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控释肥料释放特征及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方法]利用旱地小麦大田实验,以仅施磷钾肥和优化施肥为对照,选用4种不同的包膜材料控释肥A、B、C和D。[结果]在磷钾水平相同条件下,控释氮肥A和B均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亩穗数是导致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控释氮肥A和B在冬前分别释放了44.4%和46.3%,拔节期释放了72.1%和69.8%,收获期释放了88.0%和91.5%,能够满足旱作小麦全生育期的氮肥需求;另外与OPT(优化施肥)处理相比,控释肥A和B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1.39、2.09 kg/667 m~2,氮肥利用率增加8.66和13.04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增加9.00、7.22kg/kg,[结论]控释肥A和B对旱作冬小麦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控释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控释肥在小麦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小麦大田试验,以优化施肥和仅施磷钾肥为对照,选用2种包膜材料不同的控释氮肥A和B,研究控释肥料类型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磷钾水平相同条件下,等氮量控释氮肥A、减施20%控释氮肥A和控释氮肥B,均能够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优化产量构成因素,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小麦子粒产量.[结论]在小麦生产上可以一次性施用控释氮肥,实现节肥、省工、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控释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控释肥在小麦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小麦大田试验,以优化施肥和仅施磷钾肥为对照,选用2种包膜材料不同的控释氮肥A和B,研究控释肥料类型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磷钾水平相同条件下,等氮量控释氮肥A、减施20%控释氮肥A和控释氮肥B,均能够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优化产量构成因素,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小麦子粒产量。[结论]在小麦生产上可以一次性施用控释氮肥,实现节肥、省工、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控释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控释肥在小麦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小麦大田试验,以优化施肥和仅施磷钾肥为对照,选用2种包膜材料不同的控释氮肥A和B,研究控释肥料类型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磷钾水平相同条件下,等氮量控释氮肥A、减施20%控释氮肥A和控释氮肥B,均能够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优化产量构成因素,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小麦子粒产量。[结论]在小麦生产上可以一次性施用控释氮肥,实现节肥、省工、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淮麦30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速效氮+控释氮肥、控释氮肥3种不同的肥料运筹模式,研究2种不同播种方式(零共生套播、旋耕条播)和不同肥料运筹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共生套播小麦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较旋耕条播小麦分别提前了11、4、3、3、2 d,生育期比旋耕条播长9d.3种肥料运筹模式中以速效氮+控释氮肥处理效果最佳,能够显著增加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在零共生套播和旋耕条播条件下较常规施肥分别增加8.7%、2.1%、8.0%和3.8%、0.6%、6.6%.在总施氮量255 kg/hm2的相同条件下,速效氮+控释氮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显著,在2种播种方式下分别增产8.0%、6.6%.表明无论在零共生套播方式还是在旋耕播种方式下,合理进行速效氮、控释氮肥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小麦的穗粒结构,可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缓控释肥对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不同缓控释肥对小麦的节肥增产效果,通过大田小区试验,在山东省泰安市邱家店镇黄沟岗村设置不施氮(CK)、常规氮优化施肥(OPT)及5种缓控释肥一次性施入7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氮对照相比,施用氮肥增产显著。(2)自制控释氮肥和鲁西缓释掺混肥料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OPT处理增产11. 4%和10. 2%;高塔有机硅缓释肥处理则显著低于其他施氮处理。(3)不同缓控释肥处理小麦秸秆和籽粒含氮量差异不显著,但秸秆生物量差异较明显,以鲁西脲甲醛复合肥处理最高。(4)自制控释氮肥和鲁西缓释掺混肥料处理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比OPT处理分别增加37. 3%和35. 3%。本试验条件下自制控释氮肥和鲁西缓释掺混肥料为适合当地土壤条件及小麦栽培使用的缓控释肥类型。  相似文献   

7.
设置缓控释氮占总氮20%、40%、60%的3个不同配比缓控释氮肥处理,用氮量为216 kg·hm -2,和常规施肥处理,用氮量为270 kg·hm -2,同时设置不施氮肥对照,研究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比不同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减20%的条件下,缓控释肥一次施用相较于常规施肥仍可维持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可以增加水稻有效穗;缓控释肥60%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而缓控释肥20%、缓控释肥40%处理与对照没有显著变化。缓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上有省工节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明不同缓控释肥在洞庭湖平原区棉花生产中的综合表现.[方法]以当地常规施肥方法为对照,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开展了不同缓控释肥品种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各处理的株高无显著性差异;第一果枝节位高和单株平均果枝长均以对照为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棉株产量构成因素中,各处理的果枝数、单铃重和衣分均无显著性差异.45%帝元生物控释肥和45%司尔特棉花专用缓释肥处理的单株成铃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皮棉产量为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233.2、236.3 kg/hm2;其净产值也均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5 578.6和5 833.8元/hm2.[结论]45%帝元生物控释肥和45%司尔特棉花专用缓释肥增加了棉花产量和净产值,建议可在洞庭湖平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231-232
以单季晚稻甬优12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种类对其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氮肥用量210kg/hm2条件下,包膜控释尿素处理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增加480 kg/hm2,增幅5.13%,比配方施肥处理增加418.5 kg/hm2,增幅4.44%。包膜控释尿素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比习惯施肥处理及配方施肥处理提高77.92%和49.73%。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简约化露地栽培,研究不同施肥对甜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皮9818为试验材料,设不施肥(CK)、有机肥(M)、控释肥(K)、控释肥+有机肥(K+M)、常规施肥(NPK)5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控释肥+有机肥(K+M)与控释肥(K)处理相比较,有机肥的施入能显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常规施肥(NPK)处理茎粗高于其它处理.7月3日采收期,控释肥+有机肥(K+M)处理果实纵径最大14.65 mm,比不施肥(CK)处理高1.52 mm,K+M(17 515.5 kg/hm2)与NPK(17 748 kg/hm2)处理产量均高于其它处理,分别较CK处理增产50;、52;,NPK处理边糖(12;)心糖(17.2;)均显著高于CK、M、K处理.7月17日采收期,不施肥(CK)、有机肥(M)、控释肥(K)、控释肥+有机肥(K+M)、常规施肥(NPK)处理产量均比7月3日产量分别下降5.8;、6.2;、16.6;、10.8;、12.3;,且各处理的单株结瓜数均少于第一次采收期.两次采收期,控释肥+有机肥(K+M)与常规施肥(NPK)处理单瓜重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结论]简约化露地栽培条件下,K+M处理在不降低产量品质条件下,具有降低劳动成本,简化施肥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肥料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施用微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洛旱7号和洛麦22为材料,在小麦拔节中期、抽穗前(拔节末期)叶面喷施微肥,研究喷施微肥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生物学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锌、铁、硒3种微肥对小麦产量均有所提高;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喷施3种微肥后小麦千粒重、穗粒数、穗数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喷施锌肥和硒肥较显著提高了籽粒中锌和硒含量,施锌后籽粒锌含量较对照提高了2.48%和12.2%,喷施硒后小麦籽粒硒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59.9% ~ 717.7%,施铁后小麦籽粒铁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4%、5.9%.[结论]在施氮、磷、钾的基础上配施微量元素肥料能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小麦籽粒的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陕南小麦氮肥追施最佳时间和最佳用量,为陕南地区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汉麦6号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冬灌期、拔节期进行1次或2次追施氮肥,通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经济系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纯氮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同等纯氮施用量下,1次追肥,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最好,其中,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751.90 kg/hm2,其次为追施纯氮103.50 kg/hm2时,产量为8 623.20 kg/hm2;当纯氮施用量高于69.00 kg/hm2时,拔节期1次追肥效果优于冬灌拔节2次追肥。追施纯氮34.50 kg/hm2时,2次追施的小麦产量高于拔节期1次追施。[结论]拔节期1次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3.
张桂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855-6856
[目的]为菏泽地区冬小麦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冬小麦-玉米连作中,以济麦21为试材,以不施肥为对照,设定了6个NPK化肥和有机肥料配施处理,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在冬小麦播种前使用,化肥在夏玉米生长期间施用。收获时测定生育性状和各重复的实际产量。[结果]施肥处理可显著提高冬小麦株高、穗长和穗粒数,也提高了冬小麦千粒重。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冬小麦生物产量,依次为NPK+高量有机肥>NPK+常量有机肥>NPK+高量麦秸还田>NPK+玉米秸还田>NPK+常量麦秸还田>NPK>CK。施肥处理对冬小麦的产量提高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结论]配施有机物料比单施NPK化肥效果好,配施高量有机肥比配施常量有机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绿芦笋产量的影响。[方法]在芦笋生产基地,以3年生芦笋UC308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芦笋产量的影响。[结果]增施氮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明显,处理N3(纯氮475.0 kg/hm~2)产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对照处理N1(纯氮127.5 kg/hm~2)增产38.2%,其次为处理N2(纯氮301.5 kg/hm~2),增产20.7%,高肥处理N4(纯氮648.8 kg/hm~2)增产较少,为12.8%。增施氮肥处理N2、N3、N4平均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N1增加17.0%。[结论]该试验条件下,推荐最佳氮肥用量为纯N 407.3 kg/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底肥施用量对肥力较低的滨海黏质脱盐土条件下的稻茬麦产量构成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苏北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之一的淮麦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稻茬麦底肥用量对小麦茎蘖动态、产量结构、花后旗叶SPAD值动态变化、旗叶面积及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较高磷肥投入对小麦茎蘖动态变化、产量结构、花后旗叶SPAD值、叶面积、氮肥利用率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以尿素150 kg/hm~2+磷酸二胺300 kg/hm~2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结论]在肥力较低的滨海黏质土壤条件下,应该重视氮、磷肥平衡施用,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16.
李邦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4996-4998,5006
[目的]建立发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品种西科麦6号优良特性的栽培技术,使品种达到高产高效.[方法]将小麦所需磷肥和钾肥固定在大田生产水平上,设计10种施氮水平(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 kg/hm2),研究氮素对西科麦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氮素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子粒产量、子粒粗蛋白质含量都有较大影响.氮素过低过多都不利于品种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在小麦的各个生长时期中,各处理均以开花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高,SPAD值最大,210 kg/hm2氮肥处理SPAD值达到60.9,光合效能强.施氮210 kg/hm2时,在抽穗期、开花期、灌浆前期叶片SPAD值较高,子粒产量最高,达8 237.25 kg/hm2.施氮180 kg/hm2 时,子粒粗蛋白质含量最高达1 271.70 kg/hm2.初步确定施氮水平在180~ 210 kg/hm2为宜.模拟分析施氮量与子粒产量的最佳关系为二次方程曲线,Y=5 114.487 +21.414X-0.041X2,R2=0.880,理论产量可达9 721.779 kg/hm2.施氮量与子粒粗蛋白质含量的最佳拟合关系也是二次方程曲线,Y=12.911 +0.021X-4.578E-5X2,R2=0.906,理论蛋白质含量可达16.88%.[结论]确定西科麦6号最佳施氮量为180~210 kg/hm2,达到提高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目的,为农民更好地推广使用西科麦6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不同养分管理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河北辛集的32点田间试验,对高、中、低不同产量水平下农民习惯养分管理模式与基于养分平衡原理的优化养分管理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在不同产量水平下,优化养分处理的籽粒产量、氮素回收率、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率均高于农民习惯处理。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优化处理的小麦产量比农民习惯处理增加的幅度逐渐降低。在所有处理中,氮素回收率、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均以高产水平下的优化养分处理为最高。[结论]基于养分平衡的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为天9号的最佳氮、磷、钾、锌施肥配比。[方法]以为天9号为供试品种,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为天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氮肥是影响为天9号产量和米质的最大控制因素,最佳施肥组合为N2P3K3Zn3,即氮、磷、钾、锌肥用量分别为195、150、150、15 kg/hm2,可获得9 750 kg/hm2以上的高产。[结论]为天9号高产优质的施肥原则为适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微量补充锌肥。  相似文献   

19.
赵增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40-3441
[目的]研究氮磷钾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西瓜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不同的西瓜生长发育时期,配施不同组合的氮、磷、钾。[结果]在试验条件下,施氮磷增产效果显著;施用氮肥后西瓜果实瓜瓤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减少,300 kg/hm2以上明显减少,总酸和硝酸盐含量增加;施用钾肥后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增加,但过多施用不再增加。过多的施用氮肥促进硝酸盐的积累显著。钾肥可有效地抑制硝酸盐的积累。[结论]施入纯氮200~300 kg/hm2、P2O5100~200 kg/hm2、K2O 100~200 kg/hm2,西瓜果实产量高,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高,硝酸盐积累较少,总酸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0.
刘杨舟  陈权欢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88-12090
[目的]为了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烟株生长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烤烟K326为材料,以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为研究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研究.[结果]在施纯氮相同的基础上,施用有机肥占总施肥量25%~50%、施用无机肥占总施肥量50%~75%时有利于烤烟烟株的生长发育,且烟叶产量、产值较高,外观质量也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以为烤烟的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