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6年4月3日至5月27日,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平山堂养殖场圈养梅花鹿(sikadeer)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sampling)和全事件记录方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研究了34只梅花鹿行为节律。结果表明:初夏昼间梅花鹿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行为频次依次减少,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占昼间行为的68%。昼活动节律中,取食频次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7:30和17:30左右。而反刍和卧息行为频次高峰期在11:00~14:00之间。对公鹿、母鹿和幼鹿群体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分析表明,在11:30~12:30、13:30~14:30和15:30~16:30三个时间段内,公鹿取食频次和母鹿、幼鹿取食频次差异显著,在8:30~9:30和11:30~12:30及15:30~17:30连续时间段内,公鹿的卧息行为频次与母鹿和幼鹿卧息行为频次差异显著。本结论可为梅花鹿饲养管理和遗传选育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圈养条件下梅花鹿初夏昼间行为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3日至5月27日,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平山堂养殖场圈养梅花鹿(sika deer)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和全事件记录方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研究了34只梅花鹿行为节律.结果表明:初夏昼间梅花鹿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行为频次依次减少,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占昼间行为的68%.昼活动节律中,取食频次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7:30和17:30左右.而反刍和卧息行为频次高峰期在11:00~14:00之间.对公鹿、母鹿和幼鹿群体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分析表明,在11:30~12:30、13:30~14:30和15:30~16:30三个时间段内,公鹿取食频次和母鹿、幼鹿取食频次差异显著,在8:30~9:30和11:30~12:30及15:30~17:30连续时间段内,公鹿的卧息行为频次与母鹿和幼鹿卧息行为频次差异显著.本结论可为梅花鹿饲养管理和遗传选育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句容养鹿场共饲养梅花鹿 10 7头 ,其中种公鹿 48头 ,成年母鹿 3 1头 ,仔鹿 2 8头。 2 0 0 0年 8月 10日晨 ,发现 1头母鹿和 1头仔鹿突然死亡 ,同日下午有 5头母鹿死亡 ,11日有 2头母鹿和 1头仔鹿死亡 ,12日有 2头母鹿和 2头仔鹿死亡。 10日下午 ,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 ,微生物学检查 ,诊断为梅花鹿巴氏杆菌病。经治疗 ,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现将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鹿群发病急 ,病程短。个别鹿从出现症状到死亡 ,不足 2h。大多数鹿病程在 12~ 2 4h。开始鹿表现为精神沉郁 ,采食量下降 ,怕动 ,反应迟钝 ,鼻镜干…  相似文献   

4.
正梅花鹿养殖是贵州省新兴的养殖行业,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仔鹿的培育是养鹿场能否壮大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评定其经济效率高低的方式,其饲养管理尤为重要。梅花鹿的正常产仔是每年的5—7月份。有的母鹿发情时间在2—3月份,10—11月份产仔,冬季母鹿没有奶水,导致仔鹿出生就吃不上初乳,加上仔鹿的饲养培育技术欠缺,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现结合贵州气候特点,将秋冬季节饲养仔鹿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梅花仔鹿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仔鹿指的是从出生后到 3月龄的小梅花鹿。在此期间 ,常因管理不善 ,仔鹿的死亡率较高。因此 ,对梅花仔鹿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1 产前准备在母鹿临产前作好产前准备 ,是保证仔鹿成活率的有效措施。首先在母鹿圈舍内增设仔鹿保护栏 ,可防仔鹿被恶癖母鹿踩踏或扒咬 ;其次将产仔圈彻底清扫 ,全面消毒备用 ;第三安排有经验、工作细致认真的饲养员管理。梅花鹿的产仔期主要集中在 5月初到 7月初 ,故准备工作要在 5月份以前完成。在产仔期间要谢绝参观。2 初生仔鹿的管理技术2 1 仔鹿出生后要及时地清除口腔、鼻及身上的粘液 ,以免…  相似文献   

6.
梅花鹿的母子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行为学原名 Ethology,是研究动物行为(Behaviour)或习性的科学。动物的行为包括采食行为,性行为,群体行为,母子行为等。梅花鹿的母子行为是指在产仔季节母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正常的母子行为是保证仔鹿存活的必要条件。研究梅花鹿的母子行为对产仔季节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提高仔鹿成活率都有重要意义。现将人工驯养条件下,关于梅花鹿母子行为的材料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7.
正1适配月龄的确定母鹿头年出生,至次年的9~11月份已满18月龄,且体重生长发育到成年母鹿的70%以上时,即可参加初配。根据生产管理上的经验,种用母鹿的适宜配种年龄在3岁、公鹿在4岁时配种效果最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鹿的寿命为20岁左右,能够正常参加繁殖的母鹿最大年龄不超过15岁,种公鹿最大配种年龄不超过9岁。一般梅花鹿4~6岁,马鹿4~7岁作为育种用为好。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饲养梅花鹿十年,经历多次母鹿产子时难产情况。梅花鹿母鹿在分娩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难产现象,需要人工助产。在助产时,麻药的作用下,丧失意识,记忆模糊,因此拒绝哺乳出生的仔鹿,严重者啃咬或用两个前蹄刨打出生的仔鹿。这时,仔鹿因吃不到奶饥饿而虚弱,脱水,无法站立行走,最终导致器官衰竭而死亡。为了提高仔鹿的成活率,减少经济损失,采用人工哺乳的方法来喂养仔鹿,  相似文献   

9.
鹿茸产量是衡量马鹿饲养者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1购买优良品种应选择饲养优良品种,如天山马鹿、塔里木马鹿以及通过天山马鹿和东北马鹿杂交培育出的东新马鹿。这些鹿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比未经培育的鹿种可提高鹿茸产量30%~60%。若能购买饲养特级、甚至超特级种公鹿的后代,则增产效果会更显著。2养好繁殖母鹿应保证母鹿各生产时期的营养需要,使母鹿生产出健康、初生重大的仔鹿,同时生产母鹿的泌乳量增多,会保证哺乳仔鹿的快速生长发育。哺乳后期,即每年8月20日对仔鹿采取一次性断乳措施,利用近1个月的时间对繁殖母鹿进行“短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梅花鹿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笼舍的环境管理、饲养流程和饲料配比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公母梅花鹿在繁育过程中的行为特点和所需的营养供给,对仔鹿的饲喂量和饲喂方式进行了探讨,以及针对梅花鹿常见的疾病进行预防和保护。梅花鹿的妊娠期为230d左右,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日粮有利于梅花鹿的繁殖;母体自然哺育可以提高梅花鹿的繁殖率和成活率,且提前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 ,本研究采用 2 (CP∶2 1%和 19% )× 2 (GE∶16 74MJ/kg和 15 90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 3岁 (二锯 )梅花公鹿 6 7头 ,分为 4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在本试验所设能量浓度范围内 ,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19%处理组鹿体增重显著高于 2 1%蛋白组 ;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和能量消化率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 15 9~ 16 7MJ/kg (GE)和 19% (CP) ;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2 9 9~ 31 3MJ和 388~ 394 g。  相似文献   

12.
2010年8~9月,在天恒山大庄园鹿场采用模拟动物野外采食的方式对圈养梅花鹿进行人工饲喂实验,人为设定每次喂食的植物种类和各种植物的比例,并收集每次饲喂后排泄的粪便,以及饲喂的植物,带回实验室用粪便显微分析法进行实验室分析,找出粪便中组织碎片与动物采食量之间的关系。粪样通过浓硝酸法处理后,用频率转换法进行镜检。将每次喂食植物的实际比例与计算得到的估计比例,用SPSS软件进行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平均秩检验和两配对样本的符号(Sign)检验。结果表明,2种两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得到的相伴概率分别为0.794和1.000,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都说明食物中植物的实际比例与计算得到的估计比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粪便分析法可以准确地分析梅花鹿的食物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7~12月龄梅花鹿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初角茸生长的影响。选取40只7月龄平均体重为(39.64±4.10)kg的健康雄性梅花鹿,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含5 mg/kgβ-胡萝卜素)中添加0(对照组)、2 500、5 000和10 000IU/kg维生素A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从7月龄开始至12月龄结束。结果表明:1)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梅花鹿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 500、5 000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梅花鹿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饲粮添加2 500、5 000、10 000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丙二醛(MDA)、睾酮(T)及雌二醇(E2)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3)5 000IU/kg维生素A添加组初角茸干茸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他2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适量添加维生素A能够增强7~12月龄梅花鹿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提高初角茸干茸重。7~12月龄梅花鹿饲喂以玉米和苜蓿草粉为主的饲粮时,饲粮维生素A适宜添加水平为2 500~5 000IU/kg。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4月期间,对上海动物园圈养梅花鹿进行了食物丰容,并基于动物行为对丰容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记录14只梅花鹿丰容前后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改变。研究表明,环境丰容对梅花鹿行为在时间和空间分配上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从行为类型来看,丰容前后梅花鹿的摄食行为、反刍行为、乞食行为和运动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5)。丰容使梅花鹿的摄食行为频率明显增加,从而使休息和聚群等其他各类行为频率减少。本研究对空间区域划分的手段能够为圈养区建设提供科学建议,对改善梅花鹿圈养条件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梅花鹿泌乳期精料补充料适宜蛋白质水平与能量浓度,本研究采用2(CP:24%、27%)×2(GE:16.74 MJ/kg、17.57 MJ/kg)二因子试验设计,选用健康经产母鹿47头,分为4个试验组,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泌乳期精料补充料中的能量浓度对仔鹿体增重、蛋白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高能处理组仔鹿体增重、蛋白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低能处理组(P<0.01);泌乳期精料补充料中较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23.6%、能量浓度为17.6MJ/kg(GE);每头鹿每天需要可消化粗蛋白质200~210g、可消化能24~25MJ。  相似文献   

16.
Investigations were performed regarding the length of rest, sucking and feeding and the daily rhythm of these activities in calves kept with their mothers on pasture or in stables and the motility of the calves. Length of rest and feeding in breeding calves kept in groups and length of rest and sucking in breeding and fattening calves (automatic feeding and bucket feeding) were examined too. The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starting from the morning feeding to the end of the day over a period of appr. 10.5 to 12 hours. During this time, calves 2--4 weeks of age ran about 550,7 m, 6--8 weeks of age 423.7 and 10--12 weeks of age 388.1 m. The length of sucking under automatic feeding conditions was comparable to the datas obtained from calves kept with their mothers. Bucket feeding took 2--4 minutes regardless whether rubber teats were used or not. Fattening calves in groups or single showed feint sucking or licking activities of 70.0 and 114.0 minutes/day respectively, breeding calves 39.8 and 20.8 minutes/day resp. Feint sucking in connection with a deficit of real sucking was observed regularly under bucket feeding conditions but only in those cases of automatic feeding, where the calves pushed each other aside from the feeding facilities. Feint rumination was observed in all fattening calves when kept strawlessly and lasted for about 31 minutes/day. Neither the feint rumination nor the feint sucking ever reached physiological lengths. Both behavioural patterns may be important in regard to animal welfare considerations of special maintenanc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研究吉林梅花鹿不同生长阶段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情况,旨在为梅花鹿的健康检测、疾病防治、育种等提供依据和参考。选取吉林省左家、双阳、东丰地区哺乳仔鹿93头(公37头,母56头)、育成鹿135头(公40头,母95头)、成年鹿130头(公42头,母88头),共358头,进行13项血液生理指标、1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哺乳公鹿与哺乳母鹿各项指标总体上差异不大,仅红细胞系统指标、血糖、肌酸激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在不同性别的育成鹿与成年鹿中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生长阶段公鹿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前白蛋白、总胆汁酸、血糖等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系统、肌酸激酶、钙、无机磷、肌酐等差异极显著(P<0.01),白蛋白、淀粉酶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生长阶段的母鹿淋巴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总数、红细胞系统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钙、无机磷等差异极显著(P<0.01),谷氨酰转肽酶、总胆汁酸、白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说明,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性别的梅花鹿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存在较大变异,部分指标的差异可能与梅花鹿生茸、性别等生物学特性有关。对上述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获得了不同性别的梅花鹿在不同生长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范围,可为梅花鹿选种育种、疾病诊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可为野生东北梅花鹿资源保护和健康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日粮钙水平和钙磷比对梅花鹿生茸期血液某些生化指标影响 ,采用单钙因子 4个水平(分别为 :1 0 .74 %、2 0 .92 %、3 1 .0 9%、4 1 .2 7% )的日粮设计 ,将选出的 3 7头健康和上年产茸量相近的 6岁梅花鹿随机分配到 4个日粮处理组中 ( 1组为 1 0头 ,其它三组各为 9头 ) ,进行饲养试验 ,另选 4头健康、生茸正常 6岁生茸期梅花鹿 ,同样接受 4个钙水平日粮 (同饲养试验 )处理 ,分别放入 4个特制的消化代谢笼中 ,按 4× 4拉丁方设计进行钙平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4个日粮钙水平处理对血清的钙、磷、尿素氮含量和碱性磷酸酶 (AKP下同 )活性 ,均无显著影响 (P >0 .0 5)。  相似文献   

19.
采用“屠宰性状测定方法”对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手段所获得的西丰梅花鹿(♀)与天山马鹿(♂)杂交F1的头2、锯公鹿与母本西丰梅花鹿做了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其主要肉用性状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分别为61.94%、59.05%、60.17%和62.34%;46.93 kg、48.16 kg、25.01 kg和35.45 kg;47.89%、45.86%、42.38%和46.04%。并确定此种杂交组合方式为适宜的肉用鹿杂交组合之一,为我国长白山鹿业的肉用鹿生产和市场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鹿生茸期配合饲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鹿生茸期营养需要,设计一种适合梅花鹿和马鹿的配合饲料。该配合饲料由玉米、小麦麸、大豆粕、玉米DDGS、玉米蛋白饲料、玉米胚芽饼、常量元素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和维生素添加剂组成。对30只梅花鹿和30只马鹿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该配合饲料能显著提高梅花鹿和马鹿鹿茸产量和质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个体产值、鹿茸售价、饲粮转化率和报酬率,直接经济效益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