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探索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内生真菌类群组成及多样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不同季节、不同部位的鱼腥草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以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通过分离频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等分析鱼腥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内生真菌3 822株,分属于19个属,其中交链孢属Alternaria和镰孢菌属Fusarium为优势菌群,分别达37.55%和18.50%;在夏季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最多;根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大,为2.06;不同季节中鱼腥草内生真菌春季和夏季的相似性最高,为0.74;不同组织中叶与花的相似性最高,为0.83。鱼腥草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不同季节和不同组织部位的鱼腥草内生真菌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稀释平板法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根、茎、叶组织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形态学鉴定。共分离纯化得到内生真菌194株,分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链格孢属(Alternaria)、青霉属(Penicillium)、毛霉属(Mucor)、镰孢菌属(Fusarium)和拟青霉属(Paecilomyces)等7个属;其中镰孢属、青霉属和链格孢属为优势菌属,分别占总菌株数的46.39%、26.29%和10.31%。芦苇不同器官中均有内生真菌存在,根中92株、茎中84株、叶中18株;根的优势属为镰孢菌属和链格孢属,叶的为青霉属、茎的为镰孢菌属;根、茎、叶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178、1.272和1.019;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根茎叶,均匀度指数是叶茎根。  相似文献   

3.
利用稀释平板法和基于ITS r DNA基因序列的分析方法对宽阔水自然保护区3种类型的土壤进行真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得到353株真菌,归为34个不同的属。对土壤真菌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紫色土真菌优势属为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黄棕壤真菌优势属为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黄壤真菌优势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和木霉属(Trichoderma)。土壤真菌Margalef丰富度指数(R)最高的是黄壤,最低的是黄棕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高的是紫色土;Pielou均匀度指数(J)黄棕壤最高;Jaccard相似性指数(Cj)为0.444~0.536,表明3种类型土壤的真菌多样性均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北沙参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沙参内生真菌类群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北沙参植株中分离到内生真菌137株,利用ITS-r DNA序列分子鉴定法将北沙参生真菌鉴定为21个分类单元,分布在6纲8目11科21属。河北安国北沙参内生真菌归于10个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1.08、D=0.90,优势菌群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占总菌株数的29.93%;山东烟台北沙参内生真菌归于17个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1.31、D=0.94,以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为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9.71%和13.87%,两地北沙参内生真菌种类的相似性系数Cs=0.57。由此可见,两地北沙参内生真菌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山东烟台北沙参内生真菌多样性高于河北安国北沙参。  相似文献   

5.
对鄱阳湖区道地药材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的内生真菌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单叶蔓荆中共分离获得226株内生真菌,鉴定出214株菌株,属4纲5目6科27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为优势属、占总株数的12.39%,其次为单端孢属(Trichothecium)、丛梗孢属(Monilia)、链格孢属(Alternaria),分别占总株数的8.41%、7.96%、7.52%,另有12株因不产孢而未被鉴定.研究发现单叶蔓荆内生真菌在植株内的分布随部位和季节的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红江橙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比较红江橙健株和患黄龙病病株内生真菌群落的差异,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红江橙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以形态学结合ITS-rDNA序列分析法进行菌株分类鉴定,根据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菌株分离的相对频率和相似性指数分析红江橙内生真菌的菌群分布及多样性。结果表明,从红江橙根、茎、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117株,鉴定归属为3纲11目15科18属,其中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镰刀菌属(Fusarium spp.)、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spp.)、黑孢霉属(Nigrospora spp.)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p.)为优势菌群,其相对分离率分别为58.97%、8.55%、8.55%、4.27%、3.42%。植株总体内生真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68,总均匀度指数为0.30,茎与叶、根与叶及根与茎的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48、0.33、0.32。黄龙病病株与健株内生真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有较大差异,健株多样性指数除根部略低于病株外,总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匙叶翼首草内生真菌的种群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获得抗菌活性较好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和3种培养基对匙叶翼首草健康植株的根、花葶、叶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并采用7种指示菌,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健康匙叶翼首草植株中共分离获得64株内生真菌;同一植株不同组织中的内生真菌数量以根最多,其次为叶,花葶最少;经形态学鉴定分属于 4目、6科、14个属,其中青霉孢属为匙叶翼首草内生真菌中的优势菌群,链格孢属、曲霉孢属、暗双孢属和无孢类群为常见属。平板对峙抑菌试验表明,有11.9%的菌株对所测试病原真菌具有抑菌活性,且抑菌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8.
试验从海金沙的根、茎、叶器官中分离获得了内生真菌17株,鉴定出16株,另外1株因不产孢子而未被鉴定出,分别属于3个纲4个目5个科8个属.在鉴定的8属内生真菌中,以青霉属为优势属,占总株数的23.5%,其次是顶枝孢属和链格孢属,各占总株数的17.6%.表明海金沙不同部位、不同季节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在差异,体现了内生真菌生态分布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北柴胡植株内生真菌组织分布特点,探索具有拮抗活性和促生活性内生真菌资源,本试验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对北柴胡植株根、茎、叶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鉴定,通过活性测试,包括体外抑菌活性、产真菌细胞壁降解酶能力、分泌IAA能力、固氮活性、解钾活性、溶磷活性、产铁载体能力,筛选具有生防与促生作用的北柴胡内生真菌。结果表明,北柴胡内生真菌在茎中的分离率(84.14%)、多样性指数(1.31)最高,青霉菌属(Penicillium)与生赤壳属(Bionectria)为根、叶内生真菌优势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曲霉属(Aspergillus)为茎内生真菌优势属。在54株测试菌株中,BCS-428[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及其发酵液抑菌活性最高,BCS-591[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及BCS-500[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具有较高的IAA分泌能力,分泌量分别为59.55 mg/L和76.16 mg/L。BCR-513[嗜松篮状菌(Talaromyces pinophilus)]具有较强的解钾活性,...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对前期从油茶中分离出的内生真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浓缩发酵液等操作获得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继而通过盐酸-镁粉颜色反应初筛和薄层层析法复筛,得到2株具有产黄酮能力的内生真菌。这2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鉴定分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并测得发酵液中的黄酮含量分别为0.011 3和0.013 5 mg/m L。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陕西蓝田核桃(Juglans regia L.)内生真菌生态多样性与分布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不同季节的核桃树的不同组织部位进行内生真菌分离,以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共分离获得核桃内生真菌676株,隶属于47个属,其中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为优势类群,占菌株总数的19.23%;茎叶核菌属(Ectostroma)和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相对较丰富,分别占菌株总数的8.73%和6.21%。核桃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以茎部最高,1年生茎和2年生茎分别占菌株总数的24.56%和24.41%。不同季节的核桃内生真菌中,秋季(2013年10月)的多样性最高,分布于19个属,占菌株总数的34.91%。不同组织部位的核桃内生真菌多样性因季节变化而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药源植物檀香紫檀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抗菌活性,为寻找新型抗菌活性物质提供参考。【方法】从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园采集3株健康檀香紫檀的根、茎、叶组织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其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檀香紫檀内生真菌进行分类和鉴定;分别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代表性内生真菌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26003、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44102、痢疾杆菌(Shigella dysenteriae)CMCC51252、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CMCC50115、白色念珠菌(C.albicans)ATCC10231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98003的抗菌活性。【结果】从450块檀香紫檀组织中共分离到337株内生真菌,其中来自叶172株、茎66株、根99株,隶属15个属。叶部内生真菌的相对分离率和定殖率最高,均为79.63%;叶部、根部和茎部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2、0.93和0.64,三者间差异显著(P< 0.05)。木霉属(Trichoderma sp.)为根部优势属,相对分离率为28.28%;青霉属(Penicillium sp.)为茎部和叶部的优势属,相对分离率分别为46.97%和52.91%。45株代表性内生真菌发酵液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有16株内生真菌(35.5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具有抑菌活性;36株(80.00%)对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具有抑菌活性;有15株(33.33%)对6种测试细菌和真菌均具抑制活性,其中菌株L9(Colletotrichum sp.)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最好,对黑曲霉抑制活性达67.35%,对其余5种测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 mm。【结论】檀香紫檀内生真菌类群分布具有一定的器官组织特异性,物种多样性较丰富,且蕴含有较高比例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菌株,可为新型抗菌活性物质的筛选与开发提供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3.
从烟草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619株内生真菌,根据形态特征鉴定出12个属。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毛壳属(ChaetomiumKunze)为优势种群,分别占已分离菌株数的24.56%、18.74%。不同组织部位所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在种群及数量上都存在差异:根中的优势属为镰孢属,占到了根中分离菌种数的28.32%;叶和茎中的优势属是链格孢属,分别占到叶和茎中分离菌种数的31.02%和28.88%;表明烟草内生真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专一性。  相似文献   

14.
周希  张婷  张苗  王敬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58-8959
[目的]了解油茶的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及其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为油茶育种等提供参考。[方法]从油茶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分离内生真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真菌的形态。[结果]从油茶中共分离获得内生真菌39株,经鉴定为9个属,大多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是优势属。在油茶根部筛选出内生真菌6株,涉及3个属;茎部10株,涉及5个属;叶部18株,涉及7个属;果实5株,1个属。[结论]油茶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分布和种群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毕江涛  潘星  黄盼盼  马飞  关晓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51-15654,15658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马蔺内生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黄瓜立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从马蔺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出32株内生真菌,以根部的最多,茎叶次之;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其属于3个目,3个科,4个属。其中,有2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68.8%;有1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7.5%;有7株内生真菌对3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21.9%;有2株内生真菌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3%。马蔺内生真菌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和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范围较宽;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叶部,对5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根部,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株高活性菌株对4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和1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这5株高活性内生真菌菌株属于束丝菌属、镰孢霉属、梭孢霉属和组丝核菌属。[结论]药用植物马蔺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并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4种高寒草地植物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抑菌活性菌株进行筛选。[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玛曲草原上的线叶嵩、披碱草、异穗苔草和醉马草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以棉花立枯丝核菌(R-1)、小麦根腐长孺孢(B-1)、终极腐霉(P-1)和黄瓜枯萎病菌(F-1)作为试验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上述4种植物中共分离到45株不同的内生真菌菌株,其中38株对至少一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有2株内生真菌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3株对小麦根腐长孺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作用较普遍,但不明显;仅1株对终极腐霉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余均不明显。[结论]该研究获得了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17.
以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海南粗榧为研究对象,从423个表面消毒的组织块中,分离获得416个内生真菌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rDNA 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鉴定,分别归入12个属,10属为半知菌,2属为子囊菌。结果表明,在海南粗榧不同组织中,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拟茎点霉(Phomopsis)均为优势类群,其中,刺盘孢属在叶中最多,拟茎点霉属在树干皮、根皮中最多。此外,镰孢霉属(Fusarium)为树干皮的优势类群,球二孢属(Lasiodiplodia)为根皮的优势类群,双胞束梗霉属(Didymostilbe)为叶的优势类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忆)为0.97~1.83,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似性系数(CS)为0.63~1.00曰分离得到的菌株中,WZS7165、WZS7240及WZS7277与已报道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分别只有97%、92豫、88豫,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以确定其是否为微生物新种资源。  相似文献   

18.
何首乌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毅  伍斌  刁毅  廖婵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504-4506
[目的]对药用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n Thunb.)不同部位内生真菌进分离和分类鉴定。[方法]采用内生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何首乌块根、茎和叶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从何首乌根、茎、叶中分别分离到植物内生真菌24、28、18株,共计70株,其形态经初步鉴定分属2纲4目6科31属,以交链孢属(Alternariasp.)和镰孢霉属(Fusariumsp.)为优势属。[结论]何首乌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孙奎  苏印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55-12456,12459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测试菌种,对无花果根、茎、叶中分离出的87株内生真菌进行活菌筛选,结果表明:无花果87株内生真菌中有36株对1种或多种指示菌有拮抗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的有18株,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菌作用的有11株,对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的有7株;活性菌株抗菌活性多以中等活性为主,高活性和低活性的菌株较少。从36株有活性的菌株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0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20株菌株的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供试菌株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宁夏干旱荒漠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区系组成及特点,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土壤类型等不同的5个样区采集苦豆子样品25份,分离苦豆子内生真菌,并根据培养性状、菌落、孢子等形态特征对其进行鉴定;根据苦豆子的侵入率、分离率、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分析其区系组成特点;采用琼脂移块法,检测所分离的内生真菌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等6株植物病原菌的的抑菌活性。【结果】从25份苦豆子样品中,共分离到214株内生真菌。同一植株不同组织中的内生真菌数量以种子最多,叶部最少;植被类型中,沙生植被草原比荒漠草原分离的苦豆子内生真菌多。经鉴定,从各样区分离的苦豆子内生真菌分属22个属,其中卵形孢霉属(Oospora)和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为样区共有属。样区Ⅰ与样区Ⅲ及样区Ⅳ与样区Ⅴ的内生真菌群落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相似性较高。214株内生真菌中有167株(78.0%)有抑菌活性,不同属内生真菌的抑菌率差异较大。【结论】宁夏干旱荒漠区苦豆子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较高的抑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