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大柳行公社是个山区,六千户,两万六千人,四万四千亩耕地,其中粮田两万二千亩,花生一万九千多亩。过去,我们对花生生产重视不够,抓得不紧,因而花生产量上得不快。一九七五年,我们通过贯彻全国棉、油、糖、麻、烟会议精神,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比较好地处理了粮油关系,以粮带油,以油促粮,粮食大发展,花生大增产。粮食亩产达到一千二百二十斤,比上一年增加二百斤;花生亩产四百二十多斤,比上一年增加一百多斤。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1975年我们第六生产队夺得了粮、棉、油全面丰收。粮食单产802斤,棉花单产130斤,75亩水田回旱花生,平均亩产达到426.7斤。由于花生丰收,向国家交售花生果2.3万斤,增加了集体收入。 水田回旱种花生有什么好处? 前几年我们队里的花生都种在旱地上,花生和旱粮连年重茬,造成土壤养分失调,地下害虫严重,种性退化,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王庄乡位于蓬莱南端,艾山背后,是一个老花生产区,历年种植面积1.1万亩左右,占粮油总面积61.1%,一般亩产200公斤上下,最高年份亩产299公斤,花生是本乡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但近几年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障碍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农民种花生的积极性。为什么近年花生产量低而不稳呢?下面谈一下我们考察研究后的粗浅看法,供参考。 一、花生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 据考察,致花生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3条: 1、天气干旱。调查表明,1984年亩产花生299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本年花生生长期间共降雨534毫米,5月中旬下雨,虽然播期推迟,但在以后花  相似文献   

4.
德安县林泉乡地处本县的东北端,北邻九江县,是一个以棉为主,兼作粮油的地区。全乡有耕地面积8161亩,其中水田面积7144亩,属典型的红壤丘陵岗地。棉花生产是1983年起步的,该乡率先在全县实行水改旱,即改革传统的耕作制度,推行棉、油生产两熟制。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该乡棉、油生产自起步以来,一年一个新台阶,棉花平均亩产由1983年的32.5公斤,1987年上  相似文献   

5.
1987-1989年,我所承担的省科委下达的“夏花生小麦两茬双高产栽培规律及其配套技术研究”课题已结束。实践证明,只要掌握粮油瞻前顾后的栽培规律,采取相应统筹兼顾的配套技术,就能获取双高产。仅莒南、临沭两县经专家验收的双高产田:双300公斤的20795亩,平均亩产小麦320.6公斤,夏花生316.9公斤;双350公斤的4099亩,平均亩产小麦372.2公斤,夏花生367.2公斤;双400公斤的371.4亩,平均亩产小麦429.6公斤,夏花生411.7公斤。现将技术规范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俺大队在最近四年以来,花生亩产每年平均506斤,粮食每年平均递增84.8斤。在山高缺水的自然条件下,俺大队所以能够获得粮油的较好收成,其根本原因是:几年来,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和各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全大队的广大革命干部、革命群众,认真贯彻执行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了粮油关系,摆正了粮油的位置。 但是,回顾十几年来,我们在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的过程中,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过一个曲折过程的。  相似文献   

7.
关中灌区油菜的轮作和种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粮、棉、油生产全局出发,谈谈关中灌区七十年代中期大面积种植甘蓝型油菜以来,油菜的轮作和种植方式。 一、粮油轮作和种植方式 粮油轮作是关中灌区种植油菜地区主要轮作形式,其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 1.粮油两年三熟和三年五熟 关中中、西部宝鸡峡灌区和其它生产条件较差,人均耕地在二亩以上的地区,种植小麦,一年一熟生  相似文献   

8.
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和全国棉油糖会议以来,我们在批林整风、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粮油关系,努力改变生产条件,狠抓增产措施,使粮油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九七四年,战胜了先旱、后涝和台风、低温等自然灾害,全县二十六万三千六百亩花生,平均亩产三百零五斤,总产达到八千零三十六万斤,比上年总产增加  相似文献   

9.
崔家集镇位于胶莱河上游,地处平度西南洼,是平度县的重点产棉区之一,从未种过花生。但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单靠种植棉花这一种经济作物,已远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开拓新的经济来源,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镇政府大胆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生产,在完成计划的棉田种植面积上,改种部分花生。由于采取了地膜覆盖等新技术,当年就获得了丰收。1985年全镇10000亩花生,平均亩产387.5公斤,总产387.5万公  相似文献   

10.
我市稻棉轮作棉田约占总棉田面积的2/3,但皮棉亩产仅50公斤左右,对全市棉花平衡增产影响很大。大量的调查分析表明,稻棉轮作地区低产的主要原因,是栽培技术不配套,表现为前期发苗迟,中期旺长,后期早衰。针对这一问题,1984~1986年,在稻棉  相似文献   

11.
我大队共有耕地一千五百亩,历年种花生七百亩左右。几年来我们遵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狠抓阶级斗争,猛促花生生产,认真开展了以繁育良种为中心的科学实验活动,七三至七五年的花生产量,从文化大革命前的亩产一百斤左右,提高到三百多斤。今年大队制订生产计划时,提出粮食亩产超千斤,花生四百斤,结果粮食超千斤,亩产一千一百一十斤,花生没有完成产量计划,亩产仅二百零三  相似文献   

12.
我们怀柔县北房公社梨元庄大队,分为三个生产队,三百五十三户,一千四百九十七口人,共有耕地三千九百八十亩,其中粮食面积二千七百四十亩,花生面积一千零六十四亩,是我们县主要油料作物生产单位之一。过去,我们大队原是十年九旱的“沙窝地”,入春以后,“三天无雨,遍地黄沙随风走”,粮油产量都很低。通过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我们大队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认真贯彻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粮油生产都有了很大发展。七四年,粮食亩产  相似文献   

13.
1984—1986年湖南省粮油生产局组织10个地、市的15个县农业局和4个省、地、县科研单位进行花生——稻耕作制度研究。主要探讨花生在稻田栽培条件下的适宜品种、密度、施肥量和施肥法、地膜覆盖栽培增产效应、一播全苗技术,以及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和轮作的生态效益等。试验分别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裂区设计、多因子正交试验,大区对比试验以及田间调查的办法进行。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1、筛选出适合花生——稻耕作制的花生和晚稻品种。花生品种有新城早、海花一号和粤油551—116。这些品种,一是丰产性好。新城早1985年平均单产为312.2公斤,1986年为339.4公斤,居参试品种  相似文献   

14.
宽幅大沟麦套种覆膜春花生,是改传统的二尺沟播小麦套半夏花生为2.7尺的宽幅大沟麦套覆膜春花生。该方式集小麦沟播优势与春花生覆膜栽培技术为一体,既协调了粮油争地的矛盾,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三年试验示范平均亩产小麦269.5公斤,花生335.2公斤。1987年全县推广27000亩,总增收196.56万元,1988年全县推广73000亩,总增收335.8万元。  相似文献   

15.
塞内加尔是非洲花生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年种植面积为100万公顷,占粮油面积的40%。由于干旱等原因,花生年总量78-95万吨。为了实现年总量125万吨,正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调整栽培区域,将抗旱作为永久性的战略任务。2、提高栽培技术,实行花生、谷子两年一次轮作,增施肥料。3、品种改良,选育适于当地气候条件,生育期75-80天的早熟  相似文献   

16.
地膜玉米值得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近年来一项先进的农业适用新技术,已被国家列为贫困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一项温饱工程,并产生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古丈县从1988年开始试种20.4亩,亩产360.2公斤,1989年扩大到705亩,亩产340.4公斤,1990年推广到5485亩,平均亩产340.7公斤,比露地栽培玉米显著增产,为山区发展旱粮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有  相似文献   

17.
1983年我县洋际乡界背村在干旱田试种0.295亩“早稻——秋花生——油菜”获得成功,面积逐年扩大。1986年全县有四个乡种植,面积达210亩。其中洋际乡种植151亩,经取样测产验收,早稻亩产401公斤,花生亩产148.5公斤、油菜籽亩产61.5公斤,洋际乡村民李位禄种植1.5亩,早稻亩产412.5公斤,花生亩产225.5公斤,油菜籽亩产100公斤。试种证明:“早稻——秋花生——油菜”在缺水的高岸田、天水田复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耕作制。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公社是一九七二年建立起来的。几年来,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使粮油生产持续上升。一九七五年粮食亩产达到八百九十斤,比一九七四年增长一百三十斤,比一九七○年增长四百三十三斤;花生单产达到四百一十五斤,比一九七四年增长十七斤,比一九七○年增长一百四十九斤,并出现四个单产超五百斤的大队。随着生产的发展,对国家贡献越来越大。一九七五年向国家交售粮食二百二十万斤,比一九七○年增加一倍多;交售花生一百六十四万斤,比一九七○年增加四十二万斤。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浚县人多地少,为了解决粮、棉、油争地的矛盾,从1986年起实行小麦、棉花、花生一年三熟间作套种,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三种作物亩产值为555.27元,比麦棉间套种亩产值466.74元增加88.53元,提高  相似文献   

20.
沙地花生小麦大豆带状轮作种植技术张治中,徐延生,刘会林(河北省迁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唐山地区是河北省的花生主产区,花生历年种植面积在110万亩左右,多属瘠薄沙地,花生单产低而不稳,过去常年亩产在100公斤左右,由于收人低,严重影响了农民向这部分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