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是我国主要食用菌之一,历来都是利用栎树、枫树、榆树、化香树、械树等阔叶树,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栽培,生产周期需三年,每百斤木材只产黑木耳一斤左右。目前耳林资源不足,使黑木耳生产发展受到限制。为此,我们从1979年开始以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等代料,采用聚丙烯袋进行栽培获得成功,每百斤料产干木耳3斤以上,高产的可达8斤,  相似文献   

2.
我县糖蔗渣甚多,除小量用作造纸外,大部分是当作燃料。1980年我们试用糖蔗渣代替原木栽培香菇,获得成功。从9月6日接种,到11月18日开始收菇,只有70天,翌年还可采收春菇。每平方尺鲜菇产量为1.78斤,折每百斤干料产干菇6.2斤。试验证明,香菇菌丝在糖蔗渣培养基与锯末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基本相近。但甘蔗渣栽培香菇,成本比本屑低,锯末每100斤价值2元,甘蔗渣每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靖江县西来乡副业场,利用当地资源丰富的棉籽壳、木屑等作培养料,于1983年开始进行袋栽黑木耳试验,获得百斤干料产干耳5.5斤的好收成。在这基础上,1984年春进行扩大生产试验,采用规格为45×12厘米的塑料袋栽培黑木耳2200袋,每袋装干料9两,从6月下旬开采到10月初结束,共产干耳239.58斤,百斤干料产干耳12.1斤,总产值2395.8元,经济效益显著。总结两年来的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前蔗渣代料栽培黑木耳常用“ ”字形一次开洞法,此方法简单,管理方便,但料中的养分是否已充分利用了,值得探讨。为此,我们进行了两次开洞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次开洞比一次显著增产,现将试验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傅永春 《食用菌》1989,(4):35-35
为了开发利用我省丰富的蔗渣资源,发展代料栽培黑木耳,我们通过选育良种、优化配方和改进栽培管理技术等,已取得百公斤蔗渣培养料产干耳8~10公斤(最高达13公斤)的好记录。这个成果于1987年2月通过省级鉴定,同年在我省重点蔗区示范推广300万袋,成效显著,已被列为省农业部门的重点推广项目和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之一,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选择优质蔗渣优质蔗渣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我所于1983年进行了蔗渣和稻草混合料制备蘑菇原种和栽培种的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菌种和配方:菌种是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的102-2菌株。培养料设三种配方,配方1,熟稻草(切碎后经沤制,下同)50斤、蔗渣(细碎、干,下同)50斤、麸皮5斤、花生麸3斤、石膏2斤、过磷酸钙1斤;配方2,熟稻草50斤、蔗渣30斤、生稻草10斤、麸皮5斤、花生麸3斤,石膏2斤、过磷酸钙1.5斤;配方3,生稻草60斤、蔗渣40斤、堆沤过的干牛粪10斤,麸皮10斤、石膏1斤、过磷酸钙1斤。含水量均以手捏料指缝有少量水渗出为准。试验结果:三个配方的菌丝生长均较旺盛洁白,绒毛菌丝多。栽培种在9月2日接种,至10月10日大部份长满全瓶,生长速度与常规粪草料基本相同,放置三个月后来见菌丝有明显衰退现象。将上述菌种混合,同时与麦粒种、粪草种作出菇试验。11月  相似文献   

7.
袋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试了代料栽培黑木耳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核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0.02%,其中必需氨基酸占的氨基酸总量的42.47%;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总量为9.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31%。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96%、12.38%和0.903%,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23%、12.49%和1.03%。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为66.92%,而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则为69.19%。VB1、VB2、P、Zn和核酸的含量二者比较接近,而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Fe、Ca含量均明显高于段木栽培黑木耳。  相似文献   

8.
代料栽培黑木耳以其生产周期短、收益高等优点取代了木段栽培方式。但是代料栽培黑木耳的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利用阔叶锯木屑,从而使木屑资源紧缺价格上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限制了代料栽培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以阔叶杂木屑、黄豆秆、玉米秆、玉米芯、稻草为材料进行了黑木耳栽培试验比较,以期为黑木耳代料栽培培养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出适台于蔗渣袋栽的黑木耳优良菌株,我们自1986年起对引进的十多个黑木耳菌株通过栽培、重新分离,已筛选出一株适合于全蔗渣袋栽的泉引一8601优良菌株,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用木屑和蔗渣袋栽培毛木耳成功,福建省三明真菌所用木屑78斤,麦皮20斤可生产干耳8~10斤。厦门集美中学用于蔗渣70~80斤,统糠18~28斤可生产干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代料袋栽黑木耳在我省已逐步推广,一般认为袋栽期以秋季为好。笔者为探索在春夏自然温度下袋栽黑木耳的可行性,于1986年3月下旬到7月上旬,以蔗渣为原料进行了袋栽黑木耳试验,平均每百公斤干料收干耳近6公斤,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培养料栽培杏鲍菇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饲用杂交甘蔗闽牧42、稻草和蔗渣作为主要栽培料栽培杏鲍菇,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三种处理,六个重复,经方差分析表明,以闽牧42和蔗渣作栽培料比稻草达极显著水平,而蔗渣与闽牧42作栽培料,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饲用杂交甘蔗闽牧42可代替蔗渣作为杏鲍菇的栽培料。  相似文献   

13.
继室内蔗渣栽培黑木耳试验(见《食用菌》1985年第4期)之后,我们于1985年秋在福清厂基地又进行了蔗田挂袋栽培试验,收到了比室内挂袋栽培还要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供试菌种是农科院地热所筛选的黑木耳  相似文献   

14.
我省蔗叶资源丰富,全省每年约有48~60万吨,用蔗叶栽培黑木耳尚未见报道。为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我们于1990年进行枯蔗叶栽培黑木耳试验。(一)材料与方法黑木耳母种为Au3。培养基配方:①蔗叶粉(似锯木屑)77%,麸皮20%,白糖1%,碳酸钙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②蔗渣77%,辅料同上(对照)。试验于10月8日制栽培种,用常规方法拌料,含水量调至65~70%,用17×35cm 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85g,高压灭菌,接种后置室内常温下培养,于11月19日开洞挂袋出耳管理。  相似文献   

15.
钟雪美  黄录焕 《食用菌》1992,14(4):20-20
黑木耳生产历来是用段木栽培,每年要消耗大量木材,而且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因此,近年来多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代料栽培,但用代料栽培的黑木耳营养价值如何?这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选用稻草、玉米芯和木屑为主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的黑木耳进行营养比较,试图为解决林耳矛盾,开拓黑木耳代料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传统上为段木栽培,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功开展代料栽培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方式。尤其是21世纪初创新的露地全日光代料栽培技术,颠覆了食用菌必须遮光栽培的传统,使黑木耳栽培在各地得到迅速推广。截止2010年,我国黑木耳产量已经达到120万吨以上,成为继平菇、香菇之后的第三大食用菌。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利用我省丰富的蔗渣资源,提高蔗渣经济价值,经过两年多的试验,筛选出了适应于蔗渣栽培的黑木耳菌株和高产稳产的蔗渣培养基配方,并在福州金山(福建农学院甘蔗研究所协作)、福清县糖厂(福清糖厂综合部协作)和仙游县建华村(福建农学院甘蔗试验站协作)进行了蔗田挂  相似文献   

18.
利用胡枝子作为秋季栽培黑木耳培养主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产量的影响及培养料拌料前预湿焖料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胡枝子培养料栽培添加30%以上阔叶木屑,拌料前预湿焖料,培育的黑木耳菌丝浓密、生长速度快、长势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代料栽培黑木耳以其生产周期短、收益高等优点在浙江省得到快速发展。在栽培过程中,刺孔出耳是代料黑木耳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们进行了不同刺孔方式对代料黑木耳的生长与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又称黑木耳,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我国最主要的食(药)用菌之一,有素中之荤的美誉。黑木耳传统上为段木栽培,1989年代料地栽黑木耳获得成功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代料地栽黑木耳具有原料来源广泛、资源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管理方便、产量高、质量好、效益高等优点。代料地栽黑木耳需要划口才能出耳,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