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飞  李秀峰  李云 《茶叶》2010,36(2):115-1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名优茶由于其色香味形独具而被广泛推崇为高尚饮品,同时也成为茶业效益的主要支柱。茶树良种作为名优茶的基础,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扦插育苗具有遗传性稳定、繁殖系数大、苗木生长健壮且整齐等优点,成为了茶树良种苗木繁育的重要手段。当前汉中市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还不到1%,为了加速汉中市无性系茶树良种化进程,汉中市农科所进行了茶树无心土短穗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广告     
<正>浙江义乌市茶叶研究所茶树良种繁育场为你提供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义乌市茶叶研究所茶树良种繁育场,多年来从事良种茶苗繁育推广,现已拥有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无性系茶树良种。今年可供龙井43、乌牛早、迎霜、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等十多个国家级茶树良种。本场繁育的良种茶苗,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欢迎新老客户莅临选购!  相似文献   

3.
1984年11月在厦门召开的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全国各产茶省申报的传统茶树良种进行审定.按照茶树良种审定条件,结合茶树在生产中应用的实际情况,认定了三十个传统茶树优良品种作为全国第一批茶树良种,我省的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海南大叶种属于第一批认定品种.茶树良种在茶叶生产中举足轻重,对全国第一批认定的茶树良种,各地应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加速我国茶树良种化,以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发展茶叶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4.
《广东茶业》1998,(3):32-34
茶叶原产中国,是我国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之一,是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经济作物,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传统群体茶树品种由于产量低、品质差,无法形成大宗名茶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大大影响了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茶树品种的更新换代已成为目前生产的当务之急,引种繁育推广名优茶良种势在必行。该项工作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农业部农垦局陈欣成局长等领导亲临罗定市连州现场考察,并批准在连州仙境茶叶有限公司原有良种茶园基础上成立“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良种苗木繁育示范基地——广东省罗定市高香型名茶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同时列为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罗定市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三年来,在农业部农垦局和广东省欧广源副省长、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省财政厅、华南农业大学以及云浮市、罗定市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下,基地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引进茶树优良品种28个,建立母本示范园80多公顷,初步示范鉴定出一批适应当地发展的高香型茶树良种,建立育苗基地10公顷,累计繁育良种木苗3000万株,供生产推广应用,促进罗定市茶业的发展,使品种结构由原有单一红、绿茶产品向五大类,20多个花色产品方向发展,基地的名优茶产品“连州银毫”等10多个名优茶19次获国家银、铜质奖和广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我省一个传统的出口商品,不断提高茶叶单产和品质,对于振兴福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茶树良种壮苗是提高茶叶单产和品质的重要基础环节。以往我省对茶树种苗没有统一的规定,在部分茶区存在着不同品种混合采种,剪枝插苗的现象,致使良种  相似文献   

6.
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茶树品种选育,茶叶生产发展的宝贵财富。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随着茶叶生产形势的不断发展与要求,广大茶区通过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茶树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推广工作得到了广泛开展与普及,不仅鉴定、推广了云南大叶种、福鼎大白茶、祁门槠叶种、鸠坑大叶种等地方良种,而且也选育出许多新品系、新品种,有些新种通过比较试验或广泛试种,已被证明是能够广泛适应与具有推广价值的良种。为了适应我省茶叶生产发展需要,先推荐下列几个优良品种,以供引种与试种。  相似文献   

7.
本项目以新育成“桃源大叶”良种为研究对象,在吸收已有茶叶科技成果的了,首次将茶树良种的繁殖、栽培和加工技术进行配套研究。在苗木繁育上总结了快速大量育苗技术;在栽培上总结了快速成园、速成丰产技术;在加工上总结了多茶类组合生产的制茶工艺,有力地促进了茶树良种的推广,在桃源大叶茶基地桃源县茶庵地区已建立了681.8公顷大奶种共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茶叶学会在湘阴县召开了茶类区划和茶树品种资源利用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针对该省茶类区划和茶树品种资源利用开展了学术讨论;交流了茶叶产、供、销和良种繁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茶类区划方案和茶树良种繁育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茶叶学会茶类区划和茶树品种资源利用学术讨论会,于十月七日至十一日在湘阴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科研、教学、农业、外贸、供销、生产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到会代表共五十九人。会议得到岳阳地区供销社、外贸局、农业局、中共湘阴县委以及县科委、县农业局、商业局、农副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会议的议题是针对我省茶类区划、茶树品种资源利用开展学术讨论;传达全国茶叶生产、茶树良种繁育工作座谈会精神。会议期间,听取了湘阴县茶叶生产和茶树良种繁育的经验介绍,参观了湘阴县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茶历史悠久,但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栽培比例与产茶大国的地位却很不相称,这已成了制约中国茶叶品质全面提升及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本文从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的实践出发,就良种场如何建立良种繁育机制、引进高效育苗技术以加快良种推广速度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前言 江苏省有悠久的种茶历史,但茶树品种混杂,多属中小叶种,解放后从兄弟省引种茶树有几十个品种,也多为有性群体。因此我省现有生产茶园基本上均系地方群体种,采茶工效低、品质较差,给茶叶生产带来不利因素;同时与茶叶生产机械化、现代化也不相适应。如引进大叶无性系良种,推广更新我省现有的茶树品种,这对我省茶叶生产,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为无性系良种,纯度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茶树良种是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基础。推广茶树良种是投资少,效果极为显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省已有无性系大叶型茶树良种推广应用于生产,尤其近十余年,这种良种茶园面积正在迅速扩大,在生产实践中,无论是茶叶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均创造较好的水平,尤其是采用无性系大叶良种原料创制的名茶,在全国名茶评选中连连茯部优,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是我省目前在生产中推广的无性系良种,品种不多,比较单一化。良种茶园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将增加难度。 寻找更高水平的茶树无性良种,或适制无锡毫茶的新良种,并努力逐渐改变无性良种茶园品种单一化现状,这对我省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3.
1981年11月24~28日,户国茶叶学会在湖南长沙市举行茶树良种鉴定和繁殖利用学术讨论会,有十四个省市的学会代表70余人参加。会议着重讨论茶树良种鉴定和加速繁育推广的问题,通过了品种研究组在8月间预备会  相似文献   

14.
茶苗繁育是茶树良种推广的最基础的工作,目前茶苗繁育大多采用大田繁育的裸根苗,存在育苗季节受限、移栽技术要求高、种植时间影响大、茶园管理成本高等问题。本文基于采用短穗扦插育苗与轻基质育苗的对比试验,为高质量茶树良种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叶学会最近在福建召开了“茶树品种资源研究及利用学术讨论会”。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好形势鼓舞下,与会的新老专家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畅谈了各自的经验和学术见解。会议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了科学研究为生产服务的方针,采取了讨论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活动方式,针对当前茶叶生产发展形势对良种和种苗提出的要求,讨论了加速我国茶树品种资源调查、整理与利用问题,通过交流情况,清理成果,商讨方法,推荐了一批茶树优良品种,提出了当前加速繁育推广茶树优良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江西省修水县振泰良种茶树繁育有限公司是农业部在江西省的定点繁育基地,九江市修水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的下属科研单位,多年来,专业从事茶树良种的繁育与推广。现有茶树良种母本园500亩,苗圃200亩,年可提供无性系良种茶苗5000万株。所繁育品种主要是国家审定良种,茶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纯度高、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前  言安溪早在 1936年就创造发明了茶树短穗扦插技术 ,它对我国茶树良种的选育 ,大面积茶树良种苗木的繁育 ,大面积茶园的种植与我国茶业生产的发展 ,做出了巨大的科学贡献。对此史实 ,1981年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论证。而今 ,适逢安溪举办“中国茶都 (安溪 )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盛典之际 ,把它整理出来以飨读者。1 茶树短穗扦插的演化过程茶树苗木的繁育经历了从原始的茶籽直播→压条分株→长穗繁育 (即一芽二至三、 四叶为一穗繁育 )→短穗扦插繁育 (即一芽一叶也叫一叶一节扦插育苗 )→组培育苗法 ,漫长的…  相似文献   

18.
1福建茶树良种概况1.1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良种选育成果匪然。福建省素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美誉,在闽南、闽东、闽北的三大老茶区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为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素材。1984年11月国家农作物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首批认定的30个茶树良种中我省的福大、大毫、政大、水仙、梅占、毛蟹、铁观音、黄旦、大叶乌龙、本山、福安大等11个被认定,占国家级良种的36.67%,其中福大被列为全国区试品比的标准税;1987年1月在第二批认定的22个国家级良种中我省新选育的福云6、7、10号通过认定;1999年我省的八仙茶晋升为国家级良种。在三批…  相似文献   

19.
杨阳 《茶叶通讯》1992,(2):22-25
茶树种质资源是供茶树品种选育和进行茶树生物技术研究的原始材料,它包括地方品种、引进品种、野生材料、近缘种和各种类型(人工、自然)的突变体等。近年来,世界主要产茶国的茶叶研究都集中在以提高茶叶品质为中心的内容上,而提高茶叶品质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提高茶树良种的选择标准和扩大良种的普及率。解放以来,我省的茶叶科技人员,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多次群众性的我省茶树种质资源的普查工作,开展了研究利用,并取得了一些富  相似文献   

20.
1981年8月15—19日,中国茶叶学会品种研究组在湖南长沙举行会议。会议围绕“加速茶树良种繁育推广”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讨论,交流了经验,并提出了《加速茶树良种繁育推广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