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碱性几丁质酶菌种的筛选与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27个土样或水样中分离到147株产碱性几丁质酶的菌株。摇瓶试验表明,链霉菌S1001的的产酶能力最强,该菌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累粉几丁质1.0,葡萄糖0.1,KNO3.0.23,MgSO4.7H2O0.02,K2HPO40.1,吐温-60.0.1,Na2CO31.1,最佳培养条件为起pH值11,菌龄9d,培养基装置为三角瓶体积的25%,31℃条件下振荡培养5d。  相似文献   

2.
绿色木霉3711在稻壳基上产生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绿色木霉3711在稻壳粉培养基上培养产生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得出绿色森酶1产生纤维素酶的适宜条件为:最适PH为4.5 ̄5.0,最适温度为30℃,最佳培养时间是4d。用4%NaOH处理的稻壳粉做2基碳源较未经处理的稻壳粉做2基碳源产生纤维素酶CMC糖化力高。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试管芽保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农4号”马铃薯茎尖在25°±1℃、光强2000lx,连续光照下培养,适宜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NAA0.2mg/L+BA4mg/L,生根培养基为MS+NAA0.4mg/L,试管芽在MS+NAA0.2mg/L+BA4mg/L+ABA4mg/L培养基上和5℃黑暗条件下保存300天,存活率仍高达93%,而且芽呈绿色,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4.
用茎段培养法对甜菜进行快速繁殖,研究了生长调节物质和活性炭对甜菜茎段培养成苗的影响,在改良MS培养茎上附加6-BA0.5 ̄2.0mg/L有利于诱导甜菜茎段腋芽的伸长生长,诱导率可达81%,改良MS附加6-BA0.5 ̄1.0mg/L最适宜于甜菜的继代增殖,培养20 ̄25d可增殖6倍左右;生根以1/2MS附加IBA2.0 ̄3.0mg/L,GA2.0mg/L和活性炭0.1%的培养基为宜,生根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15株不同动物来源的空肠弯曲菌的冻融耐受性,结果表明,不同动物来源的菌株间冻融耐受性差异极显著(P<0.01),但与其来源动物不相关.并分析了—10℃~37℃、—25℃~37℃两种冻融温度和FMPG、P—基、MSG、布氏半固体4种培养基对该菌冻融耐受性的影响,认为温度与培养基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现象(P<0.01),4种培养基对该菌耐受性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其中以FMPG和P—基对该菌冻融耐受性的增强效果最佳(66.2%和63.9%),MSG的效果中等(52.5%),布氏半固体最差(31.2%)。在—10℃~37℃下,以P—基最优(62.7%).在—25℃~37℃下,以FMPG最优(70.2%).对MSG而言,—10℃~37℃下(59.6%)优于—25℃~37℃温度下(45.3%)。  相似文献   

6.
小麦全蚀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省小麦全蚀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1~28℃,最适pH值为5.5~8.5,属中温偏碱生长型。菌的生长,以在含有机氮的培养基上为好。(NH4)2SO4对菌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GS培养基可用于分离病组织和种子中全蚀病菌,种子和土壤中夹带的病残体是该病菌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7.
喷施锌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效应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含锌不足的酸性紫色土水仙茶适时喷施0.3%或0.5%ZnSO4·6H2O,能促进茶树生长,早发芽,多发芽,提高鲜茶产量7.8% ̄17.1%,改善锌肥后,茶叶中氨基酸组分、可溶性糖、茶多酚及锌含量等均高于对照处理。建议紫色土茶园ZnSO4·7H2O喷施浓度为0.3% ̄0.5%。  相似文献   

8.
生长特性试验表明,小猪双歧杆菌最适生长pH值为6.5 ̄8.0,最适生长温度为38 ̄42℃,低于25℃或高于46℃均不生长,双歧力培养至24h活菌数达到高峰,稳定期在24 ̄48h,大豆蛋白胨,酪蛋白水解物对该菌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经连续传代,驯化后的菌株对光线,氧气均有一定的抵抗力,发酵葡萄糖生成醋酸和乳酸的比例为(2.8 ̄3.3):1,终末代谢产物pH值为3.8 ̄4.2。  相似文献   

9.
番茄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roriumfulvum)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PSA培养基和大麦培养基.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pH为5.0~6.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pH为4.0~5.0.相对湿度低于86%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空气有利于孢子萌发.该病菌在PSA培养基上培养4天后开始产孢,培养13天累积产孢量最多.光照对产孢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病叶表面越冬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可达20%左右.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5℃,5min。  相似文献   

10.
竹笋长期保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亚硫酸盐在不同浓度、不同pH值及不同工艺条件下对竹笋的保藏效果,结果表明:竹笋经预煮后用SO_2有效浓度为0.1%~0.2%的Na_2SO_3,Na_2S_2O_4或Na_2S_2O_5保藏,并调节pH2.5~4.5,160d后,其色泽洁白、质地正常、无变质腐烂和老化现象.经烹调后,竹笋中SO_2残留量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16.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