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以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中的5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小麦顶三叶与其它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选育旗叶叶面积较大,倒二叶、倒三叶面积适中且旗叶长小于倒二、倒三叶的塔型结构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和籽粒产量。叶片是制造光合产物的主要器官,小麦产量的90%~95%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因此,延长上部叶片和穗部的功能期,防止早衰,是增强光合效能的关键措施,为此,本试验对小麦叶片性状与其它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选育合理株  相似文献   

2.
关中地区小麦品种株型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陕西关中地区50年代以来大面积栽培及近期育成的22个小麦品种品系株型性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50年代以来小麦品种的株高构成指数,叶层得心相对高度、比叶重上升,株高,叶层重心绝对高度、叶片基角、叶片披角减小;增大穗长、叶层重心相对高度和比叶重、减小叶片的基角和披角对品种产量的提高具有正效应;冠层内的透光性主要受叶片基角,叶片披角和穗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陕西关中地区50年代以来大面积栽培及近期育成的22个小麦品种品系株型性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50年代以来小麦品种的株高构成指数、叶层重心相对高度、比叶重上升,株高、叶层重心绝对高度、叶片基角、叶片披角减小;增大穗长、叶层重心相对高度和比叶重,减小叶片的基角和披角对品种产量的提高具有正效应;冠层内的透光性主要受叶片基角、叶片披角和穗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薏苡叶片的生长与叶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以两个不同来源的品种为材料,分析了薏苡叶片的大小、叶面积的测定方法及叶面积的变化与组成,结果表明:薏苡叶片的大小因品种和着生部位(叶序)而异,一般中上部叶片较宽大,基部叶较短小;用长宽法测定叶面积的校正系数也因叶序不同而有一定差异,以中上部和基部叶较大,中下部叶较低,两品种的总平均为0.727;叶面积(Y)与叶片的长宽乘积(X1)和长宽比值(X2)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0.286+0.7305X1和Y=-6.928+4.9268X2;薏苡一生中叶面积的变化呈一元三次曲线,大约在抽穗末期达最大值,一生都处于淹水条件下的单株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均较低;薏苡在中后期分枝分蘖叶面积占全株的比重大,中上部主茎叶面积占主茎叶面积百分比较高  相似文献   

5.
谷子不同叶位叶片与穗部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1个不同类型品种(系)作不同剪叶处理,研究了谷子不同叶位叶片与穗部性状(株穗重,株粒重,千粒重,以下同)的关系。不同叶位叶片对穗部性状影响的研究表明,旗叶对穗部性状影响最大,余者由上向下逐渐减小;不同叶位叶片面积与株穗重,株粒重关系密切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顶1叶(旗叶),2叶,3叶,……,即离谷穗越近的叶片与穗部性状关系越密切;通径分析表明,旗叶对穗粒重直接影响最大。综合全面情况:旗叶对穗部性状影响最大,在籽粒形成过程中占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株高差距甚大的两个亲本间杂交分离世代为材料,针对小麦矮化后可能影响主要经济指标的茎节、叶片部分的40余个性状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初步认为株内整齐度、叶间距比、下部节间重量比、叶角度和叶片宽/长比等可以作为改良矮秆、半矮秆小麦产量的选种指标。  相似文献   

7.
小麦冷源具有明显降低小麦体温的作用,是培育冷型小麦的优质种质资源。论文通过常规石蜡切片的方法观察比较了冷源、冷型小麦小偃6号和暖型小麦9430功能叶片的显微结构,并在灌浆结实期测定了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旨在揭示冷源功能叶片的结构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冷源旗叶叶片厚度分别比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高出19.3%和9.0%,倒二叶分别高出19.7%和5.7%,倒三叶分别高出37.2%和2.7%;冷源旗叶叶脉横截面积分别比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高出25.2%和37.7%,倒二叶分别高出5.9%和12.6%,倒三叶分别高出13.1%和33.3%;冷源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中的叶脉间距分别比冷型小麦小偃6号同叶位功能叶片高出17.7%,2.0%和9.2%,分别比暖型小麦9430同叶位功能叶片低3.7%、6.8%和8.3%。随着籽粒灌浆的进行,冷源、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但冷源和冷型小麦在灌浆前、中、后期均较暖型小麦高,功能叶片衰老缓慢,功能期较长。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樟树叶提取液的除草活性,研究了小麦对樟树叶提取液的响应.结果表明:樟树叶提取液可抑制小麦生长,该抑制作用与樟树叶提取液浓度呈正相关.当樟树叶提取液浓度为0.10 g/mL时,对小麦芽长、根长、根数、株重的抑制率分别为79.69%、77.89%、74.17%、58.72%,并可使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92.73%,SOD活力减弱92.41%.樟树叶提取液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化学杂交剂GENESIS的副效应,研究了GENESIS对普通小麦的农艺性状、倒二叶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雌蕊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ENESIS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株高降低,抽穗期和开花期延迟1 ̄2d,株高的降低主要是由穗下第一节间缩短造成的,3个剂量处理间株高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GENESIS对小麦倒二叶叶片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叶片能自我修复,但剂量越大、喷施时期越晚,叶片的损伤越大,其修复能力越差;GENESIS对雌蕊育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1 为害症状小麦条锈病是师宗县小麦最重要的一类病害,发生广、为害大、传播快,常常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小麦条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叶鞘和茎秆及穗,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小麦整株叶片12~15叶,正面背面都可发生,正面能够看到明显的退绿斑,病叶向叶背纵向卷曲,叶背受害症状比叶面明显,旗叶和倒2叶最严重,为害后叶片形成干枯状,出现早衰现象。苗期受害,叶片呈现鲜黄色斑点。成株期刚发病时,在叶片的正面形成很多鲜黄色的夏孢子堆,  相似文献   

11.
小麦的越冬灌溉(简称冬灌,下同)是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朋友常以浇出苗水、提前浇返青水来代替越冬水,或者在冬季后期浇灌,或者取消这些措施等等,这些都会给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小麦必须进行科学冬灌.  相似文献   

12.
超级杂交稻模式组合的形态学优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超级杂交稻模式组合培矮64S/E32为主要材料、以三系高产杂交稻汕优63为对照,对冠层形态性状及其群体动态和光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模式组合具有以下形态学优势:①上3叶叶面积较大。叶片基角、披垂角较小;②上3叶卷叶指数较高,有利于叶片直立和改良群体内部光分布;③晴天,群体下层叶片处于光补偿点之上的时间比对照多7个多小时,有利于延长群体下层叶片的光合功能期;④群体消光系数小,可以容纳较大有效叶面积。理论最适叶面积系数比对照高66.2%。模式组合的优良形态有利于改良群体内部光分布。提高群体光合速率,增加群体“源”的供应能力。对模式组合的株叶形基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1危害及分布1.1杨白潜叶蛾。杨树叶部主要害虫之一,尤其对杨树的幼苗、幼树危害较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树木的生长。被害严重时,在一片叶子上虫斑面积占总叶片面积的50%左右,引起整株叶片的早期脱落,严重削弱树势。杨白潜叶蛾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内蒙等省区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9个小麦品种的株高、旗叶长、旗叶宽、叶角、叶片刺密度、芒长、叶色和穗密度等形态特征与对抗禾谷缢管蚜关系的研究,发现在禾谷缢管蚜整个发生期小麦株高与抗蚜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叶片刺密度和穗密度与小麦抗蚜性呈显著正相关;蚜虫高峰期旗叶的宽度和长×宽与抗蚜性呈显著正相关;蚜虫始盛和高峰期的叶角与抗蚜性呈显著正相关;旗叶长、叶色和芒长与抗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植株上部叶片的光合产物是籽粒中干物质的第二大来源,小麦旗叶由于所处生长发育时期和位置的特殊性,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明显不同与其它叶片。根据前人研究结果,旗叶对小麦籽粒产量的贡献可占三分之一。因此在育种栽培过程中,人们普遍对旗叶的大小、光合功能期、叶基角及后期保护都特别关注。叶片光合速率和光合功能期是影响光合生产力的两个因素,而作物产量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光合生产力,提高光合生产力是进一步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主要途径。而旗叶的叶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由此可见,旗叶叶面积大小、光合功能期必然与穗粒重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以冬小麦14个品种(系)作为研究材料,研究旗叶各个指标与穗粒重的关系,并结合南疆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树勋  惠祥等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557-557,559
小麦播种前用农宝919 小麦拌种专用剂处理后,麦株矮化3 ~5cm ,基部第1 节和第2 节缩短1 .59cm 和2 .3cm ,单株分蘖多1 .1 个,次生根多1 .4 ~2 .1 个,根增长2cm ,叶片数增加1 .3 片,单株小穗数多5 .93 个,不孕穗少2 .33 个,千粒重提高2 .07g ,冻害率下降8 .11 % 。在1999 年小麦大面积倒伏的情况下,增产率达40 .13 % 。  相似文献   

17.
灌水及氮素形态对烤烟营养元素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灌水和氮素形态对旱区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叶片养分含量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大田生长期,灌水可以显著提高叶片K含量,降低Fe,Mn含量;随NO3-用量增加,烟叶中K含量显著增加,Fe含量显著下降,其它养分含量变化不大.营养元素N,P,K,Cu,Zn在烤烟不同部位叶片中的分布具有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规律性,Ca,Mg,Fe的分布则相反,烤烟营养元素在各部位叶片中的分布规律不受灌水和氮素形态的影响.增加NO3-用量对提高烟叶产量的效应不显著,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和总氮含量显著增加,烟碱和还原糖含量有降低的趋势.灌水对提高旱区烟叶产量和上等烟比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小麦叶片逆向衰老顺序和正常衰老顺序的比较试验,对绿叶数、株间水汽通量、灌浆速率及千粒重等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在灌浆结实后期,倒置小麦的绿叶数较正置小麦平均偏多26片,20 cm至2/3株高倒置小麦各品种的株间水汽通量均大于正置品种,而2/3株高~冠顶,倒置小麦的则均小于正置小麦。选取代表品种西农805和95H7进行t检验,20 cm至2/3株高在0.05水平差异显著,2/3株高至冠顶在0.1水平呈显著。倒置小麦倒置茎的粒重高于正置茎12.4%,带动倒置小麦的千粒重偏高正置小麦8.93%。倒置小麦较高的株间水汽通量及良好的性状表现,表现出了对干旱气候较好的适应性,这对旱区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小麦病虫害的主要种类1.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分为条锈、叶锈、秆锈三种。小麦锈病是典型的高空、气传病害。多雨、多雾或结露条件下,病害发生重。2.小麦纹枯病:小麦发病后,叶鞘、茎秆组织坏死,轻病株穗小粒秕,重病株不能抽穗或形成枯株白穗。冬春气温偏高,雨水偏多,利于纹枯病的发生流行。3.小麦白粉病:以叶片受害为主。病斑多出现于叶片正面,严重时病斑汇合成片,使叶片提早干枯,导致穗小秕粒。4.小麦全蚀病:幼苗发病,根和根茎呈黑色,病苗矮化,底叶发黄;拔节期,根部变黑加重,茎基  相似文献   

20.
夏播大豆田截形叶螨发生为害及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太谷地区夏播大豆田截形叶螨的田间为害及发生规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谷地区截形叶螨从夏播大豆幼苗期即开始为害,7月下旬达到为害高峰,为害盛期持续1个月之久。同时表明,截形叶螨不同虫态虫口密度的最大叶区不同,其中成虫、卵主要分布在植株的中上部叶片上,幼虫、若虫主要分布在植株的中下部叶片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