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薇绒蚧是常州地区一种较难根治且严重影响紫薇生长的害虫.为了防治该害虫,选用马拉硫磷乳剂、氧化乐果乳剂2种药剂,在紫薇绒蚧发生严重的8-9月采用不同浓度的药液对紫薇绒蚧进行致死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稀释1000倍的50%马拉硫磷乳剂和稀释400倍的40%氧化乐果乳剂对紫薇绒蚧的致死率均较高,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以针对...  相似文献   

2.
紫薇绒蚧是常州地区一种较难根治且严重影响紫薇生长的害虫。为了防治该害虫,选用马拉硫磷乳剂、氧化乐果乳剂2种药剂,在紫薇绒蚧发生严重的8~9月采用不同浓度的药液对紫薇绒蚧进行致死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稀释1000倍的50%马拉硫磷乳剂和稀释400倍的40%氧化乐果乳剂对紫薇绒蚧的致死率均较高,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发生规律进行有效地药物防治。  相似文献   

3.
选用3%啶虫脒乳油、5%吡虫啉乳油、3.2%阿维菌素乳油、5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研究其对紫薇绒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3 000倍液、5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10 000倍液对紫薇绒蚧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于紫薇绒蚧的防治,关键在于加强检疫拦截,防止其传入非发生区。一旦发现,要迅速扑灭,以免扩散蔓延,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省宿迁地区,紫薇绒蚧(Eriococcus lagerostroemiae)是危害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innaeus)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本研究发现,紫薇绒蚧在宿迁每年发生3代,以若虫和雌成虫的形式在紫薇树体上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先后化蛹、羽化,进行交配和产卵。若虫每年有3个发生高峰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8月上旬至8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紫薇绒蚧防治的重点时期在4月下旬越冬若虫活动高峰期和6月中旬若虫成熟高峰期。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防治以5波美度石硫合剂的效果最好,夏季防治首选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阿维菌素300倍液。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45-146
紫薇绒蚧是扬州市江都区花卉紫薇植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1年发生3代,危害时影响紫薇的观赏效果和生长。若虫裸露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介绍了紫薇绒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控制介壳虫危害,2012-2017年对延安市果树园林植物主要介壳虫种类及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选用40%杀扑·嘧磷·噻(狂杀蚧)乳油1 000倍液、25%噻嗪酮(蚧严)悬浮剂500倍液、4%阿维·啶虫咪乳油1 000倍液、40%啶虫咪·毒死蜱(蚧必治)乳油800倍液对发生最严重的桑白蚧、球坚蚧和紫薇绒蚧3种介壳虫进行田间防效试验,7d后进行防效调查。同时对3种介壳虫进行了周年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有7种介壳虫危害果树园林植物,初步掌握了延安市介壳虫的种类和发生情况。田间防效表现为狂杀蚧达到93.76%,蚧严83.96%、4%阿维·啶虫咪防效达到79.92%、蚧必治达到91.19%,这说明4种药剂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最好的药剂为狂杀蚧1 000倍液和40%啶虫咪·毒死蜱(蚧必治)乳油800倍液。同时周年化学防治技术试验也取得了显著效果。2016年7月1日调查结果显示,3种介壳虫虫口密度大幅度减低,其中降低幅度最大的是紫薇绒蚧,其次是球坚蚧,再次是桑白蚧。2016年11月30日调查结果显示,在冬季和初春采用毛刷蘸石硫合剂液体刷掉和捏杀枝干上的虫体,可大大降低虫口基数,为后面的防治起到很好的作用。2017年5月15日调查显示,紫薇树上没有介壳虫,碧桃树上的球坚蚧活虫率为0.66%,桃树上桑白蚧存活率为1.79%。  相似文献   

7.
紫薇绒蚧是胶东地区一种常见观赏树种,但由于其容易遭受病虫侵害,根治比较困难。本文结合胶东紫薇绒蚧生物学特性与危害,针对病害发生规律进行安全、经济、高效的药物种类进行对紫薇绒蚧害虫进行了不同处理浓度的喷雾和涂环防治试验,针对紫薇绒蚧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进行了研究,在实际防治实践中取得了良好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紫薇绒蚧在武功县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为紫薇绒蚧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紫薇绒蚧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薇绒蚧1年发生3代,每只雌蚧产卵216.7±103.1粒,成虫,若虫吸食紫薇绒蚧的石榴等的汁液,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同时虫体排泄的蜜露诱发煤污病菌大量孳生。常使叶片呈污黑色,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加速植物条或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10.
紫薇绒蚧是宝鸡地区观赏植物紫薇和石榴上的常发性害虫,影响紫薇和石榴的观赏价值,文章就紫薇绒蚧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对巩固紫薇和石榴的绿化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桑白盾蚧若虫分散转移期,用石硫合剂1波美度、煤油乳剂30倍液、30%强力杀蚧微湿颗粒剂200倍液、40%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雾枝条和树干,防效显著。在成虫期,用石硫合剂1波美度喷雾枝干,能强烈抑制卵的孵化。  相似文献   

12.
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8%安纳微乳剂500倍液防治橘全爪螨、400倍液防治柑橘黄圆蚧若虫、500倍液防治柑橘潜叶蛾均有较好的效果.安纳微乳剂在柑橘上使用安全,成本低,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3.
柿绒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柿绒蚧(Eriococcus kaki Kuwana)在灌阳1年发生6代,以若虫和成虫在树干裂缝,1、2年生枝条轮痕、芽基、芽鳞片及干柿蒂上越冬。次年柿树萌芽期开始活动,第1代至第6代低龄若虫高峰期分别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初、5月下旬末至6月上旬初、6月下旬末至7月上旬初、8月上旬至中旬初、9月上旬到中旬初、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初。各虫态历期:卵9-15天,若虫22-136天,成虫6-140天。用99.1%敌死虫(机油乳剂)或融杀蚧螨清园喷杀,然后在第一代若虫高峰期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加25%扑虱灵1500倍液喷雾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防治桃桑白蚧的理想常规农药,为当地控制桃桑白蚧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6种杀虫剂,进行9个处理、4次重复的田间药效试验,观察各杀虫剂防治桃桑白蚧的田间药效。[结果]以26%蚧必杀乳油2 000~3 000倍液和5%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对桃树桑白蚧的防效较为突出,其次为20%甲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和2.5%蝽虱蚧桑乳油2 000倍液;而当地常用的3%金世纪乳油2 000倍液和48%乐斯本乳油2 000倍液的药效显著低于以上杀虫剂。[结论]选用26%蚧必杀乳油2 000~3 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白色水乳剂2 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2.5%蝽虱蚧杀乳油2 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2 000倍液进行交替使用,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桃桑白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紫薇绒蚧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方法]采用数字万用电表和低温培养箱测定紫薇绒蚧1龄若虫、2龄若虫、蛹和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紫薇绒蚧不同发育阶段按过冷却点值由低到高依次为2龄若虫、蛹、雌成虫、1龄若虫,分别为(-22.62±0.16)、(-20.85±0.23)、(-17.53±0.22)、(-10.31±0.14)℃。体液结冰点也以2龄若虫最低,为(-22.12±0.21)℃;蛹次之,为(-19.43±0.22)℃;雌成虫、1龄若虫结冰点较高,分别为(-16.21±0.16)、(-9.93±0.15)℃。[结论]紫薇绒蚧的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杏球坚蚧在张家口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雌成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卵,5月中旬卵孵化,9月下旬进入越冬期。药剂防治以3月中旬越冬若虫出蛰期和5月下旬初龄若虫盛期为防治适期;在防治适期可喷施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和2.5%功夫水乳剂2 000倍液和防治效果可达86.63%~97.15%.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对吐伦球坚蚧越冬代若虫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杏树树体流动花芽膨大前,吐伦球坚蚧越冬代若虫体背开始产生蜡丝时,筛选出合适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治.[方法]用20种药剂对介壳虫若虫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并选择室内防效好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室内筛选出16种药剂,在药后第6 d其防效都大于90;,选择了其中11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药后12 d顺式氯氰菊酯1 500倍+甲维盐2 500倍混剂、蚧必治1 000倍液、金速扑杀+3;0#柴油及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3;0#柴油防效均可达97;以上;毒死蜱+3;0#柴油、蚧虫毒1 000倍液、8Be石硫合剂、滴一滴8 000倍液、阿克泰4 000倍液的防效也可达94;以上.[结论]11种药剂对吐伦球坚蚧越冬代若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杏树鬃球蚧在伊犁野果林暴发,严重威胁了野杏的生存和野果林生态系统。为了有效遏制杏树鬃球蚧危害,采用喷雾法在室内筛选出对杏树鬃球蚧表现出较高死亡率的药剂,并在杏树鬃球蚧越冬2龄若虫出蛰期和1龄若虫涌散期进行地面人工喷雾试验和无人飞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5种药剂对杏树鬃球蚧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在4.32%~81.19%,其中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出蛰期、涌散期若虫的校正死亡率最佳,分别高达81.19%、73.2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杏树鬃球蚧越冬2龄若虫出蛰期,使用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14天防效均达74%以上,其中5%甲维盐微乳剂6 000倍液防效高达91.33%;飞防作业区以吐尔根药后7~8 d的虫口减退率最高,为50.96%。在1龄若虫涌散期,使用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悬浮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14天防效均达71%以上,其中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悬浮剂1 000倍液防效高达89.28%;飞防作业区虫口减退率为55.17%,防治效果为36.23%。可选用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悬浮剂作为当前防治杏树鬃球蚧的理想药剂,可有效遏制杏树鬃球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一、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第一、二代幼虫主要危害树梢,第三代以后主要危害梨果。梨小食心虫蛀果孔小,不易发现,但脱果孔大而明显。防治方法:用性诱剂捕杀,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在7月中、下旬开始喷药,常用药剂有:5%阿维虫清5000倍液、25%蛾螨灵3000倍液、水剂绿色功夫3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剂20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灭幼脲3000倍液、48%乐斯本2500倍液、大生M-45。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找科学防治月季白轮盾蚧的有效方法,进行了4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0%速蚧杀乳油、6%吡虫啉2种农药对月季白轮盾蚧的防效较好,喷施40%速蚧杀乳油1 200倍液+埋施10%铁灭克颗粒剂50 g/株处理、喷施6%吡虫啉乳油1 200倍液+埋施10%铁灭克颗粒剂50 g/株处理的杀虫效果均在96%以上;且每年防治3次效果更佳,第1次应于4月上中旬防治第1代幼虫,第2次应于5月上中旬防治第2代幼虫,第3次应于8月上中旬防治第3代幼虫。本试验对生产上防治月季白轮盾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