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杂种优势与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托桂型菊花品种‘QX-053’为母本,非托桂型菊花品种‘南农惊艳’为父本配制组合,调查F1代10个花器性状在2012和2013年的表型,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花器性状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个花器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除花径、舌状花数、舌状花长和管状花宽外,心花直径、舌状花宽、管状花数、管状花长、最深齿裂长和花柱长等6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10个花器性状中,花径、心花直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管状花数、管状花长和花柱长均符合A-0模型,即无主基因控制,可能受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多基因控制;而舌状花数、管状花宽、最深齿裂长符合B-1模型,即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的两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3.85%、42.86%和52.00%。  相似文献   

2.
光反应周期在切花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生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状。选择光反应周期差异较大的6个品种配置3个杂交组合:‘Q-17’ב绿黄红边’、‘南农庐火’ב迷你黄’和‘Q1-39’ב黑心黄’,3个组合分别获得了386、208和181株F1后代。光反应周期的变异系数依次为5.85%、10.94%和8.76%,现蕾期、露色期、株高、节间长和叶片数等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6.27%~27.21%之间,光反应周期在3个组合F1群体中的中亲优势分别为5.81、6.88和9.69;除‘Q1-39’ב黑心黄’组合的株高中亲优势不显著外,其他的5个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正向或负向中亲优势。混和遗传模型分析发现,光反应周期、现蕾期、露色期在3个杂交组合中的遗传模型存在差异。光反应周期在‘Q-17’ב绿黄红边’组合中符合A-1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50.4%;在‘南农庐火’ב迷你黄’组合中符合A-0模型,没有主基因控制;在‘Q1-39’ב黑心黄’组合中符合B-1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84.93%,属于高度遗传力。  相似文献   

3.
张宇 《现代园艺》2014,(15):13-14
对3个百日草自交系用griffing方法 1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杂交组合的结实率、花头直径、纵切舌状花轮数等性状的配合力,对亲本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头高度、花梗长、株幅性状主要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影响,纵切舌状花轮数性状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影响。株高、分枝数同时受加性与非加性效应的影响;J7在育种上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全雌黄瓜单性结实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闫立英  娄丽娜  娄群峰  陈劲枫 《园艺学报》2008,35(10):1441-1446
 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黄瓜强单性结实雌性系‘6401’ 与非单性结实自交系‘6429’、‘6426’杂交组合多世代群体的单性结实性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全雌黄瓜单性结实性在不同遗传背景下遗传表现基本一致,单性结实性遗传均表现为不完全隐性基因遗传,符合E-1-1模型,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两组合第1主基因显性效应、主基因显性×显性互作效应以及多基因效应较大。‘6401×6429’组合的B1、B2、F2群体(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1.36%、72.31%和76.78%;‘6401×6426’组合的B1、B2、F2群体(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0.50%、75.39%和74.58%。强单性结实全雌黄瓜品种选育以双亲均为强单性结实为宜。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最适合在银川地区栽培的丽格海棠品种,以6个丽格海棠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各品种的株高、冠幅、茎粗、根长、分根数、叶片数、分枝数等生长性状,分析了不同品种丽格海棠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和花期观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6个丽格海棠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生长性状和观赏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贝姬’‘公主’‘巴克斯’的生根情况良好;生长性状表现由高到低依次为:‘巴克斯’(Barkos)、‘贝姬’(Peggy)、‘公主’(Borias)、‘小春’(Netja Dark)、‘黄丽斯’(Blitz)、‘橙水晶’(Orange Stone)。最适宜在宁夏生长且开花性状比较好的是‘巴克斯’和‘贝姬’,可大规模推广种植,‘橙水晶’表现较差,不建议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6.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9):200-200
选用3个切花菊品种为母本,4个盆栽小菊为父本,以3X4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衍生的12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估算了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7个观赏性状的配合力和群体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7.
切花小菊的分枝性状是其株形和观赏品质的重要构成因素。研究切花小菊主要分枝性状的配合力,为杂交亲本合理组配提供依据。通过4 × 3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7个切花小菊亲本及其F1群体的总侧芽数、一级分枝数、一级分枝长度、一级分枝角度、二级分枝总数、二级分枝长度、二级分枝角度,共7个分枝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和群体遗传参数。除总侧芽数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外,其余6个分枝性状均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各亲本在分枝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GCA),以及不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和总配合力(TCA)差异较大。‘Monalisa’除一级分枝数的一般配合力为负值,其余各性状的均为正值,是培育疏散型新品种的优良亲本。‘Qx-021’(除二级分枝总数)和‘Qx-096’各分枝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为负值,是紧凑型新品种的优良亲本。杂交组合‘Qx-021’בQx-098’、‘Qx-081’בQx-098’的一、二级分枝数的总配合力较高,其余5个性状的总配合力均为负值,是选育紧凑型切花小菊的优良组合。7个分枝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很高(73.81% ~ 94.41%);除总侧芽数(1.88%)外,各分枝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在60%以上,受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菊花绿色品种相对稀少,育种难度较大,遗传机制报道较少。以舌状花绿色、平瓣的栽培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绿叮当’为母本,与舌状花白色、平瓣的野生种毛华菊(C.vestitum)进行杂交,将其秋季开花的453株后代作为遗传群体,选取舌状花的色相角h值和色相a*值、舌状花瓣数和花序直径这4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这些性状呈连续变化,有极显著的中亲杂种优势,舌状花的色相角和花序直径有极显著的超亲优势;(2)色相角h值、色相a*值和舌状花瓣数均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8.74%、90.34%和76.20%;花序直径由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其主基因遗传率为41.20%。此外,杂交后代舌状花大多为平瓣,与双亲一致,少量个体出现管瓣与匙瓣。舌状花的色相角h值、舌状花瓣数及花序直径都分别与舌状花色相a*值显著相关。由此可见,在这个绿色菊花品种与野生近缘种杂交的拟测交F2代群体中,舌状花的色相a*值主基因遗传率高,并与其他花部性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不育性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两种不同的遗传分析模型, 研究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不育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运用Griffing Ⅱ的方法进行遗传效应的分析, 就不育度而言, 加性作用的方差占总的遗传方差为21.89% , 而显性作用的方差为78.11%; 广义遗传力为97.22% , 狭义遗传力为21.23%。配合力的比较结果表明, 5个不育亲本中, 523-16的一般配合力最高, 达3.17; 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是606-7 ×102, 达10.42。用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遗传规律的研究, 结果表明, 影响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育性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一对加性- 显性主基因+加性- 显性- 上位性多基因模型(D模型) ,主基因的遗传率为82.03% ~94.12% , 微效基因的遗传率为0.14% ~10.94% , 两种遗传分析模型研究结果均表明: 主基因的显性作用在不育性表达中占主导地位, 但主基因的加性作用以及微效基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黄瓜单性结实世代遗传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研究了黄瓜6个世代雌花数、单性结实果数、单性结实产量3个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基因效应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方差(即狭义遗传力)分别占总方差的24.80%、34.75%和34.31%;显性方差均相对较小,显性势均为正向部分显性;控制这3个性状的最少基因对数分别为3、3、4对;选育黄瓜单性结实新品种宜采用杂交育种法,3个性状适宜的选择世代分别在F2、F4和F4代。  相似文献   

11.
宋雪彬  高康  戴思兰  季玉山  王朔  刘昊 《园艺学报》2020,47(Z2):3023-3024
‘东篱知秋’菊花以大菊品种‘太液池荷’为母本,以重瓣性高、不同色系的‘紫如意’、‘金丝荷’和‘朱紫蛟龙’等混合花粉进行人工杂交,经连续选择育成的新品种。花期早,主要观赏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舌状花粉色,植株低矮,直立性强,适于盆栽,可以满足北京地区国庆节用花需求。  相似文献   

12.
高康  宋雪彬  戴思兰  季玉山  王朔  刘昊 《园艺学报》2020,47(Z2):3025-3026
菊花新品种‘东篱金辉’是以大菊桂瓣品种‘银盘托桂’为母本,以花粉量大、不同色系的‘钟声’、‘清水莲’和‘红十八’等混合花粉进行人工杂交,经连续选择育成。全桂型,主要观赏期为10月下旬—11月中旬。舌状花正黄色,植株低矮,直立性强,适于盆栽,可用于北京地区节日布展或庭院观赏。  相似文献   

13.
宋雪彬  高康  戴思兰  季玉山  王朔  刘昊 《园艺学报》2020,47(Z2):3029-3030
菊花新品种‘东篱雅韵’是以中国传统大菊品种‘玉狮子带’为母本,以重瓣性高、不同色系的‘桃花浪’、‘永寿墨’和‘金背大红’等大菊品种的混合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杂交,经连续选择育成。重瓣性高,主要观赏期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舌状花基部红色,先端黄色,盛开时向外翻卷,植株低矮,直立性强,适于盆栽观赏,可以用于北京地区节日布展或庭院观赏。  相似文献   

14.
高康  宋雪彬  戴思兰  季玉山  王朔  刘昊 《园艺学报》2020,47(Z2):3027-3028
菊花新品种‘东篱紫蛟’以中国传统大菊品种‘玉狮子带’为母本,以综合性状良好、花径大、不同色系的‘清水莲’、‘仙潭秋水’和‘银虎啸’等传统大菊品种作父本进行人工混合授粉,经连续选择育成。花径大(20 cm),主要观赏期11月上旬—下旬。舌状花外侧为白色,内侧为粉色;管状花黄绿色。植株低矮,直立性强,适于盆栽观赏,可以用于北京地区节日布展或庭院观赏。  相似文献   

15.
张蒙蒙  戴思兰  王青  方志军  季玉山  王朔 《园艺学报》2018,45(12):2459-2460
小菊新品种‘东篱红云’和‘东篱月光’均以自育株系‘388’为母本,以从德国Brandkamp公司引进的多个品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连续选择育成。‘东篱红云’舌状花粉色,观赏期9月下旬到10月下旬。‘东篱月光’舌状花展开前嫩黄色,展开后变为白色,观赏期9月中旬到10月下旬。开花期均早,株形圆整,分枝性强,适于盆栽或地栽,可以满足北京地区国庆节用花需求。  相似文献   

16.
小菊新品种‘枫林黄星’是以‘Branice Sunny’为母本,‘183’株系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舌状花亮黄色,头状花序直径3.7 cm,冠幅63.8 cm,单株着花1 007朵。‘枫林红晕’是以‘388’株系为母本,从德国引进的多个品种为父本混合授粉选育而成,舌状花中上部粉色,下部白色,头状花序直径3.6 cm,冠幅60.2 cm,单株着花847朵。两个新品种冠幅大,株形紧凑丰满,呈半圆形,群体效果良好,适于北京地区秋季绿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桃树菊花花形、窄叶形、白化与黄化叶色及盘龙形与垂枝形树形等6个性状的遗传特性,以‘粉菊花桃’ב红根甘肃桃1号’、‘红花重瓣垂枝桃’(简称‘红垂枝’)ב粉菊花桃’、‘S9’ב粉菊花桃’、‘粉菊花桃’ב瑞光2号’、‘红珊瑚’×(‘粉菊花桃’ב瑞光2号’)为组合配制F_1和F_2代,研究菊花花形、叶片白化及垂枝树形的遗传特性;以‘98-4-32’ב金蜜狭叶桃’、‘99-7-14’ב金蜜狭叶桃’及‘99-7-15’ב金蜜狭叶桃’为组合配制F_1和F_2代,研究窄叶形遗传趋向;以‘北京2-7’ב白花山碧桃’为组合配制F_1和F_2代,研究叶片黄化遗传特点;以‘红垂枝’ב帚形山桃’及‘96-7-56’ב帚形山桃’为组合配制F_1和F_2代,研究盘龙形树形的遗传。结果表明:在蔷薇花形与菊花花形组合中,"蔷薇形/菊花形"表现出2对等位基因(Ch/ch及Ch_2/ch_2)控制的遗传特性,且蔷薇形对菊花形为显性;在铃形花形与菊花花形组合中,F_1代蔷薇形表现为二者的中间类型。在‘98-4-32’ב金蜜狭叶桃’及‘99-7-14’ב金蜜狭叶桃’组合中,"宽叶/窄叶"表现出2对等位基因(Nl/nl及Nl_2/nl_2)控制的遗传特性,且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在‘99-7-15’ב金蜜狭叶桃’组合中,"宽叶/窄叶"表现出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特性。叶片"正常/白化"表现出1对等位基因(Wl/wl)控制的遗传特性,且正常对白化为显性,白化基因可能来自‘粉菊花桃’;叶片"正常/黄化"表现出2对等位基因(Yl/yl及Yl_2/yl_2)控制的遗传特性,其中1对为显性时对另一对具有抑制作用,黄化基因可能来自‘白花山碧桃’。直立树形同时表现为盘龙形与垂枝形及盘龙形与开张形的中间类型;"开张形/垂枝形"表现出1对等位基因(We/we)控制的遗传特性,且开张对垂枝为显性。结论:菊花花形由2对隐性基因(chchch_2ch_2)控制;窄叶形可能由2对隐性基因(nlnlnl_2nl_2)控制;叶片白化由1对隐性基因(wlwl)控制;叶片黄化可能由2对等位基因(Yl_yl_2yl_2或Yl_2_ylyl)控制;仅盘龙形与直立形由1对等位基因(Br_2/br_2)控制,其中盘龙形基因型为br_2br_2;垂枝形由1对隐性基因(wewe)控制。  相似文献   

18.
高康  宋雪彬  戴思兰  季玉山  王朔  刘昊 《园艺学报》2020,47(Z2):3031-3032
菊花新品种‘东篱雅致’是以中国传统大菊品种‘绿朝云’为母本,以花形奇特、不同色系的‘钟声’,‘清水莲’和‘笑靥’等传统大菊品种作父本进行人工混合授粉,经连续选择育成。舌状花松针形,粉、绿复色。植株低矮, 直立性强, 适于盆栽观赏, 主要观赏期11月中旬—下旬,可以用于北京地区节日布展或庭院观赏。  相似文献   

19.
不同辣椒亲本同一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不同,同一亲本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不同。株幅、果长、果宽、单果质量、门椒节位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干特殊配合力方差,基因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株高、每株果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大于一般配合力方差,主要是由非加性基因效应决定,不能固定遗传。亲本691各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大,678次之;组合678~685与682~691各主要经济性状特殊配合力较高。因此,亲本691、678是优良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