR、酸性黑ATT和酸性橙Ⅱ为染色试剂,选取染色温度、染液pH值、固色剂和均染剂的质量分数为工艺参数,进行意杨单板染色试验和颜色坚牢度测定。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温度为80℃、pH6.5时,颜色坚牢度最大;固色剂质量分数0.1%时可达到较好的固色效果;均染剂质量分数为1.0%时颜色坚牢度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1)用桉木生产漂白化学浆,包括硫酸盐法和碱一蒽醌法制浆;(2)用按木生产漂白半化学浆,主要是中性亚硫酸盐半化学高得率浆;(3)用桉木生产漂白化学机械浆,包括冷碱法和亚硫酸盐法制浆;(4)用桉木生产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中纤板板面具有更好的色泽,增加销量,文章就如何提高中纤板表面白度进行了试验性研究。采用以草酸、漂白粉、VBL型荧光增白剂、双氧水为主剂的处理配方分别用涂刷的方法对小样中纤板表面进行增白试验,通过测定和分析处理效果发现,草酸、双氧水是适合中纤板板面增白的处理剂,综合考虑处理结果,以及成本和环保要求等因素,最后确定H2O2(27.5%)、NaOH(5%)、Na2SiO3(5%)以适当比例混合和浓度为5%的草酸为最佳中纤板板面增白配方。最后采用喷雾法用最佳处理配方对大样中纤板进行增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两个配方对中纤板表面进行喷雾增白处理,白度分别可提高42.6%和17.5%,处理成本分别为127.11元/m^3和38.35元/m^3。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纳米TiO2改性薄竹机理与工艺,分析薄竹切面、薄竹厚度、浸渍压力与浸渍时间等工艺因素对薄竹附载TiO2效果的影响,并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环境扫描电镜技术手段,分析了薄竹改性处理前后的表面元素组成、元素变化、TiO2分布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浸渍时间90 min、浸渍压力0.10 MPa、薄竹厚度0.3 mm、径切面纹理的薄竹、纳米TiO2溶液浓度0.5 g/L、浴比1∶10~20、常温浸渍纳米TiO2溶液改性薄竹工艺是可行的,TiO2附载率约为1.3%。  相似文献   

14.
泡桐木材漂白过程中双氧水分解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对一组木材复合漂白进行了研究,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双氧水质量浓度,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泡桐木材漂白过程中双氧水分解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氢氧化钠预处理对木材漂白促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NaOH的稀溶液处理泡桐木材,观察桐木渗透性、木材颜色的变化不碱液对泡桐木材漂泊白效果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OH稀溶液对木材颜色没有明显损害作用,能显著提高桐木的渗透性,促进木材漂白效果。泡桐木材经过2d的0.3%NaOH稀溶液预处理,再经2%的硫代硫酸钠漂白处理3d,半年老化后测色,桐木表面和内部的白有度比未处理材显著提高,色差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活性染料对杨木单板染色耐光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分别对杨木单板进行染色,分析并确定耐光性最佳的染料及此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活性染料染色杨木单板的耐光性最佳;确定出的最佳染色工艺参数为:染料浓度10g/L,染色时间2.5h,染色温度60℃,浴比20:1。这一研究结果为杨木单板仿制珍贵木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生产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选择压力(P)、热压板温度(T)、单板张数(N)三个因子各3个水平,进行完全随机试验,测定每张单板的温度变化,以靠近热压板处单板与中间单板的温差△T为指标,分析双因子交互作用对预干单板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压干燥初始、中间、最终三个阶段,各因子以及二因子、三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对单板的温度分布有显著影响。①初始阶段,不同热压板温度下压力越大△T越小,不同压力下单板张数越少△T越小,不同热压板温度下单板张数越少△T越小。②中间阶段,对于不同压力,热压板温度为120℃下的△T最小;不同压力下,单板张数为5时的△T最小;不同单板张数下,120℃时的△T最小;③最终阶段,不同压力下热压板温度越低△T越小;不同压力下单板张数越少△T越小;对于不同单板张数,120℃时△T最小。  相似文献   

18.
Teak veneer was treated with a commercial hemicellulase from Thermomyces lanuginosus in sequence with hydrogen peroxide or a hydrogen peroxide-laccase mixture to improve the veneer surface color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reduce the necessary amount of hydrogen peroxide. The removal of a small portion of hemicellulose from the teak veneer surface could be carried out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hemicellulase preparation as 0.05 xylanase unit/ml for 30 min. The veneer samples immediately after the hemicellulase treatment were subjected to the designated concentr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or hydrogen peroxide-laccase mixture at 60°C at pH 6.5 for 4 h. The changes in veneer color were measured by using imaging technology as percentage change in gray scale. A treatment combination of hemicellulase containing xylanase, hydrogen peroxide, and laccase yielded a color improvement close to that achieved using 20% hydrogen peroxid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micellulase pretreatment could improve the bleachability of teak veneer surfaces treated with hydrogen peroxide or hydrogen peroxide-laccase mix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