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最近 ,印度基因检查委员决定允许美国孟山都公司在本国进行大规模的转基因棉试验 ,而且还发放了“基因安全性许可证”,但并不等于批准种植 ,还需另一个委员会对试验结果的认可才能种植。印度生物技术部表示 2 0 0 1年末前印度会大量种植转Bt基因棉印度进行转基因棉试验@牛巧鱼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棉花在生产应用上的风险与安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棉在各棉区广泛种植的现状,分析了转外源基因棉花在生产应用上存在抗除草剂棉花可能成为杂草、基因漂移威胁棉花近缘物种、转基因棉加速害虫的抗性进化、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转基因棉花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风险,提出培育种植转多基因棉花、调控外源基因表达、设置棉花害虫"庇护所"、轮换种植不同类型的转基因棉品种、建立转基因棉花害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等转Bt基因抗虫棉的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推广速度很快。据统计,2 0 0 3年盐城市Bt棉种植面积已占当地植棉总面积的60 %以上。数年的种植实践证明,Bt棉对棉铃虫(低龄幼虫)等靶标害虫具有较高的抗性,而其对棉叶螨等非靶标害虫不具抗性;与常规棉相比,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已经引起了棉田害虫动态的变化,目前关于Bt棉田害虫测报方法农技部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调查标准。鉴于此,2 0 0 1 - 2 0 0 3年进行了此类研究,旨在为科学地制定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1棉铃虫的监测1 .1棉铃虫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危…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产棉基地,常年种植棉花170khm^2以上,近几年来随着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面积不断扩大(现已占90%以上),使得曾经是棉花主要害虫的棉铃虫已得到控制,而使一些次要害虫现已成为棉田主要害虫及防治对象。烟粉虱就是江苏沿海棉区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多食性害虫,对棉花的为害逐年加重,甚至达到暴发。  相似文献   

5.
卡那霉素浓度和喷洒时间对鉴定转Bt基因棉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检测有两方面,一是对转Bt基因抗虫棉抗棉铃虫性生物测定,一是对棉株体内Bt毒蛋白的检测。根据转Bt基因抗虫棉本身携带的含嵌合基因卡那霉素特性,国内李燕娥等人均进行了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检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卡那霉素的浓度以及喷洒卡那霉素的时间不同,抗虫棉与非抗虫棉对其反应时间不同。为更有效地鉴定转Bt基因抗虫棉不耽误农时特作本试验。1浓度对鉴定转Bt基因棉花的影响2005年4月在安徽农业大学棉花实验基地进行了用喷洒卡那霉素法筛选转Bt基因抗虫棉的实验,品种是抗虫棉新棉33B,非抗虫棉中棉所35。以40…  相似文献   

6.
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棉及其生态与经济效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Bt棉种植现状与表现1 .1 品种。 1 995年本植棉区引种了中棉所 2 9试验、示范。 1 996~ 1 999年在射阳县棉花原种场开展了转 Bt基因棉的品比试验和常规治虫与少治虫的试验。具体品种有转 Bt基因棉苏抗 6号、转 Bt基因棉泗棉 3号、中棉所 3 0、R— 6 8、省抗 1 0 3、省抗 1 0 1、省抗 3 0 1、盐抗 1 2 0 5、盐抗 1 2 1 1、中棉所 2 9、中抗杂2号、山东 951 3、黄杂 1号、黄杂 2号、惠抗 2号、新棉 3 3 B等 1 0多个品种 ,其中以中棉所 2 9为代表的抗虫杂交棉的应用速度最快、面积最大。1 .2 分布与面积。起初本地区的抗虫杂交棉主要…  相似文献   

7.
常规Bt棉与杂交Bt棉主要性状及种植效益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在豫东地区表现突出的6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对主要性状及种植效益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Bt棉在生产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结铃性强,单株成铃多,铃大,抗逆性强,产量相对较高,但每公顷种植效益低于常规Bt棉116.25元。  相似文献   

8.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2 0世纪 90年代起 ,中国开始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转基因抗虫棉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是 Bt基因和 Cp TI基因。这两种基因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获得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中国转基因棉花品种种植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比例 2 0 0 0年到达 30 %。目前在我国所推广的抗虫棉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的时空性、害虫抗性、抗虫范围狭窄、抗虫强度差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筛选广谱抗虫基因 ,采用特异启动子和诱导表达启动子 ,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 ,加强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管理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是棉花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达18 khm2以上,占可耕种面积的70%以上,棉花枯黄萎病是当地棉花的致灾性病害,俗称病害中的“癌症”,一旦发生,无药可治,损失巨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快,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作为亭湖区棉花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0.
于2000-2001年采用系统调查和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将盐城当地种植的常规棉品种“苏棉9号”与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进行同比。研究分析了两类棉田问4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虫量消长动态及原因,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等4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没有抗性,Bt棉上的虫量接近甚至略高于常规棉品种,两个棉花品种间部份害虫虫量的差异还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聊城市是山东省传统棉区,以麦套棉种植模式为主。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暴发期间,棉田种植面积急剧减少。近年来,随着转Bt基因棉花的推广,棉田面积有所回升。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有效地减轻了以棉铃虫为代表的鳞翅目昆虫对棉花的危害,但是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无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棉卡那霉素田间快速检测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转Bt基因棉对卡那霉素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反应及其与棉花抗虫性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棉花顶部第2片叶为卡那霉素涂抹的最适宜叶,田问卡那霉素涂抹反应与室内抗性生测结果吻合率高,且不同时期结果一致。说明棉花田间抗卡那霉素反应能够准确检测转Bt基因抗虫棉,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田间检测转Bt基因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的棉子壳作为培养基对平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棉对照相比,平菇在转Bt基因棉棉子壳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缓慢,出菇期推迟3天左右,收菇期推迟2天左右,产菇量没有明显差异,但转Bt基因棉棉子壳生物转化率高于常规棉.  相似文献   

14.
湘杂棉8号F1代与F2代差异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杂棉8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转Bt基因杂交棉新品种,由于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抗虫性,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棉区推广应用。基于该品种是采用人工去雄杂交制种而获得F1代种子,操作繁琐,成本较高,虽然转Bt基因杂交棉F2的应用颇具争议,但是仍有很多的地区将F2代作为大面积生产用种。究竟转Bt基因杂交棉湘杂棉8号F1和F2代有何差异?其F2代是否具有利用价值?本试验从丰产性、抗虫性及其纤维品质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1材料和方法转Bt基因杂交棉湘杂棉8号F1、F2种子,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提供。试验于2004年在本所试验…  相似文献   

15.
美国 :转基因棉总面积 32 0万公顷 ,占美国棉花该年度总面积的 60 %,比 1 998/ 99年度的 2 4 3万公顷呈增加之势。其中 ,转 BXN基因 (抗草苷磷 )的面积 7.9%,转 RR(抗溴草 )基因的面积 2 0 .5%,转 BG(抗棉铃虫 )基因的面积 1 5.5%,双价转基因BG RR的面积 1 6.4%,常规棉的面积 39.7%。估计 2 0 0 0 / 0 1年度的面积分配仍维持这个数量。澳大利亚 :转 Bt基因棉的面积为 1 2万公顷 ,占当年植棉总面积的 2 699/2000年度美国、澳大利亚转基因棉花品种面积@王淑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推广速度很快.据统计,2003年盐城市Bt棉种植面积已占当地植棉总面积的60%以上.数年的种植实践证明,Bt棉对棉铃虫(低龄幼虫)等靶标害虫具有较高的抗性,而其对棉叶螨等非靶标害虫不具抗性;与常规棉相比,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已经引起了棉田害虫动态的变化,目前关于Bt棉田害虫测报方法农技部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调查标准.鉴于此,2001-2003年进行了此类研究,旨在为科学地制定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寇伟 《中国棉花》2014,(2):22-26
为进一步改进转基因棉花室内筛选系统,使用5000mg·L^-1浓度卡那霉素分别对转Bt基因棉花和非转基因棉花品种新陆早33的种子进行卡那霉素影响侧根生成的实验研究,经过卡那霉素溶液处理的棉花种子在基质中培养5d后进行数据统计,然后分别提取生成和不生成侧根的棉花幼苗子叶DNA,进一步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确认。结果表明:用5000mg·L’的卡那霉素对2个品种进行筛选时,Bt棉89%有侧根形成,而新陆早33仅2%有侧根发生。PCR鉴定结果也显示有侧根生成的棉花幼苗具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II和抗虫基因Bt。实验结果-9预期结果一致,所以这种筛选新方法可以作为有效快捷的转基因棉花室内筛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保铃棉 32 B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和岱字棉公司 ,采用现代高新生物技术并结合常规育种方法 ,培育出的转 Bt基因抗虫棉品种 ,1 999、2 0 0 0年在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 ,平均每公顷产子棉40 63kg,比泗棉 3号平均增产 2 9.1 7% ,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 0 0 0年在我场示范种植 43.33hm2 ,在全生育期不防治棉铃虫的情况下 ,平均子棉单产365 3kg,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抗虫性 ,2 0 0 1年 ,我场将推广种植 833.33hm2。根据两年的试验示范 ,现将保铃棉 32 B在生产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简介如下。1在适宜播期内应适当迟播。保铃棉 32 B在沿江棉区的…  相似文献   

19.
中棉所 3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一种新型的转 Bt基因抗虫杂交棉 ,1 999年 5月通过全国品审会审定。该品种母本为双隐性不育系 ,不需人工去雄 ,可直接授粉制种 ,与人工去雄制种相比可降低制种成本 50 %。 2 0 0 0年在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表现特别突出 ,它集抗虫、抗病、丰产、优质、简化制种于一体 ,科技含量高。是目前长江、黄河两大棉区推广种植最理想的品种。1种植表现1 .1 苗势好。中棉所 38子指大 ,出苗快而整齐 ,比一般常规品种提前 2~ 3天 ,子叶肥大 ,平展 ,叶色油绿 ,该品种对苗病和角斑病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20.
转Bt基因抗虫棉在山东的生产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推广普及抗虫棉的过程山东是全国产棉大省,也是最早推广转Bt基因抗虫棉的省份之一。1993年山东省开始试种抗虫棉品系,1994年试种面积达到333.3hm2。1995年又通过不同渠道引进了其它10多个品系,种植面积达到10.7万hm2。1997年菏泽引种的抗虫棉品种菏棉3号试种成功,1998年全省的抗虫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达10万hm2以上;1999年河北省审定的美国品种新棉33B大量进入山东,使抗虫棉种植面积达到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73.7%;2000年,抗虫棉品种新棉33B、中棉所29、中棉所30和GK-12在山东审定,抗虫棉面积达到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90%以上;到2001和200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