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009年,北京市通州区东黄垡和通州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基地进行了芹菜氮磷钾肥料量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东黄垡试验点氮肥效应函数y=-4.2305x2+139.880x+4562.2,R2=0.9519,最高施肥量x=16.53kg/667m2,最佳施肥量x=16.22kg/667m2;通州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基地试验氮肥效应函数y=-1.1309x2+57.614x+2313.1,R2=0.9731,最高施肥量x=25.50kg/667m2,最佳施肥量x=24.60kg/667m2;施用有机肥400kg/667m2的条件下,N21P6K8的产量及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2009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双埠头村和平疃村2个地块进行了日光温室和露地西蓝花氮磷钾肥料量级田间试验。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试验数据,摸索出了相关高产高效施肥规律,其中双埠头温室试验点氮肥肥料效应函数y=-0.1528x2+9.8394x+1147.7,R2=0.9649,最高施肥量x=32.20kg/667m2,最佳施肥量x=29.00kg/667m2;平疃露地试验点氮肥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式为y=-0.3093x2+16.3440x+1544.2,R2=0.9428,最高施肥量x=26.42kg/667m2,最佳施肥量x=23.80kg/667m2。总结得出通州区种植西蓝花667m2施用有机肥500.00kg,配合纯氮20.00kg、五氧化二磷8.00kg、氧化钾13.00kg最为科学的初步试验结果,而当地西蓝花生产施肥结构与试验结果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施肥不足和过量施肥现象仍存在普遍,亟待调整。  相似文献   

3.
宁国市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寿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07-108,167
根据"3414"最优设计原理,对影响油菜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三因素进行试验研究,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方程得出氮肥、磷肥、钾肥最佳施肥量,即纯N:13.47kg/667m2,P2O5∶3.27kg/667m2,K2O∶7.27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212.64kg/667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实际,建议油菜推荐施肥量分别为纯N∶14.0kg/667m2,P2O5:5.0kg/667m2,K2O∶6.0kg/667m2,折46%的尿素30.43kg/667m2,12%的过磷酸钙41.67kg/667m2,60%氯化钾10kg/667m2。  相似文献   

4.
绩溪县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釆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对影响油菜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三因素进行试验研究,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方程得出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即纯N 10.72 kg/667m2、纯P2O53.25 kg/667m2、纯K2O 6.06 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187.2 4kg/667m2。  相似文献   

5.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推荐的“3414”试验设计,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法,对大麦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产量与施肥量效应函数数学模型为:y=256.16+22.46x1+8.1x2+5.97x3+0.25x1x2+0.57x1x3+0.15x2x3-2.01x1^2-0.5x2^2-0.5x3^2,最高产量为432.4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6.3kg/667m^2、磷7.5kg/667m^2、钾6.7kg/667m^2,最佳施肥量产量为409.8kg/667m^2。土壤对大麦的养分供应能力:供氮量为7.92kg/667m^2,供磷量为2.93kg/667m^2,供钾量为7.53kg/667m^2。氮肥利用率47.54%,磷肥利用率6.45%,钾肥利用率17.60%。  相似文献   

6.
水稻高产优化施肥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研究了氮、磷和钾施用量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获得四川省西昌市紫潮沙泥田上水稻产量(Y)与氮、磷、钾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模型为:Y=501.209+21.166N+13.038P+12.716K-0.612N2-0.044P2-0.058K2-0.118NP-0.501NK-1.011PK(其中N、P、K为N、P2O5、K2O的用量).在设定的氮磷钾肥料0~3水平范围内符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的前提下,可求得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氮肥(N)12.287 6 kg/667m2、磷肥(P2O5)5.239 3 kg/667m2、钾肥(K2O)11.011 7 kg/667m2,最高产量为735.42 kg/667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11.273 9 kg/667m2、磷肥(P2O5)4.053 7 kg/667m2、钾肥(K2O)8.941 1 kg/667m2,此时产量为730.81 kg/667m2.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试验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法,采用3因素5水平最优回归设计,研究氮、磷、钾肥增产效应及交互效应、番茄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结果表明:当产量高于3550kg/667m2时的合理施肥量是:尿素39.9~46.1kg/667m2、重过磷酸钙15.6~16.9kg/667m2、硫酸钾37.8~41.1kg/667m2。在包头地区对番茄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磷肥和钾肥,氮肥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谭明  杨虎  刘琳  石庆华 《农技服务》2013,(9):951-952
在晴隆县莲城镇五理村进行了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种植马铃薯的最大施肥量为氮肥43.5 kg/667 m2,磷肥375kg/667 m2,钾肥25 kg/667 m2,最高产量为3 432.7 kg/667 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氮肥21.8 kg/667 m2,磷肥375 kg/667 m2,钾肥25 kg/667 m2,最佳的经济产量为3 373.2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出适合重庆市铜梁区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无害化的合理施肥量和比例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石骨子田上进行了水稻"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达到显著水平,氮磷钾肥的效应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肥配施表现出相互促进和相互拮抗的的效应。土壤基础肥力中等,土壤氮较低,磷钾含量处于高水平,施肥量是氮肥磷肥钾肥;农学效率为氮肥14.44 kg/kg,磷肥2.13 kg/kg,钾肥3.12 kg/kg,氮磷钾肥6.03 kg/kg;氮磷钾的偏生产力为27.10;肥料利用率为氮肥29.9%、磷肥2.0%、钾肥11.8%;100 kg水稻籽粒吸收纯N1.72 kg、P2O50.48 kg、K2O 1.72 kg;在生产中施纯N 10~12 kg/667 m2、P2O50~1 kg/667 m2、K2O 7~8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研究卷筒青在磷肥、钾肥同等的情况下,氮肥施用量对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氮肥的处理比不施用氮肥处量分别增产1 260.80、2 500.80、2 846.13 kg/667 m2,增产率为39.85%、78.90%、90.60%,增收975.65、1 736.65、2 184.30元/667 m2;产量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3 123.132 5+165.619 9x-2.242 9x2;最佳经济产量5 460.22 kg/667 m2,对应最佳施氮量(纯氮)为19.00 kg/667 m2,肥料投入成本比例为1.00∶18.48。  相似文献   

11.
小白菜肥料运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的露地菜田设置以直播小白菜为代表的叶菜田间施肥试验,对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基肥施用量、氮追肥运筹、叶菜相对产量等一系列试验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求取相应的数学模型,初步建立露地直播小白菜的推荐施肥量指标。结果表明:(1)建立露地直播小白菜推荐氮肥效应函数为y=-0.270 3x2+104.19x+1 588.4,相关系数R2=0.909 1。磷肥效应函数为y=-3.386 7x2+420.89x-744.05,相关系数R2=0.873 0。钾肥效应函数为y=-1.729 5x2+205.51x+5 859.6,相关系数R2=0.874 3。(2)推荐每公顷小白菜基肥施用NPK复混肥应不少于300kg/hm2,当小白菜长出3~4片真叶后,应及时追施氮肥,7~10d之后再追施1次,共折合尿素320kg/hm2。2次氮追肥配比为2∶1时较有利于生物产量的形成。整个生产过程总施纯N 195kg/hm2,P2O560~75kg/hm2,K2O 60kg/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肥料试验,研究撑绿竹专用有机无机肥料不同施肥量对新竹的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撑绿竹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效应方程为y=–0.0039 x2+3.132 7 x+234.43,在施肥量0~679.53kg/667 m2范围内,当其达到401.63 kg/667 m2时,产量达最高(863.52 kg/667 m2)。不同施肥处理中,处理4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好。综合考虑撑绿竹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推荐其合理的施肥量为339.77~401.63 kg/667 m2。  相似文献   

13.
马龙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初步建立了马龙县玉米作物低肥力地施肥模型方程:y赞=320.440 7+13.079 9N+34.678 6P+27.393 8K-0.438 6N2-3.957 6P2-1.910 1K2+0.931 5NP+0.624 6NK-4.916 1PK。根据当地目前氮、磷、钾肥料及玉米的价格,应用该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分析可得出:低肥力地块种植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8.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2.8 kg/667 m2、氧化钾5.5 kg/667 m2,最佳产量为607.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安达市玉米“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氮磷钾3因素4水平试验产量效应较符合二次函数方程,说明试验结果可用。在试验中,氮肥对玉米的影响较大,磷肥、钾肥次之。通过三元二次效应方程、一元二次效应方程计算得出玉米推荐最佳施肥量和最佳产量,其中碳酸盐黑钙土推荐施肥量为:纯氮6.48~7.39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62~5.26 kg/667 m2、氧化钾5.38~5.83 kg/667 m2,最佳产量为597.31 kg/667 m2;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推荐施肥量:纯氮8.05~9.86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45~6.48 kg/667 m2、氧化钾5.68~10.10 kg/667 m2,最佳产量为518.82 kg/667 m2;盐碱土推荐施肥量:纯氮4.88~9.09 kg/667 m2、五氧化二磷5.33~7.80 kg/667 m2、氧化钾4.88~9.80 kg/667 m2。最佳产量为634.12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全球红葡萄肥料效应函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因素四水平田间施肥试验,得出全球红葡萄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Y=1061.647 41.6969x1-0.6587x1^2 24.6112x2-0.9530x2^2 36.4696x3-0.8227x3^2及其经济最佳施肥量:氮肥452.70kg/hm^2、磷肥174.90kg/hm^2、钾肥318.30kg/hm^2;最佳施肥配比。N:P2O5:K2O=1:0.39:0.98。  相似文献   

16.
在中等肥力的沙质红泥土上实施甘蔗"3414"肥料效应试验,分析表明:氮磷钾肥对甘蔗的增产作用是氮肥增产幅度最大,钾肥次之,磷肥最小;建立的肥料效应方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甘蔗产量相关性强,有显著的回归性,两者之间呈抛物线关系;肥料利用率低,氮肥利用率10.83%,磷肥利用率6.63%,钾肥利用率21.44%;试验耕地肥力为中等水平,土壤供肥量每667m2为N 7.67kg、P2O52.83kg、K2O 15.74kg,土壤养分氮属于中等偏低水平,磷钾属于中等水平;甘蔗推荐施肥量每667m2为N 27kg、P2O59kg、K2O 23kg。  相似文献   

17.
油研50杂交油菜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油研50杂交油菜氮、磷、钾在不同施肥量条件下与产量的效应分析,采作国际施肥试验3414设计获得油研50杂交油菜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与氮、磷、钾三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Y=95.9127+5.5792X1+7.9457X2+2.8831X3-0.3201X1X2+0.1235X1X3-0.0739X2X3-0.1961X12-0.3153X22-0.2746X32;最大施肥量X1=9.96kg/667m2,X2=8.56kg/667m2,X3=8.64kg/667㎡,最大产量Y=170.15kg/667㎡;最佳施肥量得:X1=5.7kg/667m2,X2=8.22kg/667m2,X3=5.21kg/667m2,最佳产量Y=164.76kg/667㎡,N、K肥的当季利用率在"2"水平时最高,分别为12.62%,10.29%,P肥的当季利用率在"1"水平时最高,为7.57%。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形势下如皋市不同区域主要土壤类型的钾肥效应,为小麦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小麦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使用钾肥后能提高植株抗性,对植株各性状均有促进作用,抗病性增强,以赤霉病为例,病穗率减少,病指减少;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y2=0.61x,而施钾增产率却随之变化,y3=-0.0214x2+4.9204x-255.95,相关系数为r=0.968;小麦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变化而变化,方程为y1=-0.1618x2+6.8687x+277.75,相关系数0.97,当最佳施钾量为19.16 kg/667 m2时,最佳产量为349.96 kg/667 m2.  相似文献   

19.
寿县水稻“3414”完全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中的土壤供肥力、最佳配方施肥量。[方法]以杂交中籼深两优5814为水稻供试品种,在安徽寿县三觉镇陈岗村进行了"3414"试验,共设14个处理,研究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并通过肥料效应函数分析了氮、磷、钾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氮肥180 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1 455.5kg/hm~2,该处理的纯收入也最高,达23 324.10元/hm~2,其次为氮肥180 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0 kg/hm~2处理,纯收入为20 837.85元/hm~2。获得肥料效数应函方程Y=338.401+15.085X_1+108.066X_2-8.747X_3+0.182X_12~+2.100X_2~2-6.420X32-1.00X_1X_2-11.402X_1X_3-0.779X_2X_3,由该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54.50、51.00、34.50 kg/hm~2。[结论]各处理中以氮肥180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纯收入最高,结合生产实际,推荐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72.50、75.00、135.00kg/hm~2。  相似文献   

20.
玉米氮磷钾不同配施水平的肥料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务川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配施水平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缺钾区产量>缺磷区产量>缺氮区产量>空白区产量,氮肥增产效应>磷肥增产效应>钾肥增产效应,氮磷肥互作效应>磷钾肥互作效应>氮钾肥互作效应,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氮(N)、磷(P2O5)、钾(K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8.84kg/667m2、12.81kg/667m2和15.31kg/667m2,可获得理论产量615.23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