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矮生菜豆胚珠和胚囊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矮生菜豆(Phaseolusvulgarisvar.humilis)胚珠和胚囊的发育。通常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三个直线排列的细胞,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功能大孢子发育成蓼形胚囊。成熟胚囊中,三个反足细胞已消失。两助细胞分别在受精前后退化。两极核受精前融合或不融合。卵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少量淀粉粒。珠孔端及合点端的胚囊壁均具发达的壁内突。成熟胚珠为弯生型、双珠被、厚珠心。四核胚囊形成后,淀粉粒依次出现在珠被组织,珠心组织及中央细胞中,至开花前2~3天达到高峰。开花前一天,珠心和中央细胞中淀粉粒开始减少。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研究杉木胚珠在败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结构变化,以Epon 812为包埋剂,采用半薄切片法对败育过程中的杉木胚珠形态和结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与可育的胚珠一样,败育胚珠内的花粉仍能形成花粉管继续向胚珠合点方向延伸,为受精活动做准备;可育胚珠中央的珠心组织内部会形成健全的雌配子体进而完成受精过程,而败育胚珠的珠心组织较瘦弱,其内不能发育形成健全的雌配子体,不能进行受精活动;涩粒物质最先出现在胚珠的珠孔端,然后逐渐向胚珠下部延伸;可育胚珠的雌配子体在发育过程中会把其外层的珠心组织分解吸收,而败育胚珠内部,因为雌配子体发育不健全,珠心组织会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3.
以沈阳农业大学培育的“明旭”草莓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结合整体透明与显微解剖技术,对草莓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其结果如下:草莓离生单雌蕊每个子房内具一枚横生胚珠,单珠被,厚珠心。成熟胚囊为蓼型。卵细胞较大,呈洋梨形。助细胞略小,核大质浓。极核有时融合成次生核。反足细胞不明显。胚囊窄而长。合点端有明显的承珠盘结构。个别胚珠中有双胚囊现象。胚的发育过程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基本一致。从受精卵发育到二细胞原胚过程中,合子第一次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继而顶细胞斜向纵裂,基细胞横裂。由基细胞分裂来的近合点端的一个细胞再发生纵裂,和从顶细胞分裂来的细胞共同参与胚体的形成,进而产生多细胞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当成熟胚形成时,胚柄将逐渐消失。草莓胚发育属紫菀型,胚乳发育为核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毛白杨胚胎学研究的第二部份。研究了毛白杨胚珠、胚囊的构造,受精作用及胚的发育过程;找出了授粉前后花序的外部特征与胚珠发育情况之间的关系。 子房由二心皮合成。柱头四裂;花柱为开放型;基生胎座,上生2—4枚胚珠,通常1—2枚发育,其余败育。胚珠倒生型;珠柄发达;单珠被;厚珠心。直列式四分体;珠孔受精。双受精现象发生在授粉后40小时至6天之间。核型胚乳,胚的发育为简化的“十字花型”。 对珠被的特点,胶囊的发育类型,受精的方式以及胚的发育类型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金花茶子房3—5室,每室3—5个着生在中轴胎座上的具双珠被的倒生胚珠;薄珠心,内珠被的内层细胞不特化;胚囊为葱型;受精前两个助细胞同时退化;精子球形,与卵接触时稍有增大。描述了配子融合与三核合并的过程。双受精发生于开花四天之内,合子至少在受精后四个月才开始分裂,胚乳极少,合子分裂时只有数个胚乳核。大多数胚辣、胚囊都正常发育。对山茶属的分类进行了讨论;对落果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幼胚培养的时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反季节杧果花器官结构对胚胎败育的影响。[方法]观察反季节杧果生产中花器官和胚胎的结构,探索反季节杧果胚胎败育过程中"金煌"品种的细胞学结构变化,研究胚胎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结果]"金煌"雄蕊退化,花粉囊间发育差异十分显著,花粉囊小的花粉数量少,而花粉囊大的花粉数量多且发育至成熟,仅有少部分花粉囊的花粉退化,花粉生活力为76.9%。雌器官出现子房萎缩变形、胚珠横生现象;胚珠周围的输导组织断裂现象普遍;在胚囊8核期间,在同一或不同胚珠中出现极核细胞消失或者退化,反足细胞个别退化、助细胞个别或者全部退化的现象。[结论]以上因素都会影响胚珠受精,引起授粉受精不良。  相似文献   

7.
巴旦杏雌蕊形态及早期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①巴旦杏雌蕊形态结构为:湿型柱头,花柱实心,子房1室,基生胎座,横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有珠孔塞。②巴旦杏存在明显的雌雄蕊异熟现象:花粉授粉后2h左右便可萌发,而雌蕊胚囊在开花时仍处在4核期。观察的材料中,绝大部分胚囊在授粉第3天逐渐进入8核早期,第9天发育为成熟胚囊,胚囊为蓼型。③珠孔授精,花粉管最早在授粉第9天进入珠孔,第10~11天进入胚囊完成双受精。胚乳在授粉第11天后出现,受精卵休眠1~2d于授粉第12天前后进行第一次分裂,胚胎发生为紫菀型。此外,本研究还对巴旦杏早期胚胎发生中胚珠的多糖和单宁物质动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发育时期融安滑皮金柑种胚发育情况,探讨其败育的原因,为该品种资源的创新利用及金柑育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融安滑皮金柑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植物显微技术等方法,对其胚珠发育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并对成熟果实种子败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融安滑皮金柑在授粉阶段和胚囊发育阶段表现正常;胚珠发育至花后7d,一部分因极核未能正常受精而导致胚胎败育,另一部分因内、外珠被发育时期紊乱使珠心和胚囊发育受到扰乱而导致胚胎败育。融安滑皮金柑成熟果实中,每果种子数5~9粒,其中饱满种子(2.3±0.17)粒,败育种子(9.7±0.17)粒,败育率(80.8±1.45)%,正常种子为多胚性。【结论】融安滑皮金柑种子败育属于中途败育类型。  相似文献   

9.
报导了板栗胚囊发育、受精及胚发生的全过程。板栗子房6—9室,每室两个倒生胚珠着生于中轴胎座上。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通常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蓼型胚囊。胚珠具宿存珠心柱。珠孔受精,受精后的胚囊产生侧向盲囊,初生胚乳核在盲囊底部形成,并很快在其中分裂产生核型胚乳。精卵融合为有丝分裂前型。合子斜向分裂产生基细胞和顶细胞,顶细胞经一次垂直分裂形成三细胞原胚,之后基细胞横分裂一次形成二细胞胚柄,该胚柄不久退化,胚发育应归属于柳叶莱型。成熟种子无胚乳。文中总结了板栗胚胎学过程的时间进程与外部形态相关特征的资料,并对山毛榉科植物胚胎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单瓣与重瓣樱花雌雄蕊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瓣和重瓣樱花雌雄蕊的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单瓣樱花‘大岛樱’雌蕊1心皮1室,胚珠发育后心皮开始愈合,2倒生胚珠,通常仅有1个能发育为成熟胚囊,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型排列,胚囊发育方式属蓼型;雄蕊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重瓣樱花‘普贤像’和‘一叶’雄蕊数量显著少于‘大岛樱’,花药瓣化,花粉败育,雌蕊叶化。‘普贤象’少数花萼筒上着生异位子房和败育胚珠,‘一叶’少数花未完全叶化的子房内壁着生败育胚珠;‘普贤象’和‘一叶’均存在同株花异型现象。并对樱花重瓣花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檫木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檫木单子房,子房卵形,光滑无毛;具1枚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由1个雌性孢原细胞直接发育而成,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型;蓼型胚囊,成熟胚囊为8核,包括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一个含2核的中央极核和3个反足细胞。檫木的雌配子体很少出现数目齐全的胚囊核,且珠心组织有解离现象,推测这影响了雌配子体的正常发育,导致胚囊败育和结实率低。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子房1室,1心皮,含多枚倒生胚珠;双珠被,薄珠心:珠心表皮下细胞分化为孢原,并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直列四分体,合点端的一个发育形成单核胚囊,胚囊发育属寥型;成熟胚囊的结构为:珠孔端为2个助细胞和1个卵细胞,中央为1个二核中央细胞,合点端为3个反足细胞.扫描电镜观察柱头乳突细胞为棒状,胚珠倒生.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究禅寺丸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并观察是否存在花粉及胚囊败育现象,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禅寺丸花药四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腺质绒毡层组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有3个萌发孔;不同药室间及同一药室内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且有巨大花粉(未减数花粉)的产生。子房8室,中轴胎座,胚珠倒生,双珠被,薄珠心和单孢原细胞;大孢子四分体直线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蓼型胚囊。禅寺丸花粉和胚囊发育过程多数正常,不仅可作为授粉树种,也可作为优良的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15.
番木瓜的大孢子发生与胚囊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木瓜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其大孢子发生和胚囊发育.番木瓜胚珠倒生、具长珠柄、着生在侧膜胎座上,大孢子发育属于蓼型.胚囊发育属蓼型的变异,反足细胞在形成的早期就已退化.成熟的胚囊是五核的,由近珠孔端的卵细胞和2个助细胞以及2个中央极核组成.两性株胚囊在开花前已发育成熟,雄株偶尔开出的两性花胚囊发育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6.
草莓胚和胚乳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哈尔滨地区推广的“戈雪拉”和“小实”草莓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荧光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草莓受精、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其结果如下:1.草莓属于多心皮离生单雌蕊,柱头较小,表面有栅状排列的乳突细胞,花柱细长,中央可见有较发达的引导组织,子房内1枚横生胚珠,单珠被,厚珠心,蓼型胚囊,利用荧光法可清楚看到落在柱头上的花粉萌发,花粉管的延伸途径,即由柱头一花柱引导组织—子房内壁—胎座—胚珠表面—进入珠孔。2.胚的发育过程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基本一致,先后经历了合子—二细胞原胚—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等阶段,胚发育属紫菀型,胚的形态呈直立型。3.草莓属核型胚乳,先后经历初生胚乳核—胚乳游离核—胚乳细胞—胚乳逐渐被胚吸收等过程,戈雪拉品种幼胚发育中,在其周围具有一个特殊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女贞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女贞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进行了研究,对承珠盘的结构和功能、胚囊的营养等进行了讨论.胚珠悬垂倒生,单珠被,薄珠心,有珠被绒毡层及承珠盘分化.表皮下单孢原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线列上四分体,蓼形胚囊发育;成熟胚囊具七细胞,两极核在受精前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受精及胚发育过程,采用荧光显微、整染透明及石蜡切片法观察菠萝蜜的花粉萌发和胚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菠萝蜜授粉6 h后,花粉粒开始萌发;授粉12 h后,花粉管开始进入花柱;授粉72 h后,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入子房;2)谢花后第9天,胚乳先于合子分裂;谢花后第16、18和21天,胚依次发育至球形胚、心形胚和子叶胚,胚乳为细胞型胚乳;3)菠萝蜜不形成种子的主要原因有胚囊败育、胚珠败育及胚囊未受精。  相似文献   

19.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丹参不同时期花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单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有承珠盘结构。孢原细胞位于珠心一层表皮下,直接行使大孢子母细胞功能。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合点端或合点端第二个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胚囊中卵细胞存在极性。助细胞在卵细胞产生极性分化前解体,即助细胞寿命较短。反足细胞在成熟胚囊中退化。极核在受精前融合,核中出现多个小核仁。  相似文献   

20.
对龙眼胚胎发育过程中胚珠内核酸、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每克胚珠鲜重计,核酸含量在花后10-17 d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降低,至45 d左右达最低值后又平稳回升;以每胚珠鲜重计,DNA含量随胚珠的发育而逐渐增加.RNA的含量变化总体趋势与DNA相似,但DNA含量的变化先于RNA.以每克胚珠鲜重计,蛋白质含量变化与核酸的变化基本相似;以每胚珠鲜重计,蛋白质的积累基本上与RNA的积累同步进行.胚珠内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与DNA、RNA、蛋白质略有不同.以每克胚珠鲜重计,淀粉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以每胚珠鲜重计,则随着胚珠的发育含量不断增加,其中52 d后急剧增加.龙眼胚胎的发育状况与胚珠内核酸、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